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沈陽寶益貿易有限公司是什么(中德(沈陽)裝備園靠什么贏得國際口碑)

时间:2024-06-01 14:03:53 编辑: 来源:

”和“德國工業4.0”的戰略平臺,中德裝備園對德合作交流不斷深入,優質德企和項目集中進入,創新合作的領域愈行愈寬,日益成為來自德國乃至歐盟眾多企業共謀發展的“俱樂部”。

截至目前,園區內智能制造、高端裝備制造、汽車制造、工業服務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五大產業組團各類板塊項目累計達到206個;規模以上企業達到了482家,跨國公司超100家、世界500強企業超50家。

在各級政府、行業協會組織的“德國企業沈陽行”交流中,越來越多企業家走進中德裝備園,進而選擇留下來投資,并用親身經歷向其他的企業家友人推薦這里,為中德裝備園在德國工商界贏得了良好的國際口碑。

中德裝備園,究竟靠什么打破“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論調,持續釋放“磁石效應”?

讓我們再一次審視中德裝備園的發展定位:沈陽轉型發展的新引擎;“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戰略合作試驗區;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探索區;國際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示范區;創新驅動和綠色集約發展引領區。

使命在肩,從自身改革做起,痛下決心優化營商環境,勇于打破體制機制障礙,激發潛能,釋放發展的內生動力,是中德裝備園的發展之路,亦是破題“東北困局”的突破口。

服務觀念 從“中德”到“德中”的轉變

11月8日,沈陽德中企業服務中心A區正式揭牌。12家首批入駐的企業中,既有西門子、史太白、詩道芬等知名大企業,也有德國AS工業買粉絲、德特、凱佩斯這樣的高成長性中小企業。14家企業擬入駐,并有20家企業發出意向。

為什么不叫“中德企業服務中心”,而易位而稱“德中”?背后是一個全新運營模式和理念的轉變。

記者了解到,中德裝備園管委會與德系企業組建了合資公司——沈陽德中企業服務管理有限公司,總投資約1億歐元,共同建設德中企業服務中心項目。

在建筑方案上體現“德國元素”,面向全球開標建筑規劃設計方案,主要包括“德中之門”主建筑及規劃展示館、德國風格酒店以及高端寫字間三大功能分區。

項目未來的股比結構也將實現德國化,項目運營、招商和綜合性物業服務將全部交由德國企業。在招商模式上,服務中心也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思路,即通過建立中德基金并購平臺,讓本土企業走出去,并購國外的和德國良好中小企業,提升企業競爭力。

不僅如此,不論是在工業文化上還是生活文化上,也將全面體現德國風格。沈陽德中企業服務中心CEO梁凱慶介紹,中心引進了歌德書店、德國啤酒屋、私人學校、有德國醫生的診所等等,這些都是吸引德國投資者的亮點。

這也解釋了越來越多注重工作也注重生活的德國人,為什么會選擇來沈陽、來鐵西、來中德裝備園安家落戶。

德中企業服務中心運營總裁瓦格納告訴記者,德中企業服務中心項目概念發布以來,德國工商界表現出濃厚興趣。待明年年初將正式開工建設,2018年初實現企業入駐,這里將為德國及其他國家企業入駐、中國企業走出去搭建最佳服務平臺。

招商引資 從“拼優惠”到“拼誠信”

招商時,許諾得天花亂墜;項目來了之后,卻有約不履,關門打狗。這樣的招商,既讓企業望而卻步,又讓政府喪失了公信力,惡化了營商環境。

如果沒有良好的營商環境,招商就成了紙上談兵、一錘子買賣。堅決摒棄招商就是圈錢圈項目的做法,貼近投資者,站在投資者的角度,幫助企業順利發展,中德裝備園把一流的營商環境打造成了招商的金字招牌。

