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深圳海外聯誼大廈管理處電話(馬化騰的奮斗史)

时间:2024-06-02 04:36:53 编辑: 来源:

29´之間。新加坡本島由東到西約42公里,由南到北約23公里,包括所有大小島嶼在內,總面積為682.7平方公里。本島以外的其余島嶼,較大的有德光島(24.4平方公里),烏敏島(10.2平方公里)和圣淘沙島(3.5平方公里)。

國名 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馬來語:Republik Singapura)

國名來由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盤那乘船到達此島,看見一頭黑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遂有“獅城”之稱。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于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過去華僑多稱其為“息辣”,即馬來語“海峽”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為星洲、星島的。

別稱 星洲、星島、獅城

新加坡共和國國旗國旗

由上紅下白兩個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長與寬之比為3∶2。左上角有一彎白色新月和五顆白色五角星。紅色代表人類的平等,白色象征純潔和美德;新月象征國家,五顆星代表國家建立民主、和平、進步、正義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顆星的組合緊密而有序,象征著新加坡人民的團結和互助的精神。

新加坡共和國國徽國徽

由盾徽、獅子、老虎等圖案組成。紅色的盾面上鑲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與國旗相同。紅盾左側是一頭獅子,這是新加坡的象征,新加坡在馬來語中是“獅子城”的意思;右側是一只老虎,象征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歷史上的聯系。紅盾下方為金色的棕櫚枝葉,底部的藍色飾帶上用馬來文寫著“前進吧,新加坡!”

國歌 《前進吧,新加坡》 (英文:Come on, Singapore)

國花

以一種名為卓錦·萬代蘭的胡姬花為國花。東南亞通稱蘭花為胡姬花。卓錦·萬代蘭是由卓錦女士培植而成,花朵清麗端莊、生命力特強,它象征新加坡人的氣質和刻苦耐勞、果敢奮斗的精神。

首都 新加坡(Singapore)

面積 699.4平方公里(新加坡統計局2005年統計)

時區 東八區(UTC+8)

比格林威治時間(GMT)早8個小時,與北京時間相等。

國際長途接入代碼 +65

獨立日 8月9日(1965年)

語言

國語:馬來語

官方語言:英語、漢語、馬來語、泰米爾語

行政用語:英語

自然地理

位于東南亞,是馬來西亞半島最南端的一個熱帶城市島國。面積為699.4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有長堤與馬來西亞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由50多個海島組成,新加坡島占全國面積的91.6%。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3米,海岸線長193公里。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4~27℃。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年平均濕度84.3%。

人口概況

截至2007年6月為止,新加坡人口總共有468.06萬名,比前一年增加了4.4%;其中,約370萬名是公民和永久居民,其余約100萬名是非居民。公民和永久居民的人口增加1.8%,而非居民則增加了14.9%。華人占75.2%,馬來人占13.6%,印度人占8.8%,其他種族占2.4%,包括巴基斯坦人、斯里蘭卡的泰米爾族人和西方人。每平方公里達400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的經濟傳統上以商業為主,包括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是東南亞最大的海港、重要商業城市和轉口貿易中心,也是國際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中心。獨立后的新加坡經濟發展引人矚目,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旅游業是新加坡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三大經濟支柱產業:國際貿易,加工業,旅游業)。

獨立后,政府堅持自由經濟政策,大力吸引外資,發展多樣化經濟。八十年代初開始,加速發展資本密集、高增值的新興工業,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力求以最優越的商業環境吸引外來投資。以制造業和服務業作為經濟增長的雙引擎,不斷提高產業結構,90年代尤為重視信息產業,已投資在全島興建“新加坡綜合網”。為進一步推進經濟增長,大力推行“區域化經濟發展戰略”,加速向海外投資,積極開展在國外的經濟活動。經濟以五大部門為主:商業、制造業、建筑業、金融業、交通和通訊業。工業主要包括制造業和建筑業。制造業產品主要包括電子產品、化學與化學產品、機械設備、交通設備、石油產品、煉油等部門。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飼養和水產業。糧食全部靠進口,蔬菜自產僅占5%,絕大部分從馬來西亞、中國、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進口。服務業為經濟增長的龍頭產業。包括零售與批發貿易、飯店旅游、交通與電訊、金融服務、商業服務等。旅游業是主要外匯收入來源之一,主要景點有圣淘沙島、植物園、夜間動物園等。

貨幣:貨幣為新加坡元(S$),1元等于100分。紙幣面值有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硬幣有1分、5分、10分、20分、50分、100分。

交通:新加坡是東南亞地區聯系歐洲、美洲、大洋洲的航空中心,航線通達54個國家(地區)、127個城市。從中國的北京、廣州、廈門、深圳等城市都可直航新加坡。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機場之一。 新加坡交通發達,設施先進,有火車及巴士來往馬來西亞、泰國各主要城市。長途巴士總站設在新橋路,每天有數班車通往馬來西亞的吉隆坡、關丹、馬六甲等。

地鐵:地鐵是新加坡最為便捷的交通工具。地鐵全長67公里,設有42站,分為兩線:即從海濱灣通往義順為南北線,從巴西立通到文禮為東西線。在每個地鐵車站里都有標示非常清楚的路線圖及使用說明,搭乘地鐵前最好先確定車費及地點。南北線以“N”表示,黃色表示北行線,紅色表示南行線;東西線以“W”表示,綠色表示東行線,藍色表示西行線;市中心區以“C”表示。要查看站名只要記住顏色及號碼即可。

