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日照鋼鐵買粉絲關注(杜雙華萬言書原文)

时间:2024-06-01 07:40:06 编辑: 来源:

p>

甘肅

2007年首次招生

22

北京

2007年首次招生

23

天津

2007年首次招生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坐落在新興的海濱城市,世界上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日照。日照以"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是國家重點發展的15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位處中國3萬6千里黃金海岸線的中點, 這里“海、山、林、古”兼備,氣候宜人,山明水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擁有100公里陽光海岸,64公里金色沙灘。境內有“奇秀不減雁蕩”的五蓮山;“奇如黃、秀如泰、險如華”的九仙山; 生長天下第一銀杏樹的浮來山;鑲嵌世界上最大漢字摩崖石刻“日照”二字的河山。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就坐落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它南靠蜚聲中外的日照港,北接景色秀麗的山海天旅游度假區,向東1000米是風光旖旎的萬平口海濱浴場。校園內綠樹掩映、鳥語花香,別具特色、典雅別致的各式建筑使人仿佛置身畫中。

學院始建于1987年成立的日照市經濟學校,是1998年4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建立的一所普通高等專科高校。是山東省第一所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具有優良的教學條件和教學環境,占地1500畝,校舍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價值2200萬元,圖書館藏書32萬冊,校內實驗室技能訓練室36個,校內外實習基地32個,教學用微機1000余臺。建有電子商務模擬系統,計算機寬帶網絡,雙向控制閉路電教系統。學院現有建筑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水產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旅游學院、財政學院、食品工程學院、現代汽車學院、藝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中德學院(中外合作)等二級學院,并按不同的職業要求設置了幾十個職業方向,為學生的求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0多人,成人高等學歷教育1000余人。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擁有一支朝氣蓬勃的師資隊伍,專任教師300人,正、副教授、大學講師240人,具有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教師157人,原青島海洋大學業務副校長山廣恕同志常年擔任學院教學顧問。美籍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博士擔任學院名譽院長。學院有100多項科研成果通過省市級鑒定,承擔十幾項國家科研項目, 被21世紀高職高專系列教材編委會吸收為成員單位,并主編和參編了一批“21世紀高職高專系列教材”。建筑、電子商務專業被列為省級教改試點課程,電子商務專業是省級教改試點專業,水產養殖專業被列為國家級示范專業。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本著“為學生的明天負責”的宗旨,樹立“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指導方針,改革創新,從嚴治教,從嚴治學,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每年的“專升本”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33%的畢業生分別升入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山東建筑工程學院、山東科技大學、山東財政學院、曲阜師范大學、青島建工學院和濟南大學,每年自愿報名參加“專升本”的學生,錄取率均達到100%,無一落榜。畢業生就業率達95%以上。建校以來,先后榮獲“山東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并被國家科技部確定為“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項目技術依托單位”。

作為日照市對外開放的窗口,學院非常重視國際間的友好交流。幾年來,先后有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韓國及臺灣省等國家和地區的外賓來校參觀訪問。1999年10月,學院與新西蘭泰拉威蒂技術學院、韓國忠清大學建立友好校際關系;2002年9月,與韓國金浦大學締結了姊妹學校,開展了互派教師、留學生等教育文化交流與合作。學院常年有外籍教師授課。

面向21世紀,學院不斷深化改革,加快建設步伐,利用兩年的時間在水產養殖、食品加工、計算機等專業中設置本科專業,用五年左右的時間把學院發展成為門類較為齊全的綜合性大學——日照大學。基礎堅實,前景廣闊。日照職業技術學院1998年經教育部批準建立,是山東省第一所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省骨干示范性職業技術學院。學院前身是創建于1987年的日照市第三職業高中,1993年改為日照市經濟學校,1995年被確定為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專。作為日照市唯一一所市屬公辦高校,學院肩負著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日照市委、市政府傾全力、斥巨資,支持學院的發展建設,2004年以來投資4.8億元建設了功能先進、環境優美的新校園。目前,學院占地1242畝,建筑面積38.5萬平方米,在校生13479人,教職工898人,固定資產總值5.6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8168萬元。

科學領導,協調發展。學院領導集體精明強干,年富力強,全部為副高以上職稱,綜合素質高。黨委書記和院長從事教育工作近20年,黨委書記是山東省高職高專院校唯一的參加省第九次黨代會的黨代表,院長是全國學校規范化管理杰出校長,經驗豐富,視野開闊,具有戰略思維和科學決策能力。學院領導班子團結、勤政、廉潔,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凝聚力、感召力,已成為學院事業發展的核心。領導班子以事業凝聚人心,帶領全體教職員工頑強拼搏,一心一意辦好高職教育,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學院規模不斷擴大,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內涵建設,實施“教師成長工程”、“實踐教學工程”和“大學生職業素養教育工程”,深化內涵發展,走出了一條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之路。

定位明確,理念先進。學院緊緊抓住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良好機遇,堅定不移地把辦好高職院校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在山東省乃至全國都有一定影響的職業技術學院。堅持“理論與實踐并重,技術與人文融通”的辦學理念,明確了辦學定位,即立足日照、魯南,面向山東,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形成了“追求卓越”的學院精神,凝結出“求真務實,集思廣益,學以致用,以人為本”的校風,實踐著“立德、樂學、慎思、敬業”的校訓。

