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易中天上海人和外地人的區別(典型的上海人是什么樣的)

时间:2024-06-01 02:46:45 编辑: 来源:

打細算;他們愛扎堆,一群人用全國人民聽不懂的上海話嘰嘰歪歪;他們崇洋媚外,總是外國月亮比中國圓;他們布爾喬亞,擦脂抹粉妖嬈嫵媚;他們排外,他們歧視鄉下人……總而言之,他們很壞,很不合一些論者的口味。但另一方面,論者在說這些話的時候,總歸有些酸溜溜。因為上海姑娘俊美、樓房高大、器具精致典雅、人們彬彬有禮,總之他們生活得讓批評者艷羨和妒忌。其實,上海人遠比那些抽象的概念要復雜。有人說上海人精明,但上海人的精明,無非是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去主動侵占他人的事情,上海人做得未必多。有人說上海人摳門,但是上海不但是中國現代慈善事業的發源地,而且在建國后的災難捐款中,上海人的人均捐款數肯定名列三甲。有人說上海人猥瑣,然而今天中國體育明星中,形象最健康的姚明、劉翔都是地地道道上海人,文藝界緋聞最少的孫儷,則是上海弄堂里走出來的小囡囡。還有人說上海人崇洋媚外,卻不想想,從英雄鋼筆到江南造船,中國近代的民族品牌不但大多產生于上海,也是上海人心頭的驕傲。北方人經常笑話說,上海人如何嘰嘰歪歪,兩個大男人在公交車上為屁大點事能吵一路。這種說法,讓人覺得上海人很沒有“素質”。但倘若在言說者本鄉,如君子國的君子們,大家能彬彬有禮,謙恭禮讓,那上海人倒也自甘是野人了——要命的是,您那里真是君子國?事實總是相反,多數言說者總是和本鄉人對比,“在俺們這,早拎著磚頭腦袋開瓢了”。從血性上看,上海人當然很慫包,從理性上看,則是相對文明的。還有外地人總歸說上海人是如何愛錢、如何勢利的。但批評者卻忘記了,上海是中國最早提倡自由戀愛,取消婚姻彩禮的地方。那時,大多數地方的新人們,還在為彩禮鬧紅臉。毫無疑問,對于上海人的描述和評判,大多數時間,尤其在北方的強大媒體話語權力面前,上海人是沉默的。但另一方面,上海人又體現一種頑強的生命力,并沒有人因為鞏漢林的丑化去掌摑鞏漢林,他們依舊過自己的市井小民的日子。15年前,筆者在上海城隍廟文具批發市場買文具,結果把通訊錄丟在一個文具攤上。一個星期后,我找到了這位攤主。他說很笨拙的普通話,那種學說普通話的 聲調更像一個孩子。他從一個信封里拿出我的通訊錄說,“我已經按照號碼給你同學打過了,他們說你上課去了。我正準備給你郵寄過去”。我的同學說:“你又打電話又郵寄,不虧大了”。那個上海男人有點靦腆地說:“做生意是做生意,做人是做人嘛。”這就是上海人。在他們身上,不斷融合商業社會的精明、理性,又保留著中華文化的優雅、仁義。這種內規則就是市民理性,它用一種平和淡定的態度來觀察世界,判斷是非標準,有時候會更自利一些,但這無疑是中國人現代性格中最為文明理性的地方。上海男人如此雄性如此優雅上海男人獨具魅力,孫道臨在《早春二月》之中隨意地將圍巾向后肩一甩,便風靡全國。全民狂歡的春節聯歡晚會上,鞏漢林演的嘰嘰歪歪娘娘腔的上海男人形象深入人心。人們以為這便是上海男人。其實,上海男人不缺乏雄性和優雅。1990年代,獨步羅布泊的勇士余純順就是上海男人。他完成了人類首次孤身徒步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全程,1996年6月13日在即將完成徒步穿越新疆羅布泊全境的壯舉時,不幸在羅布泊西遇難。面對這個充滿雄性氣質的男人,你還說上海男人很娘們兒?許多年前,孫道臨在《早春二月》中一襲士林藍長衫,迎著初放的桃花,很隨意地將圍巾向后肩一甩,透射出這一個上海知識分子的英氣。這個動作曾經風靡全國。很多年之后,看到陳逸飛在水鄉周莊的寫生照片,實在是無獨有偶,陳逸飛也是圍了條圍巾,其神態和孫道臨何其相似。有一天,我甚至發現,陳逸飛、余秋雨的話語表達方式,和大多數上海知識分子有著驚人的一致:語速慢而清晰,注重細節,擅長演說和講故事。他們慢條斯理,他們溫文爾雅,他們關注細節,善于描述。因為,他們逐漸確定了一個信念,那就是優雅、溫和和認真的討論,是問題和邏輯之上的規則。上海女人熱愛美麗成為一種習慣當老太太出現在林乃仁面前的時候,林乃仁一輩子也不會忘記:老太太已經換了一身鮮艷的旗袍,發髻梳得一絲不亂,唇上還涂了淡淡的口紅。香港世聯顧問集團的董事長,前博雅公關香港和中國區的主席林乃仁一直講述著他對上海人的印象,這個故事在上海媒體廣為傳播。2000年前后,林給今天上海的地標建筑群“新天地”做公關。為了解社區的歷史和文化,林在準備拆遷的石庫門房子做訪問。林乃仁就這樣和老太太絮絮叨叨 地聊家常,聊了半個小時。談話結束時,為了與老房子合影留念,老太太希望林乃仁能給她拍張照片,林同意了。但老太太說“等我半小時“,林乃仁很詫異,香港 人惜時如金,他內心雖然不愿意,但還是答應等她。半小時后,當老太太出現在林乃仁面前的時候,林乃仁一輩子也不會忘記:老太太已經換了一身 鮮艷的旗袍,發髻梳得一絲不亂,唇上還涂了淡淡的口紅。這就是上海女人啊!林乃仁向周圍的人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大家唏噓不已。上海女人愛美,但是愛美有錯么?上海女人小資,小資有錯么?上海文人他們的骨頭其實很堅硬上海文人骨頭輕、骨頭軟好像是一個固定印象了。但事實上,上海文人不但骨頭不軟,而且在歷史上是有名的硬骨頭。魯迅在京滬之爭中,就曾經說過:“容易看的是,羊炫之的《洛陽伽藍記》中,就常詆南人,并不視為同類。至于元,則人民截然分為四等,一蒙古人,二色目 人,三漢人即北人,第四等才是南人,因為他是最后投降的一伙。最后投降,從這邊說,是矢盡援絕,這才罷戰的南方之強,從那邊說,卻是不識順逆,久梗王師的賊。孑遺自然還是投降的,然而為奴隸的資格因此就最淺,因為淺,所以班次就最下,誰都不妨加以卑視了。”可見,上海人被輕視,并非是骨頭軟,而是骨頭硬,而魯迅也是親見左聯的新上海文藝青年,是如何在龍華就義,“墻外桃花墻內血,一般鮮艷一般紅”。上海文人骨頭硬,是因為在他們背后站著硬骨頭的上海人。歷史上原屬江蘇,今隸上海的嘉定人在清朝初年,就堅持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以致嘉定三屠,數萬百姓殞身血海的悲歌,更是民族氣節的明證。及至現代,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上海人誓死抵抗、同仇敵愾的情形已經彪炳史冊。上海人,遠不是你我通過傳媒,通過他人之口,通過三五日的停留所得知的那樣“羸弱”、“算計”、“小家子氣”,這群人有著自己獨特的脾性和生活方式。

