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海外中文古籍(為什么有些古籍里會有繁體字呢?)

时间:2024-06-03 10:16:38 编辑: 来源:

Etiemble 艾田蒲 法國 1909- 中西文化交流與比較研究

Rolf Alfred Stein 石泰安 法國 1911-1999 不僅包括西藏學,而且還包括漢學與東方學各個方面。他在西藏學研究領域中的研究涉及民間文學、宗教、語言、歷史、文化、地理、民族、社會、藝術、建筑、神話和風俗等。

Stanislas Julien 儒蓮(茹理安) 法國 1797-1873 研究范圍很廣泛,他還介紹了有關中國農業、蠶桑、陶瓷方面的漢學書籍,并把一些中國小說、戲曲等譯成了法文。

車柱環 車柱環 韓國 1920- 中國古典文學及道教

Robert Hans VAN GULIK 高羅佩 荷蘭 1910-1967 中國古代偵探小說創作;中國琴藝與書法;文物收藏與鑒賞

Jaroslav Prusek 雅羅斯拉夫·普實克 捷克斯洛伐克伐克 1906-1980 普實克對漢學的研究涉獵很廣,他從一般地對文學材料和文學史的研究,到對一些問題的歸納與提出,涉及到了文學最本質的東西;他能夠從亞洲的主流甚至世界的主流看中國文學;他對現代文學的主體性和個性問題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他對傳統的敘事性文學的藝術性與讀者的關系問題

Benjamin I. Schwartz 史華茲 美國 1916-1999 中國近現代史;中國近代思想史;中國先秦思想史

Ezra Vogel 傅高義 美國 1930- 當代中國、日本

John King Fairbank 費正清 美國 1907—1991 近現代中國問題研究,涉及中國政治制度、中國外交史及美國的對華政策等

Lawrence J. Lau 劉遵義 美國 1944- 經濟學

Patrick Hanan 韓南 美國 1927- 中國古代文學

Paul A. Cohen 柯文 美國 1934- 中國近代史

Philip Alden Kuhn 孔飛力 美國 1933- 晚清中國近代史、海外華人移民史

Robert G. Henricks 韓祿伯 美國 1943- 中國宗教與思想文化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 美國 1812—1884 中國歷史文化(政治、社會、宗教、經濟、文學、文字等諸多領域)

Sarah Allan 艾蘭 美國 1945- 中國神話,思想史及考古文化

TuWeiming 杜維明 美國 1940- 中國歷史、哲學與儒家研究

波多野太郎 波多野太郎 日本 1912- 中國哲學、語言、文學、戲曲。

倉石武四郎 倉石武四郎 日本 1897-1975 漢語研究、漢語教育及辭典編纂

赤冢忠 赤冢忠 日本 1913- 中國古典文學、中國古代哲學

渡辺欣 渡邊欣雄 日本 1947- 社會學人類學、民俗學、風水學

福井康順 福井康順 日本 1898-1991 中國哲學思想史

荒川清秀 荒川清秀 日本 1949- 漢語言學

吉川幸次郎 吉川幸次郎 日本 1904-1980 中國文學、歷史

井上靖 井上靖 日本 1907-1991 中國古代史、中國歷史題材小說創作

鹿地亙 鹿地亙 日本 1903-1982 中國近現代政治、魯迅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和翻譯。

內藤湖南 內藤湖南 日本 1866-1934 內藤湖南在中國學方面,研究范圍十分廣泛:從對中國稀見古籍史料的搜求、考證、編輯、出版,到對中國歷史發展的時代劃分,對中國文化發展趨勢的論證,對中國近代史重大事件的分析、評論,以及在中國史學史、美術史、目錄學史、敦煌學、滿蒙史地等領域,也都卓有建樹。

青木正兒 青木正兒 日本 1887-1964 中國文學、中國戲曲、中國風俗

狩野直喜 狩野直喜 日本 1868-1947 中國哲學史、中國文學、戲曲

松枝茂夫 松枝茂夫 日本 1905-1995 中國文學研究、《紅樓夢》研究、中國文學翻譯

藤堂明保 藤堂明保 日本 1915- 中國語學研究、漢語教育

田中謙二 田中謙二 日本 1911- 中國古典文學、中國古典戲曲

武內義雄 武內義雄 日本 1886—1966 中國古代哲學

新島淳良 新島淳良 日本 1928- 中國現代史

鹽谷溫 鹽谷溫 日本 1878-1962 中國文學、中國戲曲。

伊藤漱平 伊藤漱平 日本 1925- 中國古典文學、《紅樓夢》翻譯與研究

竹內好 竹內好 日本 1908—1977 中國現代文學、魯迅研究

Goran Malmqvist 馬悅然 瑞典 1924- 馬悅然在中國學研究領域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從古漢語語法和音韻分析到四川方言調查,從中國古典小說的翻譯到當代朦朧詩的譯介,他的學術研究涉獵了中國語言學與中國文學的眾多領域。

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 高本漢 瑞典 1889—1978 漢語音韻學;方言學;詞典學;文獻學;考古學

Torbjorn Loden 羅多弼 瑞典 1947- 側重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中國歷史文化。在此基礎上,他又專攻朱熹和戴震哲學。

Алексей Петрович Рогачев 阿列克謝·彼得羅維奇·羅加喬夫(羅高壽) 蘇聯 1900.1-1981.4 中國古代文學史,漢語

Васили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Алексеев 瓦西里·米哈伊洛維奇·阿列克謝耶夫(阿理克) 蘇聯 1881.1-1951.5 中國文學(文學翻譯和文學史),中國民間文化(書法、年畫、古幣、民俗等),漢語(研究與教學)

