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如何打造網紅店(如何打造網紅餐飲店?)

时间:2024-05-20 12:29:56 编辑: 来源:

裝馬上華麗轉身,69元兩盒。通常10幾塊一斤的瓜子算頂天超級好的品質了,兩盒加起來440g的瓜子賣這個價,吃的是情懷吧。

當時吃太二酸菜魚時,點了個大份,另外點了一份紅糖糍粑和一碗面,一共三個人,人均大概83塊。雖然是大份,裝魚的盤子的確夠大,但是分量一般,這個價錢比起一般的酸菜魚也算貴了。

不要輕視現在消費者的購買力,以及粉絲忠誠度的變現能力,賣的是品牌溢價,可能越貴越有人買吧。

3.排隊成風

“這么貴這么多人排隊,一定很好吃。”

管你是街邊小吃還是入駐商場的門店,網紅食品最大的一個特色就是排隊。當時網傳喜茶排隊7個小時才能喝到,也是非常夸張了。非常火爆的時候排隊大概2小時左右,但是也非常久了。

親歷太二酸菜魚,它家店從來就沒有不排隊的時候。也許因為有“同行超過四個人進店”不接待的趕客規定,太二反而更火了。

而臟臟包和粑粑瓜子曾經一度賣斷貨。

4.營銷做得好,曝光度高

關于喜茶的新聞幾乎從未斷過,一陣說它好喝,一陣說它雇人排隊,你很少看到它做硬廣,但是社交媒體和跨界合作這塊的投入沒少花心思。

比如:喜茶和W酒店的合作,它們推出了一系列聯合設計的產品,手袋、行李牌、禮盒、調酒器。除此之外,在合作期間,入住廣州W酒店的任意客房,撥打靈感專線,都可以獲得兩杯喜茶。

而且喜茶的官微非常擅長找一些和年輕人有關的話題進行互動,互動后還會贈送各種周邊產品:包包、明信片、日歷等等。

三、如何打造爆款網紅食品?

1.產品為王,不求品類多,好吃才是硬道理

對于食品而言,好吃是一切的基礎。不知何時,曾興起過這樣一股風氣,產品難吃得要死,但是只要有互聯網思維,顏值高,包裝一個概念就似乎可以賺得盆滿缽滿。

比如:曾經估值4000萬,轟動一時的黃太吉煎餅。據說吃過的人沒有一個認為是好吃的,比街邊的煎餅果子味道都差遠了。

無論是食品還是其他的產品,產品好才是王道。

喜茶的奶蓋茶做得不好喝,自稱芝士奶蓋茶的首創者又有何用?

口碑效應是有局限性的,達到了極點,花多少營銷費可能都沒用。該考驗產品的時候,消費者不會心慈手軟,難吃就是難吃。一個沒有回頭客的產品,到底有多久的生命力呢?

太二酸菜魚的招牌菜,即使只有酸菜魚一個品類,但是在產品的打磨上也是磨出了花,一份酸菜魚做出了八種不同的辣度。無論是做什么產品,是很多個sku,還是單品,都值得你好好打磨,產品才是一切最強有力的支撐。

2.顏即正義的時代,設計費要舍得花

著名的連續創業者彭縈曾說:

如果在國內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設計費在20萬以下基本上是CEO的品味,設計費在20萬以上基本上靠的是設計師的品味。

在顏即正義的時代,我們經常調侃妹子“長得美說什么都對”。我們都知道看一個人不應該只看外表,也要看內在。但是外表是首先吸引別人眼球的第一關,食物不會說話,顏值上去了,才有機會讓人嘗嘗味道。

前文提到的黃太吉煎餅,雖然有點本末倒置,味道不怎樣,但是店面設計都極具逼格。沒有回頭客是真,吸引第一次來的人肯定是沒問題的。

現在似乎大家都意識到了顏值的重要性,比較紅的網紅食品幾乎沒看到什么顏值不過關的。喜茶開了一家又一家主題店,店面的設計本身就是一道風景,即使不是為了來喝杯喜茶,喜茶的店也早已成為了自拍圣地。更不用說,每一季它的杯套和外帶的紙袋,都會跟隨每季新品主題的不同而重新設計。

顏值高,朋友圈一曬又是一次二次傳播,何樂而不為呢?

3.品牌人格化出眾錦上添花

品牌人格化并不是強行設定一個吉祥物,一個身份,一句slogan,這些都是表面功夫。真正的品牌人格化,是掌握講故事的能力,而且講出來的故事引人入勝。

太二有個做得特別好的地方,它搬出來老板這個角色,訴說了”太二”這個名稱的來歷——

太二始于一家沒門的小店,經常被找不到入口的客人罵太傻、太二,二老板覺得沒門就沒有吧,只要能做宇宙第二的酸菜魚,太二的名稱由此流傳開來。

“二”貶義褒用,老板是因為想做好吃的酸菜魚而顯得二,并不是真的“二”。

粑粑瓜子和喜茶是通過產品包裝設計來展現自己的品牌人格。喜茶是一個喝茶的簡筆畫人物,十分俏皮可愛。粑粑瓜子就更加高明了,把吃粑粑瓜子的人變成了品牌的一部分——奇葩的產品得需要奇葩的你來駕馭。

4.堅持原則,不“討好”消費者

特點意味著跟別的產品區分開來,品牌辨識度鮮明。即使有很多人都做奶蓋茶,但你堅持不用奶精、不用奶蓋粉,你同樣是有特點。在食品添加劑使用泛濫的今天,能堅持用天然的原料、食材的品牌值得擁有更好的品牌美譽度。

原則意味著有自己認定的一套體系,不會因為外界的變化而輕易打破。太二的酸菜魚的一系列趕客原則,難道是真的有生意不做嗎?

