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租房給直播帶貨會有風險(我想租房子擺淘寶店鋪家具,做直播帶貨可行嗎?)

时间:2024-06-01 12:35:04 编辑: 来源:

度、單顆重量、果型都提出了具體要求。但在簽合同時,代辦在原本的合同里,自己又用筆加上了可以收取二三級果一起采摘的補充條款。

“之前是沒有那些條款的,代辦后面自己補上的。簽字時天已經黑了,我們已經找了一天的貨,很累,天黑在村子里也看不太清楚,就簽了字按了手印,結果被騙了。”

還有一次賣臍橙,任海龍挑了幾個山頭的貨,終于找到了自己滿意的園子。把果子拉回倉庫時,已經晚上近12點,他得意地用工具測了糖度,還隨機拿了幾個嘗了嘗,對自己挑的貨感到很滿意。

到了第二天打包發貨的時候,他和小親盯著裝箱。“中午,合作的那個人喊我們出去吃午飯,就一頓飯的功夫,就讓人把之前剩的一些不好的果子,貼上我們的快遞單發走了。下午我們兩個還親自蹲在那邊挑果子,到晚上才發現一部分快遞單不見了,發出的貨也攔截不了了。”

任海龍和小親只能拿手機一個個號碼撥給下單的消費者,全額退款。有的人接到電話,聽到要求退款,以為遇到了電信詐騙,就把海龍的電話舉報了。“那一天我們打了400多個電話出去,到下午就打不了了,被封號了。”

一些粉絲了解緣由后,覺得到貨的臍橙還能吃,沒要退款。“但我們還是退了70%以上,幾萬塊錢都是自己貼的。”打那之后,每一次挑果園、打包發貨,任海龍和小親都全程盯著。

還遇到過蠻橫的,一定要海龍把好果、壞果一起摘走,叫了20多個人圍住海龍不讓離開。最后小親只能報警解決。

雖然遭遇了不少事,任海龍還是覺得自己遇到的好人多。在海南幫著他鑒別芒果的哥們兒、邀請他嘗當地菜的果農、和他搭伴一起找水果的同行……

4

只有在賣水果時被肯定

一年到頭,任海龍幾乎都漂泊在外,跟著季節,從一個地方換到另一個地方。他在部隊時學會了開車,一年多前為了找產地方便,自己貸款買了輛,姑姑在他的后視鏡上系了紅色的布條。

他很少去看山看水、領略異地風光。大多數時間都在路上,“全國的高速長得都差不多”,下了高速就去看果子。

為了節約成本,他總是在水果產地附近的村子里短租房子住,一個月幾百到一千塊不等。在三亞,他和小親找到了月租一千元的房子,還沒等買齊全生活用品,就趕緊從民宿搬了進去。今年租房,排在首位的要求就是房子要安靜。之前在四川,他租的房子旁邊是村民養雞的雞舍,有時候一只雞興奮起來,連帶著十幾只都在凌晨4點叫喚。

任海龍說,自己就像蒲公英,一直飄著,沒有歸屬感。

那為什么還要堅持?“從小做各種事情都是收到否定,學習很努力成績卻不好,在部隊管人管不住還不如自己當個新兵,出來打工后也技術一般……只有在賣水果這件事上,收到了老粉和新來直播間的粉絲肯定。”海龍覺得,大家能體會到他在選果賣貨上的堅持與用心,這是不一樣的成就感,不關乎賺多少錢。

熟悉他的粉絲都知道任海龍的“話術”。在直播間里,盡講自己的水果有哪些缺點,金煌芒容易有黑絲、茂谷柑不夠甜、車厘子容易壞……“我可以保證的是,我直播間里的水果不會是百分之百的好,肯定有不好的。新粉絲沒買過的可以發貨前退了,咱們先磨合磨合。”很多人收到貨后,在粉絲群里說海龍是“騙子”,口感明明不錯。

“有時候大家說我這兒水果好,我其實老心虛了。口感這個東西很主觀,有的人本身平時吃的產地或者時間就合適,在我這都算不上好吃了,然后人家一買就挺失望的,大家還是別給我宣傳。”任海龍對此回應道。

4月,他終于等到了自己滿意的時候,開始直播賣海南的鳳梨。卻發現市場上的鳳梨,口味在這個時候都不錯,“和我的差別沒有多少,甚至比我的好吃,大家也不一定在我這兒買。”他對已經等了大半個月的粉絲們說。

