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安徽省商務廳對外貿易發展處(安徽省技術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的簡介)

时间:2024-05-18 13:16:57 编辑: 来源:

務職業學院黨委書記。主持黨委全面工作,分管組織、宣傳、思政工作。聯系商貿流通學院。

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張卿同志,男,中共黨員,教授。1985年畢業于安徽大學,2001年6月安徽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2000年9月任安徽省對外經濟貿易學校副校長。2006年2月,任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副院長,2008年3月,任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兼招生辦主任;臨時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院辦、人事處、財務處、招生辦;聯系商務外語系。安徽省優秀教師、省級教學名師,安徽省首批省級專業帶頭人、第一批省級專業教學團隊負責人,現為全國外貿業務員培訓認證考試專家委員會委員、安徽省商業經濟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安徽省商業經濟專家庫首批特聘專家。主要從事國際貿易實務研究。主編并公開出版教材近20部,發表各類論文20余篇。

院黨委委員、副院長王振槐同志,男,中共黨員,副教授。1989年畢業于安徽省教育學院。2004年7月安徽大學中文系研究生課程班結業。1996年9月任安徽省對外經濟貿易學校工會主席,2006年2月任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紀委書記、工會主席,2009年8月任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副院長。兼學生服務中心(綜合服務機構)主任;負責后勤保障、學生服務等工作,分管總務處、基建辦、綜合服務,協管思政部;聯系公共管理系。在各級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出版專著一本。主編教材若干。

院紀委書記董新民同志,男,中共黨員,副教授。畢業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復旦大學世界經濟專業研究生課程班結業。1993年起歷任安徽省對外經濟貿易學校業務教研室主任、學生科科長、辦公室主任、校長助理。2006年2月任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黨(院)辦主任,2009年11月起任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紀委書記、工會主席。兼活動中心(綜合服務機構)主任;負責紀檢、審計等工作,分管紀檢監察、工會、安全保衛、繼續教育、職教集團;聯系信息服務系。主要從事國際貿易、國際商法研究。主編、參編教材多部,發表學術論文多篇。主要從事國際貿易法律法規研究,是我院國際貿易、國際商法學科帶頭人和外銷員、商務師培訓的骨干教師。

院黨委委員、院長助理孟祥年同志,中共黨員,經濟學碩士,教授。1989年畢業于安徽大學經濟學院國際貿易專業。歷任安徽省對外經濟貿易學校業務教研室主任、教務科科長;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教務處處長,2009年12月任院長助理,兼教務處處長。兼圖文信息中心(綜合服務機構)主任;負責教學等工作,分管教務處、科研、圖文信息,協管招生、宣傳工作;聯系國際貿易學院。主要從事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外貿單證方向)研究。曾獲安徽省先進個人、安徽省優秀教師、安徽省商務廳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省級國際商務專業帶頭人,省級教學名師。主編“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本,省級規劃教材1本,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次、二等獎2次、三等獎4次。主持省級課題5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院黨委委員王孝勝同志,男,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法學碩士,副教授。歷任安徽省對外經濟貿易學校團委副書記、團委書記、辦公室主任。2004年6月起,歷任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辦公室主任、組織人事處處長;2008年3月,當選為院黨委委員;2010年5月,任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黨委委員、組織人事處處長兼財務處處長;2014年2月,任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黨委委員、組織人事處處長。兼就業創業中心(綜合服務機構)主任;負責學生等工作,分管學生處、團委、就業創業,協管財務、基建工作;聯系財會金融系。參與安徽省哲學社科規劃辦和安徽省科技廳軟科學研究項目,公開發表論文多篇。曾獲安徽省外經貿委“優秀青年”、“安徽省優秀共青團團干”、“安徽省省直機關優秀共產黨員”。

來校乘車路線

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現已全部入住新校區。新校區位于合肥市雙鳳工業園鳳麟大道與工業大道(魏武路)交叉口北邊,伊利乳業有限公司的東邊。

來校可從老市府廣場乘46路公交車至黃小郢站下,沿著魏武路向東走500米即可到校。

也可以乘坐46路公交車到底站,換乘到新亞到雙墩的車即可。也是到底站。底站就是在學校門口

也可乘坐新亞車站的雙墩直達車到底站,底站在學校北門(新亞車站離合肥火車站不到2公里)

安徽省商務廳的計劃規劃

安徽省“十二五”公共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建設規劃

公共商務信息服務以政府為主導,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以提供公共商務信息產品為手段,是適應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的新形勢、承載我國商務主管部門職能轉變、體現公共財政原則的貿易與投資促進措施,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商務工作的重大發展戰略,推動我省企業全面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進而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十一五”期間我省公共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的回顧

(一)全省公共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成績。

在省領導、廳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我們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應用先導、整體推進的原則和目標,通過制定全省商務系統信息化建設規劃和年度計劃,精心策劃和實施一批廳機關及系統信息化建設項目,以及完成大量的基礎性建設工作,把信息化建設作為實現管理服務現代化、加快機關效能建設步伐的重要舉措,在突出重點的同時全面發展,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

