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明朝海外貿易的特點(明朝對外貿易特點)

时间:2024-06-02 13:00:15 编辑: 来源:

者為了增加財政收入,也日益感到有開放“海禁”的必要.特別是東南沿海一帶的“倭寇”已被戚繼光等所擊敗,消除了使明王朝采取閉關政策厲行海禁的主要因素,因而在隆慶年間(公元一五六七——一五七二年)逐漸開放“海禁”,準許私人進行海外貿易活動.“海禁”一開,“五方之賈,熙熙水國,刳艅艎,分市東西路,其捆載珍奇,故異物不足述,而所貿金錢歲無慮數十萬,公私并賴” ,使得明代后期的對外貿易有較多的發展.

清初,為了鎮壓東南沿海地區漢族人民的反清斗爭,實行嚴格的“海禁”,不許下海交易.違禁者不論官民,一律處斬,貨物入官.順治十八年(公元一六六一年),頒布“遷海令”,強迫東南沿海各省的居民分別內遷三十至五十里,“片板不準下海”.這不僅造成了沿海人民的許多慘劇,也使得明末開放“海禁”以來發展了的海外貿易關系一度中斷.

望采納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