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浙江省對外貿易公共服務平臺訂單系統(中國主要的港口?)

时间:2024-05-09 04:42:52 编辑: 来源:

>我們黨領導人民干革命、搞建設、促改革,就是為了讓全國不同地區不同階層的人民都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題,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黨牢牢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大力推進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探索,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中華大地上創造了震古爍今的人間奇跡。

——中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極大增強。200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3.5萬億元,比1978年增長近12倍,年均增長近10%。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從1978年的1.8%,提高到2009年的近7%,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對外貿易總額躍居世界第二,出口總額居世界第一。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1978—2009年,我國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43.4元增加到17175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從133.6元增加到5153元,實現了從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并正向更高水平的小康邁進。

——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升。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依法治國深入推進,教育、科學、衛生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日益繁榮,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明顯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空前增強,全社會煥發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

但我國在方方面面都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同時,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更加凸顯,引起了人們的擔憂。

比如,城鄉發展差距較大。改革開放后城鄉收入差距曾一度有所縮小,1983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為1.82∶1,但后來又逐步拉大,2009年擴大到3.33∶1。從絕對差距來看,197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09.8元,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關,達到1242.6元,2009年達到12022元。

比如,區域發展差距明顯。30多年來,各地居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增長,但不同地區間收入差距在拉大。2009年我國東部地區年人均收入為38587元,西部地區為18090元,差距達2萬余元。從省際差別來看,最高的上海市年人均收入為76976元,最低的貴州省為9187元,兩地相差67789元。目前全國4007萬貧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區所占比重高達94.1%。

比如,除經濟差距外,城鄉、區域之間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差距也較大。目前西部地區人均教育經費支出僅為東部地區的73.5%;城市擁有約70%的衛生資源,而廣大農村只擁有約30%的衛生資源,農村居民人均衛生費用不足城市居民的1/4。

再比如,同經濟發展相比,社會事業等發展相對滯后。優質教育資源短缺,教育公平的問題比較突出;醫療服務供給總量相對不足,人民群眾對看病難的反映仍比較強烈;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完善,一些基本保障制度有待健全;等等。

應該說,目前我國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很多方面和不同層次,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

●我國發展不平衡的原因何在?

2009年12月下旬,一部名叫《國情備忘錄》的電視紀錄片在廣大觀眾中引起強烈反響。這部紀錄片以廣闊的視角、形象的手法對我國國情作了深入解讀,也生動展現了我國發展不平衡狀況,使人們對城鄉、區域等方面的發展差距有了更加全面客觀的認識。

發展不平衡,概括地說,是指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不協調、不匹配和不和諧的關系。它是人類社會發展中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無論在全球還是在一個國家范圍內,發展過程的不平衡性始終廣泛存在,只不過在不同階段表現程度不同而已,必須客觀辯證地看待,歷史地、全面地、具體地進行分析。那么,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問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一是自然原因。我國幅員遼闊,地區間自然條件迥異,決定了不同地區發展存在"先天性"差異。比如,東部地區以平原為主,氣候宜人,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占據先天發展優勢;西部地區多為山地丘陵和戈壁沙漠,氣候干燥,生態惡化,交通閉塞,與外界的信息交流及貿易往來受到限制,經濟社會發展不利因素多。

二是歷史原因。數千年來我國就一直存在發展差距,國家的經濟重心處在不斷變遷中。中原地區很長時間是全國的經濟中心,唐代以后特別是北宋以后,經濟中心逐步向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地區轉移。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70%以上的工業和交通運輸設施主要集中在占全國面積不到12%的東部沿海地帶。雖然國家在"一五"計劃、"三線"建設時期加大了對中西部地區的投入和扶持,但總體不平衡狀況沒有從根本上發生改變。改革開放以來,縱向比較,各個地區都有很大發展;橫向比較,地區差距在拉大。

三是政策原因。我國發展不平衡的一些問題,也與一定時期內實施的具體政策有關。比如,改革開放后,根據我國國情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們實施了非均衡發展戰略,采取積極促進東部沿海率先發展、率先開放的政策,在投資、財稅和金融等方面對東部地區進行傾斜。這些政策給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帶動了整個國家的發展,但客觀上也拉大了東部與中西部發展的差距。

四是體制原因。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發展不平衡問題還有體制的因素。比如,計劃經濟時代不盡合理的價格體制對城鄉、區域差距擴大有明顯影響,國家為積累工業化所需資金,長期維持了能源原材料產品和農產品的低價格,使中西部和農村發展受到抑制。又比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觀念、資金和管理等的差異,市場競爭會造成不同市場主體的優勝劣汰,從而出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也會擴大不同地區和同一地區不同主體間的差距。

