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社交媒體與人際關系的采訪問題(社交媒體對人際關系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时间:2024-06-03 05:58:00 编辑: 来源:

認識進行比較,找出主觀認識與現實之間的偏差,確定自己是否適合這一行業、職業和工作環境,是否具備所需能力、知識與品質,形成書面總結報告,進而詳細制定大學期間的自我培養計劃。如果訪談結果與自己之前的認識出現嚴重脫節,就有必要進入另一個職業領域開展新一輪生涯人物訪談。

三、訪談要求

1、每個同學至少進行一個職業的訪談。     2、返校后上交生涯人物訪談總結總結報告

請結合自我知識和訪談所收獲的職業知識對整個假期的訪談做一個書面總結,應有標題和作者,內容包括:生涯人物的選取、生涯人物簡介、訪談過程簡介、訪談問題總結、對該職業的分析、自身的認識變化、對自己職業發展的幫助等。文字在1000至3000字為宜。(具體可參考附件三) 六、注意事項

1、訪談前要做好充分準備。

2、訪談中要注意著裝和儀表,態度和藹、大方;要文明禮貌,措辭得體。 3、要時刻注意安全問題,增強安全意識,提高防范能力,確保萬無一失。 4、尊重被訪談者,注意保護他們的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

5、認真對待,不走過場,真正通過訪談達到探索職業的目的,為個人的職業定向和職業選擇做準備。

1、生涯人物訪談是什么?

生涯人物訪談是通過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的職場人士進行訪談,獲得關于該領域行業、職業和公司“內部”信息的職業探索活動。訪談的對象一般是在該領域工作三年以上的職場人士,為防止訪談中的主觀影響,應至少訪談兩個以上的人士。注意,既要訪談到該領域內成績卓越者,也要訪談到默默無聞者,才能保證訪談的客觀效果,和收集到盡可能多的信息。

特別需要注意:不要利用生涯人物訪談現場來找工作或開展職業面試,這樣不但會使雙方感到尷尬,也會使潛在的雇主反感。

2、生涯人物訪談的目標

生涯人物訪談的目標是收集可以促進你做出明智職業生涯決策的信息。

3、生涯人物訪談的意義

對處在你感興趣的行業、領域相應職位的人進行職業生涯的訪談是獲得具體職業詳細情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生涯人物訪談可以幫助你: 獲得最新的職業信息

擴大你的職業人際關系網

樹立找工作時面試的信心

確定你的專業實力和不足

從職業要求看自己的實力與不足,從自己看與職業的距離,促成提升自己的行動和澄清自己對職業的認知。

4、生涯人物訪談的要點

如何找到生涯人物:熟人介紹最好。如果能找到20個親戚,朋友尋求介紹和幫助,會更容易找到理想的訪談對象。

怎樣獲得訪談機會:與訪談對象聯系時,告訴對方,因為你有一些問題需要獲得指教,所以訪談時間至少會有20分鐘,要讓對方對被占用的時間有心理準備。適當的談話技巧是被接納的關鍵,聯系訪談對象時要表達對對方的肯定和對對方在行業/領域內取得的成績的欽佩;以師弟師妹的身份可以拉近與被訪談對象的距離感,得到對方一些有價值的指導。訪談中,要能表達出你對該行業有一定的了解,可以適當談談你搜集到的相關信息,讓對方覺得你是真誠求知而不是完全無知或一時興趣。

參考話術:“我叫XX,小李說你在這個領域工作,經驗非常豐富,我對這個工作非常感興趣,我知道這是……工作(內容和要求),非常希望將來能夠進入這個領域工作,希望先做些了解好做準備,您是前輩,一定可以給我很多指點,不知你有沒有時間,我去找你,20分鐘就可以,請你一起吃飯,簡單跟我談一下”

5、生涯人物訪談的準備

在訪談前做好準備是非常重要的,這些準備包括: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有助于你深入思考和挖掘訪談的信息。對自己了解得越多,生涯人物訪談時才能切中自己對職業世界的困惑,澄清對該領域的認識,為未來的職業決策做好準備。