Fran買粉絲is Xavier 方濟各·沙勿略 西班牙 1506-1552 沙勿略作為“教皇特使”前往東方傳教,其目的之一就是通過在東方的宣教活動能使“適應”策略系統化并突出其可實施性。而沙勿略的歷史功績也就在于為“適應”策略確立了一系列的原則。

Mendoza Juan Gonzalez De 胡安·岡薩雷斯·德·門多薩 西班牙 1545-1618 中國文化史

Harold Zvi-Schifferin 哈羅德·史扶鄰 以色列 1922- 史扶鄰教授的專業興趣始終是孫中山與辛亥革命,他主要通過研究孫中山來研究中國的政治、民主制度發展之路和治國的經驗。

Giuseppe Castiglione 郎世寧 意大利 1688-1766 西洋繪畫

Martino Martini 衛匡國 意大利 1614—1661 中國歷史、地理和文化

Matteo Ricci 利瑪竇 意大利 1552—1610 中西文化交流,主要涉及數學、地理學、天文學、語言學等

Michele Ruggleri 羅明堅 意大利 1543-1607 傳教士漢學

Paolo Santangelo 史華羅 意大利 1943- 史華羅教授長期致力于中國歷史,尤其是中國明清史的研究,他從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進入明清文學史領域,但并不僅僅從經濟基礎研究中國,而是從“情感”變化研究入手,進入上層建筑的核心“文化”意識,力求論證明清時期中國社會意識的變化及其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意義。

Alexander Wylie 偉烈亞力 英國 1815-1887 向西方介紹中國歷史、文化與科技;將西方近代高等數學等科學知識傳入中國。

Arthur David Waley 阿瑟·戴維·韋利 英國 1889-1966 中國歷史文化翻譯與研究

David Hawkes 戴維·霍克思 英國 1923- 中國古典文學譯介

David N. Keightley 吉德煒 英國 1932- 中國古代史研究

Herbert Allen Giles 翟理思 英國 1845-1935 中國語言、文化、文學研究及翻譯

James Legge 理雅格 英國 1815-1897 中國歷史與文化,特別是對中國古代經典著作的翻譯

Joseph Needham 李約瑟 英國 1900—1995 中國科學文化史

Robert Morrison 馬禮遜 英國 1782—1834 漢語研究及辭書編纂

孔夫子舊書網的書畫是真跡嗎

古字畫、名人字畫可以說基本上都是贗品。

確實有仿制水平較高的,比如上海幾個賣家、天津幾個(不好意思點名,有一個賣得火起來,去年下半年有幾個不明底細的新注冊的猛投,常在幾千元結拍,此人到年底竟然一起拍就是幾千元,開始蒙了幾個新人,后來再也沒人拍了。春節后他降低起拍價,還是沒人拍)。我認為水平高的仿制品,也可算是藝術品,幾百元、千元以內一副買回去裝潢門店可以,不算貴。那個總是批發海外回流的,我注意過多次了,其零拍的作品,仿制水平不高。也許其中有珍品?很難說。還有一個將近一年了,總是起拍價數千元一幅,每天上十幾二十幾幅,常常連天累月沒人投拍,可對事兒了碰上一位新來的,也賣出去過。我看他的銷售額也不準夠管理費的。(他總是放在“珍本拍賣”,一幅三天1元“占地費”) 有些省美協會員的作品,屬于地方名家,倒是真的,一幅四尺整的經常可以三~五百元拍下——當然也需要你的慧眼,是不是真品,再是確定價位多少是你的心理底限。

孔夫子舊書網創建于2002年,是全球最大的中文舊書網上交易平臺,是傳統的舊書行業結合互聯網而搭建的C2C平臺,是C2C的精準細分市場。網站目前以古舊書為最大特色,在中國古舊書網絡交易市場上擁有90%以上的市場份額。

截至2012年12月底,孔夫子舊書網擁有申請加盟的書店30000多家;開通的書店7000多家;開通的書攤44000多家;網站會員60萬;展示銷售圖書4000多萬種;2010年中國商業網站分類排名榜(垂直類網上零售)中孔夫子舊書網排名第17名。

孔夫子舊書網特點:“珍本云集”、“書全價廉”和“不可替代性”。所謂“珍本云集”,是指大量的極具收藏價值的古舊珍本(明清、民國古籍善本,珍本期刊,名人墨跡,民國珍本,絕版書等)在孔網展示、交易,并且吸引了大量的學者、研究人員和藏書人長時間在線關注并參與。所謂“書全價廉”,是指網站展示的圖書多達1700多萬種,而且,因為舊書,所以價廉。這兩大特色讓孔網同時贏得了普通購書人和學術研究人員兩大客戶群的青睞,形成了遠高于其他圖書銷售網站的用戶忠誠度。所謂“不可替代性”,是指在孔網銷售的舊書中有20-40%,近幾百萬種是其他任何渠道無法買到的,因此孔網買書、賣書的渠道具有不可替代性。

網站主要交易版塊有“舊書店聯盟”、“在線拍賣”、“舊書廣場”、“特色廣場”和“拍賣聯盟”。主要社區版塊包括“夫子資訊”、“夫子社區”、“古舊書院”、“專欄作者”和“夫子博客”等。 “舊書店聯盟”是網站的主要交易區之一,賣書人以在網絡上開設虛擬書店的方式銷售圖書。加盟書店有很多是實體書店,自從他們在孔網開通網上書店以來,每年的交易額節節攀升。

“在線拍賣”是網站的另一個主要交易區,分為“珍本拍賣”和“大眾拍賣”兩部分,是為了方便廣大書友拍賣一些珍稀圖書或價值較高的舊書而設立的拍賣平臺。

“舊書廣場”是為買賣舊書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