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機械貿易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概述(江蘇舜天國際集團機械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概述)

时间:2024-06-02 18:59:35 编辑: 来源:

成本差異的貸方,超支用藍字,節約用紅字”。

三、明確材料成本差異的核算環節

材料成本差異核算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收入與發出環節的差異額,囚收入的途徑及發出的用途不同,因此材料成本差異的核算也不相同。

(一)收入環節材料成本差異的核算

收入環節、以原材料為例,涉及外購、自制、接受投資、委托加工、盤點盤盈的業務活動,下面分別就其調整分錄加以列示:

1.外購材料

調整超支差異:

借: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

貸:材料采購

調整節約差異:

借:材料采購

貸: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

2.自制材料

調整超支差異:

借: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

貸:生產成本

調整節約差異:

借:生產成本

貸: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

3.接受投資

調整超支差異:

借:原材料(按計劃成本)

應交稅金一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材料成本差異一一原材料

貸:實收資本(按帳面價或市場價)

調整節約差異:

借:原材料(按計劃成本)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實收資本(按帳面價或市場價)

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

4.盤點盤盈

調整超支差異: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一原材料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調整節約差異: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二)發出環節材料成本差異的核算

原材料發出環節主要是指材料領用、出售、對外投資及盤虧業務,其材料成本差異的調整列示如下:

1.領用材料:

借:生產成本

制造費用

管理費用

貸: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

上述分錄金額,超支用藍字,節約用紅字

2.材料出售

借:其他業務支出

貸: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

上述分錄金額,超支用藍字,節約用紅字

3.材料對外投資

借:長期投資(按帳面價,市場價或評估價)

貸:原材料(按計劃成本)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材料成本差異一原材料(按材料成本差異率確定,超支用藍字,節約用紅字)

4.材料盤點盤虧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原材料(按計劃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按材料成本差異率確定,超支用藍字,節約用紅字)

需要說明的是,發出材料的材料成本差異額可按當月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也可按上月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所得。

在會計實務中,有些業務既涉及收入又涉及發出環節成本差異的核算,委托加工業務即是,下面以簡單業務做出說明。

例:某單位發出木料100m3,加工包裝用的木箱,木料計劃成本為1000元/m3。材料成本差異率為一1%,往返運雜費1500元,加工費3000元,增值稅510元均以銀行存款支付,加工木箱1000只,每只計劃成本為102元,現己完成并驗收入庫。

(1)發出木料,委托加工

借:委托加工材料——木箱100000

貨:原材料——木料 100000

調整發出材料差異(節約)

借:委托加工材料——本箱1000

貸:材料成本差異一一原材料1000

(2)支付運雜費、加工費

借:委托加工材料——木箱 4500

應交稅金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10

貸:銀行存款 5010

(3)包裝物驗收入庫

借:包裝物——木箱 102000

貸:委托加工材料一一木箱102000(計劃成本)

調整收入包裝物的差異(超支)

借:材料成本差異一包裝物1500

貸:委托加工材料---木箱1500

關于材料成本差異的核算,初學者遼應明確的問題是,只有驗收入庫和發出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時,才需要調整其收入和發出的差異,在途或庫存的材料不需要調整差異。

材料成本差異的檢查辦法

采用計劃成本核算材料存貨的企業,由于其材料入庫和發出都采用計劃價格核算,所以應設置"材料成本差異"賬戶,核算企業各種"材料的實際成本"發出時,由于外購存貨而形成的差異,應計算存貨成本差異分配率,從而計算發出存貨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將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因此,對材料成本差異的檢查,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外購材料成本差異結轉的檢查。要注意檢查企業材料已到、發票賬單未收到,貨款尚未支付或尚未開出承兌匯票就估價入賬。對此,應重點將材料采購(或物資采購)明細賬所列各項目,與每月的專用發票、收料憑證相對照,從而查明材料采購(或物資采購)明細賬借方欄和貸方欄的發生額是否賬證相符,借貸方記錄的發生額是否為同批材料,從而查證企業確定的各期收入其材料成本差異額結轉是否正確。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的檢查。

1、檢查企業是否按規定分攤材料成本差異。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必須按月分攤不得在季未或年未一次計算。實務中有些企業往往對節約額不及時分攤,造成多計材料成本少計利潤,少繳所得稅。檢查時,審閱企業的材料成本差異明細賬貸方,直接從賬面查看企業是否按照制度規定及時確認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額。也可以查看企業每月編制的"發出材料匯總表",看企業是否按領用部門和用途進行歸類匯總,并同時計算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本差異。

