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朝鮮和我國有貿易往來嗎(清代和朝鮮是怎樣進行貿易往來的?)

时间:2024-05-13 06:37:17 编辑: 来源:

地相繼創辦了許多新式朝鮮民族教育學校。到1916年,東北三省設立的各類私立中小學校已達238所,在校學生6.3萬余人[[ii]。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中國東北的14年間,由于推行奴化教育,東北朝鮮人民的教育事業受到很大的摧殘,但他們堅持以近代新文化知識教育學生,反對封建倫理道德,反對日本帝巨主義奴化教育,發展和繼承朝鮮民族文化教育為〔任。抗戰勝利后,東北朝鮮人民的教育事業得到權大發展,以延邊地區5縣為例,1946年學校發展至了65所,在校學生達9.8萬余人。中等教育由抗占時期的5所增加到41所,在校學生達1.1萬余人在朝鮮族聚居的延邊、吉林、通化、牡丹江等地普i開設高級師范學校和高中班。又在高中教育發展白基礎上,于1949年4月在延吉建立了全國第1所二數民族綜合大學—延邊大學(朝鮮族大學)。支邊大學是一所涵蓋文、理、醫、農等多學科的新型烏合性大學,它的建立是朝鮮族教育發展史上的里不碑,初步形成了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民族教育網〔12];

??? 近現代朝鮮移民流人中國東北,與中國東北白開發建設基本是同步的。他們冒禁潛人,開墾荒地是以生命為代價的。但是,朝鮮族先民不畏艱險,步地拓荒,為開發和建設這塊黑土地做出了不朽的j獻。據渾春招墾總局調查,1881年朝鮮族聚居的支邊地區熟地面積已達27815響[13];1907年,延邊出區和龍峪管轄的漢、滿族人口僅264戶,而朝鮮族,口則達5990戶,其耕地面積有25501晌[147。朝魚族人民不但披荊斬棘,開疆拓土,建設新家園,而上積極試種水稻,是東北地區種植水稻的創始者;并r東北其他民族兄弟傳授和普及水田耕作技術,又少使水稻區域遍及東北各地的先行者。正如時人萬言:“(東北朝鮮農民)其所耕種早地占六成余,水〔占三成余。僅就水田一項言之,全東三省民國十J年度之耕作面積約達40萬畝,水稻收獲達130石。其中朝鮮人之辛苦換來者,約占八成。其對3三省貢獻之大,縱可想見矣’,[15]。據統計,至20t紀20年代,吉林省延邊地區、吉林地區水田的1009和通化地區水田的85%,黑龍江省水田的100% , x寧省開原地區水田的90%、興京地區和沈陽地區7田的85%、撫順地區水田的80%、丹東地區水田〔70%,均是朝鮮族人民開發和耕作的[16]。早寶1845年,朝鮮平安北道楚山郡的80多戶朝鮮農民連江進人渾江流域的寬甸縣下漏河、太平哨一帶開f植稻,這是近代東北水田開發的最早紀錄。187年,朝鮮移民在今遼寧省桓仁縣下甸子地方試種2稻,獲得成功。1883年,通化小灣溝金華友等朝魚移民,在柳河三源浦試種水稻亦獲成功,不久之后三源浦一帶成為著名的朝鮮移民聚居區和產稻區隨著朝鮮移民不斷向北向西發展,稻作試驗區也美漸向北向西發展。黑龍江省的水田開發相對就晚-些,約在20世紀20年代中葉到20年代末,全省7,田面積約有7萬畝左右L17J。朝鮮多民在開發水田過程中,興修了一批水利工程,促進了東北水利灌溉技術的發展。其中在細鱗河流域的小城干渠、四合干渠、啟智干渠、正義干渠、水曲柳干渠以及黑龍江省木蘭縣尖山子灌區等多處水利工程現在仍在使用。朝鮮移民積極進行東北地區水稻新品種的引進和試種,主要引進的新品種有紅光頭兒、紅毛子、萬年、大原、田泰、青盛、北海、札幌赤己、小田代等。朝鮮移民不僅把朝鮮式的水稻種植技術帶人東北,還根據東北地區的氣候、土質情況,因地制宜,對原有的種稻技術進行改良,創造了適應東北各個地區自然條件的寒地種稻技術。這樣,大大增加了水稻產量,1921年,整個滿洲的水田面積30 323叮步,水稻產量939 920噸[1g]。到1930年整個滿洲的水田面積98 140叮步,水稻產量1540 350噸[19]。朝鮮族移民來到東北開發水田,培育水稻,東北人才看到和吃到“米長色白,鮮美可口”的‘’西西鮮霜”(當時人們對大米的稱謂),豐富了人民的飲食結構,最為重要的是改寫了近代東北沒有水稻種植與栽培的歷史,改變了以種植旱田為主的單一種植結構,從而使農業種植多樣化,大大增加了糧食產量,促進了東北商品糧基地的建設。

