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江西對外經濟貿易四十年(江西應用科技學院2020年報考政策解讀)

时间:2024-05-17 13:10:35 编辑: 来源:

廢 鄱陽郡 置饒州,治所 鄱陽縣 ,饒州的名稱開始出現(當然,后來不斷反復,這個地方的名稱也經歷了鄱陽郡,饒州路等各種變化),唐肅宗乾元元年 (758年),這里再一次由鄱陽郡復為饒州,不過轄境縮小, 僅限今鄱江(饒河)流域及信江下游地區。那饒州縮小的部分是哪里呢?就是信州,這里轄境大致相當于今信江流域各縣。

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贛東北地區形成了 “饒信分治”的行政格局。

這種劃分還是很有道理的,大體上是遵循“山川形便”的原則,將饒河和信河兩個流域分而治之,這種劃分方法至今仍為不少人所懷念。

到了明清時期,之前的饒州和信州則變成了饒州府和廣信府,版圖如下。

那,饒州后來是如何發展的呢?

三, 饒州的繁盛

饒州,因 “山有林麓之利,澤有蒲魚之饒” (物產豐饒)而得州名,聽名字就知道這里是一個富庶的地方,唐末至五代由于北方戰亂,大量移民南遷,江西地區屬于移民遷入最多的地區之一,發展得到極大促進。

而饒州則是對移民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之一,一方面它位置更靠北,屬于移民南遷的第一站,此外這里這里低崗丘陵地廣布,地面呈波狀起伏,濱湖圩區,地勢低平,港汊縱橫,草洲灘地連片,池沼稻田相間分布,自然條件極其優越。農業發達,經濟殷實。

唐后期,饒州戶口數急劇增長。《新唐書﹒地理志》載: 饒州戶 40899,口 244350。

到了宋代,饒州更是成為有名的富庶大州,經濟發達,文風繁盛,根據統計,宋代江西(這里指的是現今的江西)共有書院一百四十九所,分布于五十三縣。其中,饒州有二十五所,僅次于洪州(南昌,二十七所),位居第二。

宋元時期的饒州富庶到什么地步? 給個數據:這里是中國人口最多的路!

根據《元史.志十.地理》記載,饒州路人口403萬(1270年數字,《元史》記載的是宋朝滅亡前的人口),當時人口位居全國第一!

明清時期,饒州府下轄七縣,分別是 鄱陽、浮梁、德興、樂平、萬年、余干、安仁(1914年因與湖南省安仁縣同名,遂更名為余江縣), 駐地 鄱陽。

饒州首府的鄱陽縣是江西東北部重要物資中轉地,鄱陽港為江西六大港口之一,坐擁交通區位之便;而浮梁縣的景德鎮更是逐漸發展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與湖北的漢口、河南的朱仙、廣東的佛山并稱為中國的四大名鎮,并有 “江南雄鎮”之稱。

明代以來,饒州憑借著自身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區位優勢,區域內出現以景德鎮為代表的發達手工業城鎮經濟和以鄱陽為代表的繁榮的過境貿易,而明清政府實行 “廣州一口通商” 的政策,更是促進了這一地區的經濟發展,境內的饒河為徽州地區與“ 饒河一鄱陽湖一長江航線和饒河一鄱陽湖一贛江一大庚嶺商道” 的連接紐帶,饒州首府鄱陽優越的地理區位,成了大批徽州商人聚集之地,這極大的促進了鄱陽 社會 、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當時這是“黃金水道”

此時的饒州無愧為江南雄州!然而,繁華落盡的一天,也快了。

四, 饒州的衰落

明清以來,饒州府的經濟持續發展,形成了以 景德鎮 制瓷業為中心的地區經濟和以 鄱陽縣 為主導的轉運貿易經濟,繁榮一時,但是近代,天時地利不再,導致饒州迅速衰落。

饒州衰落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地理位置,饒州地區處于江西東北部,瀕臨鄱陽湖,而江西的自然環境一個主要特點是封閉性。這使得饒州地區在整體上既有江西封閉性又有自身的開放性,而且饒州還有一個特點—— “宜農” ,由于饒州土地肥沃,十分適合農業開發。

