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物流管理國際貿易的綜合能力(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需要哪些方面的能力啊)

时间:2024-06-01 14:06:03 编辑: 来源:

流作業環節多、程序雜,異常事故時有發生。因此,物流管理人員要具備較強的處理突發事故的能力、牢固樹立隨時應急作業的意識。

3、服務質量的持續改進能力

一個企業是否有生命力,主要決定于其創新能力。一個物流管理人員是否能夠確保業務能力不斷提高、服務水平連續穩定,主要體現在其對作業質量和效率持續改進能力的高低。由于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市場對物流服務水平的期望將會越來越高,要求各級物流管理人員有能力不斷發現潛在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優化作業流程,持續改進作業方式,提高作業效率和服務水平。

三、道德素質

1、服務意識

須知道物流業“賣的是服務”,不同于其他行業有可售的有形“商品”,無形的“服務”需要有堅定的信念,良好的理念,和主動的意識,包括對服務企業、服務個人的服務態度、專業程度等。無形的“服務”比有形的“商品”對從業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且更能體現企業的企業文化和服務理念。

2、誠實守信

現代物流管理人員的誠信代表了企業的誠信,代表了企業的形象,對客戶要以誠為先,對員工要以信為本。在工作中,不能陶醉于浮夸和吹捧、急功近利,如果個人私欲膨脹,欲壑難填,就有可能造成整個管理層分崩離析。因而每一個物流管理人員既要胸懷大志,更要實事求是、誠實守信。

3、愛崗敬業

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并在崗位上盡職盡責,充分體現應有的敬業精神。物流管理人員的職責并非可以精確地定義,其業績表現受多種因素影響,而且需要時間來評價。現代物流管理人員必須把敬業精神作為首要素質或行為準則,做到盡忠職守、勤懇務實、愛崗敬業,為企業創造價值。

當下是IN的時代,是IT時代,是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東西、賣掉東西,完成收、發貨物,傳遞貨品的時代,因此人們對物流的需求是大大地增長,同時也更依賴和離不開了,這就對物流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只有具備了專業的知識素質、能力素質、道德素質物流團隊成員會迎來更璀璨的明天!

現代物流從業人員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1)對于現代綜合物流的新的理念和運作模式有突破傳統的認識,由此能進一步發展對物流的認識,提出新的物流運作的模式。

2)對于物流的各個環節的業務具有同等的認知。未來從事物流業的人才往往現在從事的是物流業中的某一個環節的業務,例如航運、倉儲、公路運輸、鐵路運輸、貨物包裝、信息管理等等。但是,一個物流業務人員應該將其知識延伸到物流的其它領域,逐步建立其物流系統的概念,能統籌考慮整個物流運作的安排。

3)對于計算機網絡技術有較深刻的理解,并能在業務中對物流信息管理的計算機網絡系統提出需求。

4)對于物流各個環節的物流實現的有關技術有一定的知識,能夠合理使用和調配這些設施和設備。

物流的專門人才除了要具有上述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以外,還需要有以下一些能力:

1)由于物流業務落后,物流人才需要具有前瞻性,即不受現有的機構、制度和一些作法的約束。特別是物流管理人員必須具有能夠創造合理化的物流條件,并具有組織年輕人為物流合理化而奮斗的魄力。

2)物流業務是一項新事物,應具備開拓未知領域的先驅者的氣概。

3)因為物流較多地受其它因素的制約,必須具有向這些制約因素挑戰的精神。

4)為構筑最好的物流系統,所應具有的的系統思考(總體思考)的能力。

5)為使物流適應已經或將要變化的環境,包括物流領導在內的全體人員必須有從戰略高度考慮問題的素養。

6)鑒于信息技術在物流中的核心地位,從事物流管理的人員應具備構筑信息系統的能力。

7)物流工作人員主要是和“物”打交道,很容易見物不見人。但處理“物”的是人,應該具有尊重人的精神。

;

對國際物流管理的認識

對國際物流管理的認識

引導語:現代物流指的是將信息、運輸、倉儲、庫存、裝卸搬運以及包裝等物流活動綜合起來的一種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務是盡可能降低物流的總成本,為顧客提供最好的服務。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國形成的,當初被稱為physicaldistribution(即pd),譯成漢語是“實物分配”或“貨物配送”。1935年,美國銷售協會闡述了“實物分配”的概念:“實物分配是包含于銷售之中的物質資料和服務在從生產場所的流動過程中所伴隨的種種經濟活動。”1963年,物流的概念被引入日本,當時的物流被理解為“在連接生產和消費間對物資履行保管、運輸、裝卸、包裝、加工等功能,以及作為控制這類功能后援的信息功能,它在物資銷售中起了橋梁作用”。我國是在80年代才接觸"物流"這個概念的,此時的物流已被稱為logistics,已經不是過去pd的概念了。

logistics的原意為“后勤”,這是二戰期間軍隊在運輸武器、武器和糧食等給養時使用的一個名詞,它是為維持戰爭需要的一種后勤保障系統。后來把logistics一詞轉用于物資的流通中,這時,物流就不單純是考慮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貨物配送問題,而且還要考慮從供應商到生產者對原材料的采購,以及生產者本身在產品制造過程中的運輸、保管和信息等各個方面,全面地、綜合性地提高經濟效益和效率的問題。因此,現代物流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目標,把制造、運輸、銷售等市場情況統一起來考慮的一種戰略措施,這與傳統物流