今年,一家行業排名前十的瑞士智能制造項目,意欲到中國選址。此消息一經傳出,就引起了大連、南京、武漢等全國眾多城市的激烈爭奪。

“特別是一些南方城市,給出了很多優惠,確實非常誘人,很直接、很開放。”中德裝備園投資促進局局長肖永一接觸就感受到了難度。他找到該項目的中方投資人,了解項目的需求,并給出專業的建議,包括頂層設計、項目運作、未來市場等一系列方面。

在優惠政策方面,中德園給項目的答案是:一看是否合法合規,二看能不能兌現。一味靠優惠政策吸引,將會給企業落地帶來麻煩,更為將來企業上市等長遠發展埋下隱患。

正是真誠和專業,打動了項目方,很快到中德裝備園做了實地考察,順利完成簽約,同時規劃、國資、財政等各部門聯手,全方位服務協助企業落地。

生產減速機的德國隱形冠軍企業紐卡特,是最早進入開發區的德資企業,開始規模很小,從設立代表處,到租廠房,再到買地、立項、建設、竣工,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園區機器人和智能裝備板塊的代表企業。

“在中德裝備園,我感受到了如同在家鄉的親切,我愛上了這里,無論是發展環境,還是生活環境。”紐卡特行星減速機(沈陽)有限公司董事長漢斯說。依照規定,年過60的他很難拿到在中國的工作簽證,中德裝備園正在協助他辦理專家簽證。

行政審批 從“坐等上門”到“訂制化服務”

從事生產線改造的智能制造企業沈陽德匠智能設備有限公司剛決定入駐中德裝備園,就體驗了一把早上提交注冊材料、下午就拿到營業執照的“鐵西審批速度”。

在園區全程跟蹤服務下,順利完成戰略重組的大族激光和沈陽賽特維,又在園區幫忙對接下,拿到了首個500萬元的訂單,感受著行政服務從簡單辦手續向訂制化服務的轉變……

“改變以往坐等企業來審批,轉向為企業提供訂制化服務;不停留于企業成功落地,還要致力于引進企業后的再服務,幫助對接上下游的產業鏈。”中德裝備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李寶軍介紹。

一手優政策。沈陽市實施“降本減負20條”,稅費、審批、融資、用地、用工、采購流通等多方面成本的削減,為中德裝備園發展帶來重磅利好。中德裝備園成為東北地區首個真正意義上的“零收費”園區。中德裝備園設立省市區三級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總規模為30億元,正等待省政府常務會批準。同時,正在積極爭取100億元的東北地區發展新動能專項資金(中央預算內投資),用于園區建設。

一手抓服務。政府該做而且必須做好的,就是提供利于發展的政策服務環境。遼寧省先后下放、委托30余項行政職權到鐵西區,并就重大建設工程項目選擇意見書等5項省級行政職權,為鐵西區開辟“綠色通道”。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大力度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優化投資營商環境。通過高效專業、廉潔透明的政府服務體系,保證企業和項目無門檻進入、無顧慮投資、無干擾建設、無障礙發展,在鐵西區已經成為常態。

園區建設 從“德國元素”到“德國內功”

記者了解到,按照產業規劃和空間規劃,中德裝備園規劃面積48平方公里,核心區20平方公里,按照“產城融合、智慧城市、生態城市”的規劃理念,以中德大街為軸線,與中歐路、中法路、中瑞路、中奧路構成“一縱四橫”格局,形成匯聚德國企業的產業走廊。

目前,各項基礎設施建設都在加速推進之中。以中德大街、大堤路西延線、開發22路、25路等為代表的主要路網建設正在加快實施;中央商務區包括德國中心、中德職業技術學院、華晨寶馬培訓中心、中德廣場、寶馬公園等規劃建設方案正在完善,預計明年正式開工;細河沿線綜合整治改造工程正在施工建設,預計明年上半年完工;全程63.8公里的鐵西新城綜合管廊工程已全面施工建設,開挖長度超過4公里;地鐵3號線規劃建設方案已上報國家相關部委;承接德國中小企業的標準廠房建設正在分期分批有序實施,其中首期廠房建設已經摘牌。

