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杭州亦優貿易有限公司店鋪(GGCC算不算世界名牌?)

时间:2024-06-07 18:08:11 编辑: 来源:

令人食欲大增。其經營的面類有蝦仁面、蝦爆鱔、三鮮面、片兒川等50余個品種。

民國時期,每當初春超山賞梅時節,滬杭來臨平的游客,常常在此喝酒用膳。著名作家郁達夫先生曾光顧此店,他在有名的《臨平登山記》一文中有記載。

1955年12月私營商業改造時,9家菜飯館聯合在陡門口聚樂園原址成立“公私合營和平食堂”,1963年改名“臨平菜館”。1975年遷至北大街15號。1985年10月,復原名為“聚樂園菜館”。

泳隆南北貨棧

原名“方永隆”,創始于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4月。在臨平東大街282號,原店面為三樓三底,座北朝南,木結構,排門板。后因重遭火災,在民國二十三(1934年)將門面改為封火磚墻,石庫墻門。 經商有道,貨真價廉,故生意十分興隆。光緒初年曾一度在杭州湖墅和杭縣瓶窯兩地開設“方源隆”和“方瑞隆”分店。直至光緒店主方汝亭,易名為“泳隆”。泳隆經營南北貨、干果、茶食、腌臘,自制糕點。主要產品有方云片(又叫斗方片、滿桃片)、白麻片、云片糕、麻酥糖、寸金糖、麻片糖、核桃酥、椒桃片等十幾種。最負盛名的數方永隆云片糕,其特點,一尺糕為三百片,薄如紙、甜如蜜,能折能卷,點火能燃,創制人是王為三老師傅。方永隆云片糕質量之佳,而使泳隆名聲四揚。 1956年公私合營,店號不變。1958年,歸臨平供銷社;1963年劃歸國營商業,更名為“國營臨平煙糖二店”。

翟恒泰官醬園

址設臨平鎮北大街。于清咸豐十年(1860年)自彭家埠分設至臨平鎮,園址初設陡門口。工場設在北大街,下設翟恒泰、西恒泰、南恒泰、北恒泰4個門市部。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開始釀制黃酒、制醬油。民國四年(1915年),翟恒泰開始造醬及其醬制品。由于經濟實力充足,產品質量優異,經營有方,信譽頗高,翟恒泰發展成為臨平一帶最大的醬園。解放前夕擁有資產5.2億舊幣。翟恒泰以生產經營黃酒、醬油、米醋、醬菜為主,其釀制的醬油(泰油)、玫瑰醋、雙插瓜(二瓜)和土黃酒素負盛名。尤以泰油為最,其生產的土黃酒,均取自流入木橋浜的臨平山水之源釀制,而確保香醇可口,同樣深得百姓歡迎。

1956年公私合營,零售部門,劃入臨平供銷社。1965年改名為“地方國營臨平釀造廠”。1983年更名為“杭州市臨平酒廠”,1997年破產。

百年匯昌

創始于清朝嘉慶五年(1800年)。清道光年間,匯昌的所產蜜餞被道光皇帝選為貢品,從此匯昌名聲鵲起,生意愈做愈大。清朝末年,已經成為清朝皇宮(內務府)的“指定供應商”。匯昌批零兼營、擁有蠟燭、蜜餞、茶食、藕粉四個作坊,除經銷蠟燭外,還經營蜜餞、茶食、炒貨、南北果品、海產品等二百多種商品。傳統產品有:青梅、白梅、糖藕、櫻脯、糖佛手、甜青果、蜜香元、紅綠絲、麻酥糖、水桃酥、云片糕、松子糖、寸金糖、藕粉、彩蛋、龍鳳花燭等百余種。到抗戰勝利后,匯昌已擁有18000元資金、近百名職工、94間棧房,發展成為食品行業中規模最大的一家,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注冊資本達1.5億元。

百年匯昌在余杭現代商業史創作了許多個“第一”——在民國時期,匯昌是第一個在商店里使用日光燈照明的;是第一個在商店里使用玻璃柜臺陳列商品的;匯昌還是第一個在使用玻璃瓶密封盛放糖水青梅的蜜餞制造商。

