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宋代海上貿易路線描述(宋代貿易中心轉移海上的原因?)

时间:2024-05-29 09:54:06 编辑: 来源:

初的尾舵是彎曲的,以適應船尾曲線。后來船尾成了直線型,尾舵也隨之改進,一個1242年的德國北部印章表明了這一點。尾舵使用有助于船向風行駛,加上船體加深,船在逆風情況下可以斜向航行了。其次是維京船的低干舷也在1100年后發生了變化,即在船頭和船尾都建立了上層結構,稱之為“堡”(castle)。“堡”原出于軍事目的而建。那時海戰船靠得很近,頭尾堡可在敵人登上船腰時起一定的防衛作用。后也擴及到了商船。船上有這種高層建筑,給人一種外觀“頭重腳輕”之感。為此,船首甲板(forecastle)實際成了船頭的“水手艙”。再次是北方商船的出現和演進。北方商船稱為“諾爾”船(knorr),船身比長船寬、深,是北方最早能利用逆風的船。14世紀時,諾爾船發展為標準的商船,其型式統治了北歐達400年之久。北方聞名的“科格”船(買粉絲g)實際上也是其翻版。科格船有名副其實的船尾舵來控制方向,有一個長長的伸向前方的船首斜桅,掛方帆,船體特別堅固。1400年左右,在科格船的基礎上,北方又出現了更大的“霍爾克”船(holk)。

南部歐洲的造船技術

歐洲南部的造船歷史可溯源于接受過地中海東岸文明的克里特人。公元前2世紀中期的克里特帆船兩端起翹,單桅,懸一方帆,這是以后幾千年地中海的基本船型。差不多同時的希臘邁錫尼文明遺址中,也發現有帶樹木的船只圖畫。這種樹木可能兼有桅和帆兩重作用。在整個古希臘羅馬時代,造船業無論是戰艦還是商船,都在埃及人和腓尼基人技術的基礎上有新的發展,基本形成了“長船”(galley)和“圓船”(roundship)兩種船式。

長船原是一種敞開甲板的船,長約30米,靠單層劃槳共50只推進。到前480年希波戰爭中的薩拉米海戰時,希臘戰船長者達45米,舷外裝有槳架,使船的寬度達6米。有2至3層長度不同的槳。再到后來,長形船發展為有完整的甲板和撞角的大笨船,稱為“五力船”(quinquiremes),指船有5層槳片。長船上裝有桅,但帆只在順風時偶用。作戰時劃槳更重要,可控制速度、掌握方向,不受風力、風向所局限。長船長且狹,空間過小,不能儲存水和食物,也不能載貨,一般只用于軍事。

圓船則大多作商業用途。圓船長寬之比約為5:2亦有稍長些的。吃水比長船深,尾高首低,上甲板兩側成格子狀。起初它僅有一桅一帆,后到公 元前后,船首另加一小桅小帆,有時還有二面三角形的小上頂帆。或有一大桁在船頭斜伸前方成一陡角,上掛一小方帆用以控向。帆之升降索也成為桅桿的輔助性支柱,沿船兩舷貼有一厚帶來代替綁索。這種大船笨拙,主要用帆來推動,雖然不能頂風走,但能將帆轉向而利用船尾45°角以內吹來的側風。此外也須劃槳助力,需用船尾兩側舵槳控向。圓船載物多,如羅馬運谷物的船體積就較大,長有27米,寬為9米,運載能力載物為250噸,載人達300乘客。

中世紀時,南歐船既繼承了古代地中海船型的傳統,亦受到了同時代阿拉伯船只的影響。其主要特點是船的外殼板合縫平接,并用鐵釘釘在肋骨上,縫中填以瀝青等物,船面光滑,船上有甲板。但各國各時代的船各有特點。

9世紀左右,拜占廷人建造的平滑船體的船,使用新式大三角帆裝置(接受阿拉伯人技術),船能在風向的60°角內行駛。船的圓體形狀、平滑表面均減少了船身同水的磨擦,使這些龐大的船有一個很好的航行質量。船在不太需要關心風向的情況下仍能基本按預定方向行駛。這類船在隨后的二三個世紀里越來越大、越笨重,稱為“內夫”(nef)船,有2至3桅,都采用大三角帆裝置,排水量超過千噸。意大利船兩頭都有船樓。中世紀盛期,一種結合了長船和帆船特點的稱為“泰里達”(tarida)的船舶廣泛使用。之所以要結合長船特點,是因為商用帆船上還得對付海盜們的進攻。用水手,既能在無風的情況下行駛,也具有一定的戰船功能。

