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日本網紅眼藥水使用須謹慎(眼藥水不是萬能的,哪些狀況不能用眼藥水?)

时间:2024-06-03 14:02:14 编辑: 来源:

問請先與藥劑師買粉絲確認。

如果你買到這個級別的藥品,又有沒有真的買粉絲到藥劑師呢?

第3類醫藥品。這個級別是不需要醫生提供使用說明的藥品,可以直接開架售賣。就是消費者能在貨架上看到,自行選擇后,直接去結賬的產品。這個級別的藥品是唯一可以不經買粉絲在網上直接銷售的藥品。去日本旅行,逛藥妝店,這類藥品很常見。

簡單了解了日本藥品的分類,我們就言歸正傳,說說大家經常淘的日本的兒童藥品。就從特別特別火的面包超人說起吧。

不得不稱贊的是,日本的兒童藥品做得好看又“好吃”,不僅包裝吸引孩子,還有不同口味可以選。也怪不得家長愿意買單。但是,“好吃”不等于沒有風險。

藍色面包超人,它的成分是:雙氫可待因磷酸鹽(可待因)、甲基麻黃堿、愈創木酚甘油醚、馬來酸氯苯那敏和天竺子流浸膏。很多家長說,孩子咳嗽吃這個可管用了——它肯定管用啊,止咳效果肯定好啊,因為有可待因!就藥物而言,可待因是中樞鎮咳藥,這個成分因為有呼吸抑制的潛在不良反應風險,現在我國已經明文禁止用于12歲以下兒童了。就使用建議而言,還是放棄這個藥吧。

綠色面包超人,它的成分是:撲爾敏、麻黃堿和甘草提取物。綠色款主要用于緩解鼻炎癥狀,比如打噴嚏、流鼻涕和鼻塞。成分中含有麻黃堿,它具備收縮毛細血管的作用,使用時需要非常謹慎。就藥物而言,國內市場上有同類型的鼻噴劑,會根據兒童年齡在使用濃度上做明確區分,而且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家長不要自己給孩子買來用。就使用建議而言,孩子普通的流鼻涕、打噴嚏的癥狀,我們會建議先用海鹽水鼻噴劑清洗。

紅色和粉色面包超人,它們的主要成分相同,是:對乙酰氨基酚、麻黃堿、撲爾敏和天竺子流浸膏。區別是一個草莓味,一個蜜桃味。這兩款主要是用來緩解感冒癥狀的,比如流鼻涕、鼻塞、打噴嚏、咳嗽、發冷、頭痛、喉嚨痛、關節疼痛、肌肉疼痛等。就藥物而言,國內的泰諾感冒糖漿、惠菲寧兒童糖漿等等,成分都是類似的;適應癥也基本相同;口味也有橙子味、草莓味等等。就使用建議而言,其實這類復方成分的感冒糖漿,建議6歲以上的兒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益生菌。在日本,這種“指定醫藥部外品”,區別于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屬于廣義的醫藥品范疇,你可以理解為“保健品”。它用于嬰幼兒的便秘和胃腸問題,主要成分就是乳酸菌、酪酸菌、糖化菌。就藥物而言,它和現在國內市面上眾多益生菌制品相比,并無特別之處。就使用建議而言,益生菌有很多種,家長自己不知道孩子腸道里缺乏哪種、需要補充哪種,所以才會有家長疑惑“怎么吃了不管用”。建議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適當的菌株,才會有好的效果。

痱子濕疹軟膏。這款軟膏的成分中含有:薄荷、樟腦……和我們傳統的清涼油基本相同。就藥物而言,它抹到皮膚上只是會有些清涼的感覺,對痱子濕疹的治療意義不大。就使用建議而言,3月齡以下的嬰幼兒,不適合使用含有樟腦的制品,因此不用也罷。更何況,造成濕疹的原因繁多,常常不是單純的皮膚問題,不能只考慮皮膚用藥,而不考慮根源問題。如果孩子有濕疹,建議你買粉絲專業的兒科醫生,找到原因,徹底解決濕疹的問題。