1.提升政府網站品質。在電子政務建設中,政府門戶網站是面向公眾和企業提供各種服務的重要窗口。2001年完成了有獨立域名的“安徽省外經貿廳公眾網站”建設,2004年機構改革后更名為“安徽省商務廳”網站,網站出口聯接因特網以及國家商務系統內專網。我廳公眾網經過逐步更新、改造和完善,已經實現了多項服務功能,成為實用、安全、科學、高效的公共信息平臺。公眾網采用網路代理、卓爾防火墻、病毒防范及防黑客攻擊等安全措施。以公眾網為載體,省商務廳加強了商務領域公共信息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建立起以提供商貿商情信息、政策法規信息和經濟環境信息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多渠道、高效率的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并同時建設了政策、法規、案例、認證、標準、企業、人才、國際動態、技術支持、商品等資源庫,有效整合利用各種信息資源,為社會和企業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務。政府網站在推進商務政務公開、提供便民服務和為全省商務建設服務方面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三大專業網站作用日益凸顯。三大專業網站運行以來,安徽進出口商品網對提高我省外貿企業電子商務發展水平,促進對外貿易成交,宣傳企業產品,降低貿易成本,增加貿易機會,擴大外貿出口,作出了積極貢獻;安徽招商網為提高我省招商引資水平、營造良好投資氛圍、推動我省廣大中小外貿企業走向國際市場開辟了新的途徑,并吸引廣大外商關注我省經濟發展,積極赴我省投資興業,成為連接投資者、項目、企業和政府管理部門的重要橋梁;業務網簡化辦事程序,降低辦事成本,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公開、公平、公正和快捷的服務宗旨。

3.完善廳機關內部局域網建設。為了提高辦公自動化水平,省商務廳加大投入,改善辦公自動化軟件,強化公文無紙化傳輸、信息發布、工作交流等功能,廳機關辦公自動化水平穩步提高,基本實現了內部資料的網上傳輸、共享。目前廳機關共擁有計算機200余臺,單位人均擁有計算機數達到100%,并開展了多輪機關工作人員計算機基礎知識培訓。

4.商務領域政務信息報送工作加強。“十一五”期間,我廳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廳黨組工作中心和領導指示要求,繼續堅持為政府領導科學決策和指導工作服務的宗旨,努力在把握服務重點、改進服務方法、提高服務水平上有新的提高,共報送政務信息超過2000條,連續4年獲得省委政務信息報送先進單位,連續3年獲得省政府政務信息先進單位。

5.“地方商務之窗”建設工作成效顯著。“十一五”期間,商務部共為我省建立了“地方商務之窗”省、市、縣(區)、開發區子站197個,并全部開通。我廳切實推動我省“地方商務之窗”建設工作,連續舉辦了5期培訓班,并先后下發了一系列文件,對此項工作進行部署和指導。根據商務部每月的通報,“安徽商務之窗”的信息發布量和點擊率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的排名一直名列前茅,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受到了商務部多次表彰。“十一五”期間共發布信息610158條,“安徽商務之窗”在宣傳、推動我省商務事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6.啟動“農村商務信息服務工程”,服務新農村建設。農村商務信息服務工程是加快農村發展的強勁東風,是解決“三農”問題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設新農村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撐,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義。按照《商務部關于實施“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工程”的通知》(商信發〔2006〕162號)要求,我們制訂了《安徽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試點方式,建立了試點體系,并確定了肥西縣作為我省的首個試點縣。

7.扎實推進“網上購銷”,解決農民買難、賣難。2006年6月,商務部依托新農村商網,利用電子商務手段,開展“農村商品網上購銷對接會”,為廣大農村和農民開辟了一個農副產品網上購銷平臺,是一項服務“三農”,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按照商務部工作部署,我廳積極響應,在原有安徽出口商品網的基礎上建設了商務部新農村商網的二級子站——安徽新農村商網,并與省內現有的知名涉農網站橫向聯合,利用市、縣兩級商務主管部門和一些農產品行業協會、農產品批發市場等中介組織的力量,廣泛動員組織基層農業組織、骨干農戶參加對接會,搜集、整合、發布了一大批農產品購銷信息,“十一五”期間組辦對接會13屆,促成了多項網上交易成果,安徽省的成交量一直居全國領先行列,取得了明顯成效。

8.城鄉市場信息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商務預報”影響力不斷提升。在商務部對各地市場監測工作綜合考核中,我省進入全國前列,并上升為全國前三強。監測樣本企業數量全國第三,所有市級商務部門開通商務預報,所有縣級商務部門開展農村市場監測,生活必需品市場監測范圍擴大到所有縣(市)。信息報送率達到100%。各地商務部門采取扎實有效措施和辦法,加大了數據催報、督報和審核力度,監測數據報送率和報送質量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全省城鄉市場信息服務體系監測樣本企業已超過1000家(1418家),居全國各省市第三。我省市場監測范圍覆蓋全省所有市、縣,涵蓋內貿流通18個行業、7種零售業態。監測商品種類主要有生活必需品11類61個品種、重要生產資料11類74個品種、繭絲綢行業7類27個品種和應急商品數據庫重點聯系企業的30種商品。利用城鄉市場信息服務體系監測數據,加強市場監測成果轉化工作,扎實推進商務預報工作。在開通所有市級商務預報平臺的基礎上,開展縣級商務部門商務預報工作試點,16個縣級商務部門已開通商務預報平臺,并對省級原有的版面進行改版升級。商務預報平臺發布各類市場信息和分析報告一年3萬多條(篇),商務部轉載和采用8000多條。據不完全統計,有20多家新聞媒體和主流網站經常采用“安徽商務預報”發布的市場分析文章和信息,商務預報已成為社會公眾特別是新聞媒體關注的對象。

9.“產業安全數據庫”擴容工程的全面推進。作為國家產業損害預警系統建設的基礎工程,“產業安全數據庫”擴容工程為維護產業安全、積極應對貿易摩擦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服務方式,全省已有320家企業參與了產業安全數據直報工作,全省貿易摩擦和產業損害預警監控、預警、立案、應訴、效果跟蹤、涉案產業規范等具體工作逐漸進入商務部門日常工作,相關政策和服務能力逐漸完善,產業中介機構參與積極性提高。擴容工作為應對貿易摩擦、維護產業安全發揮了“準確預測、及時預警、科學預案、有效預控”基礎性作用。在此基礎上,由省商務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