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海外華人為什么不建國(華人在海外建立的國家,想歸入祖國卻被拒絕,是哪個國家?)

时间:2024-06-03 10:18:57 编辑: 来源:

的共和國(1776年建立,1886年被荷蘭侵略者消滅。)

羅芳伯,原名羅芳柏,羅芳伯是后人對他的尊稱。生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自幼學文習武為群兒冠”。由他建立的蘭芳到底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大企業?抑或是一個幫會?我的答案:三者皆是。最早是幫會,后來是企業,最后是國家。

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羅芳伯鄉試不第,“乃懷壯游之志”,發揚客家精神,漂洋過海,登上婆羅洲(今西加里曼丹島)。到了東萬律,羅芳伯最先建立的是蘭芳會,一個以保護華人社團為業的組織,其實就是一個幫會,主要的對手是天地會。經過多次交手,天地會滅亡,蘭芳會發展壯大。

當時,東萬律面臨內憂外患,內部互相爭斗外部又有強鄰入侵,在印度尼西亞的荷蘭殖民者聯合東印度公司,曾多次向坤甸一帶發動武裝侵略。羅芳伯和他的伙伴,和當地人一起,協助當地蘇丹首領平了土著人的叛亂,得到了首領的嘉獎,將東萬律劃歸羅芳伯管轄。這塊地方有10多萬人及南北幾十公里的產金地,吸附華人數萬,土著好幾十萬,順理成章地成立了巨大的經濟實體—蘭芳公司。

公司成立后,羅芳伯一個個收拾了當地四分五裂的各種華人團體、商會、村寨,消滅了所有對手。這時的蘭芳公司已經擺脫了先前的幫會性質,正式以一個軍隊的面目出現了。

1776年,羅芳伯將“公司”改為“共和國”,建立了自治政府。這一年定為蘭芳元年。當時,大家推薦羅芳伯為國王,羅芳伯不同意以王相稱,后由各代表商議建立蘭芳大總制,稱羅芳伯為"大唐總長"或"大唐客長"。但他向北京派遣使者前去朝貢時,仍然使用的是“蘭芳公司”的名義。

羅芳伯任總長19年,于1795年在西加里曼丹病逝,終年58歲。羅芳伯病故后,由江戍伯繼任其位。

蘭芳國110年歷史中,前后共有12位元首。元首的更迭,用的是一種介乎于民主選舉和禪讓的形式。羅香林的《西婆羅洲羅芳伯等所建共和國考》做出了這樣的結論:“清乾隆年間,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市梅縣區)有羅芳伯者,僑居南洋婆羅洲(Borneo)西部之坤甸(Pontianak),墾辟土地,策眾采礦,并助土著蘇丹,平定禍亂,一時僑民多歸依之。東征西討,所向披靡,蘇丹知勢力不敵,因分土而治。芳伯乃為之奠都邑,定官制,修軍備,開商場,興礦冶,撫民庶,建元蘭芳,建國號曰蘭芳大總制。受推為大唐總長,蓋為一有土地、人民與組織,及完整主權之共和國焉。”基本上這就一錘定音啦,蘭芳就是共和國。這個論斷,被廣泛接納。互聯網上,如果你搜尋“已經消失的國家”,蘭芳是其中一個。

“蘭芳大總制”是于1884年被荷蘭人解散的,一共存在了107年,是婆羅洲最后一個消亡的華人公司。在此之前,1850年,當另一個華人公司大港公司與荷蘭人武裝對抗的時候,蘭芳站在了荷蘭人一邊。當時一部分敗退的大港公司的人逃往蘭芳的領地,被蘭芳當時的甲太劉阿生帶著600多壯丁堵截,繳了大港人的武器,并將首領擒獲送交荷蘭人。據說,這是因為以前與大港結下的怨——此前大港公司曾與另一個華人公司三條溝公司沖突,蘭芳的人救下80名三條溝人并將他們接到船上,不料船后來漂到大港的地盤,全部人都被殺了。

不同派別不同地域華人之間的爭斗,其實在中國大陸之時就很嚴重,到了海外內斗依然。但是,大港公司覆滅之后,蘭芳公司的日子也就不長了。劉阿生1884年病逝后,公司的人對繼任人意見不一,荷蘭人趁機宣布接管,雖然一些蘭芳的人反抗,但終歸大勢已去。