??? 對于“重農抑商”傳統觀念熏陶成長起來的朝鮮移民,來到東北,受到當地及外來資本主義商品經濟關系的沖擊,也經歷了工商業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以丹東為例,1927年有朝鮮族工業10余個,到1939年朝鮮族工業達10余種,數十家。在商業方面,1927年丹東地區朝鮮人各種貿易公司9家,商店18家,旅店5家,飲食店8家,理發店1家,到1939年開辦的工商業近100家10余個行業〔洲。這一時期,由于有不少朝鮮城市}1f1工人和工商業者移居而來,在我國東北各地形成了一些以朝鮮族為主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小城鎮。這些小城鎮商品交換日益頻繁,民族經濟日漸發展,fit!在延邊,就有龍井、南陽坪、二道溝、百草溝等農產品和手工業品交流集散地,在揮春、寬甸、新賓、臨江、集安等縣都形成了朝鮮族街。為日后東北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城市發展以及民族區域自治地區的建立奠定了基礎。這時的東北朝鮮移民聚居區貿易,除同東北內地貿易交易外,主要是對俄、對日貿易,貿易額也呈增長態勢。以延邊為例,輸出總額1925年不超過4 000 000元,1927年達9 287 052元〔2110這一時期的朝鮮移民經濟發展雖帶有很強的殖民色彩,但客觀上加強了地區之間的聯系,促進了東北薩經濟開發。

??? 三、東北初鮮移民社會經濟、文化的特點

??? 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和社會活動中,近代東北的朝鮮移民在繼承和發展本民族文化傳統基礎上,由于特定的歷史環境和其他民族和國家的影響,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經濟、文化特征。

??? 1.朝鮮族移民人口大多集中于大小江河流域和平原地區。這主要由于移民出自農民、又從事農業并善于種植水稻。同時,他們又大多居住在鐵路沿線及周邊地區,便于遷移與流動。居住相對比較集中,且有很強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 2.東北朝鮮移民有著堅韌的民族自強性。朝鮮移民中的一小部分,是17世紀中葉至19世紀60年代遷人的李朝統治下破產的農民、災民,即難民;大部分是從19世紀90年代開始被迫流亡到中國境內的亡國奴。1876年日本帝國主義強迫李朝簽訂《江華島條約》之后,特別是1910年韓國被日本吞并以后,大批移民作為近代東北地區的開拓者,披荊斬棘、開疆拓土以及在百折不撓的反日斗爭中,都表現了朝鮮民族堅忍不拔的精神。

??? 3.有著雙重愛國主義情感,自覺擔負其雙重的使命。近代以來,朝鮮移民與中國人民一道肩負起反帝反封建斗爭,這種斗爭一是作為朝鮮民族為朝鮮的民族獨立而斗爭;一是作為定居在中國的少數民族為捍衛中國國土而斗爭。簡而言之,朝鮮人民一身肩負爭取朝鮮獨立和爭取中國解放之二任。朝鮮族人民在中國反帝反封建斗爭中,逐漸把本民族的命運和中國革命的前途密切聯系起來,在共同的斗爭中建立和加強了與漢族等其他民族的血肉聯系。朝鮮族人民在歷次革命運動中,都表現出極大的革命熱情。他們不惜流血犧牲,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 4.朝鮮移民流人中國東北,與東北的開發基本是同步的。清末以來,中國東北封禁的打開,為朝鮮移民和關內移民的流人提供了有利的客觀條件,由于東北移民社會所具有特殊的人文環境和歷史條件,為朝鮮移民生活和定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朝鮮黃牛、蘋果梨的培育,聞名遐邇,尤其是他們在東北水稻農業開發的先舉,為東北的開拓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 S.近現代東北朝鮮移民史是一部充滿著血與淚的歷史,這與近代特定的歷史、政治環境是息息相關的,朝鮮族自朝鮮半島遷人以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在所謂的“雙重國籍”下,身受日本殖民者、中國封建統治者的民族壓迫和封建剝削,處于“有籍無國”、“有國無籍”的悲慘境遇。這注定了他們的經濟水平、社會地位基本處于中下層。同時也鍛造了他們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 6.中國東北地區是個移民社會,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對外來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也易于與外來文化交流與融合。所以,近代朝鮮族移人東北很快得以容納,同時朝鮮移民也以鮮明的民族特色活躍在東北經濟與文化舞臺上,形成了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經濟與文化區域。朝鮮族在與其他各族人民共同開發東北邊疆的歷史過程中建立了密切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聯系,相互吸收與包容、兼并與同化,在生產方式和生活習俗方面都發生了一些變化。

