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格林美海外投資(買港股是在香港中央匯金結算買嗎)

时间:2024-05-10 23:37:41 编辑: 来源:

供動力電池、為信息數字中心及其他基礎設施提供儲能業務。 

如何能夠在全球經貿越發復雜、動力電池產業鏈競爭激烈的當下,戰略順利落地,只有時間能夠給予答案。(責編/楊佩謙)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9家上市公司籌劃境外GDR發行上市境外融資企業隊伍不斷壯大

擬境外GDR(全球存托憑證)發行上市A股公司再添一員。健康元于6月15日公告稱,擬境外發行GDR并在瑞交所上市。由此,今年籌劃境外GDR發行上市企業增至9家,其中8家將瑞交所定為上市目的地,另1家則選擇倫交所。

與此同時,A股上市公司境外發行GDR步伐提速。同日,國軒高科披露其GDR申請事宜獲證監會受理。至此,GDR申請事宜獲證監會受理的企業增至4家。業界預測,今年首批“中瑞通”GDR最快或于7月份發行。

相較于往年,今年選擇境外GDR發行上市的企業數量明顯增多,上市目的地則主要集中于瑞交所。

目前,境外GDR發行上市有三個目的地可選,即英國、瑞士、德國。2022年之前,已有華泰證券等4家上市公司成功實現境外GDR發行上市,均選擇倫交所。今年先后有三一重工、國軒高科、樂普醫療、杉杉股份、明陽智能、科達制造、方大炭素、格林美、健康元等9家上市公司籌劃境外GDR發行上市,除明陽智能選擇倫交所外,其余8家均選擇在瑞交所上市。

“作為歐洲最大的證券交易所之一,瑞交所在市盈率等方面對企業估值相對較高,具有競爭力。”瑞銀證券全球投資銀行部聯席主管孫利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瑞交所投資者國際化、估值水平位于歐洲主要證券市場前列。同時,瑞交所境外機構投資者的比例較高且對海外投資者也有較高的開放度。”沙利文大中華區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陸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據孫利軍介紹,有意發行GDR的上市公司普遍有下列訴求:引入國際和國內的戰略投資者,促進業務發展;提升國際化水平,夯實公司的境外融資渠道;提升公司治理,進一步優化股東結構;樹立標桿地位,擴大公司市場影響力。

如健康元提及GDR發行上市的三點目的:加快國際戰略步伐,利用資本市場支持提升多渠道融資能力,完善公司治理水平。

從3月15日三一重工宣布籌劃境外GDR發行上市后,3個月時間里陸續有8家企業跟進,GDR發行上市進展不斷提速。

陸景表示,民營企業是我國經濟的重要市場主體。近年來,我國積極引導與支持民營企業“走出去”,不僅有助于加快形成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格局,還有利于民營企業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不斷發展壯大。

從9家企業進展來看,科達制造、格林美、樂普醫療、國軒高科等4家GDR申請事宜獲證監會受理,進展最快。另外,明陽智能、杉杉股份、方大炭素相關GDR議案已獲股東大會通過。

金杜研究院認為,GDR的發行需完成公司內部決策程序及配套制度建設,以及外部監管機關申報及審批程序,其中外部審批程序既包括境內發行人涉及的中國證監會、滬深交易所的審批,也包括境外GDR上市地證券監管部門及交易所的審批。

陸景預測,若境內外審核順利,GDR審核時間約為1個月至2個月,整體執行時間預計4個月至5個月。根據目前進展來看,第一批“中瑞通”GDR有望在今年7月份至8月份發行。

此前,國軒高科曾透露,“本次GDR項目有利于加快公司的國際戰略布局,打造公司國際化品牌和形象,并滿足海外業務發展資金的需求,因此,公司計劃7月底之前完成發行上市”。

廢鋼的發展狀況

中國鋼鐵工業經歷了數十年的快速發展,鋼鐵積蓄量不斷增加,今后將有大量的廢鋼資源產生。如何有效利用、管理這些資源或將是未來中國鋼鐵工業需要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相關資料顯示,短流程煉鋼比長流程煉鋼可減少廢氣86%、廢水76%和廢渣97%,與長流程煉鋼相比,用廢鋼煉1噸鋼可減少近1.6噸碳排放,因此廢鋼生產更加清潔和有利于排廢減量化,鼓勵能耗低、污染小的電爐煉鋼發展無疑有利于環境保護。

