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暑假考試時間(2017文科生專業大全)

时间:2024-06-16 15:08:40 编辑: 来源:

江工商大學教工路校區 0571-88066397 10月8日—25日8:00—15:00(節假日除外) 杭州教工路校區文二路160號工商大學2號行政樓221室

浙江教育考試服務中心(學院路) 0571-88908550、88908530、88907625 工作日8:30—11:30,14:00—17:00 杭州市文二路331號浙江省教育考試院辦事大廳

浙江教育考試服務中心(文暉路) 0571-88908550、88908530、88907625 工作日8:30—11:30,14:00—17:00 杭州市文二路331號浙江省教育考試院辦事大廳

寧波大學 0574-7600022、87600359 10月8日—31日8:00—11:00,13:30—16:30(節假日除外);買粉絲://ffl.nbu.e.買粉絲/ 寧波大學外語樓113、114

內蒙古中日友好語言培訓中心 13484718068.0 10月7日—31日(節假日除外) 呼市丁香路(萬達廣場對面)5號內蒙古教育廳辦公樓525房間

蘇州大學 0512-65112104 10月8日—12月30日(節假日除外) 蘇州市干將東路333號蘇州大學本部崇遠樓109.(本部和東校區有橋相連)

蘇州科技學院 0512-69379107 9月29日、30日,10月7日—20日9:00—11:00,13:30—16:00(節假日除外) 蘇州新區科銳路1號蘇州科技學院石湖校區行政樓1304室

東南大學外國語學院 025-83792254 10月4日—11日8:30—11:30,14:00—17:00 南京四牌樓2號五五樓321室

江南大學外國語學院 0510-85328369 10月9日—25日(節假日除外) 江南大學外國語學院A425室

無錫科技職業學院 0510-85346155 工作日8:30-16:00 無錫科技職業學院E114辦公室

揚州大學 0514-87977236 9月23日—30日9:00—11:00,14:00—17:30 荷花池校區教學主樓11樓1110

湖南大學 88822147.0 10月8日至10日8:30—11:30,14:30—17:30;之后每周五8:30—11:30(節假日、寒暑假除外) 湖南大學前進樓101室

四川大學 028-85407413 每周四(節假日除外) 四川大學 出國培訓部大樓 二樓 考試中心接待窗口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 028-85966493 10月8日起每周二14:00—17:00(節假日、寒暑假除外)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航空港校區行政樓321或316室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0551-63601917 10月14日起每周一、周三、周四上午8:30—11:00 大禮堂東北面231樓外語系304室

南昌大學外國語學院 0791-83969477 工作日14:30—17:00 南昌市紅谷灘新區學府大道999號南昌大學外國語學院(外經樓317C室)

河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0311-80788519 工作日8:00—11:00,14:00—17:00 河北師大新校區文科群Ⓑ外語學院二層210

保定市劍橋英語學校 0312-3150005、3106375 工作日8:00—17:00 保定市南市區北大街202號

山西大學 0351-7011732 10月20日至12月底(節假日除外) 山西大學外國語學院二層207室

貴州大學外國語學院 0851-8290245 外國語學院網站公布領取時間 貴大外國語學院一層109室

廣西大學 0771-3237226 10月8日—30日 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一樓考試中心

云南師范大學 0871-65516074、65911774 10月15日—25日(節假日除外) 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號云南師范大學明析樓115-2室

海南大學 0898-66279168 周一至周五(節假日除外) 海南大學十號教學樓

蘭州大學 0931-8912115 周一至周四14:30—17:00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東崗西路199號蘭州大學醫學校區恪勤樓529室

青海省小島文化教育發展基地 0971-6306946 9月25日 青海省小島文化教育發展基地報名大廳

注:該官網通知中未提及的考點,可聯系教育部考試中心買粉絲。

教育部考試中心熱線電話:010-82345676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8:30-12:00 13:00-17:00)

最適合文科生報考的十大熱門專業有哪些?

文科生可以選報的專業主要有兩類,一是人文類,如中文、歷史、外語、新聞、哲學等,二是經管類,如經濟學、金融學、工商管理等。在這兩類專業里,最受文科生青睞的主要有以下十個專業。

一、會計學

主要課程

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等。

就業前景

會計學專業在全國多數省份都是志愿填報的熱門專業之一。考生報考會計學的主要理由是"好就業,待遇高"。然而,四年后的就業狀況是否與期待相符呢?

