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日本對外貿易長期以來居世界(關于日本農產品進口~!!)

时间:2024-06-11 17:24:52 编辑: 来源:

足需求量的1/3~2/5,需要大量進口生絲和綢緞

木材 二次大戰后,日本木材需求量逐年增加,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60年代初,進口木材只占全部木材需要量的10%左右,到90年代已上升到80%以上

日本的木材進口以原木為主,但隨著木材資源的減少和生產國的出口限制,近幾年來,附加價值相對較高的半成品木材進口明顯增加

蔬菜 蔬菜也是日本進口的大宗產品,主要品種為洋蔥、食用菌、大蒜、冬筍、帶夾豌豆、毛豆等

三、日本農產品主要進口來源 目前,日本農產品進口約62%來自發達國家,32%來自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約6%來自原蘇聯和東歐國家

美國是日本農產品最大進口來源國,小麥、玉米、大麥、大豆、高粱等大宗谷物產品進口比重都在50%以上,其中自美國進口的大豆、玉米達80%~90%

另外,美國的牛肉占日本進口量的40%、家禽肉占45%、煙草占59%、柑橘占99%

美國出口的農產品中有1/4是對日本

最近幾年,由于中國農業的發展以及出于中日貿易平衡的考慮,中國對日農產品出口也有一定地位,主要出口的產品有玉米、大豆、生絲、茶葉及水產品

例如日本進口生絲份額仍以中國生絲為主,近些年進口中國生絲份額仍保持在80%上下,絹絲等捻絲約占33%~50%

四、日本進口農產品市場特點 1.國際貿易大環境下的農產品市場開放 日本的經濟是出口導向型經濟,它把自己置身于國際貿易大環境下,積極推行貿易自由化,這必然要求日本開放國內市場,日本與各種國際貿易組織有著廣泛的聯系,1952年,日本參加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1955年,參加了關貿總協定,承擔了限期實行貿易和資本交易的自由化義務

1995年作為簽字國之一,日本也開始執行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農業協議》中關于農產品國內支持、市場準入、出口補貼、衛生和動植物檢疫等條款,在這一前提下,日本在國際貿易規則框架內制定了一系列鼓勵農產品進口的措施,實行有限自由貿易政策

與一些工業發達國家相比,日本市場的開放程度還是不錯的,日本政府曾陸續采取了一些促進進口的措施

首先降低關稅,日本1956年開始參加關貿總協定的減稅談判(第四回合),到東京回合(第七回合),日本作出了比歐美更大的讓步,從高關稅國家變為關稅水平低于歐美的國家

此后,日本多次采取大幅度減稅步驟,1985年7月日本政府公布《市場開放行動計劃》,內容之一就是削減1853種產品的進口稅

1990年9月,日本政府又決定取消1004項關稅,涉及約13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

其次是削減非關稅壁壘,主要是進口配額限制

在取消農產品進口限制方面,盡管日本動作遲緩,但迫于關貿總協定的壓力,還是采取了一些措施

1988年至1990年廢除了8種農產品的進口配額制

1991年4月起,又取消了牛肉、柑橘的進口配額制

2.農產品市場開放的美國傾向性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日本是美國最大的農產品買主,但農產品貿易的金額并不大,而美國進口日本的99%以上是非農產品,如汽車、通訊設備、制造業材料等,進口金額卻很大

這就造成了美日之間巨額的貿易逆差,進而導致持續和日趨激烈的貿易摩擦

1987年,日本對外貿易順差總額797

5億美元,其中對美貿易順差就達520

1億美元

美國經常藉此壓迫日本開放農產品市場,迫使日本通過雙邊協定不斷擴大從美國的農產品進口

例如美國從1983年起開始向關貿總協定投訴,要求日本對12項農產品實行自由進口

1987年10月,GATT裁定日本對10項農產品實行的進口限制違反了總協定原則

日本被迫采取取消進口數量限制的措施,1988年至1990年廢除了8種農產品的進口配額制

1991年4月起,又取消了牛肉、柑橘的進口配額制

再以大米為例,日本是個大米自給有余的國家,對大米的進口實行嚴格的許可證制度

美國及歐盟等國為打進日本大米市場,迫使日本在1993年關貿總協定農業協議中承諾如果不開放市場,就接受最低限度大米進口配額

從1991-2000年,最低進口配額為日本國內總消費的3%~5%,1998年度最低限額為68萬t

為甩掉進口配額包袱,日本國會1999年3月通過有關法律決定開放市場,實行大米進口自由化,同時把關稅高設為每公斤大米351

17日元(約合人民幣25元)

日本這一做法立即遭到美國及世界其他國家的強烈反對,新一輪施壓行將開始

我們可以看到,日本政府是有求于美國的,因為除了要從美國進口大宗的農產品外,日本還要向美國出口大量非農產品,在農產品進口問題上,日本將對美國采取讓步政策

日本農產品市場開放以美國的壓力為前提的特點,使得美國以特殊賣主身份在日本攫取了非正常份額,阻礙了其他國家農產品的進入

3.高筑綠色壁壘 長期以來,日本利用高關稅壁壘和進口數量限制等非關稅壁壘限制農產品進口

90年代以來,由于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對農產品進口高關稅的削減,日本轉而更加重視采用更為隱蔽、更容易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和更方便實施區別對待的衛生、動植物檢疫標準等綠色壁壘

日本先后出臺或更加嚴格地實施了動植物《檢疫法》、《食品衛生法》和《藥品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制定了許多嚴格的、有的甚至是苛刻的標準,限制從特定的國家進口肉類、水果、蔬菜、食品及藥品等

