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對外貿易什么時候開始的最賺錢(炒外匯真的能賺錢嗎?)

时间:2024-06-01 08:42:25 编辑: 来源:

但是畢竟文化,管理,還有其他多元復雜的原因,再加上歐美發達資本國家長達幾十年的洗腦和文化污染,以及意識形態層面的割裂,今天的香港,事實上是頑瘴痼疾,充滿了各種問題。

雖然香港是中國的領土,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問題,需要時間,需要過程。

對于當前中國的經濟對外需求來說,時間緊迫,需要從某種程度上能夠替代中國香港自由貿易,對外結算的功能,所以就有了海南自貿港的加速推進。

另一個,是雄安新區。

和海南自貿港的定位不一樣,雄安新區是中國內地經濟管理的試驗田。

雄安的關鍵詞是深化改革,海南則是全面開放。

簡單來說,就是雄安是國有化主導,而海南是接軌西方市場經濟。

中國經濟發展已經走到了一個非常關鍵,同時也是非常難受的瓶頸關鍵階段了。

而這樣的瓶頸,每一次都是先開辟實驗田,選擇城市和地區進行非常規政策嘗試。

這也是中國深圳經濟特區的由來,而放到今天來看,也是雄安和海南的立足之本。

深圳離北京很遠,貼近香港。

雄安就在北京旁邊,可以完全保障政策力度。

而香港還有西方意識形態殘渣余孽的污染和影響,施展不開。

對外,下一階段的中西經濟格局需要探出一條實驗之路,需要在后疫情時代的國際經濟環境中尋找和世界重新連接的新方式和新路子。

那么,這條路,誰來走更合適?

顯然就是海南,從這個本質對比上來看,雄安是國家政策管控經濟試驗田,是大國戰略。

而深圳受限于香港(經濟已經超越香港,但是缺乏地理絕對優勢和環境條件),不適合。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今天的海南,就是昨天的深圳,和雄安屬于同一個時代的經濟試驗田,目的不同而已。

雖然30多年的政策機遇錯失,但是一路過來,該吃的虧也吃夠了,打怪經驗也攢足了。

等待海南的,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價值升級機遇。

雄安是對內的,所以是千年大計,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海南則是對外的,是對西方所傳達的一種態度;

香港是自家的,行差就錯需要教育歸化,深圳是魯莽的,在資本化金融化的道路上正在接受撥亂反正的洗禮。

而海南,是中國在下一步,對于全球經濟的一個態度。

三、寫在最后:對于海南封關效率提升,幾個思考觀點的分享。

1、海南封關的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升,結合不同角度的信號和需求來看,面對全球后疫情經濟環境和大國博弈的不確定性,這個效率可能還會得到進一步加強。

沒有什么值得反駁質疑的,集中力量辦大事,是中國體制的特征。

在之前公布的海南自由港時間表中,2025年要徹底封關。現在都2021年了,這個進度計劃提前完成,是大概率的事件。

所以,對于有想去海南進行房產投資,經營占位打算和想法的群體,窗口期可能會越來越短。

2、海南的房地產市場值得關注。

不鼓勵炒房,堅決反對哄抬房價,但是對于在海南長期生活發展的群體,對于未來海南自由貿易港有所期待的群體,建議在海南買房的動作,要盡快抓緊。

海南買房三個梯度,一是三亞和海口沒有爭議,二是東側沿海,三是瞻洲市及附近城市。

在封關以后,房產的資產屬性在海南或許會得到徹底改寫,而且會有來自外國的資本需求和居住需求擠壓,未來海南的房價是有不確定性的,而海南好城市買房的購房資格限制,不用多說,全國最難毫不夸張,所以當前如果條件符合,有資格買,就不要太糾結了。

在充滿不確定的時代和環境中,擁抱確定性才是明智的選擇。

3、對于年輕群體來說,海南在接下來很有可能,也有潛力成為一個新的深圳,今天的深圳,早已不是“來了就是深圳人”的機會沃土,滿地黃金的理想城市了,在城市過度資產化,金融化問題沒有得到緩解和解決以前,深圳就是一個出賣青春賺錢的地方。

而對于追求財富爆發,期望獲得彎道超車的年輕群體來說,海南或許是一個備選的方向。

當然,也不用急于一時,盲目就去,自貿港也不是一天就建設發展成熟的,在選擇去海南發財嘗試以前,時機,個人能力,發展思路,更重要。

文章鄭重聲明:

本文僅作為認知交流和思考分析所用,至于是否正確合理,還需要等待時間的驗證。

并且熊貓也樂于在財富之路上的一些認知思考和理解和各位分享交流

文章沒有任何投資建議和投資引導,投資有風險,都是成年人,風險自擔是最基本的價值認知。

以上。

2021年,經濟波動和暗流涌動正在恢復平靜,但是影響視野的大霧依然沒有散去。

預祝看到這篇文章的各位朋友,能夠心志堅定,做好準備,在2021年實現迷霧沖破,快意逐浪!