日本鋼鐵業的發展與中國有很多類似之處,而且日本廢鋼產業已經非常成熟。深入分析研究日本廢鋼的產生、消費和管理模式,將為中國廢鋼行業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啟示和借鑒。

5月6日,日本財務省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3個月,日本進口廢鋼總量為22.6萬噸,同比大增近400%;出口廢鋼總量為150萬噸,同比下降38.1%。此外,日本企業也積極進行廢鋼領域的海外投資,今年4月底,日本豐田通商株式會社(Toyota Tsusho)已參股德國黑色、有色金屬廢料回收商肖爾茨公司,前者將獲得后者39.9%的股權。

一般而言,廢鋼的產生量與鋼鐵積蓄量成正比。在鋼鐵消費歷史較長的歐美地區,由于鋼鐵積蓄量大,廢鋼產生量也大。日本對鋼鐵的大量使用比歐美地區晚50余年,從上世紀50年代后期開始,日本大量使用的鋼鐵在進入老舊廢鋼形成周期后成為廢鋼,在上世紀90年代左右,日本廢鋼平均回收率為2.5%-3%。近20年來,日本廢鋼發生量增速趨緩,回收率為2%-2.3%。但是,日本廢鋼發生量總體仍呈增長趨勢。

廢鋼業發展模式:立法、管理、渠道

為解決人口、資源和環境的矛盾,保持可持續發展,建設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社會成為日本的國策。廢鋼回收是日本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部分。從上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就開始重視廢鋼的回收與利用。上世紀70年代以后,日本不僅實現了高效率的廢鋼管理體制、疏通廢鋼流通渠道,而且還能夠采用現代技術對廢鋼進行加工處理,使其廢鋼行業的管理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完善循環經濟法律體系

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多層次、多方面的循環經濟法律體系,對不同行業的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再利用等作了具體規定,并大力推行。日本政府為循環經濟所構建的法律體系大致可以分成3個方面,如圖1所示。

建立高效的管理體制

為加強對廢鋼業的宏觀管理,日本建立了高效的管理體制,在通產省基礎產業局中設有專門機構負責制定有關的政策和法令,對廢鋼業和企業進行協調和綜合管理,宏觀方面的具體管理則由各民間團體負責。

1975年,日本對原有的廢鋼民間組織進行了統一調整與合并,在此基礎上成立了日本廢鋼鐵工業會、廢鋼鐵儲備協會和回收鐵源利用促進協會。1982年,日本政府又在通產省基礎產業局內成立了廢鋼鐵流通現代化推進協議會。1988年8月份,日本廢鋼鐵儲備協會更名為日本鐵源協會,職能也有所調整,主要是為原料供需方提供交流與合作,調查、提供和研究原料信息,目標是穩定原料供需、提升原料質量。

日本政府和上述民間組織都不直接插手廢鋼的流通和生產經營,讓企業有充分的自主權,并在相互競爭中充分發揮活力。

合理化廢鋼流通渠道

廢鋼作為再生資源能否得到充分開發的關鍵還在于流通渠道是否合理和通暢。一開始,日本廢鋼流通管理比較混亂,產生廢鋼的企業和家庭、廢鋼商業企業、地方自治體、鋼廠都直接插手廢鋼流通,導致流通環節既多又亂,速度緩慢且成本高昂。不過,上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廢鋼流通渠道逐步實現了合理化、高效化。

具體來看,日本廢鋼的流通流程為:家庭產生廢鋼流通至指定點再到廢棄站,然后進行篩選,事業單位產生廢鋼送至廢鋼集中站,船舶和橋梁等難拆廢鋼送至拆解企業,這3類廢鋼資源都要運送至加工處理企業,再送至零售商處;非鋼企業和鋼鐵企業的廢鋼資源則分為需要加工和不需加工的廢鋼,部分經加工處理后送至零售商處。

為加速廢鋼流通,日本政府除建立上述流通渠道外,還采取了以下措施:環境保護法規定,無論企業或個人都不得隨意放置廢棄物;把廢鋼買賣列入社會物資流通范疇,規定其正當的流通行為,其交易必須符合政府的政策法令,遏止黑市交易;制定統一的廢鋼規格標準,使買賣雙方不因規格標準不一而不能成交;實行全國統一的廢鋼檢斤驗收和退貨制度等。

