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現代貿易理論包括哪些內容(流通包括哪些內容?)

时间:2024-06-07 00:10:35 编辑: 来源:

有關。新古典貿易理論也采用無規模報酬的假設,從而先天不足,以致于企業的組織結構、規模大小、市場競爭地位及其相應的市場結構都對貿易的模式、成因、結構、得益等沒有影響。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就在于新古典的生產函數只表明一種投入產出的純技術關系,不允許遞增報酬的存在,并且忽視了社會經濟組織的演進與生產率的互動關系。

事實上,古典經濟學家的研究重點是專業化、勞動分工和交換的關系。在斯密和馬克思看來,勞動分工是經濟生活的核心現象,社會經濟組織結構是經濟學研究的中心,馬克思更將其歸結為生產關系的研究。楊格(Allyn Young,1928)的經典論文指出:“在全部經濟學文獻中,最富有啟發、富有成果的一般法則就是斯密定理(勞動分工受到市場范圍的限制)。”(注:Young A.(1928),Increasing Returna andE買粉絲nomic Progress, The E買粉絲nomic Journal,38:P527—42。)然而,由于后來德布魯把新古典經濟學變成公理化體系,用斯密的分工思想來解釋國際貿易的理論逐漸地為人們所拋棄。70年代以來,依托于新古典框架的新貿易理論逐步產生和發展,盡管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其不足,但始終難逃“舊瓶裝新酒”之嫌。楊小凱用現代數學分析工具將古典經濟學的思想精華充分發揮并加以形式化,創立了以古典經濟學的分工思想為基礎的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堪稱是貿易理論領域的一次革命。

2.前提假設、分析方法不同

就前提假設和分析方法來看,新古典經濟學存在三個致命缺陷:第一是采用消費者——生產者的兩分法。消費者不生產,必須從廠商處購買所有消費品,因此國內貿易必然存在,消費者不能選擇自給自足,也不能選擇專業化的水平和方向;而廠商的存在是給定的,所以導致新古典經濟學的研究重點是給定經濟組織結構下的最優資源配置問題。這種兩分法使得新古典貿易理論無法解釋經濟組織如何從自給自足變得越來越專業化,也無法解釋國際貿易如何從國內貿易中產生等現象。第二,新古典經濟學用規模經濟概念替代專業化經濟概念,而規模經濟概念只能表明投入產出間的純技術關系,卻不能反映專業化水平、經濟組織結構的演進對生產率的影響。第三,新古典經濟學采用馬歇爾開創的邊際分析方法。邊際分析主要用于處理內點解問題,而現實生活中的經濟決策往往是角點解問題。(注:角點解意味著某些決策變量的最優值是零。一般講,買汽車的人不會自己生產汽車,即其購買量為正數,而其生產量為零;在自給自足的情況下,產品的生產量為正數,而其購買量則為零。相反,內點解則意味著決策變量的最優值不是零。)

3.對貿易基礎的認識不同

當代貿易理論公認的一個事實是:李嘉圖的比較優勢是對斯密的絕對優勢的一個發展。當然,如果靜態地看,情況確實如此。但是,如果允許比較優勢在模型中內生,并且隨著分工的發展而不斷演進,那么斯密基于分工和專業化的絕對優勢概念比李嘉圖的比較優勢概念更為寬泛和重要。許多經濟學家曾指出,個人之間生產各種物品的生產率的先天性差異遠不如個人之間由于分工和專業化而產生的生產率差異來得重要。正如斯密所說:“人們天賦才能的差異,實際上并不象我們所感覺的那么大。人們壯年時在不同職業上表現出來的極不相同的才能,在多數場合,與其說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說是分工的結果”(注:亞當·斯密著,郭大力、王亞南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商務印書館,1997年上卷,第15頁。)。如果我們接受先天的生產率差異(即外生比較優勢)作為分工的條件,那么就會導致貿易產品、方向和格局的靜態化,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比較利益陷阱的根本原因。而作為分工的結果出現的內生比較優勢的演進,則預示著一國貿易動態發展和經濟持續增長的可能性。