多項統計調查顯示,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為90%以上,大大高出全國同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會計學同時也是失業量最大的專業之一。

這種現象說明,勞動力市場對會計專業人才需求量很大,但由于設置該專業的學校太多、招生規模太大,其畢業生供給量已經持續性超出市場需求。也就是說,選讀會計學專業,畢業后就業機會較多,但競爭也更激烈。

在會計行業中,注冊會計師是一個含金量比較高的職位,如果能取得這個資格,那在人才市場上就游刃有余了。

就業目標

會計師:在各級各類企事業單位工作;

注冊會計師: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

證券分析師:在債券股份公司工作;

銀行職員:在一些金融機構工作。

院校推薦(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

重點高校: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廈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山大學、東北師范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徐州)、湖南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提示:

1、會計學專業文理科考生兼招,對數學成績有一定的要求。

2、做事細心、謹慎的人適宜報考該專業。

二、國際經濟與貿易

主要課程

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世界經濟概論、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國際結算、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等。

就業前景

它曾經是一個熱得發燙的專業。上個世紀90年代,隨著我國外商引資、中外合資等項目的不斷擴大,懂國際貿易的人才成了許多大公司的"搶手貨"。那時候,每年高考時,各高校錄取分數最高的專業往往就是國際經濟與貿易。

然而好景不長,到了上個世紀末,國貿人才在市場上就出現了"滯銷"的跡象。所幸的是,進入新世紀后,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和中國加入WTO后與國際貿易組織的接軌,國貿專業又迎來了第二個春天。當你看到商場里琳瑯滿目的貨品上出現越來越多的外文商標時,當你看到大街上有越來越多的外國名車奔跑時,當你看到你周圍出現越來越多的洋面孔時,你就知道,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還會繼續熱下去。

本科畢業時許多學生把出國留學作為首選。愿意就業的同學也不愁出路,涉及國際商務的各個領域都是本專業畢業生所選擇的對象,外資企業、私營、國企、國家研究機構、事業機關,都提供了非常多的機會,其中外企一般都是大多數畢業生的首選。國貿專業的畢業生在這方面的優勢不言而喻,過硬的外語水平加上專業知識,又有扎實的計算機技能,自然可以獲得一份優越的工作。

該專業就業分布最多的地域是:廣東、北京、江蘇、上海、山東。

就業目標

銷售業務人員:在各類涉外企業從事國際國內市場銷售工作;

公務員:在各級政府部門國際貿易方面的工作。

院校推薦(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

重點高校:北京師范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上海財經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湖南大學、重慶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云南大學。

提示:

1、外語和數學成績優秀者適宜報考。在一些重點院校,大學英語只有考過了公共六級才有可能獲得學士學位證。

2、該專業無論搞研究還是做銷售業務,都需要掌握外語和營銷、財會、金融等相關知識。幾乎所有招聘國貿方面人才的企事業單位都提出要求;有英語六級證書,口語表達能力強;專業知識精通,知道做國際貿易的流程,能獨立發盤、跟單、制單、結匯。有的企業還要求有報關員、報檢員、制單員資格證。

三、新聞學

主要課程

新聞學概論、中外新聞事業史、新聞傳播理論、新聞業務(包括新聞采訪、新聞編輯、新聞寫作、新聞評論)、中外文學史、世界文化史、大眾傳播學、新聞法規與新聞職業道德、新聞攝影、新聞事業管理、廣告學等。

就業前景

新聞學是文科專業中開設院校數量最多的專業之一。

以往只有老牌的綜合性大學中文系開辦,現在則是遍地開花。不少高校認為設置新聞專業是"投資小、見效快",相繼增設新聞傳播專業,一些新辦的民營高校、獨立學院,也紛紛設立,導致新聞專業畢業生規模空前龐大。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高校中開設新聞學類本科專業的有400多個,在校就讀人數超過10萬人。新聞學成為名副其實的熱門專業。

然而,與此同時,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提出了"控制規模,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增進效益"的方針,為了減輕政府財政負擔,整頓新聞出版秩序,削減停辦了一批報刊。

據有關資料顯示,全國近年來先后停辦報刊共677種,其中削減、停辦的多以行業報、地市報為主。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新聞媒體將維持現有規模,數量上不會有大的增長。我國新聞媒體目前的數量大體上控制在:報紙2200多種;期刊8000多種;廣播電臺、電視臺、有線電視臺各約1000個;主要新聞網站300多家。

隨著網絡媒體的發展,新聞專業出現了兩個就業新方向。一是輿情分析,各級政府部門對網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