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海外專利布局及風險排查及競爭對手分析(公司法務部崗位職責)

时间:2024-06-03 05:23:41 编辑: 来源:

,為在企業貫徹國家專利制度、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和創新、促進企業提高經濟效益而對專利事務進行的戰略策劃、規劃、監督、組織、協調等活動的總稱。

本書匯集了作者諸多關于企業專利管理工作的獨到見解,綜合了美、日、歐跨國公司及我國一些知名企業專利管理工作的有益經驗。其中很多理論、觀點與做法在政府及行業實踐中已得到成功驗證。是國內不多見的關于企業專利管理理論與實務研究的優秀著作之一。

專利技術的布局技巧及為什么要申請專利?

⒈布局的目的 企業專利布局,首先要考慮企業為什么要進行專利布局,也就是專利布局的目的是什么

企業專利布局,通常會針對某個項目展開,或者會針對企業所處行業的某個技術領域展開

每一次布局,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不一樣的目的

個人認為,企業專利布局,應以市場為導向,大致可分為兩個方面:為了想在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或為了想在市場上分蛋糕

如果是為了想在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通常說明企業就該技術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或者是較早進入該領域已搶得一定的市場先機

該目的通常又表現為: 一、為了保護核心技術或核心產品; 二、為了限制競爭對手,在市場上獨享蛋糕,不給競爭對手進入機會; 三、為了鞏固市場地位

那么: 如果是為了保護核心技術或核心產品,企業至少要通過路障式布局的形式申請實現該技術目標的所有核心專利或基礎專利;如果是為了阻止競爭進入市場分享蛋糕,企業應該加大投入,除了申請核心專利和基礎專利外,還應該按照城墻式布局或地毯式布局方式,把實現該技術目標的所有規避設計方案,包括變劣方案和可替代方案,或者是所有實現該技術目標的各個技術點的解決方案全部申請專利; 如果是為了鞏固市場地位,除了申請核心專利以及所有規避設計方案外,企業應該按照糖心式布局方式,圍繞核心專利,申請外圍專利以及前沿技術專利,從而在實施核心專利的時候,不因為他人針對本企業核心專利開展的圍欄式布局專利而受制于人

如果是想在市場上分蛋糕,那么說明企業在技術不占主導優勢,或者進入該領域時間較晚,因此基本上核心專利都掌握在他人手里,那么可以按照以下幾種情況布局: 尋找他人未布局的空白點進行布局,這種情況也可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核心專利,因為很多企業申請專利時并不懂得全方位考慮或者是有所疏忽; 針對他人已布局的核心專利,通過變劣或替代方式尋找規避設計; 在他人的核心專利基礎上進行外圍專利布局和前沿技術專利布局,限制他人核心專利的應用和發展

通過上述幾種方式,與持有核心專利和領先技術的企業進行抗衡,獲得交叉許可及技術合作可能,從而分得市場一杯羹

⒉布局的時間 我國專利制度采用先申請制,即不管同樣的發明創造是誰先完成的,以最先提交申請的時間來判斷專利權歸誰

基于這一原則考慮,企業一般要盡早申請專利

但是,一般來說申請越早,則專利內容公開的時間也越早,越早公開意味著越早給競爭對手提供了技術啟示,競爭對手可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究,并通過變劣以及替代方案來規避專利侵權

那么,當本企業的產品出來時,競爭者的產品也可能同期出現在市場上和本企業競爭

因此,考慮技術本身研發難易程度以及技術發展趨勢,同時考慮企業產品的開發進度,合理規劃專利布局的時間,準確把握專利申請時機,不僅可增加競爭對手的研發成本,保持自己技術上的競爭優勢,還不會因競爭對手自主研發成功而搶先申請專利或技術公開,導致自己喪失專利權