在蘭芳的一百多年歷史中,始終也沒見到過當時的中國政府對他們表示過什么。在《年冊》中,有“羅太哥初意,欲平定海疆,合為一屬,每歲朝貢本朝,如安南、暹羅稱外藩焉”的說法。有人說蘭芳曾派人去清廷請求接納,當時的乾隆并沒有接見他們,可是派了要員接見,然而廈門大學南洋研究所教授李金明指出,所有這些傳說都沒有史料支持。更可能的是蘭芳公司在南洋一隅的自生自滅。

聯系清廷當時對荷蘭人制造的“紅溪慘案”的言論,可以想到清政府的態度。當數萬華僑在印尼被殺的消息傳到國內,清廷的說法是“內地違旨不聽招回,甘心久住之輩,在天朝本應正法之人,其在外洋生事被害,孽由自取”,可見他們對中國移民的遺棄態度。實際上,在清朝的史籍上,很少見到移民的記載。官方對他們不承認也不正視,反而規定,私自出國回來的人要予以追究,使得出去的人更不敢輕易回來。

倒是高廷,這位對中國華人有親身接觸的荷蘭學者,在他的書中這樣寫道:“涌入婆羅洲西部的移民,大部分是客家人。他們在炎熱的赤道,日復一日起早摸黑在金礦里從事一種連當地人也難以忍受的苦工……有這樣一個民族,在完全沒有祖國的戰艦、士兵或大炮支持的條件下,讓自己的人民離開美好的家園,到炎熱的熱帶和遙遠的海洋去謀生。那里極少有同胞、祭壇和神明,有的只是陌生而敵視他們的異族人。他們并非以成千上萬的集體,以強力或全付武裝去開創自己的事業,而是一個接一個或以小組的形式前進,最勇敢的人當先鋒,每人憑借自身的力量、機智與道義自力更生。難道這不是值得稱道的勇氣以及肉體、道義上的力量嗎?” 又過了半個多世紀,到20世紀的三四十年代,“蘭芳共和國”才真正被國人注意到。當時出了一批談“中國殖民史”的書,羅香林于1941年所著《羅芳伯所建婆羅洲坤甸蘭芳大總制考》是其中之一。羅香林在書中考證了羅芳伯的生平與蘭芳公司的興衰,他熱烈地贊揚這個曾經存在的華人自治體是“完全主權之共和國”。羅香林寫道:“蘭芳大總制與美洲合眾國,雖有疆域大小之不同,人口多寡之各異,然其為民主國體,則無二也。”“晚近國人之言民主共和者,皆言此制遠肇于美,近行于法,而不知先民亦有是舉”。更早,梁啟超也寫有《中國殖民八大偉人傳》,可以從中看到在當時中國人日益強烈的民族意識。羅芳伯大約是從那時起成為名人的。

華人在海外建立的國家,想歸入祖國卻被拒絕,是哪個國家?

中國人建立的國家,其實并不僅僅有我們所知的在華夏大地上的國家,在海外,也曾經有華人建立了國家來維持當地的秩序和保障人民的生計。這些國家雖然最后都沒落了,但也確實體現了我們華人勤奮能干的特點。

為什么會有華人遠渡重洋去國外建國呢?其實中國人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有了去國外避難的習慣,因為中國自古以來都是戰亂不斷,每一次的改朝換代,都是一片血雨腥風,人們為了活命自然會考慮前往國外定居。

海外華人建國并不多,最出色的分別是蘭芳共和國、吞武里王朝和戴燕王國。這其中,尤以蘭芳共和國為最,蘭芳共和國是由廣東人羅芳伯建立的,位于如今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島上。

在乾隆時期,策劃起義的吳元盛和羅芳伯等人便因為失敗而逃離了國土,他們來到了婆羅洲。而初來乍到,為了尋求安穩的生活,極具商業天賦的中華兒女便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開起了公司。

這個公司叫做聚盛公司,后來,因為生意越來越紅火,事業做的也越來越大,統籌兼顧能力出色的羅芳伯,漸漸成為了最有聲譽的人,成為了公司的領導者,于是后來他就成立了蘭芳公司。

