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新疆對外貿易發展現狀結論(年天然氣供需形勢分析)

时间:2024-06-01 11:05:57 编辑: 来源:

能力,當年生產原油439萬噸,對實現中國石油自給自足起到了決定性作用。1976年原油產量突破5000萬噸成為我國第一大油田。目前,大慶油田采用新工藝、新技術使原油產量仍然保持在5000萬噸以上。

勝利油田:

地處山東北部渤海之濱的黃河三角洲地帶,主要分布在東營、濱洲、德洲、濟南、濰坊、淄博、聊城、煙臺等8個城市的28個縣(區)境內,主要開采范圍約4.4平方公里,是我要第二大油田。

遼河油田:

主要分布在遼河中上游平原以及內蒙古東部和遼東灣灘海地區。已開發建設26個油田,建成興隆臺、曙光、歡喜嶺、錦州、高升、沈陽、茨榆坨、冷家、科爾沁等9個主要生產基地,地跨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13市(地)32縣(旗),總面積10萬平方公里,產量居全國第三位。

克拉瑪依油田:

地處新疆克拉瑪依市。40年來在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找到了19個油氣田,以克拉瑪依為主,開發了15個油氣田,建成了792萬噸原油配套生產能力(稀油603.1萬噸,稠油188.9萬噸),從1900年起,陸上原油產量居全國第四位。

四川油田:

地處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歷史,發現油田12個。在盆地內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東部4個氣區。目前生產天然氣產量占全國總量近一半,是我國第一大氣田。

華北油田:

位于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的任丘市,包括京、冀、晉、蒙區域內油氣生產區。1975年,冀中平原上的一口探井任4噴出日產千噸高產工業油流,發現了我國最大的碳酸鹽巖潛山大油田任丘油田。1978年原油產量達到1723萬噸,為當年全國原油產量突破1億噸做出了重要貢獻。直到1986年,保持年產量原油1千萬噸達10年之久。目前原油產量約400多萬噸。

大港油田:

位于天津市大港區,其勘探地域遼闊,包括大港探區及新疆尤爾都斯盆地,總勘探面積34629平方公里,其中大港探區18628平方公里。現已在大港探區建成投產15個油氣田24個開發區,形成年產原油430萬噸和天然氣3.8億立方米生產能力。目前,發現了千米橋等上億噸含油氣構造,為老油田的增儲上產開辟了新的油氣區。

中原油田:

地處河南省濮陽地區,于1975年發現,經過20年的勘探開發建設,已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55億噸,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395.7億立方米,累計生產原油7723萬噸、天然氣133.8億立方米。現已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之一。

吉林油田:

地處吉林省扶余地區,油氣勘探開發在吉林省境內的兩大盆地展開,先后發現并探明了18個油田,其中扶余、新民兩個油田是儲量超億噸的大型油田,油田生產已達到年產原油350萬噸以上,形萬了原油加工能力70萬噸特大型企業的生產規模。

河南油田:

地處豫西南的南陽盆地,礦區橫跨南陽、駐馬店、平頂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縣境內。已累計找到14個油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7億噸及含油面積117.9平方公里。

長慶油田:

勘探區域主要在陜甘寧盆地,勘探總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油氣勘探開發建設始于1970年,先后找到了油氣田22個,其中油田19個,累計探明油氣地質儲量54188.8萬噸(含天然氣探明儲量2330.08億立方米),目前已成為我國主要的天然氣產區,并成為北京天然氣的主要輸送基地。

江漢油田:

是我國中南地區重要的綜合型石油基地。油田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境內的潛江、荊沙等7個市縣和山東壽光市、廣饒縣以及湖南省境內衡陽市。先后發現24個油氣田,探明含油面積139.6平方公里、含氣面積71.04平方公里,累計生產原油2118.73萬噸、天然氣9.54億立方米。

江蘇油田:

油區主要分布在江蘇的揚州、鹽城、淮陰、鎮江4個地區8個縣市,已投入開發的油氣田22個。目前勘探的主要對象在蘇北盆地東臺坳陷。

青海油田:

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達木盆地。盆地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沉積面積12萬平方公里,具有油氣遠景的中新生界沉積面積約9.6萬平方公里。目前,已探明油田16個,氣田6個。

塔里木油田:

位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東西長1400公里,南北最寬外520公里,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和內陸盆地。中部是號稱“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1988年輪南2井噴出高產油氣流后,經過7年的勘探,已探明9個大中型油氣田、26個含油氣構造,累計探明油氣地質儲量3.78億噸,具備年產500萬噸原油;100萬噸凝折、25億立方米天然氣的資源保證。

吐哈油田:

位于新疆吐魯番、哈密盆地境內,負責吐魯番、哈密盆地的石油勘探。盆地東西長600公、南北寬130公里,面積約5。3萬平方公里。于1991年2月全面展開吐哈石油勘探開發會戰。截止1995年底,共發現鄯善、溫吉桑等14個油氣油田和6個含油氣構造探明含油氣面積178.1平方公里,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2.08億噸、天然氣儲量731億立方米。

玉門油田:

位于甘肅玉門市境內,總面積114.37平方公里。油田于1939年投入開發,1959生產原油曾達到140.29萬噸,占當年全國原油產量的50.9。創造了70年代60萬噸穩產10年和80年代50萬噸穩產10的優異成績。譽為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