基于分工造成生產率差異的內生比較優勢能夠隨著分工的逐步發展而不斷演進,而且內生比較優勢的演進是加速知識積累和生產率內生進展的動力并且楊格定理告訴我們,分工存在自我繁殖的機制,因此基于分工和專業化的內生比較優勢的演進就成為一國貿易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持續不斷的源泉。而外生比較優勢不能內生地演進,對于分工、生產率進步和加速知識積累沒有什么影響,因而一國的貿易發展和經濟增長就只能歸功于新古典經濟學無法解釋的外生技術進步。這是新古典貿易理論無法解釋很多現象的根本原因。

根據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如果事前相同的個人選擇不同的專業化水平生產不同的產品,只要專業化報酬遞增,就可能存在比較優勢。這就是說,按照斯密的定義,比較優勢可能存在于所有個人事前相同的場合。而根據李嘉圖的定義,在這種場合比較利益不可能存在。換句話說,這種比較優勢的存在與否,取決于人們對于專業化程度的決策。我們將這種由于選擇不同專業方向的決策造成的事后生產率差別稱做內生比較優勢,而將以外生給定的個人之間的技術和稟賦差異為基礎的比較優勢概念稱為外生比較優勢。

新貿易理論也對此作出了相似的研究。 格羅斯曼和赫爾普曼(1989)把以規模報酬遞增為基礎的比較優勢稱為后天獲得的比較優勢,而把李嘉圖的比較優勢概念稱為先天自然的比較優勢。

4.對貿易利益的主張不同

按照新古典貿易理論,如果國與國之間存在外生比較優勢,則在沒有政府干預的情況下,國際貿易必定會產生,而且實行自由貿易能夠提高一國的福利水平。新貿易理論中的規模報酬遞增的貿易模型預言,國際貿易總是優于自給自足,因為世界市場上一個經濟聯合體的規模總比一個國家的經濟規模要大得多。因此,沒有政府干預時不可能出現自給自足。那么,國際貿易的存在一定會帶來貿易利益嗎?它一定優于自給自足的封閉經濟狀態下的福利水平嗎?

新興古典貿易理論通過引入交易效率的概念,能夠解釋國際貿易之所以從國內貿易中產生是因為一國的交易效率的改進。交易效率與交易費用負相關,各種交易費用(內生或外生)越高則交易效率越低。如果交易效率極低,則自給自足是均衡,因而無需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如果交易效率得到改進,則國內貿易將因一國之內的分工水平提高而產生。但如果交易效率改進的幅度不是很大,則在沒有形成全國統一市場時,貿易可能在各個地方性市場內進行。隨著交易效率的進一步改進,全國性市場便因分工水平的提高而產生。如果交易效率繼續提高的話,則高效率的分工水平便會要求更大的市場規模與其相適應,此時局限于一國市場之內的貿易和產品交換無法充分利用高水平的分工經濟,因此國際貿易便會從國內貿易中產生。總之,國際貿易給一國帶來貿易利益的先決條件是該國的交易效率應當足夠高,以便適應分工水平的提高,而分工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大規模的市場與之相適應,由此國際貿易才成為必要。

流通包括哪些內容?

“流通“一般包括兩層含義:

一是指物質的流動,即最廣義的流通,如水的流動、空氣的流動、血液的流動、人的流動、產品的流動、資金或貨幣的流動等等。這種含義的“流通一般”對應著太多的性質完全不同的學科以致無法在統一的語義下來使用流通概念,進而無法開展科學的學術研究,是沒有學術意義的。

第二層含義的“流通一般”是指一切生產要素或生產成果的流通,既包括有形物的流通,也包括人與服務的流通。這一含義的流通相當于馬克思所定義的資本流通。但是,由于人、財、物與服務具有太多的特質,不僅難以抽象出它們的共性,無法建立概念統一、邏輯嚴謹的理論框架,也擾亂了現有的相對合理的學科體系與學術分工,因此,這種含義的流通一般對科學的學術研究也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流通的相關概念:

