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新生兒網織紅細胞偏低一定是骨髓病嗎(紅細胞平均體積偏低)

时间:2024-04-29 10:15:49 编辑: 来源:

病的辨證,可歸納為氣血兩虧、氣陰兩虛和脾腎陽虛3中證型。

1、 氣血兩虧型 氣血兩虧是白細胞減少癥最早出現的證型,常見于本癥輕型患者,一般白細胞數3~4×109/L。患者一開始往往感覺有明顯的周身乏力、頭暈、心悸、食欲不振、夜寐多夢、心神不安等癥狀,舌質淡,脈細弱,治應益氣補血,益氣以補脾為主,補血以補心肝血為主。

2、 氣陰兩虛型 白細胞減少至3×109/L以下時,往往表現氣陰兩虛征候。患者全身乏力加重外,具有兩個特點:一是由于正氣不足,極易招致感染,如反復感冒、肺炎、泌尿系感染等;二是由于陰虛生內熱,可出現低燒、五心煩熱、石棉、盜汗、咽干、咽痛、舌紅苔薄,脈象細數等。治療應以益氣滋陰為主,滋陰主要是補肝腎之陰。當并發感染時,酌加清熱解毒之品,注意扶正與祛邪相結合。

3、 脾腎陽需型 重度慢性白細胞減少癥或伴有全血細胞減少時,由于氣血虛弱不能化生精微,最終將出現脾腎陽虛的癥候,有的患者常常并發瘀血。前者表現面色蒼白,精神委靡,畏塞肢冷,懶言少語。腰痛痛膝軟,舌體胖大,舌質淡白,周邊有齒痕等;并有瘀血者面色晦黯,全身肌肉骨骼疼痛,肢體麻木,肌膚甲錯,腹內腫塊,舌色黯淡或紫黯,舌苔溥白,脈象沉細無力或細澀等。治宜溫陽補血,即溫脾陽、壯腎陽、補氣血。

【成功案例】

顏德馨醫案——氣陰俱虛,瘀血阻滯

國醫病案號:990762 女,56歲,干部。

乳腺癌行左乳房全切術,術后化療,引起白細胞降低已有數月,白細胞計數經常在(2~3)×109/L之間,經服西藥無效,前來求治。

初診:乳腺癌術后化療,引致白細胞減少,頭暈目眩,疲倦乏力,夜不能眠,面色少華,口干,脈細數,苔薄舌紫。

[辨證]氣陰俱虛,瘀血阻滯。

[治法]滋陰養腎,活血化瘀。

[方藥]康血寧VI+康血寧輔藥V(加減老龍皮、掃帚七、太白洋參、太白米等)

二診:體力漸增,口干已除,藥合病機,繼續服用。 上方連服二十天,復查白細胞計數已至正常范圍,后加減上方,以鞏固療效。

【經驗與體會】

中醫治法方面不外益氣血、補肝腎、兼補陰、清熱解毒等法,根據中藥藥理的研究,可重用雞血藤、黃芪、女貞子、山茱萸、苦叁等有明顯升高白細胞作用的藥物。臨床若補腎陽當溫而不燥,若滋腎陰則潤而不膩,若用辛熱之熟附子、肉桂,則勢必劫腎之精血,過用鹿角膠、龜甲膠之品,則有礙腎陽溫運脾土,徒增中滿氣滯之虞。故用藥宜平和。虛、熱、瘀、濕、毒是產生白細胞減少癥的重要病理表現。虛是指心、肝、脾、腎之陽氣精血不足;熱是指氣虛的虛陽亢奮發熱及血虛、陰虛生熱;濕是指脾胃運化失常,濕濁內阻;瘀是指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虛、熱、濕均可使瘀血生成。

故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用雞血藤、黃芪和四物湯養血、活血、行血的同時,更要以“七仙草”植物藥通利血脈,行瘀活血。

下列哪種疾病骨髓以中、晚幼紅細胞增生為主且網織紅細胞增高

【答案】:C

溶血性貧血骨髓象紅系增生,以中、晚幼紅細胞增生為主,外周血網織紅細胞增高。

地貧,蠶豆病和血小板增高有相連嗎

兩者有關聯貧血可由以下原因引起:1、紅細胞生成減少 包括缺乏造血物質及造血功能不良兩種情況

前者如缺鐵性貧血、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等,常因飲食中缺乏生成紅細胞必需的原料如鐵、維生素B12、葉酸或蛋白質,亦可因慢性感染性疾病致吸收不良,或者是有些小兒因生長過快需要量增加所致,故避免貧血的最好方法是均衡飲食、不挑食

