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海南貿易自由港最新消息每(海南自貿區怎樣了!香港自貿區一樣?)

时间:2024-06-02 13:40:02 编辑: 来源:

7月1日,是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新政實施的第一天。

新政規定,7月1日起實施三項新政:將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每年每人的額度由原來的3萬元提升至10萬元,且不限次數;

將海南離島免稅商品品種由38種增至45種,新增了電子消費產品等7類消費者青睞的商品,手機就在其中。

每人每次可購4支手機;取消單件商品8000元的免稅限額規定。

以蘋果手機為例,一部iPhone的售價里,稅費占到17%以上,當進口增值稅取消以后,海南的iPhone價格比美版、港版的價格還要低,而且還可以享受中國的保修。

這充分說明,海南購物比在香港購物方便。

不久的將來,美代、韓代、日代,將統統不如瓊代。 封關的海南,將變成一個全新的購物天堂。

很快,海南就要成為全國人的旅游購物中心。

海南自由港外國旅游團多少天免簽

法律分析:實施免簽入境的59國居民在海南境內可以免簽停留30天,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挪威、烏克蘭、意大利、奧地利、芬蘭、荷蘭、丹麥、瑞士、瑞典、西班牙、比利時、捷克、愛沙尼亞、希臘、匈牙利、冰島等上述國家人員持普通護照赴海南旅游,由在海南設立的旅行社接待,可從海南對外開放口岸免辦簽證入境,在海南省行政區域內停留30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

第十八條 外國人申請辦理簽證,應當向駐外簽證機關提交本人的護照或者其他國際旅行證件,以及申請事由的相關材料,按照駐外簽證機關的要求辦理相關手續、接受面談。

第十九條 外國人申請辦理簽證需要提供中國境內的單位或者個人出具的邀請函件的,申請人應當按照駐外簽證機關的要求提供。出具邀請函件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對邀請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海南貿易自由港400字作文?

海南建成自由貿易港的優勢在于:以旅游為主體的服務貿易自由島,它的特點在于不是以物流為主體的自由貿易區,而是以人流為主體的自由貿易區;不是以物流來帶動資金流、信息流和人才流,而是以人流帶動特色商品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自由貿易區。

在海南建省、設經濟特區30周年之際,與以往一直以發展旅游業為主導、以建設國際旅游島的目標相比,黨中央、國務院日前發文指出將海南全島建設為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這是一個歷史性飛躍。“著力打造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的目標,是對“國際旅游島”目標的升華。

旅游業無疑是海南的優勢產業。它擁有中國一流、世界水平的熱帶海島、海灘與海洋旅游資源,擁有中國最佳、世界一流的空氣、陽光與長壽的生態環境,擁有隔海而居的、中外國際旅游者可以自由徜徉的地理環境。把旅游業作為海南社會經濟發展的先導產業、支柱產業的方向是正確的。

但旅游業又是一個綜合性、依托性極強的現代服務業。其發展離不開一個地區社會經濟文化和生態文明的整體水平,旅游業不能單兵突進。30年來海南旅游從無到有,在一張“白紙”上畫出了一幅中國熱帶海島著名旅游目的地的藍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是在總體上與國際著名海島旅游目的地相比尚有較大距離。這并非海南人不努力,而是海南社會經濟文化“先天不足”使然。

如今,中央政府確定海南建設自貿區和自貿港的總目標,不僅為海南全面實現現代化勾畫了科學的藍圖,而且也為旅游業的全面、高質、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時下困擾旅游發展的種種頑疾有望得到根治。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自由貿易區是以加工制造、低稅或免稅的進出口貿易為主。但海南本身不具備建成可雙向交流的現代科技與工業相結合的商品貿易基地。因此,海南建成自由貿易港的優勢在于:以旅游為主體的服務貿易自由島,它的特點在于不是以物流為主體的自由貿易區,而是以人流為主體的自由貿易區;不是以物流來帶動資金流、信息流和人才流,而是以人流帶動特色商品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自由貿易區。這個“人流”就是旅游和服務經濟的主體——游客。

代購三年內不得在海南免稅店購物

2020年海南被打造成了自由港,當地開啟了諸多免稅店,屆時將會吸引大量游客前往購物體驗,感受濃郁的海南風情,還能購買諸多實惠的奢侈品,但是近期出臺了關于代購者將會被懲罰的公告。

2020年7月6日,海關總署發布重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監管辦法》。

其中規定,離島旅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3年內不得享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并可依照有關規定納入相關信用記錄:

①以牟利為目的為他人購買免稅品或將所購免稅品在國內市場再次銷售的;

②購買或者提取免稅品時,提供虛假身份證件或旅行證件、使用不符合規定身份證件或旅行證件,或者提供虛假離島信息的;