2、按計劃成本對材料進行計價,企業是否按照正確的差異率分攤成本差異額。具體檢查方法上,查證人員應運用復核法復核"材料增減及成本差異計算表",或其他反映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過程和分配材料差異額的原始憑證。將經過復核得出的正確差異率和分難額,與上述原始憑證或材料成本差異明細賬貸方的分攤額核對,從而發現和查證問題。

3、檢查企業對非生產領用的材料存貨是否分攤了材料成本差異。會計制度規定,基建工程、福利部門領用的原材料,按實際成本或計劃成本加上不予抵扣的增值稅額等,借記"在建工程","應付福利費"等,按實際成本或計劃成本,貸記本科目和"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等科目。檢查時,應結合"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賬戶貸方,審查材料成本差異明細賬的貸方,看其領用材料存貨時,差異額是否調整。

材料成本差異計算方法是否堅持一貫性原則的檢查。會計制度規定,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除委托外部加工發出材料可按上月的差異率計算外,都應當使用當月的實際差異率。如果上月的成本差異與本月的成本差異相差不大,也可按上月的成本差異率計算。計算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動。由于企業存貨經常處于消耗和補充這個循環周轉的狀態之中,從而導致了企業每月收入材料差異率會有所不同。對此,在檢查方法上,應要求企業提供各期的"材料成本差異計算表",從而審閱企業的差異率計算方法前后是否一致。

例:某市國稅局于2003年11月對某企業2002年的納稅情況進行檢查,經檢查企業的賬簿記錄,該廠2002年5月份原材料月初結存材料計劃成本54000元,該月購入材料實際成本40000元,計劃成本43000元,材料成本差異-3000元。該月發出材料計劃成本30000元,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存差異-20000元(節約)。已知該企業領用材料的分難差異額-3200元。(" -"號表示成本差異節約額,以下相同)。企業該批材料領用后生產的產品已全部銷售。

檢查思路及方法,運用復核法復核企業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過程和分配材料差異額是否正確:

應分攤差異率=(-20000-3000)/(54000+43000)=-0.2371

本月發出材料應分攤成本差異=30000×(-0.2371)=-7113(元)

生產領用少分攤節約額=-7113-(-3200)=-3913(元)

分析:該企業在賬面處理上實際只分攤了節約額3200元,少分攤節約額3913元,造成多結轉材料成本(由于企業領用該批材料后生產的產品已全部銷售,因此多結轉的材料成本即多結轉了產品銷售成本)3913元。因此在賬務上對多轉的銷售成本全部調增利潤,補繳所得稅。

借:材料成本差異 3913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3913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291.29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291.29

企業在作上述會計處理后,應及時將"材料成本差異"借方發生額3913元記入"材料成本差異"賬戶,從而使"材料成本差異"賬戶結存數符合實際。

“材料成本差異”帳戶的涉稅檢查及案例分析

一、“材料成本差異”帳戶的性質、用途和結構

“材料成本差異”屬于資產類帳戶“材料”的調整帳戶,是采用計劃成本進行存貨核算的企業用于核算各種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差異而專設的帳戶。其借方,登記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差異額;貸方登記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額以及已分配的差異額(節約差用紅字,超支差用藍字)。期末借方余額,表示各類庫存材料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差異額;期末貸方余額,表示各類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額。

二、“材料成本差異”帳戶涉稅檢查的主要內容和側重

“材料成本差異”帳戶是企業對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的核心帳戶。不僅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要通過該帳戶進行核算,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也要通過該帳戶按一定比例攤入有關成本費用帳戶。因此“材料成本差異”帳戶是企業所得稅的一個“計算帳戶”。在材料成本差異的核算中,凡收入材料差異計算和結轉的錯誤(如差異計算錯誤、借差與貸差方向錯誤、帳務處理科目使用錯誤等)或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分配錯誤(如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錯誤、人為地調節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分配差異時使用會計科目錯誤等)都會影響成本費用的核算,進而影響企業所得稅。在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的企業,利用“材料成本差異”帳戶作為調節成本和利潤的工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對“材料成本差異”帳戶的涉稅檢查具有重要的意義。“材料成本差異”帳戶的涉稅檢查應注意差異的形成和分配兩個方面。其主要問題有:

1.企業收入材料時差異的計算和結轉是否正確?有無因此而影響材料成本差異率的計算?

2.企業發出材料所分配差異的帳務處理是否正確?有無因此而影響有關成本費用?

“材料成本差異”帳戶涉稅檢查的案例分析 <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