12世紀中期,熱那亞船有兩層甲板,13世紀后期出現3層甲板。二桅,前桅略高、略大,掛三面大三角帆,后帆掛兩面三角帆。最好的桅,用的是熱那亞或馬賽所產的硬質的棉或麻帆布。13世紀中期,有些地中海船只長達30米。控制方向的裝置是側舵。側舵有一對,安裝在船尾附近,兩側各一。14世紀時,地中海船只也開始用船尾舵。同時,北方式的科格船大約也在13世紀里開始出現在地中海上。14世紀初,意大利人已廣泛造用這種單桅大船來裝載遠航貨物了。

14世紀末以后,南北船特點開始混合,產生了一種新的大型船只“卡拉克”(carrack)船。此船后來成為西歐遠洋航船的最初式樣,也是西方世界在大帆船時代(16—18世紀)到來之前的最典型船只,既可軍用更可商用。據說,南北特點的混合源于十字軍時代,因為那時各國的十字軍都有機會觀看別人的的船型及其建造方法。北方的船上裝置技術,如固定船艙、單面大帆,南方的船體構造技術,如甲板、平接船板技術,都被視為長處而結合在新型船只中。卡拉克船最先出現于威尼斯、熱那亞和西班牙等地,船體既深且寬,有一個很高的船尾,巨大的前船樓凸出了船頭,船身平滑,整個側形頗似過去的北方船,有一條優雅的圓弧形線條。船舵已不再在一側,而是安裝在船體中心線上。

15世紀后,卡拉克船從一桅一帆演變成為三桅大船。三桅是前桅(foremast),較矮,主桅(mainmast),較高,以及后桅(mizzenmast)。最初,前桅掛一大三角帆。后來,在船首置一桿后送,上掛一方形斜杠帆,這就可使前桅后移并增加高度。后又增加了一些橫桅索來做輔助用途,增加梯索(系于橫桅索上)取代了以往用于攀緣桅桿的木梯。在行駛過程中,由于感覺到駕馭大帆太累,結果導致了一系列小帆的使用。先是有些大船在主桅上掛三面帆,從下到上依次為主帆(買粉絲urse)、頂帆(topsail)和上桅帆(topgallant),后來船的每桅上一般都有三截帆。也出現了四桅船,前桅掛若干方形帆,后三桅則掛大三角帆。后來還發明了一些縮帆的方法。方帆不再象以往那樣靠收帆來減小帆面,而是用一塊塊小旗似的帆布系上,不需時解開帶子拿走就行。微風時如需增加帆的面積,也用一些窄布條系加在小塊帆布上。15世紀時,裝有帆桅裝置的卡拉克船一般長度24至27米不等。三桅多帆的卡拉克船,奠定了16至18世紀大帆船時代船的桅帆裝置的基本樣式。

卡拉克和卡拉維爾這兩種新式船,雖然船型迥然相異,但都適宜航海,能去任何地方。哥倫布航海船隊中的“品塔”號(Pinta)和“尼娜”號(Nina),就是輕型平底的卡拉維爾式船,而“圣瑪麗亞”號(SantaMaria)則是裝置完善的卡拉克船。達·伽馬1497至1499年開辟印度新航路的船只,在體積和形狀上也與哥倫布船相差無幾,基本上是這兩種船型。

不過,不論是哪種船,中世紀歐洲船的噸位一船都不大,船體遠小于中國船。北方船更小,南方地中海船稍大。1066年諾曼底人渡英吉利海峽所乘的船,每只載重不過30噸。14世紀初,英國船只平均載重為200噸,最大的船也不過300噸。而威尼斯在十字軍東征時所提供的船只平均能載運500多噸。14世紀以后,威尼斯開始建造商船隊。其船為長船形,噸位原為100噸,后達300噸。而15世紀時熱那亞的卡拉克船中竟有達到甚至超過了1000噸的。14世紀初,一艘普通漢薩商船的噸位大約是75噸。1440年時,漢薩商船主要是霍爾克船,平均載重大約為150噸。三十年后,漢薩船隊中出現了“卡維爾式”(carvel—type)快帆船,其平均噸位在300噸左右。在法英酒類貿易中,155世紀早期沒有船能裝載100噸以上的酒。但到這個世紀的中葉,來自波爾多的船只平均可載150噸,少數船還可裝運500噸酒。在威尼斯,1450年左右,超過200噸的船被看成是大船了,但對隨后的大多數科格船來說,400噸只能算是一個普通噸位。16世紀中葉,威尼斯的卡拉克船中很有些達到600噸甚至700噸。葡萄牙的船只在1450至1550年間,平均噸位至少翻了一番。從事波羅的海谷物貿易的荷蘭人,15世紀里用的有幾種船。沒有龍骨、圓形船身的霍爾克船噸位從200噸到400噸不等。長型中底的快船噸位則從250噸到500噸左右。不能簡單地以船的大小來判斷船的航海能力,因為哥倫布和達·伽馬他們在進行遠洋航海時,各自所乘的旗艦也不過載重150噸左右。航船的耐波性和續航能力也非常重要。當然更重要的是航海(主要是導航)技術。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