把它僅看作是“后勤保障系統”和“銷售活動中起橋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深度和廣度上又有了進一步的含義。

二 物流的劃分

物流的劃分有多種可以參照的標準。

1. 宏觀物流與微觀物流

宏觀物流是指社會再生產總體的物流活動,是從社會再生產總體的角度來認識和研究物流活動。宏觀物流主要研究社會再生產過程物流活動的運行規律以及物流活動的總體行為。

微觀物流是指消費者、生產者企業所從事的實際的、具體的物流活動。在整個物流活動過程中,微觀物流僅涉及系統中的一個局部、一個環節或一個地區。

2 .社會物流和企業物流

社會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戶的以整個社會為范疇,以面向社會為目的的物流。這種物流的社會性很強,經常是由專業的物流承擔者來完成。

企業物流是從企業角度上研究與之有關的物流活動,是具體的、微觀的物流活動的典型領域,它由企業生產物流、企業供應物流、企業銷售物流、企業回收物流、企業廢棄物物流幾部分組成。

3 .國際物流和區域物流

國際物流是指當生產和消費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獨立進行的情況下,為了克服生產和消費之間的空間距離和時間距離,而對物資(貨物)所進行的物理性移動的一項國際經濟貿易活動。因此,國際物流是不同國家之間的物流,這種物流是國際間貿易的一個必然組成部分,各國之間的相互貿易最終通過國際物流來實現。國際物流是現代物流系統中重要的物流領域,近十幾年有很大發展,也是一種新的物流形態。

區域物流是相對于國際物流而言的概念,指一個國家范圍之內的物流,如一個城市的物流,一個經濟區域的物流均屬于區域物流。 4 .一般物流和特殊物流

一般物流是指物流活動的共同點和一般性,物流活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涉及全社會的廣泛性,因此物流系統的建立及物流活動的開展必須有普遍的適用性。

特殊物流是指在遵循一般物流規律基礎上,帶有制約因素的特殊應用領域、特殊管理方式、特殊勞動對象、特殊機械裝備特點的物流。

三 物流學說

1. 黑大陸學說

著名的管理學權威p·e·德魯克曾經講過:“流通是經濟領域里的黑大陸”,德魯克泛指的是流通,但是,由于流通領域中物流活動的模糊性尤其突出,是流通領域中最具潛力的領域,所以,“黑大陸”說法現在轉向主要針對物流而言。

2 .物流冰山說

物流冰山說是日本早稻田大學西澤修教授提出來的,他潛心研究物流成本時發現,現行的財務會計制度和會計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費用的實際情況,因而人們對物流費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虛假性,他把這種情況比做“物流冰山”。冰山的特點是大部分沉在水面以下,是我們看不到的黑色區域,而我們看到的不過是它的一部分。

3 .利潤中心說

利潤中心說的含義是,物流可以為企業提供大量直接和間接的利潤,是形成企業經營利潤的主要活動。非但如此,對國民經濟而言,物流也是國民經濟中創利的主要活動。物流的這一作用,被表述為“第三利潤源”。 “第三利潤源”的說法主要出自日本。從經濟發展歷程來看,能夠大量提供利潤的領域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是資源領域,第二個是人力領域。在這兩個利潤源潛力越來越小,利潤開拓越來越困難的情況下,物流領域的潛力被人們所重視,按時間序列排為“第三利潤源”。

4 成本中心說

成本中心說的含義是,物流在企業戰略中,只對企業營銷活動的成本發生響,物流是企業成本的重要的產生點,因而,解決物流的問題,主要并不是要搞合理化、現代化,主要并不在于支持保障其他活動,而主要是通過物流管理和物流的一系列活動降低成本。所以,成本中心既是指主要成本的產生點,又是指降低成本的關注點,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寶庫” 等說法正是這種認識的形象表述。

5 .服務中心說

服務中心說代表了美國和歐洲等一些國家學者對物流的認識,他們認為,物流活動最大的作用,并不在于為企業節約了消耗,降低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潤,而是在于提高企業對用戶的服務水平進而提高了企業的競爭能力。因此,他們在使用描述物流的詞匯上選擇了后勤一詞,特別強調其服務保障的職能。通過物流的服務保障,企業以其整體能力來壓縮成本和增加利潤。

6 .效益背反說

效益背反說是物流領域中經常出現的普遍現象,是這一領域中內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現。以包裝問題為例,包裝方面每少花一分錢,從表面上看這一分錢就必然轉到收益上來,包裝越省,利潤則越高。但是,一旦商品進入流通之后,如果簡省的包裝降低了產品的防護效果,造成了大量損失,就會造成儲存、裝卸、運輸功能要素的工作劣化和效益大減。

7. 戰略說

當前非常盛行的一種說法,實際上學術界和產業界越來越多的人已逐漸認識到,物流更具有戰略性,是企業發展的戰略而不是一項具體操作性任務。應該說這種看法把物流放在了很高的位置,企業戰略是什么呢?是生存和發展。物流會影響企業總體的生存和發展,而不是在哪個環節搞得合理一些,省了幾個錢。

四 物流發展概況

物流的發展不僅與社會經濟和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有關,同時也與科學技術發展的水平有關。按照時間順序,物流發展大體經歷了以下階段。

20世紀初,在北美和西歐一些國家,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大批量生產和銷售的實現,人們開始意識到降低物資采購及產品銷售成本的重要.單元化技術的發展,為大批量配送提供了條件,同時也為人們認識物流提供了可能。

1901年j.f.growell在美國政府報告"關于農產品的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