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新加坡自由貿易港區的優勢(新加坡的經濟概況)

时间:2024-06-01 03:42:35 编辑: 来源:

住在組屋里。 進入1980年代的新加坡經濟發展迅速,政局穩定。失業率低至3%,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增長8%。這時的新加坡開始將目光轉移到芯片制造業以及其它高科技產物已和鄰國的廉價勞動力抗衡。樟宜機場于1981年開幕,新航也成為區域主要航空公司。旅游業和服務業蓬勃發展。 然而新加坡政治舞臺卻被人民行動黨所主宰。從1966年到1981年,人民行動黨甚至占據了整個國會。執政黨經常利用各種司法程序,壓制反對派的聲音。比較著名的反對黨政治人物包括了J.B 惹耶勒南(最近由于與人民行動黨多位領袖長年的官司纏身而宣告破產)和徐順全(同樣也因誹謗被判破產)。 2006年5月6日,由總理李顯龍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在國會選舉中獲得勝利,在總共84個議席中獲得82席,另外2個議席仍被新加坡工人黨和新加坡民主聯盟所保留

新加坡的經濟傳統上以商業為主,包括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是東南亞最大的海港、重要商業城市和轉口貿易中心,也是國際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中心。獨立后的新加坡經濟發展引人矚目,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旅游業是新加坡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三大經濟支柱產業:國際貿易,加工業,旅游業)。獨立后,政府堅持自由經濟政策,大力吸引外資,發展多樣化經濟。八十年代初開始,加速發展資本密集、高增值的新興工業,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 新加坡的重工業處西部裕廊(Jurong)。裕廊工業區是東南亞最大的工業區。早期,這里是一片沼澤森林區,填平疏導成為工業區。最后發展成裕廊衛星市。 裕廊工業區的工業種類很多,包括造船、修船、煉油、鋼鐵、水泥、夾板、輪胎、化學、汽車裝配、紡織、食品、電纜等工業。 裕廊鎮里有完善的現代化公路,它還有鐵路通深水碼頭和海港。這個靠近國際航道的深水港,方便輸入原料和輸出成品。90年代尤為重視信息產業,已投資在全島興建“新加坡綜合網”。為進一步推進經濟增長,大力推行“區域化經濟發展戰略”,加速向海外投資,積極開展在國外的經濟活動。經濟以五大部門為主:商業、制造業、建筑業、金融業、交通和通訊業。工業主要包括制造業和建筑業。制造業產品主要包括電子產品、化學與化學產品、機械設備、交通設備、石油產品、煉油(裕廊島)等部門。

設立新加坡公司有什么優勢?

設立新加坡公司的優勢主要有:

一、國際品牌和知識產權保護優勢

新加坡是獨立的國家,國際地位高;新加坡公司享有真正的國際品牌和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優勢。

二、國際離岸貿易優勢

新加坡是屬地征稅國家,新加坡公司在海外運營業務無需納稅。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離岸貿易。

三、新加坡政府政策優勢

區域總部計劃(RHQ)、國際總部計劃(IHQ)、全球貿易商計劃(GTP),享受低稅率5%-10%。

四、東盟優勢和東盟“10+1”優勢

新加坡是東盟成員國,東盟10國零關稅自由貿易;東盟10國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即“10+1”。

五、突破國際貿易壁壘優勢

“東盟XX”制造比“中國制造”產品更容易進入歐盟和美國市場,有效突破國際貿易壁壘。

六、敏感技術貿易和國際資源投資機會優勢

與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的敏感技術貿易,對澳洲等國資源產業的投資,新加坡公司都沒有限制。

七、括免雙重征稅優勢

新加坡與包括中國在內的50多個國家簽訂了括免雙重征稅協定。海外投資和返中國投資更為便利。

八、離岸運作在岸運營聯動優勢

一般地,離岸公司只能做離岸業務,新加坡公司可做離岸業務也可做在岸業務(本地經營)。

九、資產國際化和國際融資優勢

實現資產國際化更有保障;貿易融資、存貸、上市融資更為便利;更易獲國際資本支持。

十、新加坡移民移居機會優勢

新加坡公司在岸業務(本地)運營,企業家獲家庭移居新加坡獲永久居民機會,實現企業與家庭雙增值。

中小企業想在新加坡設立公司找值得信賴的服務公司指引是比較簡單的,辦理流程那些也能簡化很多,節省很多時間,恒信泰富提供海外投融資規劃及離岸運營解決方案。

跨國公司將亞洲總部設在上海,相比新加坡有哪些優勢?