在加里曼丹島上,南洋華人和土著居民之間也時常有矛盾頻發,這樣彼此爭斗,實在是得不償失,于是很多的部落酋長就請求非常有名望的羅芳伯來管理這個地區,在人們的建議和支持下,羅芳伯在1777年成立了蘭芳共和國。

共和國采用了和中華民國類似的紀年方式,也就是說,1777年就是蘭芳第一年,本來以為一個這么一個簡單的小國家大概不會存在很長時間,但是蘭芳共和國一直延續了一百多年,被滅國的時候已經有110年了。

雖然是由華人在其他民族的地盤上成立的國家,但是“蘭芳大統制共和國”卻得到了諸多酋長的認可。共和國一開始只是以部落之間的高級機構而自立的,所以部落的主要權利依然在各位酋長的手上,不會對部落的利益造成損傷,人們自然愿意加入和追隨。

國家政府主要是為了解決矛盾和維護安全的,所以在制度上,基本上會以人們的利益為重。共和國采用選舉制度,這一點也借鑒了部落的習俗。財務上以稅收鑄錢幣,因為羅芳伯是一位商人,所以希望國家用國有企業來壯大,抵抗殖民者們試圖從經濟上掌控國家的手段。

在軍事上僅僅只有少量軍隊駐扎保護,主要還是以定期培養預備役為方法,這樣在緊急的時候可以臨時成立軍隊,但是平時又不會耽誤民活。這種方法,能夠保持國家在經濟上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從而做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

而教育方面,自然以華人的教育制度為示范,以儒學教育為主。一個國家本來必不可少法律條文,但是從未接觸過西方先進思想的羅芳伯等人,在法律方面略顯薄弱,只能以當年起義組織的條文案律為參考模板。

從這些政策來看,雖然不算成熟,但基本上會以保障人民為奮斗目標,像這樣的國家,如果能夠壯大起來也是一件好事。作為元首的羅芳伯,也慢慢對于自己反清復明的想法釋然了,也許讓自己的故土安康才是他最大的希望。

于是蘭芳共和國向大清朝伸出了友好的橄欖枝,但是乾隆拒絕了這樣一個本可以幫助祖國的小國。清朝的皇帝對于海防的意識不夠強烈,而地處中國南海邊界,遏制著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核心小島,并沒有得到皇帝的重視,不得不說這是清朝政治決策中的一次失誤。

到了十九世紀末,隨著西方國家先后進行工業革命,國家實力大增,海外殖民成為潮流。而蘭芳共和國也不幸被荷蘭殖民者盯上了。荷蘭殖民者入侵蘭芳共和國后,蘭芳共和國雖進行了抵抗,但畢竟國弱民寡,最終還是淪陷了。

不過,蘭芳共和國雖然滅亡,但卻還有一部分國民幸存,并逃至蘇門答臘。而后,逃往蘇門答臘的幸存者為了躲避荷蘭殖民者,一直往西邊遷徙,并于馬來西亞半島定居。

值得一提的是,這群幸存者當中的一位遷徙者的后人最終在東南亞闖下了一番事業,他就是被譽為新加坡國父的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先生。

如今,蘭芳共和國雖然已經成為了歷史,但它所代表的中華人民艱苦奮斗的精神卻值得每一個華人銘記。

歐洲后紛紛建立國家,為什么華人除了新加坡就沒有了

很簡單,不同的文化造成的,歐洲文化強調獨立性,他們對于故土,家鄉毫無留戀之情,所以大航海時代到了國外以后很容易獨立,建國。而中國的文化強調落葉歸根,在大航海時代,即使到了海外,也不過是抱著撈一票就走的心里,根本沒有建國,落地生根的這種愿望。

當然,歐洲的這種文化缺陷也是非常大的,沒有了與母國的紐帶,大英帝國,法蘭西帝國這樣當年的超級大國都紛紛瓦解,獨立了。而中國則是吃到肚子里的,就是我們的。

這是主因。

還有就是,大航海時代是歐洲人的時代,歐洲人遍布全球,建國當然容易,華人出去的少,即使出去了,大多數都在東南亞。

而美洲這些地方,印第安人本來就少,還被殺了那么多,建國容易,而東南亞原住民很多,所以建國也就相對難上了許多。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缺少國家的支持,當時中國自己都亂呢,怎么支持?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