1、商品流通。商品流通是指商品從生產領域到消費領域的轉移過程。這是被學術界基本公認的一種解釋。當然,商品流通也包括商流與物流兩層含義,即商品的所有權轉移與商品的實體轉移。

2、交換。關于流通與交換的關系,馬克思有過經典論述,即“流通本身只是交換的一定要素,或者也是從交換總體上看的交換”[2]。也就是說,流通并不等同于交換,只是交換的部分內容。這是因為交換既包括勞動的交換,也包括勞動成果的交換。

勞動的交換是在組織內部通過指揮與命令而進行的,屬于生產活動,不屬于流通。而勞動成果的交換也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產品交換,一種是商品交換。產品交換也是在組織內部通過指揮與命令進行的,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生產一種共同的產品,本質上也是一種生產行為,在馬克思看來,產品交換也不屬于流通。相反,只有商品交換才具有流通的性質。顯然,馬克思在此所說的流通是指商品流通,而且是指商品所有權的流通,即商流。

3、交易。一般情況下,人們將交易理解為“買賣”,即市場交易。因此,交易同商品交換是同義語。

4、貿易。貿易是指對商品的“轉售”行為,包括國內貿易與國際貿易。國內貿易是指在一國之內進行的“轉售”行為,國際貿易是指在國與國或多國之間進行的“轉售”行為。而所謂“轉售”是指不經過生產制造環節,將購買的商品再銷售給買者的行為。因此,生產者為生產商品而進行的采購行為,或者將其生產的商品銷售給買者的行為,以及消費者出于個人消費的需要而進行的購買或銷售行為,都不屬于貿易。顯然,流通包括貿易,但貿易不是流通的全部。

5、商業或貿易業。商業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商業是泛指一切以盈利為目的的事業,即英語中的“Business”;狹義的商業是指專門從事“轉售”(商品交換)活動的盈利性事業,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貿易業,包括國內貿易業與國際貿易業。國內貿易業通常也叫國內商業,包括批發業與零售業。人們習慣將國內貿易業稱為商業,以此與國際貿易業或進出口貿易業相區別。

從全社會來看,商品或產品由生產領域到消費領域的轉移(流通)不全是由商業者或貿易業者來完成的,或者說,不是全部由專業化的流通機構(商業或貿易部門)來完成的,其中,作為消費者的個人,以及作為生產者的制造商,也從事著大量的流通活動,因此,商業或貿易業這一概念,無法涵蓋流通的全部內涵。

6、營銷。盡管營銷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及應用領域發生了多次演進、拓展,然而,就其基本含義而言,現代意義的營銷仍然是指微觀組織從發現甚至創造市場需求開始,并通過產品、價格、渠道、促銷,以及與顧客和環境相關的各種活動,以最終完成商品或服務從生產領域到消費領域的轉移。

可見,營銷概念不僅包括定價、渠道選擇、促銷等流通行為,而且還包括發現甚至創造市場需求、對商品或服務的創意與設計、與顧客及環境的互動等活動。但就其本質而言,它仍然是指微觀組織如何將商品或服務由生產領域向消費領域的轉移問題,即微觀組織的流通問題。同時,就營銷的客體而言,不僅包括有形商品,也包括無形的服務。

7、分銷。在英語中有“Distribution”一詞,日文將其譯成“流通”,中文一般將其譯成“分銷”。

本文認為,流通與分銷既相同又不同。相同之處在于,兩者都指的是商品或產品的流動過程;而不同之處在于,前者是從全社會來看或宏觀意義的商品或產品的流動過程,而后者卻是從企業,特別是制造商的角度來看的商品或產品的流動過程。也就是說,流通是具有宏觀意義的概念,而分銷則是具有微觀意義的概念。同樣是商品由生產領域到消費領域的轉移問題,對制造商而言,是分銷問題;而對全社會來說,則是流通問題。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