1920年代,匯昌的股東陸亦梅先生與著名金石大師吳昌碩及其子吳東邁先生為友,吳昌碩先生多次來到匯昌南北貨棧,品嘗匯昌的蜜餞、糕點等特色食品。2003年,杭州百年匯昌食品有限公司重新成立。2006年,“百年匯昌”18類商標被國家商標局批準。2009年,“百年匯昌”被杭州市政府命名為首批“杭州老字號”。 2010年,被浙江省政府命名“浙江老字號”。“百年匯昌”傳承的糖色制作技藝申報《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東方客棧

原名東湖客棧,位于臨平鎮西大街(現臨平大酒店址),開設于民國四年(1915年),二層三開間廳屋加兩廂,共有房間28間。后改名為東方旅館。1956年,臨平鎮上四家私營旅館,合并組建 “公私合營東湖旅館”。總部仍設在西大街,在臨平火車站旁設分部,后又在東大街和北大街各設一個分部。1979年因建縣政府招待所需要,總部遷至火車站分部,并進行擴建,將東湖旅館易名為“車站旅館”,后又更名為“紅樓旅館”,至今仍在原址經營。

匯昌順紙張店

開設于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業主為張勇炎,資本為4988萬元,有三名師傅和十名學徒。店設在臨平鎮北大街,為雙開間店面,另在前橫弄有三間紙張倉庫,該店主營帳冊和紙張,兼營文具,特點亦為前店后坊型。其銷售之各種帳冊,從木版水印、裁切、整合、裝訂,全部一條龍手工操作。因其調料勻稱,印成的帳頁線條清晰分明,色彩無濃淡;水印時,正反,左右“鼻頭”合攏后對襯劃一;成冊后外形整齊美觀,冊內無缺頁。因質量上乘名聲廣傳,銷量甚大,不僅在臨平鎮上旺銷,而且熱銷海寧、桐鄉等周邊地區,同時批發供貨給各零售店。1956年對私改造:印刷生產劃入臨平印刷廠;零售劃入商業系統的百貨部門。

介紹世界名城

花都--巴黎

在眾多的世界名城中,法國首都巴黎以其深厚的文化和獨特的風采,

享有"花都"之譽。

巴黎位于法國盆地中央,城區橫跨秀麗的塞納河。它是以一個船形小

島--市島為起點發展起來的,已有2千多年歷史 。雄偉壯麗的巴黎圣母

院就屹立在市島中心,它建于12世紀,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如果把巴黎圣母院作為古老巴黎的象征,那么,矗立在塞納河左岸的