造血功能不良常見的有再生障礙性貧血,如果正常的造血組織被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等異常物質占據,亦可使造血功能低下,引起貧血

2、溶血性貧血 溶血可因紅細胞內在原因及外在原因兩方面所致

前者如紅細胞膜缺陷所致的蠶豆病,血紅蛋白異常所致的地中海貧血;后者如新生兒ABO溶血病,以及感染、灼傷、中毒,亦可破壞紅細胞致溶血

溶血性貧血有一共同特點,即有不同程度的皮膚黃染,體檢時則可發現有不同程度的脾腫大

3、失血 又分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兩種

前者如出血性疾病、血友病、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或外傷出血如脾破裂等

慢性失血常見于消化道潰瘍、肛裂、鉤蟲病等,每次失血量雖不多,但日積月累,總量不少,亦可致貧血

所以說,缺鐵性貧血只是貧血的其中一種類型而已

htm貧血貧血是指全身循環血液中紅細胞總量減少至正常值以下

但由于全身循環血液中紅細胞總量的測定技術比較復雜,所以臨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紅蛋白的濃度低于患者同年齡組、同性別和同地區的正常標準

國內的正常標準比國外的標準略低

沿海和平原地區,成年男子的血紅蛋白如低于12

5g/dl,成年女子的血紅蛋白低于11

0g/dl,可以認為有貧血

12歲以下兒童比成年男子的血紅蛋白正常值約低15%左右,男孩和女孩無明顯差別

海拔高的地區一般要高些

貧血患者紅細胞計數的降低與血紅蛋白濃度的降低一般是成比例的,但是小細胞低色素型貧血的紅細胞計數減少比血紅蛋白的減少相對的較少,以致貧血較輕時紅細胞計數可以不低于正常

相反,大紅細胞型貧血時,血紅蛋白濃度相對地偏高,而紅細胞計數偏低

當失水、水滯留或急性大量失血后血液總量尚未恢復到正常時,血紅蛋白的濃度不能準確反映貧血的真實程度,因此臨床上要考慮這些因素對貧血的影響

此外,在急性大量血管內溶血時,血漿內含有較高濃度的游離血紅蛋白,這時血紅蛋白測定的結果高于貧血的實際程度

在這種特殊情況下,紅細胞壓積和紅細胞計數更能反映貧血的程度

貧血的發病率極高,包括缺鐵性貧血、巨細胞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和溶血性貧血四種

最常見的是缺鐵性貧血,以兒童和孕婦發病率為高

我國7歲以下小兒貧血發生率為40%

由于正在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和妊娠期的婦女,生理上需要較多的鐵,而日常食物中又缺乏足夠的鐵質,所以缺鐵性貧血又叫營養性貧血

要為骨髓提供充足的造血物質

只要日常生活和飲食注意調整,貧血是可以預防的

要保護好“造血工廠”

許多化學性和物理性因素都可損傷骨髓

化學因素如苯、有機砷、抗腫瘤藥物、某些抗生素(如氯霉素、鏈霉素)、磺胺類藥物、抗癲癇疾病藥物、抗風濕藥(如保太松、消炎痛)等;物理性因素如X線、B(12)γ射線、中子等,均可損害骨髓,是造血的大敵

因此,應嚴格執行防護措施,遵守操作規程,尤其不可濫用對造血功能有害的藥物,還應避免不必要的X光照射

失血也是導致貧血的重要原因,因此,對各種失血性疾病,如鉤蟲病、痔瘡、功能性子宮出血等,應積極進行治療

貧血是指一定體積的血液內紅細胞數量和血紅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圍

貧血是一種綜合征,可出現于許多疾病

形成貧血主要有三類原因:造血功能不良(常由于干細胞缺陷、造血原料不足、骨髓受到外來細胞或物質侵占等原因)、紅細胞過度破壞及失血

血紅蛋白為輸氧的載體,故貧血后可發生全身組織缺氧癥狀,如頭暈、乏力、食欲不振、心悸,活動后易氣急等

凡貧血患者必須在查清原因后再對癥下藥

【處方】1.貧血的原因很多,應仔細檢查病因才能對癥下藥,不要自己隨便吃“補血藥”