由此可見,當前我國的發展不平衡問題,涉及面廣,原因很復雜,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彼此影響的結果。

●如何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

2010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總體思路和政策措施,提出今后10年的目標任務和要著力做好的重點工作。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10周年之際,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全方位部署,不僅有利于推動西部地區的新一輪發展,也將為促進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10年前,針對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黨和國家作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決策,后來根據國家整體發展的需要,又先后實施了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近年來,又出臺了一系列區域規劃和政策文件。在這些區域發展戰略和政策的有力推動下,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發展速度明顯加快。2008年,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全面超過東部。2009年,東、中、西和東北地區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同比分別增長10.7%、11.7%、13.4%和12.5%,西部地區增速繼續處于領先地位,中部和東北地區增速繼續快于東部。目前,中國經濟四大板塊逐漸成型,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當然也應看到,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必須立足長遠、合理規劃,進一步加大統籌區域發展的力度,促進區域間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逐步形成東中西良性互動,主體功能定位清晰,公共服務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趨向縮小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一是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強化支持,增強西部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健全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使其成為全國重要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努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二是積極推動主體功能區建設。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不同要求,細化國土開發格局的空間尺度,明確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格局。建立健全資源開發有償使用制度和補償制度,加大對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區域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完善和落實相關規劃和政策,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加快形成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三是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積極扶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加快發展,提高自主發展能力。今年中央將陸續投入330億元,大力支持西藏、新疆等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完善欠發達地區綜合發展規劃,多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落后地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加大扶貧開發力度,鼓勵發達地區對欠發達地區對口支援,形成以政府為主導、市場為紐帶、企業為主體、項目為載體的互惠互利機制,調動各方面參與扶貧的積極性。

四是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不僅要縮小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而且要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完善以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的的公共財政體系,加大對中西部地區轉移支付力度,增強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今年中央擬安排均衡性轉移支付4168億元,比上年增加250億元。要進一步明確政府職責,建立健全考核體系,推動中西部地區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茫茫九脈流中國,縱橫當有凌云筆。"讓所有地區、全體人民都共同富裕起來,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在黨的領導下經過億萬人民堅持不懈的努力,一個協調發展、和諧發展的中國,必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七個"怎么看"之二:

“招工難”引發的思考——怎么看就業難

對于廣大群眾來說,“飯碗”是天大的事。就業領域里的“風吹草動”,無不引起社會的關注。從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數千萬農民工返鄉,到目前一些地方出現“招工難”,同時又還有很多大學畢業生陷入找工作難的困境。很多人不禁疑惑:對現在的就業形勢到底應該怎么看?

●“招工難”是如何形成的?

“招工難”現象引發了社會熱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招工難”表明農民工就業難問題已發生“逆轉”;也有人表示,“招工難”只是暫時現象,沒必要大驚小怪……那么,“招工難”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招工難”源于我國經濟企穩回升,用工需求明顯增加。農民工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從事加工制造業的中小企業里,這些企業多為出口外貿型,受國際經濟形勢影響較大。2009年年初,由于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企業訂單大幅下滑,經營陷入困境,導致大批農民工集中返鄉。隨著我國經濟形勢的好轉和世界經濟的復蘇,許多工廠新接訂單持續增加,用工需求相應大量增加。

“招工難”源于農民工返鄉就近就業和創業。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惠農政策,加大了對中西部地區的扶持,從事農業的收入有了明顯提高,同時,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提速,就業機會也明顯增加。如果扣除相對較低的生活成本,實際收入與在沿海地區打工相差并不大。于是很多農民工返鄉后便選擇了在家鄉就近就業和創業。

因此,既要看到“招工難”現象對于促使企業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資待遇、維護農民工權益等方面所具有的積極意義,也要看到“招工難”并不意味著當前就業形勢已經出現明顯好轉。企業“招工難”與求職者就業難并存,凸顯了深層次的就業結構矛盾,今后還會進一步加劇。對于解決就業問題的嚴峻性和長期性,我們要保持清醒的認識。

●為什么要千方百計擴大就業?

就業關乎個人生存和尊嚴。古人說:“無恒業者無恒產,無恒產者無恒志。”一個人只有從事某種職業、某項工作,付出勞動獲得經濟收入,才能獲取生活資料,維持生計、改善生活。同時,勞動者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聰明才智,還能夠享受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