并不是。

比如:為什么四人以上不能接待?因為:

“人多吃飯戲都在人身上,完全不記得吃到嘴里的是什么。而最多不超過四人,就幾個知己好友,不用搶戲,才能真正品到酸菜魚的美味。加上太二店里的桌椅、燈光,甚至是菜品都是為不超過四人就餐設計的,人多則體驗不佳。”

包括菜品不加辣減辣、不做外賣、不加盟等等條款,都是出于品控、餐廳運營和品牌的考慮。盡己所能做自己能力范圍能做到的事,為客人提供最好的體驗,反而是一種真誠。

那些看似不討好消費者的條款,如果是為了產品的品質,值得去堅持。

5.重視營銷的力量

營銷的方式太多,提到的這些網紅食品,有的是靠口碑營銷;有的是靠新媒體營銷;有的看似完全不做營銷;有的恰恰是靠營銷取勝,比如:黃太吉煎餅。

以喜茶為例:前文說過它在新媒體營銷上非常成功,當然線下營銷也同樣不含糊。在上海點尚未開業時,就已經把上海許多知名媒體和平臺通通砸了一遍。開業前三天買一贈一,然后借助排隊的從眾效應和消費者自發曬圖,進行二次傳播。

包括太二不接受同行超過四個人進店,提高獲得門檻,換個角度看也是一種營銷手段。每天只賣100條魚的原則同樣是營造一種稀缺感,有個專門形容這種營銷方式的詞匯——饑餓營銷。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產品要過關,不然你玩饑餓營銷也沒戲。有一些產品非常過硬的小吃,因為有多年的品牌積淀,它們依靠口碑依舊多年保持長盛不衰。比如:復活的夢花街混沌和阿大蔥燒餅,借由互聯網放大成為網紅小吃,更是排隊排到腿軟。

產品是品牌最有力的支撐,營銷放大品牌的影響力。如果有過硬的產品,但是因為營銷做得差而無人問津豈不是很可惜。在這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營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6.鞏固產品長板,建立壁壘

說到服務不得不提到海底撈,人家把“服務”做到超越產品變成占領用戶心智的第一關鍵詞付出了很多心血。這時候服務就變成海底撈的長板,那你有思考過你的產品是否能夠永遠火下去嗎?你的產品長板是什么呢?

喜茶這樣的奶茶店實際上是非常容易模仿的,所以創始人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深耕供應鏈。

“不光堅持茶園直采,喜茶還會根據市場需求去定制茶、培育茶,從種植土壤到種植方式都會根據消費者需求,進行個性化改造,像金鳳、四季春、嫣紅、綠妍、韻香這些市場原本并不存在的茶底,就是喜茶耗費2-3年時間自主研發而成的。2017年 4月,喜茶又在供應鏈后端上線了 ERP 系統,以此在供應鏈信息流打通,實現效率最大化。”

高效率和低成本建立了健康的盈利模型,根據消費者需求定制化口味,增強了消費者與品牌的粘性,這些就是喜茶的壁壘。

不光《海底撈你學不會》,喜茶未必你學得會。很多品牌都在為鞏固自己的長板而努力。比如:深圳本土人才濟濟的樂凱撒,已經有4年歷史的網紅冰淇淋品牌亞歷山達,致力于餐飲標準化流程的蛙來噠??

四、網紅食品的生命力能保持多久?

都說網紅店活不過三年。

“趙小姐不等位、雕爺牛腩、黃太吉,剛好三年;很高興遇見你、小豬豬、水貨,兩年;一籠小確幸,一年;Remi買粉絲ne 烏云冰激淋,半年。看,越來越快。”

無論什么產品都有生命周期,但似乎一旦被扣上“網紅”的帽子就特別短命。商業不是一件標準化的事,即使照搬別人的方法未必同樣能走紅。網紅店在品牌發展初期,往往會靠著單一的長板策略爆紅,或者單品爆款,或者營銷手法。

但是,隨著消費者回歸理性、競爭對手的增加,品牌勢能會被攤薄,而這時候能否活下來的關鍵,就回到了最基本的經營問題。有沒有好的產品體驗、服務效率,甚至食品安全與人才系統的搭建。

這些曾經的或者正紅的網紅品牌們能紅多久呢?讓時間給我們答案吧。

本文由@ Fancy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