地鐵車站的運作完全自動化,由電腦控制自動售票機、乘客出入閘口等。到自動售票機前投入硬幣,同時按下應付車費的按鈕,如有余額,機器會自動找錢,并付給車票。地鐵車票有時間限制,扣掉搭地鐵所需時間外,若在閘門內逗留超過半小時,車票便自動作廢,乘客無法再通過電腦閘門,若想出來,須另外補票。地鐵運行時間是早6點至晚12點。

[編輯本段]新聞出版

英文報有《海峽時報》《商業時報》《新報》;華文報有《聯合早報》《聯合晚報》《新明日報》;馬來文報有《每日新聞》;此外還有泰米爾文報《泰米爾日報》。廣播電臺于1936年開播,1959年1月起以馬來語、英語、華語、泰米爾語廣播。新加坡廣播電臺擁有并經營12個國內電臺和3個國際電臺。新傳媒電視(MediaCorp)擁有并經營5個頻道,兩個播送華文節目(U頻道,第8波道),兩個個播送英文節目(5頻道,移動電視),還有一個付費網絡電視,每天播送24小時。12電視私人公司經營2個頻道,一個主要為馬來族和印度族人口服務,另一個主要播送體育及文藝節目。1995年有線電視網開通(星河電纜電視),用戶可接收30多個頻道、10余個國家的電視節目。1995年開通衛星電視。

[編輯本段]對外關系

立足東盟,致力維護東盟團結與合作、推動東盟在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面向亞洲,注重發展與亞洲國家特別是中、日、韓、印度等重要國家的合作關系;奉行“大國平衡”,主張在亞太建立美、中、日、俄戰略平衡格局;突出經濟外交,積極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已與新西蘭、日本、歐洲自由貿易協會、澳大利亞、美國、約旦、韓國、印度和巴拿馬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與新西蘭、智利、文萊簽署了首個地跨三個大洲的自貿協定,并與巴林、埃及、科威特和阿聯酋就商簽雙邊自貿協定達成共識。倡議成立了亞歐會議、東亞——拉美論壇等跨洲合作機制。2004年提出建立“亞洲——中東合作對話”構想,首屆會議于2005年6月在新加坡舉行。積極推動《亞洲地區政府間反海盜合作協定(RECAAP)》的簽署,根據協定設立的信息共享中心于2006年11月正式在新成立。共與174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編輯本段]風土人情

節慶活動:新加坡日歷上印有公歷、中國農歷、印歷和馬來歷4種歷法,依各種歷法有許多節日。在保留各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新加坡政府鼓勵人們向新加坡統一民族文化習俗演變。

主要節慶有新年、印度族豐收節、新加坡河木筏大賽、印度族大寶森節、伊斯蘭教齋月及開齋節、耶穌受難日、哈芝節、衛塞節、端午節、新加坡美食節、國慶節、中秋節、齊天大圣誕辰、中秋賞燈會、印度族屠妖節、印度族九宵節、九皇爺慶典、印度族盜火節、印度族萬燈節、圣誕節等。

重要節日:華人新年:同中國春節。開齋節:伊斯蘭教歷10月新月出現之時。泰米爾新年:4、5月間。衛塞節:5月的月圓日。國慶節:8月9日。圣誕節:12月25日。

新加坡法定公共節日共計11天。除上述外,還有元旦、復活節、哈芝節、勞動節等。

飲食:新加坡餐飲匯集了當地的風味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佳肴,有中國菜、馬來菜、泰國菜、印尼菜、印度菜、西餐、快餐等。由于歷史的原因,新加坡在飲食方式和習慣方面融合了馬來族和華人的烹調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菜是“娘惹食物”。娘惹是指過去居住在新加坡、馬六甲及檳榔嶼一帶的華人女性。就口味而言,娘惹食品是最特別,最精致的傳統佳肴之一。

旅游者在餐廳、酒店消費,須付10%的服務費與7%的政府稅及1%的觀光稅,郊區餐廳或小吃店不收服務費和小費,集市小吃攤也不須另付小費。為了大眾健康,所有有空調的餐廳一律禁止吸煙。

購物:新加坡商品豐富,來自世界各地的貨品琳瑯滿目,從古典精致的東方手工藝品、款式新穎的歐洲高檔時裝和皮革制品到先進的高新技術電子器材等無所不有。新加坡市場上有特色的商品主要有馬來蠟染花布、珠寶、古玩、陶瓷器、玉器、字畫等。新加坡的物價水平較高。

[編輯本段]旅游勝地

1.圣淘沙

位于新加坡本島南部,離市中心半公里。這個田園式的度假島嶼,其馬來文名字是和平與寧靜的意思。它由一個漁村圣淘沙變為英國的軍事基地,后來又于1972年變成一個度假島嶼。

島上青蔥翠綠,有引人入勝的探險樂園、天然幽徑、博物館和歷史遺跡等等,讓人遠離城市城囂。愛海的人,可以沿著沙灘享受輕松的水上活動。而熱愛自然的人,圣淘沙也有天然人行道——龍道、海底世界、胡姬花園、蝴蝶園、世界昆蟲博物館。在歷史景點方面,則有西樂索炮臺、海事博物館和新加坡萬象館。

在主題公園方面,計有夢幻島、火焰山和高爾夫樂園。而高37公尺的魚尾獅塔,可讓游人從圣淘沙遠眺市區的高樓大廈及環繞四周小島的景色。入夜后的音樂噴泉,隨著交響樂的節奏而翩翩起舞。

圣淘沙是由圣淘沙發展機構負責管理和發展,它也管理10個較小的島嶼,包括龜嶼、圣約翰島、姐妹到及鬼島。這些島嶼是熱愛游泳、潛水和釣魚人士的樂園。

島上也有自設的交通設備。游客可以免費乘搭單軌列車、巴士、沙灘小火車前往不同目的地。此外,島上也有腳踏車出租店。

2.新加坡動物園<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