通過你所能了解到的信息,列出你感興趣的組織和可訪談的人:

組織:行業領域內,你感興趣的組織或者有資源可以接觸到的組織

訪談對象:業內人士,尤其是在該行業有穩定發展的人;你心儀的那個崗位(職位)的人

訪談人數:2—3位,不要少于兩位,這樣有助于你收集到盡可能多的信息。

訪談方式:最佳方式——面對面;電話次之;其他方式:郵件;社交媒體。

訪談時間:20—60分鐘

6、生涯人物訪談過程計劃與安排

訪談前,打電話或者發郵件與你要訪談的人聯系,進行自我介紹并說明聯系的意圖。把你獲得對方聯系方式的途徑告知對方,讓對方感覺到你的真誠和安全度。(電話聯系的效果會好一些,但也要先關注到對方接聽你的第一個聯系電話時的態度,以便調整溝通節奏和方法。)

獲得對方對訪談的允許后,說明訪談中你感興趣的工作類型、原因以及進行正式訪談時需要占用的對方的時間。如果你要訪談的人不能與你面談,可問問對方,是否能給出你五分鐘的電話訪談時間。如果他依舊很忙,還可請求他介紹一位與他所做工作相似的人。

如果訪談預約成功,要感謝他能夠接受訪談,并進一步確認訪談的日期,時間,地點。如果預約沒有成功,表示遺憾,仍然表示感謝。如果得到了其他被推薦人的信息,對推薦人表示感謝。

7、生涯人物訪談中

根據自身需要,如果需要在訪談過程中做記錄,應先征得訪談對象的同意后再做記錄。

生涯人物訪談中可以提問的問題(供參考,在選用其中的問題時,要關注到自己提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么?明確每一個問題后的目的有助于你厘清訪談思路。)

問題:

你(您)是怎樣決定自己的職業選擇的?做了哪些準備?

這個工作要求具備些什么技能?

工作中,你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工作中,哪一些是你很喜歡很樂于去做的?有沒有哪一些是你不太愿意去做的,或者如果以選擇你會更喜歡做哪一些,而不是哪一些?為什么?

能否描述一下一個典型的工作日是什么樣子的?一周呢?

你的工作條件如何?包括時間,環境,著裝等?

這個行業的起薪和平均水平是多少?有哪些福利?

你對這個職業的發展前景是怎么看的?

這個行業還與哪些職業和行業緊密相關?什么樣的經歷(兼職,實踐,實習等)能讓我離這里更近?

方便推薦我其他的行業人士談談嗎?

你所在領域的職業生涯發展通道是怎樣的?

這個工作,哪部分讓你最滿意,哪部分最有挑戰性?

對于一個即將進入該領域的人,你愿意給出一些建議嗎?

訪談中必須注意的事項:

一次訪談的問題不宜過多,一般5-10個;

問題要簡潔,明確,按照約定時間結束訪談,不可浪費被訪談人的時間。

訪談過程中,對你特別關注的問題,如果沒有得到清晰解答,盡量在訪談現場告訴被訪談人,能否再詳細說說,比如,能舉個例子嗎?

8、生涯人物訪談結束后

結束訪談后,不論你對該行業/領域是更加有信心,還是更加的不確定,都請在訪談結束當天以電話或者郵件的方式向被訪談人致謝。

網絡對人際交往的好處

隨著電腦網絡的迅速擴張和強力滲透,預計在不遠的將來,上網將象看電視一樣成為普通人司空見慣的日常生活內容之一。電腦網絡作為一種新型的信息傳播和人際交往工具,正在改變著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并且對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和心理健康發生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就目前情況來看,電腦網絡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涉及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情感宣泄、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供心理健康援助和提高正常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消極影響主要表現在某些由電腦網絡引發的心理障礙、情感沖突和安全焦慮等方面。