易中天一共發表過多少作品?

出于對易先生的喜愛,現將其作品按出版時間整理如下:

《〈文心雕龍〉美學思想論稿》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

《藝術教育學》重慶1989

《藝術人類學——上海文藝學術文庫》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2001

《新譯國語讀本》三民書局1994

《中國:掀起你的蓋頭來——中國文化現象解密》海南出版社1995

《閑話中國人》華齡出版社1996、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

《中國的男人和女人》中國文聯出版社1998、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

《黃與藍的交響——中西美學比較論(鄧曉芒合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你好,偉哥》江蘇文藝出版社2000

《人的確證——人類學藝術原理》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書生意氣》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穿透靈魂之旅系列》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

《西北風東南雨—方言與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藝術的特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2006

《品人錄》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2006

《讀城記》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

《破門而入——美學的問題與歷史》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艱難的一躍———美國憲法的誕生和我們的反思》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2005

《大話方言》香港三聯2004、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帝國的惆悵——中國傳統社會的政治與人性》文匯出版社2005

《品三國——上》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

《品三國前傳之漢代風云人物》東方出版社2006、2007

《品三國——下》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

《成都方式》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帝國的終結》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易中天讀史(全四冊)》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

《從星空到心靈——易中天于丹演講對談錄》江蘇文藝出版社2007

《高高的樹上》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

《文火慢熬》曾在《小說界》雜志上發表,將出版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