在對廢鋼的加工處理方面,日本不斷采用先進適用的技術設備,提高了廢鋼加工企業的勞動生產率。為穩定原料供給,日本還不斷完善廢鋼市場定價機制,日本中部商品交易所在2005年10月份推出全球首個廢鋼期貨合約,期貨品種選取最高規格(等級)的廢鋼(重廢)作為標準。

“量體裁衣”發展電爐煉鋼

日本廢鋼的來源包括鋼廠自產廢鋼和社會廢鋼,社會廢鋼又分為廢棄廢鋼和加工廢鋼。廢棄廢鋼包括汽車、鋼材、器械、鐵軌和輪船的回收品,加工廢鋼則是使用鋼材的各產業部門在加工鋼材時產生的廢鋼。

汽車、產業機械、造船等部門的加工廢鋼產生率比建筑業要高。因此,雖然日本建筑業鋼材消費量較大,但加工廢鋼的平均產生率要比歐美地區的國家低。相關數據顯示,近年日本加工廢鋼的68%來自汽車業,其次是來自工業機械,占比為10%,來自電機和造船業的加工廢鋼占比分別為7%和6%。

隨著廢鋼資源不斷產生,日本鋼鐵業開始注重根據國內廢鋼資源情況來選擇煉鋼工藝。

從日本煉鋼發展歷史來看,二戰后的日本處于經濟高速成長期的前半期,對鋼鐵需求量迅速增長,因此大力發展鋼鐵業。這段時期日本廢鋼使用量為粗鋼產量所左右,并受到以廢鋼為主要原料的電爐、平爐和以鐵水為主要原料的轉爐產量比率影響。

1950年-1965年,日本粗鋼產量增長主要靠大量使用廢鋼的平爐煉鋼法來實現。然而,由于國內產生的廢鋼不足以滿足需求,要大量進口廢鋼且供應不穩定。為此,日本鋼鐵業開始向轉爐生產方式為主的生鐵增產型結構轉向,并于1977年廢除了平爐煉鋼法。在發展轉爐降低平爐生產比率時期,日本對電爐鋼比率進行了控制,因此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日本電爐鋼比例在20%以內。

1975年以后,日本對進口廢鋼依賴減少,同時日本電爐廠在1973年石油危機時對產品結構和設備進行了合理化改造,電爐煉鋼從此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產量比例逐年升高,從1975年的17%提至1996年33%的峰值水平。1996年以后,日本電爐鋼比例開始持續下滑,主要歸因于上世紀90年代后,日本經濟出現停滯,建筑業低迷使得電爐鋼產品需求開始下降。不過,日本交通工具產量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出現一段時期的下滑后,則維持穩步上升的態勢,這意味著日本整體鋼鐵需求仍然穩定。因此,在粗鋼產量穩步增長的情況下,電爐鋼產量下降使電爐鋼占比持續下降,2009年降至21%。

也就是說,日本電爐鋼比例最高峰時也僅在33%左右,而美國電爐鋼比例則達50%-60%,歐盟地區則為40%左右。目前,日本國內有約40個電爐企業,年產能為4000萬噸,而實際產量僅有2000多萬噸,產能過剩嚴重。

受中國國內廢鋼供應不足、電爐鋼生產成本高等因素影響,電爐煉鋼發展緩慢,電爐鋼產量比例一直呈下降走勢,最近幾年一直維持在10%的水平。

目前,中國廢鋼供應主要來自自產廢鋼、社會廢鋼和進口廢鋼。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和鋼鐵儲蓄量增加,中國廢鋼產生量逐年增加,從2005年的5415萬噸增長至2012年的約1億噸,但國內廢鋼供應不足以滿足需求,仍需要進口廢鋼。業內相關分析認為,中國將在2020年左右開始進入廢鋼消費高峰期,此后電爐鋼產量比例將開始上升。日本廢鋼產業的發展對中國有如下啟示:

第一,完善和加強相關廢鋼領域的立法。日本廢鋼業的良好運行離不開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而且從日本建立循環經濟的法律體系來看,從基礎層面到具體法規都非常完善。因此,中國也應該借鑒,為保證和促進廢鋼業的良好發展進行相關立法。

第二,加大對報廢汽車和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