一、電腦網絡對學生網民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一)擴大了人際交往圈子,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心理學家普遍認為,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心理健康的標準之一。相關實證研究也表明,人際關系與個體心理健康有著密切關系,有助于個體心理健康。一個缺少朋友,不能與他人和諧相處的人,一定是心理不夠健全的人。不同學派的學者,無論是在心理疾病的原因探討還是心理治療技術的研究中,都非常重視人際關系的地位和作用。沙力文認為精神病包括人際關系中不適宜的整個領域,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童年人際關系被破壞,從而產生嚴重的焦慮感,導致精神的分裂。在人本主義心理學者那里,人際關系與心理健康二者的關系問題更是被看作心理健康和治療研究的中心問題。他們認為,自我實現者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能夠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認知心理學傾向的學者們則主要從人際問題解決方面對人際關系與心理健康間的關系進行了深入探討。

人際關系冷漠是現代社會生活中日趨嚴重的一種社會病。人們在鋼筋水泥的森林中孤獨地出沒,急切需要快捷便利而又自由的交際方式。網絡交往使得人們的交往空間擴大,人際溝通的時效性、便利性和準確性提高,有利于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和發展,并且對學生網民心理健康帶來積極的影響。在傳統交往方式下,個體的人際交往常常囿于實際生活中狹小的生活圈子。網絡社會的人們卻可以跨越千山萬水,突破地域空間的限制,讓整個地球變成一個小小的村落,真正實現“我們的朋友遍天下”。它可以讓人足不出戶在數秒之間找到多年摯友般的傾心感受,而免去了彼此的客套、試探、戒備和情感道義責任。同時,由于網絡人際交往的匿名特點,學生網民間一般不發生面對面的直接接觸,使得網絡人際交往比較容易突破年齡、性別、地位、身分、外貌美丑等傳統人際交往影響因素的限制,建立更為和諧、民主、平等的人際關系。

電腦網絡不僅使一般的社交便利性提高,社會圈子擴大,而且解決了某些具有特殊困難和阻礙人們的社交問題。例如,今年北京的SARS橫行,中小學生在家中利用網絡學習、交往、聊天談心。又如一個嚴重的面部燒傷病人,可能因為變形的面部使得很多人不愿或不敢接近;一位行動不便者可能囿于一隅無法讓自己走入他人的生活圈子;邊防哨卡的士兵可能因為交通不便和職責原因,無法與外界溝通……,電腦網絡為這些特殊的人們提供了人際交往的全新天地。

此外,電腦網絡也可以作為某些社交恐怖癥患者系統脫敏治療過程中的初級訓練工具。讓他們首先通過電腦網絡與他人進行無須直接面對面的接觸和溝通,建立起人際交往的信心,隨后再進行現實的人際交往訓練。

(二)為個體不良情緒的宣泄提供了良好途徑

現代心理治療理論非常重視宣泄在心理健康維護和治療中的作用。心理買粉絲和治療者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為受到壓抑的心理癥結提供宣泄和釋放的渠道。但是,由于傳統觀念和行為習慣的影響,很多國人在遇到各種煩惱和心理問題時, 往往沒有勇氣或不習慣找心理醫生,也不愿意向身邊熟悉的人傾訴。這種忌“心病”現象和“家丑不外揚”的普遍心態顯然不利于個體心理問題的及時解決,也不利于個體心理健康。電腦網絡的匿名性特點為學生網民不良情緒的及時釋放和網民之間的情感幫助、心理支持提供了新渠道。

(三)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供專業心理援助

目前互聯網上的心理健康站點主要包括高校心理學系主辦的站點或主頁、網絡心理醫院站點或主頁、個人創辦的專業心理網站或主頁、心理學雜志社的站點或主頁以及其它網站的心理專欄等。其中,由國內高校心理學系主辦的站點或主頁,如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系(買粉絲://買粉絲.bnu.e)、華東師大心理學系(買粉絲://psy.e買粉絲u.e.買粉絲)等。國內網絡心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