在我看來當然是魔都更占優勢了啊。

我們可以從上海和新加坡各自的優勢分析,進行比較,可以得到答案。

上海概況

上海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圈的中心,是我國最重要的經濟中心

位于長江入海口,中國最長的河流,地勢平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經濟上,交通發達,鐵路、公路、水路、航空都是中國東部的交通樞紐。由于中國的大門被迫打開,上海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上海是西方投機掠奪品的“前沿”,從而確立了上海的工業中心和經濟中心的地位。改革開放后,隨著出口工業的快速發展,上海成為了貿易中心。

上海的優勢

人才優勢。上海科研和教育機構相對集中,大型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科研起步較早,科技人力資源基礎相對穩定,國內外人才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第二,上海形成了現代工業體系。盡管鋼鐵和石化等傳統行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但它們也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與此同時,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貢獻價值和增長指標都很好。第三,政府有很強的危機感,宏觀布局和組織能力突出。這是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基本條件。

政策優勢。上海全球影響力中心最大的優勢在于,它是一個國家戰略,上海代表著中國參與全球市場創新競爭。上海有良好的科技創新基礎,資金、制度、人才、輻射能力都可以輻射到長江三角洲腹地,這是其他城市所沒有的優勢。

資金優勢。上海擁有科學技術基礎,承擔著許多重大項目和引領創新。但更重要的是,金融、市場、資本是上海的內在特征,在科技創新的放大階段,吸引全球科技創新企業上市,然后得到他們的獎金。

上海是中國的經濟中心,有眾多國際企業,同時上海的眾多高校也為上海提供了優質的人才。

新加坡的優勢

在新加坡,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位于馬六甲海峽東口,在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線,它看守“十字路口”,是名副其實的交通“咽喉”,加上港口條件很好,因此大力發展船舶工業和對外貿易,已成為東南亞貿易中心、產品中轉中心,僅次于香港的自由貿易港;新加坡也利用其優越的地理位置,積極引進外國資本和技術,充分發揮其技術優勢,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如煉油、造船、電子行業等。

即新加坡的運輸地位十分重要。

綜上,上海有自己獨特的運輸優勢,同時還有經濟優勢、人才優勢,最重要的,有大量的國家政策的扶持。這一點對于一個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新加坡主要是地理優勢,環境優美,但是這一點和公司的建設是沒有什么關系的。

所以這兩者之中,上海還是更加占優勢的。

為什么新加坡經濟那么發達

新加坡面積只有719平方公里,人口560萬,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是亞洲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之一,同時新加坡也是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僅次于紐約、倫敦和香港。

1.新加坡經濟強盛首先是因為自己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新加坡位于馬六甲海峽的咽喉位置,而馬六甲海峽則是世界上最繁忙最重要的一條海峽,每年有1/4的海洋貿易要經過此海峽,而新加坡港則成為這條航線上最重要的中轉站。新加坡港也因此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轉運港口和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港口。

2.新加坡的工業,1961年就成立了裕廊工業區,而裕廊工業區也是亞洲最早成立的開發區之一,工業門類齊全,如今仍然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新加坡在造船、煉油、電子等方面基礎雄厚,是東南亞最大的造船基地和全球煉油中心之一,因其發達的煉油技術,新加坡也成為為數不多的擁有石油定價權的國家。與此同時新加坡也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電子制造業等。

3.發達的旅游業,新加坡被稱為“獅城”,旅游資源豐富,是世界比較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業也成為新加坡最重要的外匯收入之一。同時發達的服務業和零售批發、交通通訊等都是新加坡創收的重要產業。

4.政府主導下的社會服務,帶來穩定和諧的社會發展局面,和投資環境。新加坡1964年就實施了“居者有其屋”的國策,而如今大部分國民都生活在政府提供的住房內。同時新加坡也施行的是全面免費醫療。各種措施加上嚴格的法律使得新加坡社會穩定,投資創業環境良好。

除了上面提到了,例如比較低的關稅、自由的移民政策、發達的教育產業、健全的公共服務等都是其發展迅速的原因。

新加坡的經濟概況

根據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同時新加坡也是東南亞國家中唯一的發達國家,國民所得至2013年為止已是遙遙領先東南亞周邊各國至少有六倍以上的差距,以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計算,新加坡在全球最富有國家內名列第四。

新加坡屬外貿驅動型經濟,以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航運、服務業為主,高度依賴美、日、歐和周邊市場,外貿總額是GDP的四倍。經濟長期高速增長,1960~1984年間GDP年均增長9%。1997年受到亞洲金融危機沖擊,但并不嚴重。

2001年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經濟出現2%的負增長,陷入獨立之后最嚴重衰退。為刺激經濟發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努力向知識經濟轉型,并成立經濟重組委員會,全面檢討經濟發展政策,積極與世界主要經濟體商簽自由貿易協定。

2014年,新加坡GDP總計(國際匯率)為3080.5億美元,人均GDP(國際匯率)為56319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2.8%。

擴展資料

新加坡共和國為一城市島國,位于馬來半島南面,由新加坡島及其附近小島組成,地當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北與馬來半島隔1.2千米寬的柔佛海峽,有長堤相連,可通行汽車和火車,總面積為647.5平方公里。居民中華人占77%,馬來人14%,印度人7.6%,其他民族1.4%。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馬來語為國語,英語為行政用語。

新加坡經濟以轉口貿易、金融、航運業為主,還有石油提煉、石油化學、建筑、造船、紡織、橡膠、食品罐頭等工業。旅游業也很發達。

財政主要靠轉口貿易維持。轉口石油、橡膠、錫、紡織品、植物油等,進口糧食、食品及生活用品。交通發達。行政中樞新加坡(市),是東南亞最大海港,附近國家所產的錫、橡膠、石油等大多經此轉運,也是聯系亞、歐、大洋洲的重要國際航空中心。有造船、橡膠、食品等工業。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