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對策(我國跨境電商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

时间:2024-06-06 14:14:04 编辑: 来源:

性,確立并執行跨行、跨國網上支付綜合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劉繼萍.中國外貿企業電子商務發展戰略探討[J].中國經貿,2004,(02).

[3]高功步,焦春風.中國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國際化發展戰略[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 2005,(02).

[4]張小蘭,彭真善.企業聯盟實現外部規模經濟效應的分析[J].經濟問題,2004,(03) .

如何應對國際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政策的挑戰

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產生十大影響。這也包括我們中國在里面。

第一個大影響,電子商務推動了整個世界貿易和中國貿易的發展。電子商務最大的好處提供了貿易便利化,這樣的貨物貿易跟服務貿易都得到了比較高速的發展。在服務貿易里面,1999年全世界的貨物貿易當時是2400億美元。2001年電子商務貿易超過了一萬億美元,2006年全世界電子商務約占18%左右,這個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

服務貿易也在取得高速地發展。第一個觀察結果,電子商務的發展大大促進了國際的貨物貿易跟服務貿易的本質的發展。

第二大影響,電子工具使得國際貿易和交易手段更加便利,更加快捷。具體表現交易工具上能夠比較快捷,成本跟交易費用大概降低了。

第二,付款方式上,架起了一座高速運轉的橋梁,在資金運轉上。

第三,在交付方式上向多種多樣的方式發展,電子工具使得國際貿易本身的發展跟家便利更加快捷。

第三個影響,傳統的國際貿易經營主體發生了重要的變化,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發展,一些專門化的搜集信息的產業出現了,出現的虛擬的公司和一些企業,這跟原來不太一樣。此外,中小企業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國際貿易經營主體跟原來有很大的變化。

第四,國際貿易經營管理方式在電子商務發展以后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第一,形成了新的貿易服務的方式,突破原來的傳統貿易以單項物流為主的格局,現在實現了以物流為基礎,以信息流為中心,商務流為主體的經濟戰略。所以它為世界各個國家制造業、貿易廠商能夠提供全方位的、多層次的、多角度的互動式的商貿服務。使得國際貿易項目深層次發展。

第二,引發國際貿易中間組織結構的革命。電子商務出現以后,信息網絡成為最大的中間商,傳統的貿易里面存在中間商、代理商和進出口商地位相應下降。

第三,電子商務經營管理的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第五,電子商務改變了傳統成本的變化,具體表現是,在成本里面出現了技術成本,出現了安全成本和法律成本。這些成本對企業帶來挑戰。哪些企業如果能夠更好地接受技術成本、安全成本和法律成本,它的競爭力也就相應提高了。如果哪些企業不能接受技術成本安全成本和法律成本,它的競爭能力也就大大下降,這給中小企業帶來嚴峻的挑戰。

第六,電子商務對國際市場產生重大的影響。電子商務將在全球出現一個統一的虛擬市場,因特網已經覆蓋了150多個國家,連接的網絡已經達7萬多個了,終端以每年16%的速度發展,出現了一個虛擬的市場。

第二,市場價值規律將在全球范圍內發生作用。

第三,原來的國際貿易的規則將發生大的變化。現在電子商務一方面是貿易便利化,同時也出現問題,現在中間環節像身份證認證,信用的認證,金融結算等等新的服務中介成為國際貿易新的環節。

第四,國際貿易營銷觀念要發生很大的變化。

第五,買方對于市場的左右能力加大,市場的分割加劇。電子商務對國際市場第一方面使得國際市場進一步統一,第二是對國際市場的分割進一步加劇。

第八個影響,電子商務發展下貿易得到高速地發展,全球的經濟福利可能提高。全球來講,經濟福利有所提高了。這對生產商有好處,對貿易商有好處,國際分工進一步深化了,這樣全世界整體的福利效益都能夠得到提高了。但是這帶來一個問題,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里面,差距可能拉大。發展中國家在電子商務迅猛發展以后,在電子商務所帶來的全球的利潤分配里面,如果現在發展中國家現在趕不上,不能迎頭跟上,這樣電子商務所帶來的全球的增長里面的福利可能比過去還少。

目前發展中國家電子商務出現以后,福利的分配給它提供嚴峻地挑戰。

第九,電子商務對國際生產對國際貿易的基礎影響加大。

第一,出現了彈性企業,生產更具有靈活性。庫存可以減少到一定的程度。第二,跨國公司在生產中出現全球通用的生產標志,競爭加劇了。第三,改變企業的傳統生產模式,根據定單生產,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第十,世界經濟結構要向服務業,向信息化產業進一步發展,要發生很大的變化。電子商務發展以后,對國際貿易的政策取向可能要發生很大的變化。

第一個變化,對多變的貿易體制,以世界貿易組織以組織和法律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提出在政策上提出巨大的挑戰,這個挑戰來自幾個方面。第一,電子商務基本屬性的界定如何界定,電子商務出現以后,跟已有的世界貿易組織已有的協議如何接軌,已有的一些協議如何接軌的問題。電子商務里面的一些電子商務行為的內涵如何把它界定。到目前為止世貿組織這方面剛剛開始接觸。

第二,電子商務出現以后安全性出現了。第一,對企業本身數據的安全,第二,對國家的經濟安全,對國家的意識形態的保護帶來巨大的挑戰。這個安全來自兩方面,一個是企業的問題,一個是作為國家本身的發展問題。安全這個問題是怎么樣解決這個問題。