《饒州府城圖》 明萬歷年間

在早期的封建時代,這當然不是壞事,饒州封閉和開放兼有的特性使得這里一方面能遠離外界動亂,另一方面則能和外界進行經濟交流;適合農業開發的特性使得這里富庶,然而也容易帶來后遺癥 :交通阻隔,運輸不便,地處內陸,信息不靈,不愿接受新的生產方式和技術,保護了落后,嚴重束縛了江西近代 社會 的轉型。

注:饒州的衰落影響至今,一直到現在江西湖區四縣(“都鄱余萬”,都昌,鄱陽,余干,萬年)在江西都屬于較為落后的地區

此外,饒州境內水文復雜,河流縱橫,清后期以來,由于地方政府能力下降,人地矛盾增加等因素,導致饒州水災頻發,頻繁度還是在破壞度上都大于前朝,據統計:清代鄱陽共發生各種災害89次,其中水災48次。余干共發生各種災害106次,其中水災73次,這給地方發展造成極大破壞。

除了天災還有人禍,晚清時期的太平天國動亂江西是重災區,江西各地“ 滿目荒涼瓦礫墟,烽煙才息未清除” ,饒州損失慘重,之后曾國藩在江西又實行“厘金”制度,又嚴重阻礙了江西工商業的發展。

江西屬于太平天國戰亂的重災區

而大環境里,饒州也喪失了交通區位優勢:近代鴉片戰爭以后,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同意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實行 五口通商 ,東南門戶被迫打開。

“廣州一口通商”的格局不復存在,清代傳統以內陸運河為主干,以江南為中心,由南至北的“京廣大水道”流通路線逐漸轉變為以沿海城市和長江沿岸各大城市為主干的東西橫向貿易路線格局, 對于江西和饒州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交通格局變化后,江浙皖閩等省原先南下廣州之貨物紛紛改道上海,不再取道江西。江西傳統的 鄱陽湖——贛江水道 作為全國的黃金水道地位不復存在, 而九江開埠(1862年)以后, 江西內部的貨物流向也發生了逆轉,江西境內原先南下的貨物紛紛延 贛江——鄱陽湖 北上,形成了以 九江 為中心的對外貿易格局。作為贛皖貿易之間的重要商道的饒河水運地位也迅速下降,這使得以鄱陽和景德鎮為中心的饒州最終走向了衰落。

而贛東北地區近現代鐵路的修建,使得傳統的水運優盡失,這給了饒州最后一擊,浙贛鐵路建于 1899 年,并于 1929 年起由杭江鐵路展筑至萍株鐵路而成,它通車后,景德鎮至鷹潭的貨物運輸可直接由火車完成。無須水路轉運;皖贛鐵路的建成也徹底改變了徽州地區傳統的水路為主的對外貿易和交往的方式和路線,鄱陽作為轉運中心的地位完全喪失。

在經濟衰落的同時,饒州也漸漸走向消失…

五, 饒州的消失

民國元年(1912年),新政府廢除了府這一級行政區劃,江西制定的 《江西暫行地方官制草案》 第十九條規定:實行省、(府)縣二級制,即保留清代的府名,但府不再作為統縣政區,其管轄區域和職權均與縣類似,實際上就屬于縣一級的政區。

這個時候第二級行政區劃“府”已經沒有了,省直接管縣。

但隨后,因省區過大、轄縣過多、統治不易等方面的困難,1913年1月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頒布省、府、道《劃一令》,自此全國又開始普遍在地方政府建立道制,實行 省、道、縣 三級制。

