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海外產品投資面臨的風險 交易對手風險(企業跨國經營中應該考慮哪些非商業風險)

时间:2024-05-29 09:34:12 编辑: 来源:

品的市場營銷和經營活動的正常開展,更不利于爭取東道國 *** 和居民的廣泛支援以及獲得當地的政策優惠。而采用合資經營方式,既可以減少中國企業的資金投入,又有利于彌補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經驗不足的缺陷,還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合資伙伴的管理和營銷技能以及在市場的信譽、供貨的銷售渠道。但是,采用合資方式,不利于保護技術秘密,因此,對于擁有獨特技術優勢的企業,可采用獨資經營方式。 4.中國大型工業企業集團的發展要實現市場調節和 *** 支援的結合。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經營自然要涉及到企業集團的發展問題。應當指出,企業集團的發展必須實現市場調節和 *** 支援的結合。 跨國公司是高度社會化、現代化、國際化的產物,適應了國際分工、國際技術和資本流動的需要,代表著現代企業的發展方向,直接體現著國家的競爭力。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不斷加強和中國即將加入WTO的背景下,打造中國的跨國企業是中國企業家的當務之急。本文來自網路。希望對你有幫助。

企業在進行跨國經營時需要同時達到哪些戰略目標?

還是那句話...

試述我國發展企業跨國經營的重要作用。

我們不是世界最發達國家;

我們不是全世界所有的全部70億人口;

我們不是世界最大的購買力市場。

。。。。。。

所以,在諸多位差壓力之下,發展強勢成熟企業,逐漸成長成為平趟世界的跨國公司,縱橫國際市場,在240個國家和地區;70億人口里面調資源,余地和潛力太大,利益多多。

跨國經營有什么成本,效益,為什么進行跨國經營

跨國公司的管理特點

跨國公司作為在國內外擁有較多分支機構、從事全球性生產經營活動的公司,與國內企業相比較,是有其一些區別的。這些區別表現在:

1.跨國公司的戰略目標是以國際市場為導向的,目的是實現全球利潤最大化,而國內企業是以國內市場為導向的。

2.跨國公司是通過控股的方式對國外的企業實行控制,而國內企業對其較少的涉外經濟活動大多是以契約的方式來實行控制。

3.國內企業的涉外活動不涉及在國外建立經濟實體問題,國內外經濟活動的關系是松散的,有較大偶然性,其涉外經濟活動往往在交易完成后就立即終止,不再參與以后的再生產過程;而跨國公司則在世界范圍內的各個領域,全面進行資本、商品,人才、技術、管理和資訊等交易活動,并且這種“一攬子”活動必須符合公司總體戰略目標而處于母公司控制之下,其子公司也像外國企業一樣參加當地的再生產過程。所以,跨國公司對其分支機構必然實行高度集中的統一管理。

跨國公司的經營特點

跨國公司的經營形式

1.橫向型水平型多種經營。此類公司主要從事單一產品的生產經營,母公司和子公司很少有專業化分工,但公司內部轉移生產技術、銷售技能和商標專利等無形資產的數額較大。

2.垂直型多種經營。此類公司按其經營內容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生產和經營不同行業的、但卻相互有關的產品。它們是跨行業的公司,主要涉及原材料、初級產品的生產和加工行業,如開采種植→提煉→加工制造→銷售等行業。另一種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生產和經營同一行業不同加工程度或工藝階段的產品,主要涉及汽車、電子等專業化分工水平較高的行業。如美國的美孚石油公司就是前一種垂直型的跨國公司,它在全球范圍內從事石油和天然氣的勘探、開采,以管道、油槽和車船運輸石油和天然氣,經營大型煉油廠,從原油中精煉出最終產品,批發和零售幾百種石油衍生產品。而法國的珀若一雪鐵龍汽車公司則是后一種垂直型的跨國公司,公司內部實行專業化分工,它在國外的84個子公司和銷售機構,分別從事鑄模、鑄造、發動機、齒輪、減速器、機械加工、組裝和銷售等各工序的業務,實現了垂直型的生產經營一體化。

3.混合型多種經營。此類公司經營多種產品,母公司和子公司生產不同的產品,經營不同的業務,而且它們之間互不銜接,沒有必然聯絡。如日本的三菱重工業公司即是如此。它原是一家造船公司,后改為混合多種經營,經營范圍包括:汽車、建筑機械、發電系統產品、造船和鋼構件、化學工業、一般機械、飛機制造業等。

跨國公司重視多種經營的原因

1.增強壟斷企業總的經濟潛力,防止“過剩”資本形成,確保跨國公司安全發展,有利于全球戰略目標的實現。

2.有利于資金合理流動與分配,提高各種生產要素和副產品的利用率。

3.便于分散風險,穩定企業的經濟收益。

4.可以充分利用生產余力,延長產品生命周期,增加利潤。

5.能節省共同費用,增強企業機動性。

商業銀行跨國經營研究的選題理由怎么寫?