??? 朝鮮移民遷人東北以后,其中的大部分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為中國政府所承認、具有中國公民權的中國朝鮮族,中華民族大家庭進一步得到豐富與發展。同時,朝鮮移民聚居區大多位于中、俄、朝邊界處,如延邊、長白、丹東、牡丹江等地,上述地區朝鮮移民人口為東北朝鮮族人口的一半以上。這種特殊人際關系有利于區域經貿的合作與發展。朝鮮、日本、中國東北、蘇俄遠東之間人口的遷移與流動,經濟、文化、政治之間聯系使東北亞地區各國人民的聯系,比歷史上的任何時候都更加密切,往來更加頻繁,交流更加廣泛,進而為東北亞地區友好發展,開辟了更加廣闊的前景。

奮考文獻:

[1]金元石.中國朝鮮族遷人史述論〔1].延邊大學學報,1996,(3).

[2]江宇.住滿韓僑之情勢報告.滿洲省委丈件〔Z].第12卷2號,1929.

[3〕車哲九.中國朝鮮族的形成及其變化〔J].延邊大學學報,1996,(3).

[4〕日本外務省.在滿朝鮮人概況〔M].

[5]獲明.朝鮮在外僑與東三省之關系〔J].中東半月刊,2卷(8),1931.

[6]滿洲國民政部內務局.滿洲年鑒【C].1936.

[7]趙鏡元.東三省的韓人間題[J].時事月報,1930(6).

[8](韓)玄圭煥.韓國移民史(上)[M].三和印刷株式會社,1976.116一168.

[9]滿洲國內政警務司:滿洲年鑒[ MI. 1938.

[10](日)牛丸潤亮.最近間島事情【M].朝鮮及朝鮮人社,1927.308.

[11]延邊大學民族研究所編.朝鮮族研究論叢(三)[C].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1991.10.

[12]《朝鮮族簡史》編寫組.朝鮮族簡史〔M].延吉:延邊人民出腸社,1966.201.

[13〕吉林通志[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杜,1986.

[14」長白叢書,光緒丁未延吉邊務報告【Z].長春:吉林文史出腸社,1986.

[15]雷羽.朝鮮人移居東三省史略〔J].中東半月刊,2卷(5),1931.

[16〕樸今海.鄭信哲.略論中國朝鮮族的愛國主義情結1[1].中戶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4).

[17]東北新建設[1].1卷(3).

[18]朝鮮總督府.滿洲及西伯利亞的朝鮮人事情〔M ]. 1923. 146-147.

[19]桑田忍.在滿朝鮮人之教育間題[M].大連中日文化協會1929.

[20]丹東朝鮮族志[M].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1.100一102.

[21]沈茹秋.延邊調查實錄〔M].延邊歷史研究(第二輯)[C].188.

清朝為什么不打朝鮮?

清朝沒有攻打朝鮮嗎

1627年丁卯(明天啟七年,朝鮮仁祖五年,后金天聰元年)正月初八,皇太極以朝鮮“助南朝兵馬侵伐我國”、“窩藏毛文龍”、“招我逃民偷我地方”、“先汗歸天……無一人吊賀”四項罪名,對朝鮮宣戰。他命阿敏、濟爾哈朗、岳托等人率軍東征,阿敏率領三萬余騎渡過鴨綠江,攻占義州,濟爾哈朗則率領大軍進攻毛文龍駐扎的鐵山。毛文龍退居皮島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