大正制藥兒童止瀉沖劑是備受家長喜愛的止瀉劑,因為具有香蕉口味,易于孩子接受,所以一直是海淘日本藥中的熱賣品。它的主要成分是:小檗堿、生物淀粉酶、鞣酸蛋白、硫胺硝化物、核黃素。就藥物而言,真沒什么特別的,“翻譯”一下就是:小檗堿——黃連素,硫胺硝化物——維生素B1硝酸鹽,核黃素——維生素B12。就使用建議而言,其實對于兒童腹瀉,不建議急于止瀉。腹瀉是人體排出毒素的正常反應過程。孩子腹瀉時,家長要做好預防脫水的工作,同時查找腹瀉原因。與其急著止瀉,不如用口服補液鹽防脫水。

和光堂幼兒便秘藥。有腹瀉的,就有便秘的,孩子的大便總不讓人省心。這款便秘藥號稱“純植物”,“不含任何添加劑”,“初生嬰兒即可使用”,成分是麥芽糖精華素。那么這個“麥芽糖精華素”是什么呢?其實就是麥芽糖的分子異構體,低聚麥芽糖,就是益生元,這么一說大家都熟悉了吧。它為什么能治療便秘呢?因為它的分子結構不易在腸道內分解,有益于腸道內的益生菌生長。益生菌增加了,自然就會改善胃腸道功能,便秘的問題自然也就有所改善。就藥物而言,這樣的產品真的不是什么“高科技”,國內有的是。就使用建議而言,首先,便秘要找原因,是纖維素攝入不足,還是別的原因?其次,如果真的需要補充益生菌來改善,還是上面說過的,買粉絲醫生,補充適當的菌株,才會有好的效果。

以上,是簡單整理的一些日本兒童藥品的情況。最后給大家出個小題。如果你正好有日本藥的話,看看有沒有這幾個字,猜猜它們的含義是什么?

アセチルアミノフェノール

イブプロフェン

エフェドリン

答案:

アセチルアミノフェノール——對乙酰氨基酚

イブプロフェン——布洛芬

エフェドリン——麻黃堿

想通過這個題目說的是,對于非專業人士來說,藥物成分的中文名稱已經非常晦澀難懂了,再換成外語,就更難認識了。在和家長的交流中,我們也發現,大家覺得國外藥更好,常常是聽別人介紹,自己幾乎都不能明確說出成分、藥理和使用注意事項。那么在不認識、不確定的情況下,是不是也不應該輕易給孩子吃下去呢。還是那句話:那不是外國蘋果和國產蘋果的區別啊,那是藥啊。

用藥上,還是需遵醫囑。畢竟寶寶生病時有些癥狀是非常相似的,但并不能說明發病原因都相同,更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用同一種藥,甚至是連說明都看不懂的洋藥。

賺錢后你給家人買過哪些雞肋的東西?

買了好多,主要是下面這幾個。1、洗碗機

洗碗算是我們最不喜歡做的家務活了,為了能夠釋放自己的雙手,洗碗機就出現在我們的眼前,這種設計最初是在國外引進來的價格十分的昂貴,很多人盲目跟風,在廚房中置辦一個,但我誠心地建議大家可不要這么做,他的造價高,但并不實用。

我家有一次聚會,用它去清潔碗筷,沒有想到一個多小時才洗完,而且里面還會殘留著污垢,真的很不好用。

2、面條機

前一段時間有一款非常火的網紅家電,那就是這款多功能的面條機,說是不需要你自己動手去搟面,就能夠品嘗到好吃筋道的面條,我本人就很喜歡吃,就跟風購買了一個。

買回家之后僅僅用了三次左右,就直接把它堆放在角落中了,因為每次使用的時候還需要你親自動手去清潔,里面的面很粘,你需要先用熱水浸泡一會,然后再用刷子去刷。

尤其是里面的小孔,你得拿牙簽戳下來,才能夠清潔干凈,真的太累了。

3、炒菜機

當炒菜機上市之后,不少人都覺得它真的是一款不可多得的神器!

使用方法非常簡單,你每次把切好的菜直接放到洗菜機中等著吃就可以了,看似是非常好用的,但等你真正拿到手后,就知道它炒出的飯菜非常的慢,而且口感并不是特別好,有這個時間還不如自己動手去翻炒呢!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