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匯率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引言怎么寫(匯率如何通過影響進出口來影響對外貿易)

时间:2024-05-03 20:53:31 编辑: 来源:

步加快。

(二)人民幣升值的過程

2005年7月21日,迫于美國的強大壓力,也為了給中國經濟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中國政府終于做出了人民幣升值的決定。1美元兌人民幣從8.27~8.28先后突破了8.2、8.1、8.0關口,2005年升值幅度達3%。

進入2006年,人民幣更是一路“高歌猛進”。2006年1月4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以8.0702起步,人民幣匯率經歷了從緩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過程。按照12月29日的匯率中間價7.8087計算,人民幣在這一年中升值了2 615個基點。2006年1月4日的報價與上年最后一個交易日完全相同。從這一天開始,詢價交易這一國際主流交易機制被引進中國,揭示了外匯交易方式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重大改革,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也被賦予了更為市場化的形成方式。人民幣匯率注定在這一年里以更富彈性的方式運行。2006年5月15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首度突破1美元對8元人民幣。在此后的2個月內,人民幣匯率始終圍繞著這個重要關口上下波動。7月20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再次“破8”后一路向下,從此告別了這個關鍵的位置。8月30日破7.96,9月28日破7.90,10月30日人民幣匯率突破7.88。此后的一個月間,人民幣匯率相繼突破7.87、7.86、7.85,11月29日突破7.84關口,12月4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再破7.83關口,以7.8240再創匯改以來新高。12月14日,首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舉行的當天,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首度突破了7.82關口。第二天,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又以7.8185再創匯改后的新高。按照當日的數據計算,匯改之后人民幣已累計升值超過3.72%。12月29日,人民幣匯率再創匯改以來的新高,并首次突破7.81關口達到7.8074。而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2006年人民幣的月平均匯率已從1月份的8.0688升值至11月份的7.8652。2006年第二季度開始,美國經濟引擎明顯減速,市場對于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增強,令國際匯市美元全面走軟,從而引發了人民幣匯率的持續走高。另一方面,中國外匯儲備10月份突破了1萬億美元大關,而前10個月的貿易順差累計已達到1 336億美元,這些都成為人民幣升值的重要推動因素。

2007年伊始,市場比較一致的預期是年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5%左右。實際上,截至12月20日,人民幣升值幅度已達到6.01%。從1月4日年初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的7.8073,到上半年最后一個交易日6月29日的7.6155,半年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累計升值2.46%。7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突破7.61關口,次日7.6整數關口告破。11月22日至27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連續4個交易日創出匯改以來新高。12月11日至13日,受美聯儲降息和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連續突破7.38、7.37和7.36關口,升值速度明顯加快。經濟專家們認為,2007年人民幣持續升值的主要推動力來自于貿易順差持續加大和外商投資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步伐進一步加快,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最新數據,2008年4月10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首度“破7”,為6.9920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創出新高。以2005年匯改前的人民幣對美元比價8.27651計算,目前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超過18%。也就是說,同樣兌換1美元,如今可以少花1.2845元人民幣。

未來的趨勢怎么樣,誰都不敢說,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人民幣在一段時間內還是有一定的升值空間的。

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一)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積極影響

1.有利于進口成本的降低

人民幣升值,國外的能源、原料與生產資料價格都相對便宜了,這就降低了我國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以及很多重要戰略物資的購買成本,增強了購買力。在我國,進口依存度較高的行業主要有石油、天然氣、航空、電力設備等,人民幣升值將使大宗交易的進口成本降低,進而增強相關行業部門的盈利能力,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長期以來,我國推行“大進大出,兩頭在外”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加工貿易總額超過一般貿易額,加工貿易順差已成為我國外貿順差的最重要來源。加工貿易中產品復出口成本中其進口成本比例一般都在50% ~100%之間,在短期內對進口商品的價格比較敏感。如果人民幣升值,進口商品的本幣價格降低,這樣導致加工貿易的生產成本降低,自然以加工貿易方式的出口商品外幣價格下降,因此,這部分依賴進口原料的復出口商品仍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可見,人民幣升值會促進進口的增加,并以進口帶動出口,其關聯性得到加強。

2.有利于促進貿易結構優化升級

長期以來,中國對外貿易實行的是以“重出口,輕進口”為主要特征的出口導向戰略,這一戰略的實施在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時也產生了對出口的依存度過高,不僅使中國的經濟增長和就業面臨著潛在的風險,而且也產生了企業過度依靠廉價勞動力的價格優勢出口,單方面的貿易順差引起其他國家反傾銷訴訟頻繁;勞動密集型出口行業的低成本、低市場準入引起的投資過度供給所導致的企業低價惡性競爭;以及只重視價格,不重視國際市場需求而引起的出口貿易和就業易受到國際經濟形勢波動影響等一系列問題和矛盾。可見,這種長期依賴于出口單一增長的對外貿易結構很不合理。而人民幣的升值,必然會引起一定程度的出口減少和進口增加,這樣就能夠改變我國進出口貿易結構不均衡的局面。