帶貨的第一年,任海龍賺的錢,刨去各種成本,將將和在船廠打工時持平,第二年好轉了不少。如今,他已經很滿足。那個曾經一天掙300塊就很開心的小伙子,在不知不覺中,成長了起來。他還是不擅長說話、老實木訥,但卻可以在陌生果園龐雜的信息里,分辨出果子的質量與層次,心中設置好了訂貨標準。

小親說,海龍如今是她的支柱,她的面子。

任海龍曾寫下兩個愿望,一是帶撫養他長大的姑父去祖國東南西北各一個地方旅游,二是把自己在村里買的二手房裝修好搬進去,也算有個家了。后來,他在兩個愿望后面都加了半句話:已有能力完成。

2019年11月,任海龍走紅的視頻下,有條當時的網友留言:“這樣的男的能養活一家人,加油。”

過度消費的壞處?

“過度消費”打破“量入為出”的傳統消費觀,多數屬于非剛性消費,追求的不再是物品的實用功能,而是追求的金錢財力、社會地位、聲望名譽等,消費水平遠超出個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

01消費觀念已走偏

“消費主義”風靡的時代下,年輕人對品牌、時尚潮流、明星代言等標簽的消費總是趨之若鶩,因為這些標簽代表了消費階層的身份、地位、形象、品味等。“奇葩”、“個性”、“超前”、“沖動”已經成為年輕人消費的代名詞。

02場景消費易沖動

在直播帶貨、故事場景、饑餓營銷、618、雙11、雙12等場景營銷廣告輪番轟炸后,年輕人早已被“洗腦”,消費的欲望、需要和情緒已經被點燃,沖動消費和過度消費也就在所難免。

03空虛感欲壑難填

網游、購物、社交等成為年輕人消弭空虛感的首選,對這些消遣方式帶來的愉悅感更是欲罷不能。一旦過度消費,比如網游充值、購物、社交打賞等,空虛感和消費欲望會再次被無限放大,欲壑難填。

04移動支付的刺激

移動支付一方面讓年輕人再也不會感受到失去100元人民幣的“痛苦”,還有一種“錢花不完”的錯覺。另一方面,移動支付背后的消費行為已被商家掌握,商家會“千人千面”推送產品,再度刺激消費。

過度消費給年輕人帶來債務危機,不得不“拆東墻補西墻”,于是,開始把手伸向網貸平臺。比如,前幾年出現的“套路貸”、“校園貸”、“裸貸”等不良貸款產品,以極低的貸款門檻和高利率在年輕人中推廣。

過度消費的危害

“過度消費”表面上是提高了物質生活水平,其實質卻在扭曲和麻痹年輕人的三觀,帶來嚴重的危害:

01浪費時間和金錢

過度消費消耗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有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過度消費使得年輕人沒有時間和精力對工作、對生活等方面進行認真的規劃與思考,恰恰這些事情要遠比消費更重要。

02深陷債務危機

儲蓄、投資和消費是財富分配的三大板塊,過度消費意味著財富中的儲蓄和投資的銳減。一旦年輕人對高額消費負債的還款能力和風險把控不足,極易導致較高債務風險,甚至將還貸壓力轉嫁到其家庭。

03影響個人征信

如果使用信貸產品進行過度消費,可能會導致無力償還債務或者逾期償還債務的現象發生,嚴重影響個人征信,不良個人征信對衣食住行的影響卻又非常大。

如何避免過度消費

01利用延遲滿足管理欲望

欲望猶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旦點燃,一發不可收拾。及時滿足可以帶來短暫的愉悅或快樂,但是“欲望”卻被再次放大。很多時候,我們發現消費帶來的并不是快樂,而是無窮無盡的空虛感。

所以,學會利用延遲滿足,放棄眼前的誘惑,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欲望。捱過消費沖動的那瞬間,你會發現,消費欲望火焰已經熄滅不少。

02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樹立“量入為出,適度消費”的消費觀,減少虛榮心,不盲目攀比。根據自身工作和生活的需求,將收入分為儲蓄、投資和消費三部分,拒絕淪為“月光族”、“月欠族”。其中,儲蓄是必不可少的,投資可以是理財投資,也可以是教育投資等。消費上要適度消費,減少非剛性消費的支出。

03建立良好的生活品質

良好的生活品質要靠勞動創造,靠汗水去澆灌,而不是靠舉債或者貸款。沒有勞動收入做保障,生活品質終歸是虛幻的。

04注重自我價值提升

雖然品牌知名度、時尚潮流、明星代言等等標簽代表了消費階層的身份、地位、形象、品味,但是只有“高境界的精神品質追求”才值得推崇。鞭策自己,約束自己,注重自我價值的提升,通過不斷努力向上的過程成為真正有價值的人。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