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極限網紅豆瓣評分(費啟鳴有哪些可愛的瞬間?網紅變明星,你怎么看?)

时间:2024-06-03 04:24:02 编辑: 来源:

題,瑞奇更是丟了工作。從此,特納家再也沒能擁有自己的房子。

此后,瑞奇找不到穩定的工作,只能輾轉于各種兼職或者短工之間,

他受夠了施工現場非人的工作環境,無法忍受不可理喻的雇主和好吃懶做的同事,更是對房東的諸多刁難深惡痛絕。

終于,在電影開始之前的某一天,瑞奇的朋友向他推薦了這家快遞公司,還有他們的加盟項目。

瑞奇覺得,這就是自己等待許久的機會。

因為,他能做自己的老板,沒有雇主的盤剝。

雖然沒有保底工資,卻是按勞取酬,多勞多得,因此,干活勤快的瑞奇,再也不用被廢柴同事拖后腿。

最重要的是,可觀的收入。只要順利做夠一段時間,就能買一套渴望已久的房子,告別出租房,再也沒有惱人的房東在耳邊碎碎念。

人類的大腦,是狡猾的小惡魔,它最擅長在人們耳邊甜言蜜語,讓你心甘情愿的只盯著自己想要的東西看,卻對擺在眼前的危險視而不見。

瑞奇放手一搏、孤注一擲,他朝著脫貧致富的可能性奮力奔跑時,卻沒看到,他帶給家庭的巨大隱患。

特納家雖然貧困,但是尚能維持溫飽。可是現在,稍有不慎,這個家庭將會,食不果腹、巨額債務纏身,甚至落入露宿街頭的境地。

瑞奇的創業之路是否順利,特納家的未來將何去何從,這就是電影《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要為我們講述的故事。

截止到此文章發布時,電影《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的IMDb和豆瓣評分為:

 IMDb評分:7.7

 豆瓣評分:8.3

逐年追影(ID:dianyingnian)的電影評分為:

逐年追影評分:7.8

下面是對評分的解讀。

平凡的臉孔,日常的故事,樸實的街景,配樂是城市的喧囂,觀影難度滿格。

對生活的見解既有深度又有廣度,這部電影是一次英國勞動者生活的沉浸式體驗。

近些年的電影中,英國人出現最多的是奇幻世界,哈利波特,指環王,權力的游戲。

▲瑞奇妻子艾比·特納的扮演者,黛比·哈尼伍德 Debbie Honeywood(圖片來源于網絡)

然而,這部電影中沒有奇跡和魔法,只有瑣碎日常。

不過,瑣碎卻并不枯燥。電影就像一本英倫日常入門指南,底層勞動者的生活見解和知識,溶解在劇情中,沉浸感十足。

電影帶我們見識了,沒有城堡和迷宮的英國街頭,體驗奇幻世界以外的英國凡人生活。

5分送給,難以下咽的“糟心”。

人到中年糙老爺們兒,紋花刺字,玩兒車輪子的人,怎么說哭就哭了呢?帶病工作,誰都有過類似的經歷,至于哭鼻子嗎,什么事,糟心到咽不下去的地步。

覺得不至于的,您或許是時過境遷,釋然了。

更有可能的是,糟心的事沒組團拜訪。

▲快遞員瑞奇·特納的扮演者,克里斯·希欽 Kris Hitchen(圖片來源于網絡)

其實,電影可以改名為,《瑞奇為什么哭》。

都說生活就像白開水一樣。導演肯·洛奇不愧為大師,一個開車的男人獨自落淚,淡如清水的一幅生活圖景,被大師延展出了茶韻。

電影的高潮由一次偶然事件引發,電影結局的必然性被削弱,劇情原本縝密的邏輯性被打斷。

瑞奇承受著繁重工作和家庭糾紛的雙重壓力,已經心力交瘁,不過,瑞奇的身心還能承受。

就在這時,一場搶劫,首先擊垮了瑞奇的身體,將他的內心推向崩塌。電影的劇情達到高潮。

乍看之下,這場搶劫沒有什么不妥。在生活中,搶劫發生得突然且毫無征兆。對受害者而言,遭遇搶劫是典型的偶然事件。

生活中充斥著偶然事件,但是,在電影的世界中,偶然事件不能隨心所欲的出現。

瑞奇的創業故事,可以由一次偶然事件引發。比如,他偶然聽到朋友加盟了快遞公司,生意還不錯,于是決定加盟這家公司。然后,電影開始了。

▲電影《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編劇:保羅·拉弗蒂 Paul Laverty(圖片來源于網絡)