3.有利于緩解貿易摩擦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2007年中國的對外貿易順差達到2 622億美元的歷史高位,較2006年的1 774.7億美元增長了47.7%,位居世界第一。中國對外貿易總量則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大關,達到21 738億美元,較2006年增長23.5%。其中出口為12 18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5.7%;進口9 55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了20.8%。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自2001年底加入WTO以來,中國的對外貿易已連續六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2007年的對外貿易總值比2001年總值增長了4.26倍。然而,中國對外貿易順差的增速遠遠超過了貿易總值的增速,2007年的貿易順差額比2001年增長了11.6倍。外貿順差增長過快,加劇了中國與主要貿易伙伴如歐盟及美國的貿易摩擦。歐盟在2007年已多次表態希望中國加快人民幣的升值步伐,以減少中歐之間的貿易順差;美國國會則在2007年提出了50多項對華貿易保護議案,盡管這些議案大都由于美國政府的反對而未能變為法律,但仍增加了兩國貿易關系的緊張氣氛。

人民幣升值可增加我國的進口總額,從而有利于減少貿易順差的數值。通過人民幣升值,適當提升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有助于減少其他國家對我國產品的低價傾銷訴訟。低價競銷和出口受到抑制,放慢出口,增加進口,有利于減弱我國貿易順差不斷擴大勢頭,減少一些貿易伙伴對我國進行保護主義貿易攻擊的借口。人民幣的適當升值,有助于緩和我國與主要貿易伙伴的關系,減少經貿糾紛,促進我國經濟和貿易的和諧發展,創造和保持更加平穩的貿易環境。

4.有利于改善貿易條件

5.有利于中國企業“走出去”

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中國企業到海外投資的成本相對來說比以前下降,這使得他們能以較低的成本在國外投資設廠,從事跨國經營。根據投資地的區位優勢充分利用全球資源,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實現規模經濟,建立全球性的生產、營銷網絡。所以說,人民幣升值有利于那些實力雄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實現其全球發展的戰略,造就出中國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

(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消極影響

1.削弱我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利于我國外貿出口增長

人民幣升值將提高我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直接削弱我國出口的價格競爭優勢。人民幣升值后,出口企業為維持一定的利潤,必須提高商品在國外市場的銷售價格,而這樣做的后果勢必會削弱我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利于出口持續擴大和在國際市場上占有率的提高;尤其是我國出口主要以勞動密集型商品為主,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較低,一旦提高出口商品在國外市場的價格,將造成這些低端產品低價格優勢的喪失,極易被一些東南亞國家所取代,從而影響到出口規模的擴大。然而,假如保持出口商品的國際市場價格不變,則勢必要擠壓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出口利潤的減少又將嚴重打擊國內出口企業的積極性,從而造成出口數量的減少,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我國外貿出口造成沖擊。但是,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出口的影響是有限的,因為它還受到一些其他外在因素的制約,如國內外經濟形勢、出口商品結構以及貿易方式等。

2.嚴重沖擊科技含量較低、以低價格取勝的出口行業

顯然,對出口貿易依存過大、出口價格彈性較低和科技含量較低的出口行業,在人民幣升值過程中,將受到較大的沖擊,如果沒有提前做好應對的準備,甚至可能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我國的紡織、服裝、家電、化工、電子機械制造業等主要出口型行業都屬于這一類型,其中紡織服裝業對出口貿易的依存度高達50%,附加值和出口價格彈性都很小,因此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最大。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人民幣每升值1%,棉紡織、毛紡織、服裝行業的利潤率將分別下降3.19%、2.27%和6.18%。以服裝行業為例,目前絕大多數外貿服裝訂單的毛利在0.5元人民幣,即出口1美元的產品,毛利在0.5元人民幣。如人民幣對美元小幅升值2%,則意味著外貿企業每出口1美元的產品,毛利將損失0.15元人民幣。可見,加速我國外貿出口結構的優化升級意義重大。

3.國外商品的進口增加,競爭加劇,不利于國內企業的發展

4.加大我國國內就業壓力

目前,由于我國出口的商品大部分是技術含量較低、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隨著人民幣的升值,削弱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導致可以吸納眾多勞動力的加工型出口企業利潤下降,這些企業投資轉向技術或資本密集型產業后,必然會使許多素質較低的就業者面臨失業危機。并且當前我國很大部分的新增就業機會主要是由出口和外貿企業提供的,人民幣升值影響了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資,進而對當前就業環境的改善帶來一定的沖擊。在目前的中國,勞動力資源尚未轉化為人力資源, 具有優勢的僅僅是熟練工人。所以,發展加工貿易,著重提高產業層次和加工深度,增強國內配套能力,依靠我國勞動力優勢發展加工貿易仍將是我國長期的經濟內容。

三、針對人民幣升值的應對策略及措施

鑒于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我們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以強化和擴大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外貿發展的積極影響,緩解和減少其消極影響。

(一)要有步驟地推進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在人民幣匯率改革之前,由于人民幣匯率低估,導致國內外商品價格的扭曲,出口商品價格低廉,進口商品價格高昂,致使我國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出口額不斷攀升,貿易贏余不斷增加,連年持續出現巨額貿易順差,引起了與貿易伙伴之間的頻頻貿易摩擦。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一新的匯率形成機制在短期內會對經濟增長和就業產生一定影響。但總體上利大于弊。我們應積極穩妥地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要逐步提高匯率生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使人民幣匯率浮動更具彈性,匯率波動能夠更加顯著地反映出市場供求的變動,并要加強本外幣政策的協調,充分發揮匯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