第三,現在關稅。原來說暫時不征稅,將來是不是要征稅,在電子商務的貿易上,征稅不征稅的問題。如果征稅,征稅的過程怎么執行。對網絡交易的統計技術標準怎么執行?現在就是統計的問題怎么解決,這是關于關稅的問題。第四,在多哈會合電子商務議題上有如何給予發展中國家特殊待遇的問題。電子商務在服務業里面都得到一些特殊的待遇,在多哈會合里面,發展中國家如何考慮他們的困難,采取特殊的政策,幫助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這樣能夠真正實現世貿組織本身的目標了。

在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的框架下,世貿組織,多邊貿易的體制如何把原來特色的待遇,能夠貫徹到多邊貿易化、貫徹到電子商務各種各樣的協議里面去,這是很大的問題。

第五,現在世貿組織TRIPS,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制定了,涉及到一些電子商務的問題,但是現在還很不全面。電子商務里面實現了運營、商標、版權、出版等問題。如何在TRIPS里面如何得到體現。電子商務出現以后,對世界貿易組織多邊貿易體制提出了巨大的挑戰,這應該很好地解決,如果不解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世界貿易里面的差距可能拉大。

第二,對各個國家貿易政策的走向的影響。第一,現在整體上來看,發達國家主張貿易技術化,就是電子商務自由化。他們通過各種的途徑來推動電子商務自由化,他們認為電子商務是他們打開世界市場的一個強有力的武器。他們這方面有巨大的優勢。發達國家對電子商務自由化非常積極。

第二,對發展中國家來講,現在提這個問題是發展中國家對電子商務自由化處在什么樣的態度。現在發展中國家感到比較尷尬,一方面,發展中國家想利用電子商務加速他的后發優勢,加快他的發展。但是發展中國家感到自己的資金,感到自己的技術不足。所以,處在一個被動的地位。

現在發展中國家在電子商務自由化過程里面處在被動接受的過程里面。所以到現在少數的發展國家,包括新加坡、包括韓國,包括我們的中國,現在在貿易自由化方面比較積極,制定了各種各樣的政策。但是現在廣大的發展中國家電子商務基本上沒有得到普及。在發展中國家在電子商務貿易自由化的過程里面,他們的態度不太一樣。少數的發展中國家發展比較快的,可能支持貿易自由化,可能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對電子商務貿易自由化有憂慮。

第三,非政府組織目前對電子商務貿易自由化基本上處在反對和焦慮的態度。現在非政府組織對經濟全球化他們抱著一個否定的態度,他們對世貿組織開會包括近來在韓國開的世界貿易論壇會他們都持反對的態度,現在非政府組織現在很強大,他們對電子商務自由化采取不歡迎的態度。如何向全世界真正了解全世界電子商務代表世界發展的方向,同時很好地解決發展中國家在電子商務發展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

如果這個問題在世界范圍得到很好的解決,電子商務在全世界自由化的推動可能遇到很大的困難。

因此,現在電子商務出現了以后,對國際貿易帶來很大的發展機遇,對國際貿易給帶來很多的挑戰,我覺得這次APEC成員國在電子商務化方面進行合作,加強溝通,能夠通過各種論壇加強交流。這樣對商業自由化的過程里面,和對電子商務發展過程機遇,作為APEC成員可以得到很好地利用。同時,我們之間加強合作,可以有利于化解電子商務給國際貿易帶來的一些風險。化解一些憂慮了,迎接挑戰。

這樣,促進整個APEC成員眾頭地發展。在電子發展的自由化過程里面求得雙贏和多贏,帶動和促進世界經濟的貿易和發展

我國跨境電商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安克創新(300866);跨境通(002640);天澤信息(300209);ST華鼎(601113);聯絡互動(002280);廣博股份(002103);蘭亭集勢(LITB);新維國際控股(08086.HK)等

本文核心數據: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跨境電商交易規模;跨境電商產業鏈

行業概況

——定義

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電子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電商物流及異地倉儲送達商品,從而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

跨境電商推動外貿模式改變,縮短外貿交易鏈條。傳統貿易模式中,往往是專業外貿經銷商專門從事跨境貿易,幫助制造商將生產的貨物出口,并在目的國對接專業的外貿采購商,收貨后分給各級分銷商、零售商。而在電子商務的幫助下,制造商僅需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即可觸達消費者,貿易鏈條大大縮短,對維持我國對外貿易的穩定增長具有深遠的意義。

——產業鏈剖析:出口和進口跨境電商為產業鏈主體

跨境電商產業鏈包括跨境電商進出口主體以及跨境電商服務商,跨境電商服務商主要包括跨境支付、跨境金融、跨境物流等配套服務產業。中國跨境電商產業鏈如下:

目前,我國跨境電商行業產業鏈企業豐富。出口跨境電商代表企業有阿里速賣通、賽維時代、百事泰、沃爾瑪等;進口跨境電商有天貓國際、京東國際、考拉海購、洋碼頭等。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進入3.0階段

回顧中國電商行業發展歷程可以發現,跨境電商是從傳統外貿發展到外貿電商,在進一步發展成為跨境電商的,跨境電商發展至今,也不過二三十年的時間,借助于互聯網技術的快速提升,跨境電商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總體來看,大致可將跨境電商的發展歷程劃分為三個階段:

行業發展現狀

——跨境電商綜試區達到132個

2022年2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在鄂爾多斯市、揚州市、鎮江市、泰州市、金華市、舟山市等27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這是試驗區近7年時間里的第6次擴圍,范圍已擴至全國132個城市和地區。

——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增長15%

與全球經濟復蘇仍受疫情影響,不同程度受挫的情況下,我國進出口規模仍然實現持續增長。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約19237億元,比2020年增長18.6%。

在進出口結構方面,目前我國跨境電商仍然以出口為主,且出口占比逐年提升。2021年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中,出口總額占比超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