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福州海外華僑有多少(福州華僑中學高中部有多少重點班?大概共收多少人?)

时间:2024-06-03 14:16:28 编辑: 来源:

-21℃,沿海全年高于10℃。冬季溫暖,1月沿海平均氣溫7-10℃,山區6-8℃。夏季炎熱,并多臺風。年降水量1400-2000毫米,春夏多于秋冬。年日照時數為1700-2300小時;無霜期內陸260-300天 ,沿海300-360天。島嶼全年無霜雪;7-9月多臺風。 土壤 土地面積12.38萬平方千米,現有農業耕地123.47萬公頃,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沿河流域、山間谷地與低丘陵梯田等地。紅壤、黃壤為全省主要土壤類型,磚紅壤性土與磚紅壤化紅壤也有分布。 河流 主要河流有閩江、晉江、九龍江。由于降水豐沛,全省河川年徑流量達1168億立方米(閩江水量超過黃河) 。多數河流落差大且水流湍急,水力理論蘊藏量達1046 萬千瓦,可裝機容量705.36萬千瓦。沿海平均可利用的潮水面積約3000多平方千米,可供開發利用的潮汐能蘊藏量在1000萬千瓦以上。 海洋 該省東南面對臺灣海峽(東海和南海之間,平均寬180千米),海岸線曲折,多海灣和島嶼(如海壇島和南日島)。 森林植被 福建的森林覆蓋率為62.9%(2004),居全國首位。林地面積617.9萬公頃,全國六大林區之一。有的已辟為自然保護區,如三明莘口格氏栲保護區、建甌萬木林保護區及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等,福建林區可分為中西部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和東部亞熱帶季風雨林區。 植物 全省植物種類達5000種以上,其中用材樹種400余種。主要樹種有榕樹、松樹、杉樹、樟樹、楠樹、桉樹、紅樹、毛竹等。草山、草場主要有禾本科的鵝冠草、狗牙草;豆科的胡枝子、雞眼草;莎草科的荊三棱、珍珠莎等以及蘆葦、干菁等。真菌種類有400余種,食用菌和藥用菌有銀耳、黑木耳、蘑菇、茯苓、天麻密環菌等。 動物 野生動物有數千種,各種昆蟲5000種以上。列為國家級保護的珍稀動物有華南虎、獼猴、大靈貓、小靈貓、髭蟾(角怪)等以及具有科研價值的文昌魚。 25個列入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動物[1],7個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動物[2]。 白絨烏骨雞(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德化黑雞(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閩南火雞(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金定鴨(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莆田黑鴨(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莆田黑豬(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番鴨(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戴云山羊(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閩南黃牛(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晉江馬(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福建兔(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漳州斗雞(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連城白鴨(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福建黃兔(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礦產 發現礦產123種,已探明儲量的有45種,大、中、小型礦床413個。鎢、鑄型用砂、玻璃石英砂、葉蠟石、高嶺土、螢石、明礬石、磚瓦粘土,化工石灰巖、木泥混合料、混凝土用砂,壓電水晶、寶石、花崗石料14種礦產居全國前5位。 還有地熱點100余處,尤其是福州市,地下溫泉資源十分豐富。 海產品 全省近海漁場面積13.6萬平方千米,適宜海水養殖的淺海灘涂20多萬公頃。 大小港灣125個,較大港灣22個,可供建設5—10萬噸泊位的深水港6個。 水果 水果中以龍眼、荔枝、香蕉、菠蘿(鳳梨)、柑橘、枇杷等最為著名。 土特產 永定烤煙以品質優良而聞名。 茶葉中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烏龍茶)、福州茉莉花茶著名。 有筍干、香菇、銀耳、蘑菇、蘆筍、蓮子、藥材等經濟價值較高的土特產。 漳州被稱為花果之鄉,土產有水仙花、八寶印泥、片仔癀等。

參考: zh. *** /w/index?title=%E7%A6%8F%E5%BB%BA&variant=zh-

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

中國大陸有多少苗族人?

福建省人口多少

常住人口:

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福建省常住人口為36894216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34714835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179381人,增長6.28%,年平均增長率為0.61%。

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91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534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4.8%,比上年末提高1.2個百分點。

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7.78%,比上年末提高2.25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58.4萬人,出生率為15.0‰;死亡人口24.1萬人,死亡率為6.2‰;自然增長率為8.8‰。

家庭戶人口:

2010年福建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11206844戶,家庭戶人口為33397662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9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53人減少0.55人。

城鄉人口:

2014年福建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21064429人,占57.0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5829787人,占42.91%。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增加6632419人,鄉村人口減少4453038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5.52個百分點。

流動人口:

2014年福建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地與戶口登記地所在的鄉鎮街道不一致而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11074527人,其中市轄區內人戶分離的人口為830446人。具有外省戶籍的遷入人口為4313602人。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與戶口登記地所在的鄉鎮街道不一致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5163304人,增長87.35%,具有外省戶籍的遷入人口增加2168334人,增長101.08%。

擴展資料:

人口性別構成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初步匯總數據顯示,全省常住人口中:

男性人口1898萬人,占51.45%;

女性人口1791萬人,占48.55%。

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6.36下降為105.96。

人口年齡結構

普查數據顯示,全省常住人口中:

0—14歲人口571萬人,占15.46%;

15—64歲人口2828萬人,占76.65%;

65歲及以上人口291萬人,占7.89%。

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7.56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6.21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35個百分點。

人口受教育程度

普查數據顯示:

全省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9.02年,與2000年第五次普查相比提高1.51年。

全省每10萬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由2000年2967人上升為8361人,增加1.8倍;

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由10602人上升為13876人,增長30.9%;

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由33708人上升為37886人,增長12.4%;

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由38317人下降為29801人。

全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90萬人,與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160萬人,文盲率由7.20%降為2.44%,下降4.76個百分點。

民族分布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