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圖片(中國有哪些珍貴文物流失海外啊?)

时间:2024-06-03 02:52:48 编辑: 来源:

沒有允許這些明顯打著沙俄帝國侵略印記的"戰利品"公開于市,而是把它們藏匿在一些研究機構里

記者在圣彼得堡的東方研究所藏品目錄里,就發現了沙俄掠奪中國文物的蛛絲馬跡,那里不僅有來自圓明園和故宮里的中國明清時期文物,而且還有更為珍貴的敦煌遺書1

2萬件,該書藏量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中國本土

而我國國內現存敦煌遺書也只有2萬件,其余則被英、法、日、奧、瑞典等國瓜分

--據不完全統計,加拿大各大文物機構共藏有中國古代文物近20萬件,該國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館長、中國文物研究專家魯克思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的采訪時,曾用流利的漢語聲稱:"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中國藏品有3

5萬件,這些文物的精美珍稀程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甚至很多中國博物館也沒有我們的藏品豐富……"他還承認:這些中國文物中,大部分都是由加拿大傳教士懷履光于1909年至1934年之間,在中國河南洛陽雇人"考察挖掘"而獲得

據史料記載:當年,這個懷履光以傳教士的身份來到中國后,就一直替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收集中國文物,前后歷時六年,共發掘10余座大型木槨墓,出土文物多達1萬多件,其中僅東周王室珍寶就有數千件

--美國媒體透露:近30年來,流入美國的中國文物大約有230萬件,其中20多萬件精品被美國各大博物館收藏

與英、法、日、俄等國家不同的是,美國各大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大多數都是在最近20年左右的時間里,通過境外走私非法所得

如:波士頓美術博物館設有10個中國文物陳列室,其間不乏雕刻、繪畫、銅器、陶瓷等各種類別的稀世珍品

在該館5000多幅中國古畫中,有堪稱國寶的唐代畫家閻立本的代表作《歷代帝王圖》、保存完好的唐張萱《搗練圖》宋代摹本、宋徽宗的《五色鸚鵡》等;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博物館藏有中國國寶石刻"昭陵六駿"中的"拳毛■"和"颯露紫"

而在中國本土碑林博物館館藏中,"六駿"中的這兩駿卻只能是復制品;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幾乎一半收藏品是中國文物,包括書畫、佛教藝術、銅器、玉器、陶器等;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竟然將中國文物確定為該館的主打收藏對象,現有從新石器時代到清代的陶瓷2000多件,玉器1200多件、青銅器800件,是迄今為止全世界收藏中國玉器最豐富的博物館;此外,美國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共收藏中國古代善本書將近400種,約1

4萬卷;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藏有中國家譜1

5萬卷…… 以上數字,只是流失海外且有據可查的中國文物的一部分

一位在國家安全部門工作的朋友對記者說:"中國流失的文物,已經形成國際化一條龍經營

從盜掘到走私,直至出現在國外交易市場,常常幾天之內就可以完成

"為了印證這位朋友的說法,記者走訪了部分海關人員

他們說,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日趨繁榮,海關的物品檢查量大得驚人

因此,不少地方只能采取抽檢的方式查驗過關物品,抽檢比例一般在5%

就照著這種低比例的抽檢,每年查扣下來的走私文物仍數量可觀

記者翻閱了近幾年中國海關總署的有關記錄,其中不少案例讓人觸目驚心

--2002年5月23日,羅湖海關從一名旅客行李中截獲一堆裝在蛇皮包里的青銅器,那位旅客自稱是在廣州舊貨市場上花300元買來的"爛銅"

后來,經廣東省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這170件"爛銅",都是漢代文物,其中還有14件為國家級珍貴文物; --2003年3月28日,深圳海關成功破獲一起走私國家珍貴古生物化石的案件,共截獲國家限制出口文物共計2165件,其中還出現多件國家一級文物

這批走私化石數量之多、級別之高、時間跨度的連續,均屬國內罕見

從無脊椎動物化石到有脊椎動物化石的品種之齊全,足可以組成一個較大規模的古生物化石展覽館; --2003年12月22日,國家海關總署在天津把歷年來查獲的近9000件走私文物移交給國家文物局

--2006年3月21日,大連海關的緝私人員在遼寧丹東大東港口岸檢查一艘貨船時,發現集裝箱內沒有貨主申報出口的密度板材,而是藏著大量的古舊物品

后經遼寧省文物管理局專家鑒定,這12000件古舊物品絕大多數都是珍貴的中國文物,其中光是漢代瓦當就有1055件

--2007年11月1日,杭州海關破獲建關以來最大的一起文物走私案,共查獲古生物化石15箱,計1177件

其中有古生物化石相框28盒、動植物化石717片、鱷魚頭化石2個、龜類化石19塊、水晶狀化石1箱、恐龍蛋化石21個、清晰整體脊椎動物化石5個、植物化石4大塊、完整脊椎動物化石380塊

僅僅4個海關、僅僅一天時間、僅僅5%的抽檢,竟然查扣了15512件文物(不包括天津海關)

假如按照所有海關、按照一年365天、按照100%的查驗比例推算,中國文物每年會流失多少? 在我們擁有絕對主權的國家口岸,一批批彌足珍貴的中國文物,正在源源不斷地被一些喪心病狂的不法之徒劫持到異國他鄉,遭脅迫于喪權辱國之旅

為了讓其中一些重要文物回國,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不但付出了巨大的精力與財力,而且也承受了交織著屈辱與憤怒的心理煎熬

中國政府除開依據有關國際法不斷向那些非法占有中國文物的國家提出索回文物的嚴正交涉之外,每年還撥出數千萬資金去海外回購流失的文物

近年來,一些實力雄厚的中國企業家和收藏家,也通過多種渠道斥巨資去海外回買本國文物,或捐獻國家,或藏寶于民

但即便如此,面對數量巨大的流失文物,這一切努力都只能是杯水車薪

可以毫不夸張地講,中國文物保衛戰的文化含義決不亞于一場抗日戰爭!