由于專利布局受到研發進度以及成本預算的制約,通常不可能一步到位

本文繼續探討按照產品的不同階段開展專利布局

在產品前期,一般包括從產品規劃階段到確定具體方案的階段,這個時候一般會進行立項前檢索,分析行業內的專利情況

分析之后,企業大致清楚自己的技術在行業內處于怎樣的情況,如果行業內該技術的專利布局是空白的,那么本企業就有可能占據主導地位,此時可先通過路障式布局布置核心專利或基礎專利,以搶得市場先機

如果預算充足,應該按照產品研發方向,對核心專利技術進行大量專利布局,包括核心專利可能存在的所有規避技術方案和各個技術點的所有解決方案,初步形成城墻式布局或地毯式布局,建成一定規模的專利網,以防止競爭者伺機進入

而如果立項前檢索分析后發現行業內該專利數量已非常多,那么應該進一步分析,該技術領域是否存在專利布局的空白點,是否有其他變劣或可替代方案,是否要圍繞別人的核心專利進行圍欄式布局

因此產品中期產生的技術方案,大多是對前期布局的調整、補充和完善

在產品后期,也就是產品生產過程完成了,此時研發方向應該更為明確,這時候,可以按照糖心式布局方式考慮申請外圍專利以及與產品相關的前沿技術專利,避免被他人的專利限制住,同時保持自己的技術優勢

⒊布局的技術范圍 不是所有的技術都適合申請專利,專利布局也要考慮需對哪些技術方案申請專利,對哪些技術方案不申請而用其他的方式保護

企業通常可三種途徑:專利、商業秘密和技術公開

專利適宜于那些容易被破解、仿冒的技術;商業秘密適宜用于不容易被破解,即使侵權也很難獲得證據的技術;技術公開適用于容易被破解,但技術生命周期短的,有可能還沒授權就淘汰的技術

實際操作中,某一技術的保護可按宏觀、中觀、微觀的方式通過上述三種方式結合使用

比如,在技術方案還不明確的時候,通過技術公開的方式發表論文或在技術會議發表,則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他人就該技術申請專利

而專利是要求技術能夠實現為準,因此在技術方案基本確定的時候申請專利,此時還可申請新穎性寬限期,但要注意前期的技術公開要符合寬限期的條件

而對于技術參數等某些隱蔽但對該技術效果的優劣又有決定性影響的內容,則可以考慮適用商業秘密保護

⒋布局的地理范圍 由于申請國際專利成本較高,很多企業僅僅在國內申請專利,但專利具有地域性,在中國申請的專利在美國并不具有權利

但如果全世界申請專利,成本又太高,而且有些國家的專利保護制度并不完善或者市場不好,因此也無須申請

所以,企業在專利布局時至少要考慮本企業產品的制造地、銷售地在哪,產品可能覆蓋到哪些國家和地區,從而在這些國家、地區進行專利布局

此外,也應考慮競爭對手的產品制造地、銷售地在哪些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和地區也要相應進行專利布局,從而限制競爭對手的市場,并在和競爭對手發生專利訴訟時可以反擊,避免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張伯友作者

創新驅動和知識產權戰略運用基本導向探析

發布時間:2015-06-25

張伯友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這對于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可以說是耳熟能詳。所謂導向就是引導的方向。要想謀劃好、運籌好、推動好一個事業和一項工作,堅持正確的導向至關重要。只有按照預先規劃、確定和引導的方向前行,才能避免南轅北轍、偏離主線,以順利到達預定目的地,實現預期目標。無論做什么事,都應當事先想明白,都應當有正確的導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到位,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動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戰略運籌這樣的重要工作領域尤其如此。堅持正確的導向,對于最大限度地發揮創新驅動和知識產權戰略效能,促進產業提質增效升級,支撐和服務好健康向上的經濟發展新常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以知識產權為保障的創新成為經濟發展原動力

