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清朝前期只允許哪一機構從事對外貿易(清朝統治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时间:2024-06-02 03:32:36 编辑: 来源:

半葉開始,清王朝已經走上衰敗的道路。吏治日益腐敗,大小官吏貪風熾盛,營私舞弊,賄賂公行。乾隆時攬朝政二十多年的權臣和珅,用各種手段積累的不義之財竟達四億兩之巨,相當于當時清政府八年的財政總收入。地方官吏巧取豪奪,更是無孔不入。道光時詩人張際亮在給鴻臚寺卿黃爵滋的信中,對吏治的敗壞作了生動的揭露:“為大府者,見黃金則喜;為縣令者。嚴刑非法以搜括邑之錢米,易金賄大府,以博其一喜。至于大饑人幾相食之后,猶借口征糧,借名采買。驅迫婦女逃竄山谷,數日夜不敢歸里門,歸而雞豚牛犬一空矣。歸未數日,胥差又至矣,門丁又至矣,必罄其家產而后已。”①在貪官污吏的敲詐勒索下,人民生活十分悲慘。

軍隊也很腐化,武備廢弛。鴉片戰爭前,清王朝擁有22萬八旗兵和66萬綠營兵。但不論八旗還是綠營,都已腐敗不堪。軍官不理營務,克糧冒餉,花天酒地,士兵不勤操練,許多人竟吸食鴉片,聚開賭場。京城的八旗兵,“三五成群,手提鳥籠雀架,終日閑游,甚或相聚賭博。問其名色,則皆為巡城披甲,而實未曾當班,不過雇人頂替,點綴了事”。外省軍隊,甚至出現了騎兵沒有馬,水勇不習水,武器生銹,炮臺失修的嚴重現象;若遇檢閱操演,騎兵便臨時雇尋馬匹,水勇雇尋漁戶冒名頂替。至于沿海水師,也大都老弱無用,戰船多半是薄板舊釘釘成的,“遇擊即破”。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