③其他違反海關規定的。

上周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新政策落地實施,新政免稅品種類從38種增加到45種

實際上,代購們“月入十萬”的繁榮時代在去年初就已正式結束。2019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不但規定利用買粉絲朋友圈、直播等方式從事商品、服務經營活動的自然人、個人代購及微商都歸屬為電子商務經營者,須依法辦理工商登記取得相關行政許可,并依法納稅,還明確了個人從事小額交易活動,雖無需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但超過5000元人民幣的部分同樣需要依法申報納稅,否則將被處以2至50萬元不等的罰款。

此外,非免稅放行物品連同口岸進境免稅店購物額總計超過8000元人民幣的,仍需要申報。這意味著不僅是代購,普通游客今后回國幫親友代購或帶禮物也需要繳稅,即使是在免稅店購買的商品,超過限額依然需要依法納稅。

自那時起,朋友圈的代購消息明顯減少。去年3月,日本百貨商店協會數據顯示1月起日本百貨商店的免稅銷售較上年同期下降7.7%,這是兩年多以來的首次下降,引發了日本行業的擔憂,另外每位消費者的平均消費下降8.4%至63000日元約合567美元。東京銀座一家門店的工作人員表示,奢侈品手袋和服裝的銷售額尤其疲軟。

與此同時,奢侈品牌不斷縮小全球價差的做法也進一步擠壓了代購的利潤空間。要知道奢侈品和化妝品是代購的主要品類,由于內地和海外之間的價格和款式的長期差異,不少中國消費者習慣尋求海外代購,代購者則以價格差以獲取利潤,為了節省成本開支,他們通常會通過各種渠道避開關稅,其中以自用產品無需申報為由避稅的方法最為普遍。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早在2017年,歐洲奢侈品在中國的溢價已縮水了25%,已經成為推動國內奢侈品消費的一個重要趨勢。根據買粉絲機構德勤對近2000種奢侈品價格的調查,這種價差有所下降。

2018年,中國突然開始下調部分種類產品的增值稅率,范圍涵蓋日用消費品、服飾等。其中,服飾鞋帽進口關稅下調幅度為51%,化妝用品進口關稅的調整幅度也在48%左右,鐘表眼鏡和珠寶首飾的關稅則分別下調了13.9%。

去年4月1日起,原適用的16%稅率更進一步下調為13%,與之相對應的跨境增值稅也同步下降,由于跨境零售進口沒有中間環節,增值稅是在零售價基礎上征收。消息傳出后,LouisVuitton成為首個響應該政策的奢侈品牌,悄然下調中國官網產品價格,幅度約為3%,Gucci、萬寶龍和伯爵等品牌也緊隨其后。

天貓進出口事業部公共事務總經理王浩洋表示,跨境零售進口是讓消費者第一時間享受終端零售價格降低的行業,對于消費者來說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政策紅利。依據2019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跨境新政,年度交易限值為每人每年26000元,降稅后每人每年最多可節省546元稅費。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無論是下調增值稅率、國內自由貿易港的推進,還是免稅店的開設以及人均購物額度的放寬,這背后是將境外購物重新轉移到境內,培養內地奢侈品消費市場,從而驅動整體消費經濟提升的進一步舉措。

值得關注的是,繼中免、日上免稅、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僑之后,王府井日前也獲得免稅品經營資質,成為我國第八個擁有免稅牌照的企業。有知情人士表示,雖然首旅、王府井還未詳細披露其免稅品經營的范圍和計劃,但據預測該公司可能會利用其在商業領域的基礎,將免稅業態與現有的商業設施相結合。

京東國際也有意涉足免稅業務,近日計劃布局海南自由貿易港,開展跨境零售進口業務,或將開設京東國際線下免稅店或體驗店。有分析人士指出,京東目前暫未擁有免稅牌照,而在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的紅利下,免稅業務能夠為企業增加新的增值業務渠道,離島游客消費限額提升也能一定程度上刺激商品銷售。

可以肯定的是,此次重新修訂的《監管辦法》以及中國境內免稅業務的崛起,無疑為奢侈品牌在中國市場布局又打了一劑強心針。

目前大部分品牌正面臨歐美中國游客數量大幅減少的打擊,該群體對價格因素較普通消費者會更為敏感,境內免稅店或成為無法出國消費的中國游客的新去向。據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出境游客在海外消費金額高達2773億美元,其中購物消費超過1100億美元,免稅渠道占比為37%。

全球買粉絲機構貝恩早前在報告中強調,中國奢侈品市場的四大主要增長驅動力為千禧一代消費者、本土奢侈品消費增長、數字化戰略以及快速增長的中產階級群體。隨著中國稅率下調和奢侈品全球價差的調整,中國境外和境內奢侈品消費將會在2025年實現持平,這意味著品牌應該把精力放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上。

貝恩分析師Claudia D’Arpizio和FedericaLevato表示,2019年奢侈品行業銷售額同比增長7%至2810億歐元,到2025年該增速將在3%至5%之間,盡管受疫情影響,今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額錄得25%至30%的下跌,但他們預計2021年該市場將恢復增長,推動力將來自中國市場、數字化以及Y世代和X世代消費者。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