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海南中多億能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是做什么的(中國28個產業是什么)

时间:2024-06-03 03:06:32 编辑: 来源:

幣。 依靠全球最完整產業鏈企業——英利集團強大的光伏生產技術優勢和海南控股、海口創投雄厚的本土資源優勢,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啟動了“一期年產100兆瓦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完整產業鏈”項目,全力建設海南省光伏產業基地。該項目得到了海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及各級政府的高度關注和支持,海南省衛留成書記、羅保銘省長、海口市陳辭書記、徐唐先市長等省市主要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都親自參加了2009年7月17日舉行的項目簽約儀式。 “一期年產100兆瓦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完整產業鏈”項目總投資76715萬元,主要建設內容是從鑄錠、切片、電池到組件的完整光伏產業鏈,設計年生產能力為100兆瓦太陽能電池。 該項目已于2009年8月動工,計劃于2010年5月份投產,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103500萬元、利潤18138萬元、利稅22673萬元,可提供1200個就業崗位,并帶動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為海南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電谷錦江國際酒店

電谷錦江國際酒店是英利集團投資建設、由錦江國際酒店管理公司托管的五星級酒店,也是保定市第一家集接待、娛樂、餐飲、會展谷的標志性建筑。 “電谷錦江”的設計理念是把它定義為“金屬與玻璃的時裝”,整個設計充分吸納了國際時尚、高品質的現代設計元素,將建筑節能——太陽能光伏玻璃幕墻融入到整體設計之中。太陽能玻璃幕墻的優點是:遮陽、環保、節能、隔音、美化建筑、具有良好的透光率、產生電能、降低工作及管理成本、結構牢固等。 整個大廈采暖、制冷、供生活熱水,采用了污水源熱泵系統,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太陽能并網發電技術、BIPV技術和污水源熱泵技術的應用全面提升“中國電谷”的整體形象,一個集綠色、環保、原生態、人性化的CBD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保定源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保定源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29日,注冊資本1億元,是保定源盛融通貿易有限公獨資的企業,是一家專門從事房地產開發和經營的公司。 保定源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為英利集團下屬的專業從事房地產投資和開發的企業。公司秉承英利企業文化的精髓、弘揚“節約資源、共創和諧”的精神,倡導“品質成就生活”的開發理念。自成立以來,公司致力于以人性化和生態環保的角度去開發項目,努力使每一個項目不但成為城市發展的亮點,同時也是城市歷史和文脈的自然延續。 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公司重視提高建筑品質,改善人居環境,促、國際會議交流于一體的綜合性的國際商務五星級酒店;位于保定·中國電谷的核心地帶,是中國首座利用太陽能光伏玻璃幕墻與建筑相結合的建筑,成為國家新能源與能源設備產業基地及中國電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的理念。同時努力弘揚祖國的歷史與文化,推廣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公司正在保定市建設我國建設部推廣的可再生能源示范項目——電谷廣場,該項目是國內首次利用太陽能光伏玻璃幕墻并網發電系統及污水源熱泵技術,充分吸納國際時尚、高品質現代設計元素外,其最大的亮點就是充分考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源盛房地產以全面提升人居生活水平為己任,傾力打造中國地產品牌。

保定英利水牛物流有限公司

國香養殖

公司成立于2008年4月,注冊資金1300萬元,是致力于對優良種豬、商品豬養殖、開發、銷售的大型股份制民營企業。公司以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河北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為技術依托,新建年出欄10萬頭商品豬生產基地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2億元,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全國文明生態村—鈕店村,項目占地600畝,新建現代化豬舍及配套飼料廠、開發實驗室、辦公區共計約5萬平方米,飼料加工設備、養殖設備、科研開發設備60臺套,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商品豬集約化養殖生產基地在建項目之一。一期工程年出欄5萬頭商品豬項目竣工在即,已建成現代化豬舍44幢,約1.6萬平方米,大型飼料廠約5000平方米及配套辦公區、宿舍、化驗室2000平方米,預計在今年10月底正式投產。

英利順通(北京)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英利順通(北京)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是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2007年6月8日在紐交所上市)的全資子公司,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批準,并在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冊成立的貨運一級代理企業,是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會員。 主要經營范圍:承辦海運、空運進出口等物流業務。 具體包括:攬貨、訂艙、倉儲、中轉集裝箱、拼裝拆箱、結算運雜費、報關報檢、物流及買粉絲等業務。 公司憑借豐富的行業經驗、先進的物流管理理念、優秀的專業化團隊、完善的國內外代理網絡和信息系統平臺,為您提供全球化的物流服務! 海運部年出口總量為6000TEU,進口總量為3000TEU,且與CMA、HANJIN、MAERSK和COSCO等世界頂級船公司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空運部目前年進出口總量在5000噸左右。