在全新的開放式思維模式、新一輪高技術密集陣式的突破以及產業巨頭跨界重組浪潮的推動下,全球經濟發展態勢和國際競爭格局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以新思維、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為核心支撐力,以知識資產及其支配權為強有力保障的知識經濟發展形態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以高技術多層級掘進式疊合創新、知識資產優化組合配置、戰略資源集成統合運籌,勢必成為知識密集型產業初創、成長與衍生發展的有力依托和長效手段,關鍵領域的基礎科學理論里程碑式的演進必然帶來一系列應用技術的重大突破,這就越發需要居于核心支配地位的一系列基礎專利的集群組合布局和國際化的戰略運作,正是這些智慧要素主導著全球經濟結構的全新構架和產業層級的設定,牽引著全球經濟競爭新格局的形成。

在這樣的經濟發展新格局下,全球關鍵產業領域的高技術競爭日益加劇,而且越來越體現在對相應的核心專利組群的獲取、支配與戰略運籌上,以此來實現對關鍵產業領域技術制高點的占據和掌控。由此可見,關鍵產業領域高技術的創新與技術制高點的鞏固越加重要,對專利等知識產權核心資產的國際化全盤戰略布局與高效能運籌就越加顯示出超乎尋常的重要,知識產權制度成為激發創新活力、實現創新驅動成效不可替代的制度保障,以知識產權為保障的自主創新、協同創新或聯合創新,則將成為塑造以集約發展、協調發展、精細發展、優質發展、持續發展、綠色發展為主要特征的經濟發展新形態的原動力。以激活創新動力、集聚創新資源、保護創新成果、實現創新價值為目的的知識產權制度,將在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創造轉變,由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由粗放經濟向智慧經濟轉變,由低效產業向高能產業轉變的進程中,發揮著牽動發展全局的戰略性支撐和保障作用。堅持正確的導向,將專利等知識產權資源整體布局、知識產權綜合價值有效轉化、知識產權國際規則和攻防策略合理運用等直接嵌入、融入創新驅動和產業提質增效升級全過程,融入國家和區域經濟深化發展的主戰場和最前沿就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在國家經濟轉型升級需要知識產權戰略性跟進的新階段,我們必須善于在全球視野下思考問題,具有在基底層面解決源頭問題、實現長遠發展的戰略眼光,必須更加注重將創新驅動和知識產權挖掘布局、協同保護及戰略運用轉化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使創新和知識產權效能得以充分釋放,以保持創新驅動更加持續有力,更加順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實際要求和客觀規律。

二、創新和知識產權戰略運籌應發揮更大作用

三、創新和知識產權戰略運籌的基本導向

在多年的知識產權工作實踐中,筆者基于系統性地解決創新實體遇到的實際問題,致力于對創新和知識產權戰略運用基本導向的思考,并以知識產權在創新驅動和市場競爭全過程中各個環節所應發揮的不同作用為切入點,深入探析創新和知識產權工作導向這一關鍵性和超前性問題,提出了基于解決創新和市場競爭中的實際問題,堅持“前沿導向、安全導向、科學導向和價值導向”的工作構想、基本導向和具體思路,并且有選擇地、分層次地、漸次付諸實踐。下面筆者就對創新驅動和知識產權戰略運用的上述四個基本導向進行簡要詮釋和解析,以供從事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戰略運用的企業界、產業界、知識產權界或其他領域的一線實踐者參考。

所謂前沿導向,就是要實時關注、跟蹤、了解、掌握、解析世界各國在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和知識產權戰略運作方面的最前沿、最領先的做法和動向,以此為重要參照和方向引導,推動自身基于知識產權制度有效運用的技術創新、產業變革與演化、新業態的初創與成長以及國際競爭優勢的形成等。更具體地說,就是要時刻跟蹤世界前沿技術最新研究動向和產業更迭與最新發展動向,知道最先進者所處方位、領先位置及其下一步可能采取的戰略性舉動,由此引導自己的跟隨方向以及努力超越的方向和目標;就是要跟蹤、掌握全球范圍內主要競爭對手的關鍵技術產品最前沿的專利布局動態,由此了解其國際市場主要走向、產品或產業上下游專利分布的密集度,做到知己知彼,為自己規避相應的專利風險以及進行自身的專利部署做好必要準備;就是要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