艾菲爾鐵塔,便是現代巴黎的標志。這座以法國工程師、世界銅鐵混凝土

建筑的奠基人艾菲爾命名的鐵塔建于1889年,堪稱現代鐵塔之祖。鐵塔高

達320米,相當于80層大廈那么高,站在塔頂可俯瞰巴黎全市風光。

除了巴黎圣母院和艾菲爾鐵塔之外,巴黎還有巴士底廣場、協和廣場、

凱旋門、愛麗舍宮、凡爾賽宮等歷史遺跡和藝術建筑。凱旋門坐落在巴黎

市中心戴高樂廣場中央,對面就是協和廣場。它是拿破侖為了炫耀勝利而

下令建造的。工程從1806年開始,歷時30年才完成。凱旋門高達49.54 米,

寬44.82米,厚22.21米,四面有門,內外墻布滿了浮雕和巨型雕像,其中

尤以浪漫主義雕刻大師弗朗索瓦·呂德的不朽杰作《馬賽曲》最為著名。

凱旋門前面的大街上的愛麗舍宮,也是法國的著名建筑。金碧輝煌的宮舍

內,墻上掛著著名油畫和名貴掛毯,室中陳設著古色古香的鍍金精雕家具,

以及各式各樣的精致座鐘,宛如一座博物館。從1873年開始,愛麗舍宮已

成為法國總統府。

巴黎擁有60多座博物館,70多家圖書館 ,60個劇場,200家電影院,

15個音樂廳。博物館中最負盛名的當推盧浮宮。它曾是法國歷代王朝的王

宮,現已成為法國美術博物館。全館有藏品40萬件,其中包括《勝利女神》、

《巖間圣母》等名畫和雕像。巴黎的"街頭藝術"也歷久不衰。這里既有

名聞全球的露天畫廊,也有群眾喜聞樂見的街頭音樂會。許多青年學生和

普通市民,常常自帶樂器,到街頭表演各種節目。

巴黎的服裝名聞世界,領導著世界服裝的潮流。全市有幾千家服裝店,

各國富豪紛紛前來定制衣服。在巴黎街頭,很難碰到服飾相同的婦女,她

們也為"花都"競添風采。

對稱的古都--北京

在直升飛機上鳥瞰北京,人們驚奇地發現,景山猶如一個人像,五官

俱全,左右對稱。

古老的北京城是一座對稱的城市。它以故宮為中心,從永定門、前門、

天安門、午門、神武門、景山到地安門、鐘樓、鼓樓和安定門,組成了一

條中軸線。東四、西四等南北平行的大街,同一條條東西向的胡同縱橫交

錯,分列在中軸線的兩旁。因為對稱,北京的道路也就很好辨認。許多象

征封建時代帝王權力的重要建筑,也都整齊對稱地分布在中軸線的周圍。

如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祭地的天壇和地壇,筑在軸線的南北兩端的東側;

天安門的東邊,有著皇室的太廟(現已改建為勞動人民文化宮),它的西邊,

都是祭神祈谷的社稷壇(現已辟為中山公園)。這種對稱的格局在故宮的宮

殿建筑上表現得尤為明顯。紫禁城內部,不僅殿堂建筑此起彼落,互相對

應,甚至連道旁的石獸石欄,城邊的角樓,屋脊上的雕刻,也都成雙配對,

相映成趣。整齊對稱,構成了北京城市建筑上的獨特風格和宏偉的氣勢,

給人以穩重、博大、端莊的感覺。

北京有著4 千多年的歷史。遼代以后,是元、明、清三個朝代的都城。

它集中地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名勝古跡很多。如故宮、景山、北

海、中南海、頤和園、天壇、地壇、長城--八達嶺、慕田峪長城、周口

店中國猿人和山頂洞人遺址等。很多建筑物造型奇特,蘊含著豐富的文化

思想。如天壇是一個圓丘,地壇卻成方形,這正符合我國古代的"天圓地

方"的說法。

北京西倚太行,背靠燕山,東臨渤海,面向華北平原,屬溫帶大陸性

氣候,四季分明,春干、夏熱、秋涼、冬寒。

現在的北京市,有10個區,9個縣,面積1 600平方千米,人口近千萬。

它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市內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非常繁華。

北京的現代建筑,在布局上雖已不像過去那樣恪守對稱的陳規,但市政建

設還是考慮到我國的傳統風格。例如,以紫禁城為中心的環城地鐵、二環

路、三環路、四環路、五環路等,都是對稱的。古老的北京城的中軸線及

其延長線,正在被改建成南接京鄭公路、北經亞運村,直達燕山奇峰的現

代化中軸路。在世界上所有的城市中,北京仍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對稱的城

市。

世界佛教之都--曼谷

泰國有"黃袍佛國"的稱號,全國有90%以上的人口信仰佛教。它的

首都曼谷,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400 多個佛教寺院。漫步城

中,映入眼簾的是巍峨的佛塔,紅頂的寺院,紅、綠、黃相間的泰式魚脊

形屋頂的廟宇,充滿了神秘的東方色彩。每天早晨,全城香煙裊裊,鐘聲

悠悠,磬聲清脆動聽,誦經之聲不絕于耳。寺廟里的和尚、尼姑在街上慢

慢行走,逐家化緣,成為曼谷街頭的特有景觀。

曼谷眾多的寺院中,玉佛寺、臥佛寺、金佛寺最為著名,被稱為泰國

三大國寶。玉佛寺是專供曼谷王朝歷代王室舉行宗教典禮和禮佛的地方。

玉佛寺浮壇的墻上和寺四周的矮墻上,各嵌有一列繪著牡丹、蓮花、小鳥

圖案的彩瓷。據說,這些彩瓷還是我國明朝航海家鄭和第二次航海時帶過

來的。玉佛是由整塊碧綠剔透的翡翠玉石雕刻而成的,高66厘米,寬48厘

米,被供奉在黃金制成的寶座上面,價值連城。泰國人認為玉佛是鎮國之

寶,他的神靈威力無邊,就連歷屆泰國政府的內閣組成之后,總理和全體

內閣成員也都要到玉佛寺向玉佛宣誓效忠國家和國王。老百姓有升學、婚

姻、生育、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