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間的經濟交流加深,導致商業銀行的國際業務增多多。跨國經營,銀行未來的發展的一個趨勢。

二、現在已經存在很多的international bank,想匯豐,花旗,并且會有越來越多的銀行加入其行列。

……我也寫不出,寫一點算一點吧

商業健康保險經營中的道德風險外在表現有哪些

帶病投保不告知,投保人對被保人故意傷害,夸大保險責任等等主要型別

我國大約有多少中小企業從事跨國經營呢

估計這種資料難以在外界查到,官方的調查機購說不定都沒調查這個呢,一般都把注意力放在大型企業身上了,唉

交易對手風險 是什么意思啊?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您所說的這個詞語,是屬于期貨從業詞匯的一個,掌握好期貨從業詞匯可以讓您在期貨從業的學習中如魚得水,這個詞的翻譯及意義如下:合約對方不履行合約責任的風險。

  希望高頓網校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交易對手違約風險屬于什么風險

交易對手違約風險屬于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指交易對手違約風險的一種形式

因為交易對手違約,無法履行其在交易中的責任給另一方帶來的風險

面臨匯率風險豐田公司為了改善自身財務的處境,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面臨匯率風險,日本企業為了改善自身財務的處境,曾經采取短期和長期的措施,依然可以作為制定措施的參考。

豐田汽車公司簡稱“豐田”(TOYOTA),創始人為豐田喜一郎,是一家總部設在日本愛知縣豐田市和東京都文京區的汽車工業制造公司,前身為日本大井公司,隸屬于日本三井產業財閥。豐田是世界十大汽車工業公司之一,日本最大的汽車公司,創立于1933年。豐田汽車公司自2008始逐漸取代通用汽車公司而成為全世界排行第一位的汽車生產廠商。

以下是日本企業曾經采取的應對外匯風險措施:

(一)短期措施

1、外匯期貨交易。上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直接促使美國推出外匯期貨。在日本,通過外匯期貨交易來回避金融風險已經為大部分企業所采用。據日本經產省統計,約有44%的日本企業會選擇采取外匯期貨交易來規避風險。

2、擴大日元結算。外匯風險主要存在于對外交易使用外幣時,如果使用本國貨幣來結算,則可以避免外匯風險。因此,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企業采用日元結算的交易不斷增加,特別是在進口方面,日元結算率已由1986年的10%上升到2004年的25%。

3、外匯資產平衡。上世紀80年中期,日本許多跨國企業開始在歐洲等地設立金融運營公司,通過對沖和債權、債務調整等,從公司全局考慮,對外匯資產進行管理和平衡。但這種措施僅限于跨國企業,對中小企業則難以適用。日本也只有4%的企業采取這種措施。

4、反向交易平衡。日元升值有利于進口而不利于出口。因此,日本既有出口又有進口業務的大公司,主要是綜合商社,采取了減少出口,擴大進口的措施來規避日元升值帶來的風險,維持公司的盈利。但這種方法適用企業也較少,只有約4%。

5、價格轉嫁。將日元升值帶來的出口成本增長部分,轉嫁到出口商品價格上,由海外進口商承擔部分風險。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這種方法存在較大難度。

(二)中長期措施

短期的金融措施并不能完全回避外匯風險,因此必須從中長期的產品結構調整入手。日本企業正是采取了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競爭力等措施,才真正克服了日元升值帶來的不利影響。

1、調整產業結構,提高附加值,增強產業競爭力。一是通過技術創新和差別化戰略,提高產品附加值。例如,日本電視機就經歷了黑白電視、彩色電視、平面電視、數碼電視等不斷升級換代的過程,汽車也實現了由大眾車向高級車、混合動力車的轉變。二是要通過技術革新、增加廉價零部件進口、減少能耗等措施,降低生產成本。

2、加快海外轉移,強化海外生產體制,擴大多邊貿易。充分利用日元升值帶來的優勢,建立全球化生產體制,同時提高當地零部件采購比例,培育當地協作企業,擴大多邊貿易。這樣既可以提高對匯率變動的抵抗能力,又能夠確立全球化的內部分工體系,還可以帶動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出口。日本汽車業在這方面有出色表現。從80年代開始,豐田等日本汽車企業開始在美國本土進行生產,既解決了日美兩國貿易摩擦問題,同時又擴大了日本汽車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到1995年日本汽車企業在美國本土生產的汽車已占到了美國市場份額的20.7%,而在1985年這個數字僅為2.0%。

相關的日元升值的歷史及其對貿易的三次重大影響:

(一)70年代前半期的日元升值。1971年尼克松總統宣布美元貶值和停兌黃金,日元首次開始大幅升值。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時,日元由1美元兌換360日元升值到306日元。日元升值使日本經濟增長率一度出現下降,但是在出口方面卻基本上保持了穩定狀態,部分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如汽車、化學等還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以1972年為例,日本出口增長率仍保持在19%的水平,貿易順差達到51美元。這主要是因為世界性的通貨膨脹導致出口價格改善,世界經濟景氣擴大帶來需求增加,再加上日本產業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競爭力提高,使得日本企業能夠承受日元升值帶來的壓力。

(二)85年“廣場協議”后的日元升值。1985年美國與日本等主要工業發達國家簽署“廣場協議”,促使日元升值,到1986年底升值到1美元兌換150-160日元。此次日元升值導致日本出現“泡沫經濟”,但是在出口方面,日元升值并沒有帶來太大的負面影響,1988年、1990年日本貿易規模分別擴大到4000億美元、5000億美元,從1986年起,日本多數年份的貿易順差都保持在500億美元之上。這主要是因為同期美國和東南亞經濟形勢良好、日元升值引起海外投資大幅增加,帶動了零部件產品出口的增長。

(三)90年代前半期的日元升值。從1990起日元再度升值,到1995年底,已由1美元兌換150日元升值90日元左右。這次升值的幅度雖沒有85年大,但由于正處于“泡沫經濟”崩潰,產業進行艱難調整,就業面臨嚴重形勢的時候,影響十分巨大。此次升值使日本的最終消費品出口大量減少、進口產品大幅增加。同時,也使海外直接投資大幅增長,從而帶動了有關生產資料和零部件出口的擴大。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