02 日本海外領土能占領嗎(日本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时间:2024-06-09 01:07:23 编辑: 来源:

p>

現代的日本:日本這個國家,是一個民用科技非常發達、人均收入非常高的發達國家

與英國、法國、德國、韓國等國家一樣,是一個以外貿為導向的經濟體

這些國家,不管科技產品如何發達,必須投入市場才會換得自己需要的資源,通常都會受制于中國、美國這樣的大國

日本侵華期間并沒有占領中國所有領土,有哪些地方沒有被侵占?

下圖是抗戰形勢圖,白色是未淪陷區,藍色是淪陷區:

一. 全國淪陷的省份:

1.臺灣省

2.遼寧省

3.吉林省

4.黑龍江省

5.熱河省

6.察哈爾省

7.河北省

8.山東省

9.江蘇省

二. 部分淪陷的省份:

1.河南省(98.5%淪陷)

2.山西省(98.2%淪陷)

3.安徵省(81.9%淪陷)

4.浙江省(78.6%淪陷)

5.綏遠省(71%淪陷)

6.廣東省(70.3%淪陷)

7.湖北省(69.3%淪陷)

8.廣西省(68.6%淪陷)

9.湖南省(68.4%淪陷)

10.江西省(63.5%淪陷)

11.福建省(18.5%淪陷)

12.貴州省(4.8%淪陷)

13.云南省(3.3%淪陷)

日本發動甲午戰爭,割走的中國領土是

中日甲午戰爭為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西方國家稱第一次中日戰爭/Sino-Japanese War)。

甲午戰爭以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的爆發為開端,至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字結束。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于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得以躋身列強。

《馬關條約》(又稱《春帆樓條約》)共11款,并附有“另約”和“議訂專條”。條約的主要內容為:

中國承認朝鮮“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實則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

中國將遼東半島、臺灣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包括釣魚島)、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

中國“賠償”日本軍費白銀兩億兩;后增加三千萬兩“贖遼費”;

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四地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領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駐扎,日本輪船得駛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裝貨;

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市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其產品免征一切雜稅,享有在內地設棧存貨的便利;

日本軍隊暫行占領威海衛,由中國政府每年付占領費庫平銀五十萬兩,在未經交清末次賠款之前日本不撤退占領軍;

本約批準互換之后,兩國將戰俘盡數交還,中國政府不得處分戰俘中的降敵分子,立即釋放在押的為日本軍隊效勞的間諜分子,并一概赦免在戰爭中為日本軍隊服務的漢奸分子,免予追究。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