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現在國際貿易怎么樣(當前國際貿易就業形勢如何)

时间:2024-06-02 16:50:29 编辑: 来源:

明顯加速,已經進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期。2004年,全球貨物貿易名義增長21%,創下25年來的歷史新高。在世界經濟強勁增長、國際市場對能源原材料商品需求旺盛以及美元貶值因素的影響下,全球貨物和服務貿易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全球貿易的高速增長既是科技進步、生產力提高、國際分工深化的共同結果,同時它又促進了世界生產。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貿易的增長率連續超過世界生產的增長率,導致世界各國的外貿依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二)以發達國家為中心的貿易格局保持不變,中國成為國際貿易增長的新生力量

美、歐、日三大經濟體既是世界經濟的主要力量,在國際貿易中也居于主導地位。目前,發達國家已經占據世界貨物出口70%以上的份額和服務貿易90%以上的份額,更為重要的是,發達國家通過開展區域貿易合作和控制多邊貿易體制來主宰國際貿易秩序,并在國際交換中獲得了大部分貿易利益。

中國是近年來國際貿易增長中顯眼的“亮點”,表現為中國不僅在全球貿易總量中的份額和排名不斷攀升,而且對全球貿易增量的貢獻也更為顯著。2004年,中國對外貿易額達到11548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德國的第三大貿易國,占全球貨物貿易總額和增量的比重分別達6.4%和20%。

(三)多邊貿易體制面臨新的挑戰,全球范圍的區域經濟合作勢頭高漲

2004年8月1日,世貿組織147個成員就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框架達成了協議,但協議的內容較為原則和籠統,各成員在農業、非農市場準入等問題上仍存在很大分歧。2005年是多哈回合談判的關鍵一年,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將在12月香港部長會議上就主要議題的實質內容進行談判。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種區域貿易協定紛繁多樣、成員交叉重疊,一些貿易協定已超出傳統的降低貿易和投資壁壘的范圍,這對多邊貿易體系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同時,以區域貿易安排為主要形式的區域經濟合作加速發展,并呈現出不少新的趨勢:一是區域貿易安排迅猛發展。二是主要貿易大國都在追求區域貿易安排的主導權。三是區域貿易安排成員間的貿易比重進一步上升。2004年,區域內貿易總量占國際貿易總量的比重已超過50%。四是國家之間的競爭正在向區域經濟集團之間的競爭轉變。區域貿易安排已經成為各國爭取市場資源、擴大發展空間、提升國際地位的戰略手段。

(四)國際貿易結構走向高級化,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發展方興未艾

國際貿易結構的高級化與產業結構的升級互為依托,其變化趨勢有以下兩個突出特點:一是伴隨著各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全球服務貿易發展迅猛。近20多年來,國際服務貿易規模已經從1980年的3600億美元擴大到目前的2.1萬億美元,占全球貿易的19%。在行業結構上,服務貿易日益向金融、保險、電信、信息、買粉絲等新興服務業傾斜,傳統的運輸業、旅游業所占份額持續下降;在地區分布上,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所占份額繼續擴大,東亞地區的增長尤其顯著。二是高技術產品在制成品貿易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尤以信息通訊技術產品出口增長最快。同時,由于跨國公司紛紛把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近年來發展中國家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快速上升。

(五)貿易投資一體化趨勢明顯,跨國公司對全球貿易的主導作用日益增強

(六)貿易自由化和保護主義的斗爭愈演愈烈,各種貿易壁壘花樣迭出

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世界各國經濟交往愈加頻繁,貿易自由化已是不可逆轉的潮流。但是隨著國際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貿易摩擦產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當前,各國經濟景氣的不均衡性、區域貿易集團的排它性、貿易分配利益的兩極化等都是造成貿易保護主義層出不窮的重要原因。

當前世界已進入貿易爭端的高發期,并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基于戰略利益考慮而引發的貿易摩擦增多。二是貿易保護的手段不斷翻新。各種技術壁壘成為貿易保護的新式武器,知識產權糾紛成為國際貿易爭端的重要方面。三是摩擦從單純的貿易問題轉向更為綜合的領域。社會保障問題、匯率制度問題等已成為摩擦的新領域,資源摩擦與貿易摩擦交互作用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四是中國已成為國際貿易保護的最大受害國。從1995年開始,中國已連續10年成為遭受反傾銷最多的國家。

我國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對策思考

(一)處理好、發展好大國經貿關系,拓展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空間。美、歐、日、東盟、俄既是全球的貿易大國(集團),也是我國重要的經貿合作伙伴。2004年,我國與歐盟、美國、日本和東盟的貿易額均超過1000億美元,分別達到1773億美元、1696億美元、1679億美元和1059億美元,占據我國外貿總額的半壁江山。目前中俄貿易規模雖然相對較小,但雙方在油氣和礦產資源、高技術等領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廣闊。深入推進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貿關系向更高層次和更廣領域發展,事關我國對外經濟工作的大局。

(二)積極發展區域經濟合作和多邊經貿關系,推動建立有利我經濟發展的全球自由貿易體制。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具有重大的經濟政治意義。我們要認真落實中國—東盟自貿區貨物貿易協議。繼續推動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在經貿合作方面取得新進展。一個更具開放性的全球多邊貿易體制,符合包括中國在內的世貿組織各成員方的長遠利益。我們要積極推動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在多邊經貿體制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做好世貿組織首次對華貿易政策審議的應對及與世貿組織申請加入方談判的工作。積極參與聯合國等多邊國際組織的活動,進一步發揮我在聯合國貿發會議、開發計劃署等機構中的作用。

