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用國際經濟學理論解釋中國貿易(國際貿易對中國的作用和意義?)

时间:2024-05-17 04:19:33 编辑: 来源:

易只是在公司之間進行,新理論認為存在著政府與公司合謀以攫取“租”(超額利潤)的可能性;古典理論假定市場是完全競爭的,“租”是不存在的,新理論假定市場競爭是不完全或壟斷的,在某些產業中存在著大量的“租”;古典理論假定資本和勞動是不流動的,比較優勢是靜態的,新理論假定資本和勞務都是流動的,比較優勢是動態的和人為的。

克魯格曼主編的這部《戰略性貿易政策和新國際經濟學》是目前國外關于新貿易理論的權威文獻之一。它正式確立了戰略性貿易政策所倡導的政府干預可使經濟福利最大化的論斷的學術地位,不僅反映了經濟學知識的新進展,而且從實際出發,比較合理地解釋了戰后國際貿易的新模式。

簡述國際經濟學中解釋產業內貿易的理論有哪些

(1)產品差異論

同類產品是那些消費上能夠互相替代、生產上投入相近或相似的生產要素的產品,它包括同質產品與差異產品。同質產品是指性質完全一致因而能夠完全相互替代的產品,如同樣的水果、磚等。這類商品在一般情況下大多屬于產業間貿易的對象,但由于市場區位不同,市場時間不同等,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產業內貿易現象。產品的差異性或差異產品是指從實物形態上看,產品的品質、性能、造型、設計、規格、商標及包裝等方面的差異。

①同質產品的產業內貿易

國際貿易中出現同質產品的買賣,往往來自如下原因:

第一,許多原材料(如黃沙、水泥等)單位價值低而運輸成本相對很高,消費者應該盡可能靠近原料供應地來獲得它們。所以一國可能同時進口和出口大宗原材料。例如,中國在東北出口水泥而在華南進口水泥便屬于這種情況。

第二,一些國家和地區(如新加坡、香港)大量開展轉口貿易和再出口貿易,其許多進出口商品的形式自然基本不變。這時同類產品將同時反映在轉口國的進口項目與出口項目中,便會形成統計上的產業內貿易。

第三,由于一些產品(如水果、蔬菜)具有季節性特點,一個國家會有時進口而有時出口這類商品。如歐洲一些國家之間為了“削峰填谷”而形成的電力進出口。

第四,政府干預產生的價格扭曲,尤其是相互傾銷,會使一國在進口的同時,為了占領其他國家的市場而出口同種產品,從而形成產業內貿易。另外在存在出口退稅、進口優惠時,國內企業為了與進口貨物競爭,就不得不出口以得到退稅,再進口以享受進口優惠,造成產業內貿易。

第五,出于經濟合作或特殊技術條件的需要,有些國家也進行某些同質產品的交易。如各國銀行業、保險業走出去引進來的情況。例如,中國吸引外國銀行在華投資,卻又在世界其他國家投資建立分行。

第六,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也會形成產業內貿易,因為同種商品的產品與中間產品和零部件大都歸入同組產品,因而形成產業內貿易。

這些同質產品貿易只要加入運輸成本等一類因素的分析,都仍然能用赫一俄學說加以說明。因此,差異產品貿易分析是產業內貿易理論的主要內容。

②差異產品的產業內貿易

資料表明,大多數的產業內貿易發生在差異化產品之間。在制造業中,產業內貿易商品明顯偏高的是機械、藥品和運輸工具。屬于同一產品大類的差異化產品在現代經濟中有著很高的占有率。在汽車產業,福特不同于本田、豐田或是雪佛蘭。因此,在用一大類的不同品種的產品之間,也會發生雙向的貿易流動。

國際產品差異性是產業內貿易發生的基礎,這體現在產品的水平差異、技術差異和垂直差異等三方面:

a.水平差異是指產品特征組合方式的差異。在一組產品中,所有的產品都具有某些共同的本質性特征,即核心特征,這些特征不同的組合方式決定了產品的差異性,同差異內部一系列不同規格的產品中可以看出水平差異的存在。如煙草、香水、化妝品、服裝等。這類產品的產業內貿易大多與消費者偏好的差異有關。差異產品在牌號、規格、服務等特點上的不同,也正是由于差異產品的這種不完全可替代性使得人們對同類產品也產生了不同需求。在人們日益追求生活質量的時代里,在科技進步的作用下,廠商能夠提供的差異產品日益繁多,但一國國內廠商很難滿足國內消費者的所有需求。如果一國消費者對外國產品的某種特色產生了需求,它就可能出口和進口同類產品。