例如,中國的豬肉、牛肉和中成藥就在日本的進口限制之列

綠色壁壘打著保護本國環境和人類及動植物健康的旗號,名義上有合理性;以國際、國內有關立法為依據,形式上有合法性;保護的對象涉及安全、衛生、環境等眾多方面,內容上有廣泛性;花樣繁多,標準復雜,隨心所欲,方式上有隱蔽性和歧視性

要擴大對日農產品出口,綠色壁壘將是我們必須面對、了解、適應和采取有力措施打破的障礙

4.經貿聯動,保證進口農產品質量 日本消費市場對農產品質量和安全要求較高,為保護進口產品的安全,日本積極與農產品供應國建立農業合作關系,由日本提供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等,由供應國提供土地、勞動力等,合作生產日本所需要的農產品

例如,日本和泰國用這種合作方式生產玉米,出口到日本作飼料,其最高輸出量占泰國玉米總產量的80%

5.多邊貿易傾向 日本許多農產品自給率很低,主要依賴進口,這就決定了日本十分重視穩定的供應源地

由于日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美國的要價越來越高,尤其隨著美國推行不儲備農業政策,大幅度削減農業補貼,使得日本越來越擔心其市場穩定

作為規避波動策略之一,日本開始注重實行多邊進口,積極與周邊國建立農業經貿合作,以取得穩定的農產品來源

來源: 買粉絲://買粉絲

seabridge-買粉絲

買粉絲/chinese/Article/4980-1

s買粉絲

“日本八大商社”是哪八大商社?

日本八大綜合商社:三菱商事、三井物產、住友商事、伊藤忠商事、日綿、丸紅、 日商巖井及東棉.

三菱商事株式會社

成立日期: 1950年4月1日

注冊資本: 197,817,613,412日元

已發行股票總數: 1,687,347,445股

(截至2006年3月31日)

三菱商事是在日本國內和海外約80個國家擁有200多個分支機構的最大的綜合商社。擁有進行聯合結算的超過500家公司的企業集團,約有48,0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出色人材。長期以來,與世界各地的客戶在能源,金屬,機械,化學品,食品和資材等各個領域進行著廣泛的貿易及合作。

三菱商事始終以光明正大,品德高尚為信念,不斷為創造美好的社會而作出貢獻。

三菱商事的業務涵蓋貿易和事業投資等多方面,呈多元化形式。但其本質為,著眼于客戶和社會所面臨的需求和潛在商機,制訂業務計劃,并穩定地向客戶提供為實現和推進計劃所需的功能和服務。

例如,在公司的傳統的主要業務之一的貿易業務中,有效地利用在業務第一線獲得的豐富信息,將物流,金融和營銷等機能融為一體,從而提供具有高附加價值的服務。

作為合作伙伴參加項目時,在自行承擔風險的同時,通過有效利用三菱商事的組織能力和遍及全球的網絡來調集必需的經營資源,提高業務的價值。

三菱商事的另一重要機能,就是向客戶提供從開發直至采購,生產,流通銷售等各環節的整體經營的最佳解決方案,并通過協助落實具體業務和不同行業的組合來協調客戶與客戶之間的合作關系。

不僅如此,還率先掌握社會和市場的動向,積極參與事業的開發,創造商機。

三菱商事通過自身不斷的改革,尋求完善事業所需的最先進的機能。為此,不僅具備健全的財務結構和高度的風險管理能力,而且始終將人才視為最重要的資產,職員的洞察力,行動力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的重視。

三菱商事始終誠實地應對客戶的需求,今后仍將不斷努力,爭取贏得客戶更廣泛的贊譽和高度的信任。

三井物產 (Mitsui)

公司概況

成立時間:1876年

最新排名:6

公司業績:1999年營業收入118,555.0百萬美元

首席執行官: Shigeji Ueshima

公司業務:綜合貿易

總部地址:1-2-1 Ohtemachi Chiyoda-ku Tokyo, 100-0004 (日本)

公司主頁: 買粉絲://買粉絲.mitsui.買粉絲.jp/

從1876年創業開始,目前三井物產已成為日本最大的一家綜合商社,經營范圍包括鋼鐵、紡織、機械、化工、能源、電子和信息、糧油食品、有色金屬、輕工建材的內貿、進出口貿易和轉口貿易等。1980年,三井物產在北京設立了中國首家事務所,現在在中國已發展成為擁有14個事務所以及110余家合資、獨資企業的大規模辦事、貿易和生產機構。

三井人的口號:

把整個產業世界比喻為一個揉合了喜怒哀樂、五光十色的舞臺,

那么我們所扮演的,應該是作為"組織者"的角色,

通過國內營銷、對外貿易以及各種事業的推進,

同廣泛顧客的需求緊密連接在一起。

這個舞臺的范圍非常廣闊,遍及全球每一角落,

我們的足跡遍天下。

三井從事活動的依據是:100年以上歷盡滄桑積累起來的豐富經驗、智慧、專業知識以及由普設于全球200個城市的據點所構成的經營網。

三井所提供的附加價值,包括有:對事業或建設項目的財務運籌、原料或資器材的安排供應、運輸流通手段的配合運營以及制品的營銷活動。

公司發展歷程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是日本最大的綜合商社,成立于1876年7月1日,目前,已擁有1萬多名員工、1000余家下屬企業,在世界93個國家和地區設有226個辦事處。集團下屬大多數從事化工、原材料方面的企業已經合并組成三井化學,其它成員還從事銀行、建筑、采礦和房地產等行業。

三井物產是強有力的工作伙伴,創業以來一百余年,為適應時代要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