觀眾有一整部電影的時間,見證電影開始時的一次偶然事件,如何在電影大師的手中,轉變為影片結束時,無法避免的必然結局。

瑞奇遭遇的這次搶劫,這樁偶然事件,出現在電影接近尾聲之時。其后果是,整部電影精心營造出的必然性,瞬間變成了偶然,結局并非無可避免的客觀事實,而是作者的刻意安排。高潮的爆發力大打折扣。

電影表達了一個開放式的觀點,雖然巧妙,但是影響觀影體驗。

電影開始時,瑞奇的大段獨白,他敘述過往的工作經歷,和每一次選擇換工作的原因。比如條件太艱苦,工作太零碎,同事太懶惰,干著不起勁等等。

電影快結束時,瑞奇被匪徒群毆,傷勢嚴重,卻執意堅持去工作。兒子擋在貨車前勸阻他,瑞奇向兒子解釋道,他必須工作,自己別無選擇。

一頭一尾,瑞奇身上發生了改變。從能夠自由選擇是否工作,變成了別無選擇的人。

導演究竟是想指責資本將自由的勞動者逼迫成了擁有自由的奴隸。

還是想贊揚,創業過程的磨礪和家庭成員間剪不斷的羈絆,讓一個習慣放棄的老男孩成長為不輕言放棄的成熟男人。

▲電影《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導演:肯·洛奇 Ken Loach(圖片來源于網絡)

站在不同的角度,兩個觀點似乎都能說得通。

這是因為,從以上的兩方面,劇情都沒將主人公逼迫到極限。

瑞奇仍然有放棄一切的權利,就像兒子對父親的勸告,只要回到從前就好。

同時,一時沖動的決定也證明不了瑞奇已經徹底改變。冷靜之后,他仍有可能,再次選擇放棄。

這種情況,帶來的效果,一種是觀眾覺得電影不夠盡興,因為人們渴望在電影中感受極端的生活體驗。

另一種是困惑,觀眾會疑惑,電影是不是沒拍完。

不過,逐年追影主觀認為,導演觀點的開放式表達,有獨特且巧妙之處。

其目的是,只敘述事實,不發表評論,將觀眾的精力集中在關注底層勞動者的生存現狀,而不是,將觀眾的精力浪費在爭論是非對錯上。

那么,究竟是好還是不好,是加分還是減分呢?

觀點分值只給出了4分,是因為,逐年追影希望自己的評價能夠盡可能的客觀,這樣才有供朋友們參考的價值。

同時,看電影這件事,還有很強的主觀性。因此,逐年追影對每部電影的評分,都會有一處主觀的加分項。其作用是,在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之間尋求平衡。

劇情分數,是通過知識、情感、邏輯和觀點的分數計算而來,不作贅述。

▲電影《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導演:肯·洛奇 Ken Loach(圖片來源于網絡)

息止爭吵,克制表達,為勞動者尋求關注。年長者的睿智。

這部電影的寫實風格,好比英倫版的“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注重寫實的目的在于,只陳述現象,盡可能的真實且公正。

這里就需要提到,人類和他人交談時,總是本能的最先關注對方話語中的評論性信息。

然而,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觀點,總會有不贊成的人存在。

同時,人類在交流時的另一個特點是,隨時做好反唇相譏的準備。

通常是,唇槍舌劍過后,已經沒人記得引發爭論的現象本身。

這部電影的導演肯洛奇,睿智的采用了“非暴力溝通”的技巧,只陳述現象,不做評論。

最后,《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是一部值得觀看的電影。

影片剪取了漫長人生中稍縱即逝的片段。屏幕前的我們,還沒有意識到時間的流動,它已經飛馳而過。

影片的觀點是開放的。我們是選擇控訴命運的殘酷和生活的不公,還是選擇痛定思痛,檢討自身,然后從頭再來。亦或兩者皆選。

這便是真實的生活,是一道沒有標準答案的多選題。

電影的結局是開放的,生活更是如此。熄滅屏幕,生活的播放鍵再次按下之時,欲知后事如何,且看我們此刻做何選擇。

人海茫茫,因光影相遇。

相隔萬里,伴文字相識。

我的買粉絲【逐年追影】,有空常來。

如果我們的內容侵犯了您的相關權益,請您向我們發出權利通知,我們將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