“除了高質量的、體現德國元素的基礎設施,我們更注重的是夯實中德裝備園的‘內功’,真正向德國看齊,打造一個德國企業高度聚集的國際一流產業園特區。”李寶軍表示,在園區產業發展模式、開發建設管理模式、對外開放合作模式上將不斷實踐創新。

直面德國企業關注的知識產權問題,在發放了千余份問卷、數次調研基礎上,中德裝備園知識產權行動計劃白皮書正式發布,知識產權保護服務平臺正式上線,打消德國以及歐洲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顧慮。

明確中德職業技術學院的組建模式和具體路徑,確定由市、區兩級政府和企業按照“1+1+X”模式,建設一所高職院、一個跨企業實訓中心和若干個企業實訓基地,已初步明確了設計、建設、投資和運營主體,為德國企業在園區長遠發展提供人才儲備。

目前,中德裝備園正在與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工信部、外交部、科技部等部委溝通協調,破解園區發展難題,探索園區發展新模式。提高園區公共服務水平,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客天堂,努力建設成為東北地區審批最便捷、資源配置市場化程度最高、創業發展環境最優的區域。

全面創新發展“三箭齊發”

創新產業發展模式

(1)聚焦“德國元素”實施高端優質增量發展

與德國國際合作機構、德國商會、德國中小企業聯合會等商會協會及中介機構建立長效合作機制。

(2)促進“互聯網+”裝備制造業融合發展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優先發展自動化技術、信息技術、數字技術,建設數字化工廠,數字化車間。

(3)支持領軍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協同發展

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業關鍵領域鼓勵大型企業集團跨國界戰略合作、兼并重組,并同時引進一批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群,建設國內外知名、產業鏈完備的高端裝備制造技術創新集群。

創新園區開發建設管理模式

(1)大力推動國際合作化管理模式創新

設立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合作理事會,由中德兩國部級高層(或特使)共同擔任理事長。面向全球招商,提升國際市場品牌效應。

(2)創建管委會+開發公司的園區管理新模式

在園區內平行設立一級行政機構與經營機構。管委會負責行政事務的管理,開發公司負責開發建設、招商和服務。

(3)創建嵌入政府服務、市場化開發新模式

走市場化開發建設道路,按照“政府引導、企業運作、合作共贏”的原則,明確政府與市場作用邊界,發揮各自優勢。

(4)打造新型智慧園區

應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城市地理信息系統(UGIS)等信息技術,為整個項目的建設進行科學決策,打造新型智慧園區。

創新對外開放合作模式

(1)開創“引資+引智+引制”合作新模式

在引資、引智的同時實現引制,借鑒德國先進技術、先進管理模式和先進制造理念,學習德國發展裝備制造業的產業制度文化和匠心文化,將其本地化。

(2)建設自由貿易探索試驗區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探索區,推廣復制上海等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投資和貿易便利化措施,建立“備案+審批”的對外開放模式,探索推行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中國有哪十大調查研究買粉絲公司?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深化,社會發展對買粉絲的需求日益增加,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決策科學化、全面化、民主化及信息化的重要性,各系統、各部門和企業界非常需要通過產業市場調查研究買粉絲后進行科學完整的決策參考。隨著中國科技進步和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產業市場調查研究服務業呈現綜合化和國際化的趨勢。

一、零點買粉絲(Horizon)

零點研究買粉絲是源自中國的國際化數據智能服務機構,旗下包括創新數據開發中心、公共事務數據事業群、商業數據事業群、未來商習院。零點有數累積自零點調查創辦以來20多年一手數據收集與處理的經驗,擁有服務于國內外規模企業、初創企業與公共服務機構的多元實踐,聚焦產品互聯網化與服務互聯網化,基于多元數據匯集與挖掘,支持經濟、社會、文化與政策決策。

零點研究買粉絲傳承于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市場研究與民意調查的本土領導品牌,我們與時俱進從未懈怠,不斷超越自己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