中國有哪些珍貴文物流失海外啊?

海外中國文物超千萬件

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因戰爭、不正當貿易等原因,致使大批中國珍貴文物流失海外。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在此期間,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港澳臺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達100余萬件,精品達幾十萬件,這些流失的中國文物大多數散落民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則是另一個數字:在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中國文物167萬件,而民間藏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

一家國外的博物館,收藏中國文物的來源很多,有些是捐贈的,有些是拍賣會上得到的,有些是向收藏者收購的。不能說國外博物館所藏的中國文物都是被掠奪、盜掘、盜鑿出去的。而且,即使是被掠奪、走私出去的文物,國外博物館也不是行為主體。對此有個國際通用說法叫作“善意收藏”。而另外一類則被劃歸“流失文物”,指的是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的這百余年間,因戰爭搶掠、盜鑿、盜掘等不道德和非法手段而流失到海外的中國文物。

這些文物主要分布在哪些國家呢?日本和東南亞有不少。英國大英博物館的藏品超過600萬件,其中收藏的中國文物共計2萬多件,有許多是珍品、孤品。其中青銅器包括商雙羊尊、西周康侯簋、邢侯簋等,書畫以東晉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最為引人注目,此外還有蘇軾《墨竹圖》,而上世紀由斯坦因帶往英國的大批敦煌文物,也是極其重要的珍品。這些極品的中國文物不要說普通的中國人,就連專業的研究機構也非常難看到,因為大英博物館不會將如此珍貴的文物輕易示人。

美國史密森機構有16座博物館、美術館和國家動物園,是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館系統。史密森總共收藏逾1.42億件世界各個國家藝術品和標本。僅就中國繪畫而言,美國收藏最多的史密森華盛頓弗利爾博物館就有1200余幅。

近150年來我們失去了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過去我們只能在書上讀到,專家說xx圖,xx圖,在什么地方,到底是什么東西,我們并不知道。感謝網絡,讓我們得以在每個著名的博物館瀏覽,了解這些文物,知道我們失去了什么。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國外博物館收藏的167萬分之幾千精品,國外民間收藏的2000萬還沒有看到……國外博物館在利用網絡教育普及藝術知識,但那些用中文可以點開的博物館只有很少的圖片,如果點英文會多幾倍。

中國流失海外的文物能要回來嗎

基本上是不可以的了,其實就由近期比較引起關注的乾隆”八征耄念之寶”玉璽一事可以看出,即使外國拍賣我國的文物,我們所能做的只是抗議和提出反對。對追討根本無能為力。

其實我國曾于1995年同其他23個國家簽署了一份“文物返還公約”。上面明確注明50年期限的規定,即流失在國外的文物有50年的追索時效。如果超出這期限將很難實行追討。按此約定,已表明圓明園被掠奪的文物是無法討回的了。

另外,其實簽署這份公約大部分為嚴重文物流出國,而很多文物流入國是沒有簽署的。所以這份公約只可以應用于二十多個國家。

中國流失到海外的文物有多少啊

中國文物大規模流失海外始于近代

從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前的百余年間,是中國文物流失的高峰期

薈萃了中國文物精華的北京先后遭到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的野蠻掠奪,在這兩場浩劫中,北京“自元明以來之積蓄,上至典章文物,下至國寶奇珍,掃地遂盡”

眾多外國人打著“文化考察”的旗號巧取豪奪,僅1876年至1928年到達中國西北地區的探險隊就有42支,目前敦煌遺書在中國國內僅存2萬件,而藏于英國大英圖書館的就有1

37萬件,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有6000件,俄羅斯亞洲民族研究所有1

2萬件

甲骨文也大量流失海外,據不完全統計,安陽小屯出土的20萬片甲骨,流失海外的有2

67萬片,遍及日本、美國、英國、德國、瑞典、瑞士、法國、俄羅斯、比利時等十二國,其中日本多達1

2萬多片

抗戰期間,日本侵略者公然將中國淪陷區的大量館藏文物運到日本,還在中國東北、華北地區進行了長時間非法的有計劃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也全部被運到日本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在高額利潤的驅動下,國內外不法分子相互勾結,又掀起一次盜掘、走私珍貴文物的狂潮

中國流失到海外的文物主要分布在歐美、日本

在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七大收藏中國文物的中心,收藏了極其豐富的中國歷代文物珍品,以繪畫、青銅器和地方志為大宗

其中收藏的中國地方志數量之多令人瞠目,僅國會圖書館就收有中國各省、府、縣志書4000余種

歐洲收藏中國文物的國家主要有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瑞士、瑞典

在大英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

3萬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

該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代表性文物有漢代玉雕奴龍、晉顧愷之《女史箴圖》、南北朝陶獵鷹坐俑、唐代黃玉坐犬和敦煌絹畫、文書等

日本1000多座公私博物館幾乎都收藏有中國文物,數量有數十萬件

其中以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收藏最為豐富,該館設有東洋館,共有五大陳列室,專門用來陳列展覽中國古代文物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