機構優化,科學管理。學院實行校院兩級管理,設有15個教學院部,充分發揮二級學院的辦學自主權。具體分為學院、二級學院(部)、教研室三個管理層面。圍繞教學管理這個軸心,已形成校企合作開放式辦學體制、學生管理針對性體系、后勤服務社會化體系、教師科研服務激勵機制等。三個橫向管理層面與五個縱向管理體系構成了學院內部科學系統的網絡化管理體系。

適應性強,特色鮮明。學院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構建起以水產養殖、食品加工技術、建筑工程、汽車、數控等重點專業為龍頭,相關專業為支撐的專業群,建立了以社會用人單位為主體的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開設了13個專業大類的50個專業,形成了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特色專業群,水產養殖技術專業是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建筑工程和電子商務專業是山東省示范專業;水產養殖技術和食品加工技術專業是山東省特色專業。打造了以職業能力為基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擁有省級精品課程7門,院級精品課程47門。

師資優良,結構合理。學院擁有一支技術水平高、教學經驗和實踐經驗豐富、年齡與職稱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617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188人,占30.5%。學院面向全國招聘實訓指導教師,聘任日照市首席技師,建立起了一支由297名行業能工巧匠組成的兼職教師隊伍。學院綜合“深造、鍛煉、取經、引進、聘請”等各種方式方法,促進教師成長。加強教學團隊建設,以培養專業帶頭人為核心,組建“精干高效、分工配合、優勢互補”的專業團隊,以培養骨干教師為核心,組建“校企融合,專兼協作,動態優化”的課程團隊。已形成滿足教學需要的、雙師結構和雙師素質的教學團隊。

校企合作,雙向介入。學院重視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培養,實訓內容和設備配置貼近生產、貼近技術、貼近工藝。突出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職業性,強化實驗、實訓、實習三個關鍵環節,學校、企業雙向介入,不斷改善實踐教學環境。在校內,建設了5萬平方米的實訓中心大樓,15個技能訓練中心;承包2000畝海域,建設了水產育苗廠;興辦了恒基建筑有限公司、山川電子信息有限公司和學院服裝廠等校辦產業。在校外,與日照港、日照鋼鐵、聯想集團、五征集團和韓國現代汽車集團等110家知名企業緊密合作,建設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學院校企合作,成效顯著,形成了4種特色模式,推進了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廣泛開展。

“訂單培養”模式:校企簽訂人才培養訂單,雙方確定人才培養基本規模,根據崗位需要開設課程,全部實習都在工廠進行。學校實現了人才培養和就業的無縫對接,學生畢業后經考核合格直接進入訂單企業工作,企業節約了人才培訓成本,提前培養了適用人才,實現了學校、學生、企業的三方共贏。機電工程學院與日照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冶金專業訂單培養150人;旅游管理學院和濟南銀座泉城大酒店每年簽訂50人訂單計劃;食品學院與威海日都食品有限公司每年簽訂100人訂單計劃;藝術學院與國人西服每年簽訂30人的訂單計劃。

“廠內設校”:廠內設校,教學外置,利用企業設備資源建立校外實習基地,進行實踐教學,學生實現真正的頂崗。企業也利用學校資源對員工進行繼續教育,潛移默化地成為學習型企業,同時借助高職院校的信息與技術服務,進行新產品的研制開發、新技術的引進以及設備的技術改造。日照雙港機械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型企業,自2004年開始學院就與其合作建立了校外實訓基地,2005年初將機電專業的學生課堂搬到了工廠里。

“校內設廠”:學院引廠入校,和企業共同建設生產性實訓車間,既為學生在校內提供了方便而真實的實踐環境,又通過企業租賃設備和生產產品節省了實訓設備維護資金,使實訓基地保持良性可持續發展。藝術學院服裝設計專業實訓設備以招商引資、設備租賃方式與河北程華服裝廠合作,在校內設程華服裝廠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分廠為學生提供生產性實訓環境,年創產值70萬元。

“借水行舟”:有效整合資金、設備、技術、智力、人才等各種資源,借助外力開辟學校新的發展道路。與聯想集團共建微機實驗室,聯想集團捐贈了50萬元設備;日照美佳集團等6家公司每年向學院提供60萬元在相關專業設立獎學金和助學金。

育人為本,強化技能。學院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培訓,積極組織學生參加與社會接軌的職業技能取證考試,近三年來,畢業生雙證書獲得率在90%以上。在2006年山東省大學生機電產品創新設計競賽中,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其中“電動輪椅”是參賽的全國組作品中唯一獲得一等獎的高職院校作品。旅游管理專業同學被評為日照市“旅游形象大使”,在日照市導游大賽中有3名同學進入前十名。學院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有利于提高職業素質的校內、校外活動,成立了計算機愛好者協會、珠算協會等學生社團組織,組織開展珠算、制圖、計算機操作等專業技能比賽,在“日照市大學生ERP沙盤模擬對抗賽”中獲得冠軍。

近幾年,畢業生一次就業率一直在94%以上(含靈活就業),2007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到99.79%,位居山東省同類院校前列。畢業生綜合素質高、動手能力強,適應崗位快,吃苦耐勞,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日照市東升地毯集團生產的“東升”牌地毯是中國家居地毯第一品牌,2003年一次性從學院選擇了30余名畢業生入廠,幾年來,已經有200多名畢業生到東升集團工作。世界上織造車速最快、織造密度最高的威爾頓地毯織機和亞洲唯一的UCL萬能地毯織機等先進設備由學院的畢業生在操作;80%以上的圖案設計開發都是學院的畢業生獨立完成;東升在中國境內的12個銷售公司和37個銷售分支機構,以及在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