[編輯本段]近五年公益活動

英利自成立以來積極投身和參與公益事業,21年來累計向西藏、新疆、青海、河北邊遠山區及貧困地區等地無償捐助資金和物品數千萬余元。英利集團公益活動2008年9月13日,董事長苗連生率隊赴甘肅會寧參加向三房吳中學捐贈光伏電站的啟動儀式,捐贈總價值達232.9萬元。為助教事業,英利人不辭辛苦,慷慨捐助。正如會寧縣委書記常守遠在捐贈儀式上講的一句話:英利的捐贈,為會寧帶來的有遠比一座太陽能光伏電站還要多的精神財富。 2008年7月31日上午九點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八十一周年來臨之際,英利集團董事長苗連生帶領集團部分退伍老兵員工和工作人員到保定第二炮兵干休所走訪慰問,并為部隊離退休老干部們帶去了食用油、水果等慰問品,向大家帶去節日的問候。 2008年5月13日,英利向災區捐款1107.5126萬元及200支太陽能手電筒,向災區獻上英利人的愛心。 2007年11月17日,英利組織員工向貧困災區“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共捐款21.88萬元。 2007年1月26日上午,英利在河北省優撫醫院向省慈善總會捐款20萬元,捐款平均分配給河北省14名在非洲開展服務工作的志愿者。 2006年1月13日,英利員工自發向退休老干部和特困職工捐款5萬元。 2005年8月24日,為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40周年,英利向西藏捐贈了400套太陽能發電系統和20套太陽能車載制氧機,總價值為400萬元,將用于改善西藏牧區人民的生產生活。 2005年5月30日,英利向河北省張家口市康保縣蘆家營僑聯僑心小學、張紀鎮中心小學以及油簍溝鄉喜順溝小學捐贈三套太陽能照明系統和一批學習用品。 2004年9月27日,英利向新疆阿勒泰軍分區捐贈了兩套價值5萬元的獨立太陽能發電系統,來自新疆阿勒泰軍分區的董副司令員代表軍分區接受了捐贈。 2003年2月27日,英利得知新疆伽師、巴楚發生地震之后,向災區人民捐贈了兩套價值20萬元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為災區人民送去光明。 英利與2010南非世界杯 今年2月,來自中國保定的英利綠色能源公司與國際足聯簽署協議,成為了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全球官方贊助商。這不僅是中國首家獲得世界杯足球賽全球贊助權的企業,同時也是全球范圍內首家可再生能源公司的贊助商進軍世界杯。在中國足球無緣世界杯賽場的大背景下,英利集團實際上成為世界杯賽場上“中國元素”的體現。 據介紹,英利能源將在南非世界杯上“出場”64場比賽。在每場90分鐘的比賽里,英利在球場廣告中有8分鐘的滾動播放廣告時間,廣告中將突出英利產品特點,也會強調中國元素。此外,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前,只有在英利沒有繼續贊助意愿的情況下,才能尋找其他新能源。

海南發展旅游業給當地居民就業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海南發展旅游業給當地居民就業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一、海南旅游產業發展的現狀

隨著海南旅游接待能力的持續增強,旅游產業規模的逐步擴大,旅游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旅游產業對相關產業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越來越明顯,以觀光為主,度假、會議為輔的海南旅游產業發展格局已初具規模。

(一)旅游業發展水平。

一個地區接待游客的人數和旅游收入水平,是判斷該地區旅游業發展情況的重要量化指標。2004年海南接待游客1402.88萬人次,其中接待國內旅游者1372.02萬人次,占全部來瓊游客總數的 97.8 %;接待海外旅游者 30.86萬人次,占游客總數的2.2%。2004年實現旅游總收入111.01億元,其中國內旅游收入104.24億元,占旅游總收入的93.9%。

(二)旅游產業規模。

由于看好海南發展旅游業的良好前景,社會各方面對海南旅游業關注不斷增強,投資持續增加,旅游產業規模迅速擴大。據經濟普查資料顯示,2004年海南省從事旅游經營的法人企業有 845家,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數的 7.78 %;就業人員49325人,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就業人員的18.64 %;主營業務收入38.31億元,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數的4.94 %;資產總額196.49億元,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的2.98 %。其中,全省住宿業單位604家, 客房總數50334間;床位103305張。住宿業中旅游飯店296家,客房總數37119間,床位78705張。旅游飯店就業人員31297 人,資產總額116.10億元。旅行社184家,旅行社就業人員2729人,資產總額13.65億元。旅游經營企業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198家,占旅游企業總數的 23.4%;私營企業 275 家,占32.5%;外國和港澳臺企業71家,占8.4%;有限責任公司137家,集體企業55家,股份合作22家,聯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業分別是22家、45 家和20家。這表明,海南的旅游企業中私營企業近幾年發展較快,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呈多種經濟成份并存的格局。

(三)旅游產品開發與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海南省不僅在發展旅游業中逐步整合優化傳統的觀光旅游項目,而且根據旅游資源特點和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精心營造旅游熱點,突出發展休閑度假、會議旅游、節慶活動等能充分體現海南自然、文化歷史特色的各種專項旅游產品,有效提升了旅游產品競爭力。一些特色旅游項目在國內已有一定影響,取得良好的示范性作用。如南山文化旅游區,是集海南生態文化和歷史文化為一體,檔次較高、特色鮮明的旅游觀光景區;以亞龍灣國家旅游度假區為代表的一批建筑風格各異的度假休閑酒店群落成了國內游客冬季避寒的首選度假之地;博鰲亞洲論壇的成功舉辦,為海南會議旅游的興起和會議層次的提高樹立了良好的典范;包括臺達、亞龍灣、博鰲在內的省內16家各具特色的海濱型、山地型高爾夫球場的分布密度在國內省市中名列前茅。景區(景點)的建設明顯加快,目前全省共有49處景區(景點),其中天涯海角、南山旅游區等7處景區(景點)已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景點)。與此同時,全省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尤其是旅游發展的交通“瓶頸”制約進一步緩解,旅游點的可進入性顯著增強,在交通、通訊、水電供應等方面,基本能夠滿足現代旅游業發展和國內外游客的需要,初步形成了協調配套、功能齊全的旅游設施供給體系。海口、三亞等五個城市也因此而先后獲得全國優秀旅游城市稱號。

(四)旅游法律和產業政策。

旅游法制建設走在全國的前列。1992年,海南省旅游局組織制定了《海南省旅游規劃大綱》;1995年,海南率先在全國推出我國第一部地方性旅游條例《海南省旅游管理條例》;1998年,海南省再次修訂《海南省旅游管理條例》和出臺了《海南省旅游市場管理規定》;并于2002年3月1日起正式頒布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