(三)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著重推進高技術產品和服務出口。我國以數量增加為主的增長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制約,必須加快外貿從數量增長為主向以質取勝轉變。要繼續落實和完善出口退稅等各項政策,在確保出口穩定增長的同時,下大力氣轉變出口增長方式。狠抓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結構調整;深入實施科技興貿戰略,抓好高新技術產品、軟件和醫藥出口基地建設,重點支持汽車及零配件、船舶、鐵路設備、通訊產品、生物醫藥等產品出口,加快形成高新技術產品帶動機電產品出口,機電產品出口帶動外貿出口的格局;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商品出口;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著重引進高端加工增值環節。同時,組織協調好國內急需的能源、重要原材料、關鍵技術和重大設備的進口。

國際貿易前景怎么樣?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快,以及中國加入WTO后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進一步接軌,迫切需要一大批熟悉國際貿易實務、市場營銷技巧、熟練掌握商務英語的高級國際貿易人才。而傳統大學很難培養滿足企業需求的高級國際貿易人才。致使具備良好職業素養、專業能力的高級國際貿易人才成為所有涉外企業高薪爭搶的人才之一!

目前,在中國的珠三角、長三角地區,近40%以上的企業依靠對外貿易生存和發展,擁有獨立的外貿部。80%的企業開展對外貿易業務。所以國際貿易機會已經成為企業精英和競爭至關重要的環節,甚至決定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一直以來,固定投資、自主消費、國際貿易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可見國際貿易在國家經濟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國際貿易領域出現的新趨勢、國內經濟與國際經濟的進一步融合以及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國際貿易學科的發展日益呈現出國際化、市場化等方面的趨勢,對我們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國際貿易專業一般的就業去向為:企業外貿部門中從事一般性進出口業務的談判、生活及工作接待專業人員,一般貿易交往中各種資料、合同的草擬、貿易交易實務、結算實用型專業人員;三資企業中從事和參與企業貿易外事活動的實用型專業人員;旅游業、對外飲食服務和其它行業中,從事商貿活動,經營的實用型專業人員;跟經濟相關的職業如銀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保險等專業人員。就業率在所有專業中名列前茅——中國加入WTO后對外貿人才的需求迅速提高。其中一個就業現象值得注意,那就是:到國內的涉外企業、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分支機構的越來越多,到這些公司就業的人數越來越多,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

現在國際貿易專業就業形勢如何?

目前我國的國際經貿人才在數量上嚴重不足,在業務上、素質上符合國際貿易人才條件的人數不多,在二十一世紀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地球村的出現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與國外的貿易往來將進一步增大,因此大批量的培養國際經貿人才已成為我國人才培育工作所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由于經濟改革初期社會上需要的經貿人才急速增長,使得該類人才非常吃香,于是許多高校基本都開設了經貿專業,在幾年的時間內造成了功過于求,再加上東南亞的金融危機、全球經濟的增長放慢等原因,經貿專業火爆的景象已經時過境遷,但是隨著中國加入WTO,一些中美、日本等地區有較多的知名零售業巨頭進入我國,給國際經貿專業人才提供了機會。在銀行、保險、財務、管理等許多服務領域,均需大量熟練掌握國際貿易慣例,能利用網絡營銷進行全球溝通的人才。據有關專家保守估計,即使仍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五年內國內擁有外貿進出口權的企業數量將達到36萬家,是現在外貿企業數量的兩倍,僅按每家新增企業需要十位外貿專才計算就需要180萬人,而根據國家教育部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統計,我國每年高校經濟類畢業生在13萬人左右,即使13萬人全部從事國際貿易工作五年內也只能培養出65萬名該行業人才,尚有一百萬人才的大缺口。 雖然我國的外貿行業又遇到一個發展良機,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國際經貿人才都能受到企業的吹捧,這是因為我國對外經濟貿易行業已不再是改革開放初期的低水平運行狀態,如今對人才的要求有了全面提升,不僅要掌握最新的專業知識,而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實物操作經驗,同時必須持有國家頒發的資格證書、就業資格證書是最重要的崗位敲門磚,懂得國內外貿易法規和操作慣例,從業經驗豐富是獲得高薪的關鍵,比如目前具有單證員證書者非常少,有證書者月薪一般可達五千元,而國際貿易單證操作技能是每個從事國際貿易業務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基本功,大學生進入外貿、外資企業工作,一般都是從單證操作員做起,因此如果大學畢業生求職前取得單證員證書第一份工作的收入就比一般白領高得多。 有業內人士估計,現在全國能熟練運用外語和法律知識與國外客戶洽談業務、簽定合同的僅有2000人左右。涉及國際法、國際貿易法和WTO規則的律師尤其稀缺,上海五千多名律師中只有50名左右的律師具備這樣的素質和能力,根本做不到每個企業在對外經濟活動中都有律師的協助,而涉外律師的收入相當可觀,除了涉外法律案件一小時的買粉絲費可達數百美金。根據近兩年的行業發展當前急需的國際商務談判人才主要涉及的領域有信息通訊、生物工程與醫藥、環境保護、新材料與新能源、現代農業、地球空間信息技術等專業,以及與奧運、世博會相關的建設,與市場開發領域的招商引資、海外融資、上市與開拓海外市場等活動。國際貿易的成交金額動輒數百萬美元,對企業來說國際商務談判師是外貿企業中不可或缺的人物,特別是有職業證書和實際經驗的國際商務談判人才在獵頭市場中往往是有價無市。

采納哦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