江西設置了四道 :豫章,廬陵,贛南,潯陽 。古饒州七縣中,鄱陽、余干、樂平、浮梁、德興、萬年屬于潯陽道;余江屬于豫章道。

民國十六年(1927),北伐軍占領江西后,各道均被撤銷。

之后,為了對付紅軍,國民政府在江西實行區長官制,將全省劃為13個行政區,其中第五區駐扎鄱陽,下轄 鄱陽、余干、樂平、浮梁、德興、萬年 六縣。

到這個時候,饒州的輪廓基本還是完整的(余江除外),盡管后期各區下轄縣也經過多次調整。

抗戰結束后,南昌市直屬于省,婺源、光澤2縣于民國36年(1947年)6月分別劃屬安徽、福建省,江西下設九區,這其中:

第五區,專署駐浮梁縣,轄浮梁、湖口、彭澤、都昌、鄱陽、樂平、德興7縣。

第六區,專署駐上饒縣,轄上饒、余江、玉山、弋陽、貴溪、鉛山、廣豐、橫峰、余干、萬年10縣。

這個時候開始,饒州已經被撕裂 ,而且,衰落的鄱陽甚至失去了地方政治中心的位置,并被新興的浮梁(景德鎮)取代( 早在抗戰前的1935年,江西省第五行政區督查專員公署的駐地從鄱陽縣城遷到了景德鎮 ),這已經說明了,鄱陽已經衰落到一定程度,甚至已經不如景德鎮(1916年浮梁縣縣治從舊城遷到了景德鎮,讓浮梁縣的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合二為一)。

建國后,贛東北又一次成為一個整體,1952年底,原浮梁專署和上饒專署合并,稱上饒專署,駐扎上饒(現在的上饒地級市前身),下轄景德鎮1市16縣,這個范圍幾乎相當于現在的 上饒,鷹潭,景德鎮三市全境,古代的饒州和信州再次成為整體,回到了公元751年之前的情況。

至此,持續一千多年的“饒信分治”格局不再。

而景德鎮取代鄱陽的情況也在繼續,1949年4月29日,景德鎮從浮梁縣分立,1953年為江西省的省轄市;由于國家和省以重點工業城市扶持景德鎮,大量國有瓷廠組建,大批北方軍工電子企業來到景德鎮落戶,大量外地移民遷入景德鎮。使景德鎮在不到20年間,發展成一個工業功能完善、城市人口接近30萬的江西第二大工業城,鄱陽以完全無法抗衡。

1962年景德鎮市區圖

1983年,上饒地區的樂平縣劃入景德鎮,1988年,浮梁縣并入。

同時,1983年7月以原上饒地區縣級鷹潭市及貴溪、余江2縣設地級鷹潭市

至此,古饒州七子中,四歸上饒(鄱陽、余干、萬年、德興),二歸景德鎮(浮梁、樂平),一歸鷹潭(余江),贛東北“怪異”的行政區劃形成,景德鎮成為饒州地區唯一的地級市,舊饒州的核心鄱陽、余干和萬年,則成為了上饒的下轄縣,即使這三地與上饒的聯系并不緊密。

1911年11月,饒州最后一任知府王祖同匆匆登舟,離開駐地鄱陽,無數軍民簇擁著新擁立的鄱陽都督黃金臺,慶賀辛亥革命,此時的他也許還不知道,自己將是這個有著1300年 歷史 的古老州府的最后一任行政長官。

而舊的饒州府城鄱陽呢?這里雖然早已繁華不在,卻仍然有著160萬人口,為江西人口第一大縣,仿佛說明了其在農業時代的輝煌。

參考: 《清代至民國饒州區域經濟研究》——吳君曉

《商人、商路與區域興衰--以明清以來鄱陽縣為中心的個案研究》——林清

《民國時期江西省行政區劃述略》——鄭寶恒

《縣區與統縣政區:民國時期贛北行政區劃之調整(1912—1937)》——劉文詳

嚴謹 求知 開拓 是哪個學校的校訓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

這是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江西省唯一一所公辦的外語外貿類高等職業學院,隸屬于江西省商務廳。學院始創于1964年,曾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的援助下,設立了江西省國際經濟貿易人才培訓中心,為中國南方區 域培養中高級外語和外經貿人才,并與上海外貿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高校合作辦學。四十多年來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