除陸地石油資源外,我國的海洋油氣資源也十分豐富。中國近海海域發育了一系列沉積盆地,總面積達近百萬平方公里,具有豐富的含油氣遠景。這些沉積盆地自北向南包括:渤海盆地、北黃海盆地、南黃海盆地、東海盆地、沖繩海槽盆地、臺西盆地、臺西南盆地、臺西南盆地、臺東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灣盆地、鶯歌海——瓊東南盆地、南海南部諸盆地等。中國海上油氣勘探主要集中于渤海、黃海、東海及南海北部大陸架。

1966年聯合國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經過對包括釣魚島列島在內的我國東部海底資源的勘察,得出的結論是,東海大陸架可能是世界上最豐富的油田之一,釣魚島附近水域可以成為“第二個中東”。據我國科學家1982年估計,釣魚島周圍海域的石油儲量約為30億~70億噸。還有資料反映,該海域海底石油儲量約為800億桶,超過100億噸。

南海海域更是石油寶庫。中國對南海勘探的海域面積僅有16萬平方千米,發現的石油儲量達52.2億噸,南海油氣資源可開發價值超過20億萬元人民幣,在未來20年內只要開發30,每年可以為中國GDP增長貢獻1~2個百分點。而有資料顯示,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萬安盆地的石油總儲量就將近200億噸,是世界上尚待開發的大型油藏,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儲量分布在應劃歸中國管轄的海域。經初步估計,整個南海的石油地質儲量大致在230億至300億噸之間,約占中國總資源量的三分之一,屬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氣聚集中心之一,有“第二個波斯灣”之稱。據中海油2003年年報顯示,該公司在南海西部及南海東部的產區,截至2003年底的石油凈探明儲量為6.01億桶,占中海油已探明儲量的42.53。

到目前為止,渤海灣地區已發現7個億噸級油田,其中渤海中部的蓬萊19-3油田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海上油田,又是中國目前第二大整裝油田,探明儲量達6億噸,僅次于大慶油田。至2010年,渤海海上油田的產量將達到5550萬噸油當量,成為中國油氣增長的主體。

年天然氣供需形勢分析

一、國內外資源狀況

(一)世界天然氣資源狀況

截至2009年底,世界天然氣剩余探明儲量為187.49萬億立方米(表1),比上年增長1.0%。按當前開采水平,世界天然氣剩余儲量可供開采年限為62.8年。資源主要集中在俄羅斯和中東地區。按地區來說,中東是世界上天然氣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擁有76.2萬億立方米,占世界的40.6%。從國度來看,俄羅斯天然氣探明儲量為44.38萬億立方米,占世界儲量的23.7%,居世界第一位;伊朗天然氣探明儲量為29.61萬億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氣儲量的15.8%,居第二位;卡塔爾的天然氣儲量為25.37萬億立方米,占世界儲量的13.5%,排名第三位。以上三國占世界天然氣總儲量的53.0%(圖1)。同時,根據2009年度各國生產量計算,俄羅斯的剩余可采年限為84.1年,是主要天然氣資源國中剩余可采年限最長的。已有數據顯示,目前世界天然氣儲量基本保持增長態勢,但增幅不大,近10年的平均年增幅不超過3.0%。

圖1 2009年世界天然氣探明可采儲量分布

表1 2009年世界主要國家天然氣資源儲量分布

資料來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0,7

(二)我國天然氣資源狀況

截至2009年底,我國天然氣剩余技術可采儲量為3.7萬億立方米(其中,剩余經濟可采儲量為2.8萬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8.8%。天然氣采出量840.7億立方米,新增探明技術可采儲量3861.6億立方米。新增探明技術可采儲量主要來源于中石油長慶蘇里格(1127億立方米)、中石油塔里木塔中Ⅰ號(888億立方米)、中石油西南合川(501億立方米)、中石化西南新場(484億立方米)、中海油深圳荔灣3-1(344億立方米)和中石化華北公司大牛地(111億立方米)。近年來,我國天然氣剩余技術可采儲量保持較穩定的增長態勢,2009年度比上年增長8.8%。但我國天然氣儲量具有分布不均勻、品質不理想的特點,勘探開發難度較大,生產成本較高(表2;圖2)。

2009年度全國主要礦產品供需形勢分析研究

圖2 2009年我國天然氣剩余經濟可采儲量分布

表2 2009年我國天然氣儲量分布單位:億立方米

圖3 2000~2009年我國天然氣剩余(技術)可采儲量變化

我國天然氣資源開發在近幾年一直處于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天然氣資源的勘探投入逐年增加,并不斷發現新的資源儲量,2009年天然氣剩余技術可采儲量比上年增長8.8%(圖3)。從現有的情況看,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天然氣資源的儲量還會進一步增加。一方面,我國天然氣資源的勘查程度低,還有很大的勘查前景;另一方面,我國能源需求的潛力巨大,而且在油氣資源體系內部,石油資源缺口大,天然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彌補這個缺口,同時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其本身具有很好的開發潛力。

二、國內外生產狀況

(一)世界天然氣生產狀況

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世界天然氣產量出現下降趨勢,總產量約為2.99萬億立方米,同比減少2.4%。美國和俄羅斯仍然是主要天然氣生產國,2009年兩國的天然氣產量占世界總量的37.5%。但俄羅斯在2009年度的產量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高達12.3%,而美國仍有3.3%的上漲幅度。主要原因是俄羅斯是天然氣輸出大戶,境外需求占其總需求的比重較大,因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境外需求乏力,導致國內產量下滑。而美國的天然氣供應部分需要依靠進口,所以國內天然氣產量受影響較小。另外,在產量排名前十位的國家中,增長幅度較大的國家是伊朗和卡塔爾,分別達到12.8%和16.0%(表3)。

表3 2004~2009年世界天然氣生產情況

資料來源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