b.技術差異是指新產品出現帶來的差異,處于產品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同類產品(如不同檔次的家用電器)在不同類型國家進行生產,繼而進行進出口貿易,便會產生產業內貿易。我們在本章第一節講到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中提到美、歐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例子中,如果歐洲開始生產該新產品,與美國生產的該產品形成差異,那么在整個周期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歐美之間的產業內貿易或是歐洲從美國進口同時向發展中國家出口的貿易現象。

c.垂直差異是指產品質量方面的差異,為了占領市場,人們需要不斷提高產品質量,而一個國家的消費者,不能全部都追求昂貴的高質量產品,因此,在出口高質量產品的同時往往也會從其他國家進口一些中低質量的同類產品,從而產生產業內貿易。在需求偏好相似論中,我們講到一國廠商會生產其國內具有代表性需求的產品,那么處于該國國內的需求結構兩端的產品就可能會通過進口來解決。

以上三類情況,都有著從供給看存在的規模經濟,從需求看存在的需求偏好方面的重疊。當然我們也注意到,基于產品差異的產業內貿易是建立在不完全競爭的基礎上的(傳統貿易理論一般都假設市場是完全競爭的)。

(2)規模經濟論

大規模的生產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交通運輸及通訊設施等良好環境,提高廠房、設備的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0世紀70年代,格雷和戴維斯等人對發達國家之間的產業內貿易進行了實證研究,從中發現,產業內貿易主要發生在要素稟賦相似的國家,產生的原因是規模經濟和產品差異之間的相互作用。

這是因為,一方面,規模經濟導致了各國產業內專業化的產生,從而使得以產業內專業化為基礎的產業內貿易得以迅速發展;另一個方面,規模經濟和產品差異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正是由于規模經濟的作用,使得生產同類產品的眾多企業優勝劣汰,最后由一個或少數幾個大型廠家壟斷了某種產品的生產,這些企業逐漸成為出口商。

①內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對于研究和開發費用等成本支出較大的產業來說,規模經濟更顯得重要;如果沒有國際貿易,這類產業就可能無法生存。研究和開發費用可以說是一種固定的成本費用,隨著產量的增加,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降低。如果這種產品僅局限在國內市場上銷售,則由于產量有限,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就較高,因而平均成本較高,廠商難以實現規模經濟甚至無法收回投入的研究和開發費用。如果允許國際貿易,使產品在世界市場上銷售,產量就會增加,廠商能夠實現規模經濟下的生產。

②外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3)需求偏好相似(或重疊)

瑞典經濟學家林德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論。偏好相似理論主要從需求的角度分析國際貿易的原因,認為產業內貿易是由需求偏好相似導致的。

基本觀點包括:國際貿易是國內貿易的延伸,在本國消費或投資生產的產品才能夠成為潛在的出口產品;兩個國家的消費者需求偏好越相似,一國的產品也就越容易打入另一個國家的市場,因而這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量就越大。

(4)經濟發展水平是產業內貿易的重要制約因素

西方經濟學家認為,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產業部門內差異產品的生產規模也就越大,產業部門內部分工就越發達,從而形成差異產品的供給市場。同時,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人均收入水平也就越高,較高人均收入層上的消費者的需求會變得更加復雜、更加多樣化,呈現除對差異產品的強烈需求,從而形成差異產品的消費市場。當兩國之間收入水平趨于相等的過程中,兩個國家之間的需求結構也趨于接近,最終導致產業內貿易的發生。林德在其提出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論中就指出,貿易國之間收入水平和國內需求結構越相似,相互貿易的傾向就越強。

國際貿易在經濟學中的地位

不知道你是從什么角度問的。

從學術角度講,貿易理論是在國際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產生并發展壯大的,對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經濟運作,國家調控和全球產業布局有深遠的影響,也是國家博弈的重要因素,但是我覺得現在經濟學里最重要的是宏觀經濟學和國家經濟學研究,因為現在世界還是經濟不景氣,需要強大的宏觀經濟理論最為政府決策的支撐,而貿易經濟,國際經濟學研究的其實并不太關注這個。

要是你說的是上學的專業呢,一般經濟學類分為:經濟學,國貿,財政,金融。四個學科相互獨立,其中經濟學偏研究和理論,而國貿是最偏商業,重實務的專業,不能比較。只不過現在的學校大多垃圾,各個專業學出來都差不多。

國家最缺的是經濟學研究人才,從這個角度看,經濟學絕對是第一位的,而貿易,占第二吧,畢竟消費、投資和出口是三駕馬車。但我想在理論的貢獻度上,不如經濟學。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