2.貧血病人不可偏食,注意經常進食含鐵及葉酸豐富的食物,如綠色蔬菜、蛋、肉、魚、水果等

3.小兒生長發育期和婦女妊娠期、哺乳期造血物質需要量大,應加強營養,如食物補充不夠,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鐵劑和葉酸

4.月經量過多的婦女也要及時補充鐵劑,應查明有否婦科疾病,先治好婦科病,堵住出血漏洞,貧血才能恢復

有痔瘡出血或鉤蟲病的病人,應及時治療,否則長期慢性出血也會導致缺鐵性貧血

5.胃、小腸手術后病人,慢性胃炎胃酸減少者會引起造血因子缺乏,應注意檢查,如發現有貧血應積極治療

6.老年人發生貧血一定要去醫院查清病因,以防遺漏腫瘤性疾病

貧血是指循環血液中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低于正常

我國正常人紅細胞數男性為 400~550萬/立方毫米,女性為350~500萬/立方毫米;血紅蛋白男性為12~16克% ,女性為11-15克%

一般認為男子紅細胞數低于400萬/立方毫米,血紅蛋白量低于12克% 女性紅細胞數低于350萬/立方毫米,血紅蛋白量低于10.5克%為貧血

紅細胞內除水分外主要含血紅蛋白,所以血液里紅色

血紅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輸送氧和二氧化碳

貧血時紅細胞數明顯減少,運載氧氣的能力減弱,結果使組織細胞缺氧,引起貧血的各種癥狀:蒼白、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四肢軟弱無力、食欲不振、腹脹、活動后氣息、心跳加快、心臟搏動增強等;嚴重者可引 起貧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

貧血癥狀的輕重主要取決于貧血的程度和產生貧血的原因和速度,產生貧血的速度越快癥狀越嚴重,而緩慢出現的貧血由于人體的適應和代償,癥 狀相對要輕得多

貧血可由多種原因引起

要了解貧血的原因,必須先了解紅細胞在體內不斷更新的過程

紅細胞在循環血液中的壽命大約為120天,衰老的紅細胞主要在脾臟內被清除

骨髓是成人制造紅細胞的工廠

幼稚紅細胞在骨髓內發育成長,成熟后不斷被輸送到血循環里,保持循環血液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量的恒定

因而紅細胞生成減少或紅細胞損失過多則是產生貧血的兩大原因

1.紅細胞生成減少骨髓造血功能減退,可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或單純紅細胞性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被異常組織侵害,引起骨髓病性貧血;造血原料缺乏,如缺鐵性貧血,營養性大細胞性貧血

2

紅細胞損失過多各種原因引起的紅細胞壽命縮短,過多、過速地破壞,即產生溶血性貧血;失血過多引起失血性貧血

此外,慢性感染、腫瘤、腎炎、尿毒癥、肝病、內分泌功能減退等均可伴有貧血癥狀,這類貧血稱繼發性貧血

正因為貧血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因此必須查明每個病人發生貧血的確切原因,才能得到合理的治療

萬能的補血藥物是不存在的

貧血是指在單位體積血液中,紅細胞數、血紅蛋白含量及紅細胞比積低于正常值

臨床癥狀可根據貧血發生的速度和程度而有所不同

發病急、程度重者常提示有急性失血或溶血;起病緩慢者常提示造血原料缺乏或慢性失血

其主要癥狀有皮膚粘膜、口唇、指甲蒼白,神疲乏力、頭暈、耳鳴、嗜睡、記憶力減退等

嚴重時可出現心慌、氣短,甚至心臟擴大等

養生指南:一

防治病因: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包括病因治療

對有失血表現的如月經過多、消化道急慢性出血、鉤蟲病、痔瘡出血及造血不良,如吸收鐵、葉酸、維生素B12障礙等應及時查明原因,補充造血原料,采取必要的治療措施

對溶血性貧血應了解誘因積極預防,如輸血、飲食蠶豆、某些藥物等,努力避免致病因素,脫離某種環境或不作劇烈運動

對造血系統有損害的藥物,如抗腫瘤藥,應嚴格控制劑量及治療期限

與人體過敏體質有關的藥物,如氯霉素、他巴唑、水楊酸類、消炎痛、冬眠靈等,亦應引起重視,慎用此類藥物

對從事X線及放射性工作的人員,應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