文章就寫到這里。希望各位讀者朋友能夠喜歡。

或贊或罵,還請留個聲音,求同存異,共同成長。

思考,是對世界的尊重。探索,是對未來的準備。

每個人,都沒有選擇時代的權力,但是時代絕對可以選擇人。

這是一個長期主義的時代,是一個眼界和思維決定的未來。

希望能與有偉大格局和理念的群體同行。

做時間的朋友,做時代的弄潮兒,做命運的主宰,做財富的主人!

僅以此文,與各位讀者朋友,分享。

關于這個話題,大家如果還有什么意見和看法,歡迎在下面留下您的想法和看法。

以上正文,來自@熊貓貝貝小可愛,熊貓地產觀,講究和追求的就是在紛雜繁亂的信息時代,輸出一種稀缺,寶貴的經驗。

這就是本人自媒體的態度和初心:不做什么大路貨,通過寫作分享,記錄對世界的認知。

熊貓不稀罕嗎?你覺得我的文章不稀罕嗎?哈哈哈哈……

不當什么專家,也不敢大言不慚說自己高明,只想通過寫作分享,心存善念,廣結善緣。

如何開始做外貿

外貿就是和老外做生意,掙老外的銀子。一般的操作流程過程如下:

1)和老外談生意,接訂單――

2)備貨:下訂單到工廠生產或采購――

3)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局檢驗貨物(這個叫“商檢”)――

4)向海關申報出口(“報關”)――

5)把貨物運輸出國,交給客人(“貨運”)――

6)從客人那里收錢結匯(“收匯”)――

7)向外匯管理局申報(“核銷”)――

8)向國稅局申報(“退稅”)。

在這里邊,很多工作是交給專門的機構去做的。貨代幫你“報關”和“貨運”以及買保險,銀行幫你“收匯”,工廠幫你“商檢”,所以你只要集中心思跟老外談生意就可以了,但是你也要了解一些這些流程,不光有配合的問題,里邊還有費用問題。

第一步、和老外談生意接訂單

這里有四個內容:a,客人怎么來?b,報價怎么報?c,合同怎么簽?d,錢該怎么付?

a、客人怎么來?

有幾種辦法,主要的有,一,網上吆喝,找買家。二,參加展會,攬生意。相對而言,網上找客人費用低,成交率低;展會費用高,成交率高。還有其它找客人的辦法。

網上一邊找客戶一邊發布信息,在中文的貿易平臺上,你招來的都是國內的貿易公司,但也不要都放棄,說不準有的還有用;要上國外的貿易平臺,若是你的郵箱里有Enquiry,說不準你的生意來了。

Hamburg、Sindefingen。。。。多了去了。若是有老外前來詢盤,你就可以跟老外當面外討價還價了,這就是要報價了。狗狗比較喜歡跑展會。怎么樣,哪位愿意讓狗狗做你們的代理商。哈哈~~

小提示A

尤其是在網上找客人的業務人員,你給客人的mail 等信函是被快速閱讀的,如何吸引人和得到回復,那你的mail必須符合當地的特色,比如說你按歐洲人的標準來寫,那將是被認為你在了解歐洲,是“買粉絲urtoisie”(禮節)。同時信函不要寫得太長或太短;不要忘了寫自己的職務和名字;不要忘了很多老外對中國是一無所知的。

小提示B

跟中國人一樣,老外也看重著裝,對于去歐洲參加展會的外貿人士來說一定要注意。歐洲人對這點非常重視,特別是法國英國意大利,觀念是根深蒂固。雖然他們嘴上從來不說,卻會把你的著裝和你的產品聯想起來。比如說,狗狗雖然平時穿的象丐幫弟子,但在這種場合下西裝只穿深色的(黑色的是喪服,不能穿滴),襯衫是白色,淺藍,淡粉紅,領帶和襪子也是深色的,而且領帶的圖案是保守的。我看到過國內的高級人士穿著實在不敢恭維,穿西服居然還穿白襪子,領帶上居然有自己公司的logo。。。那個做派就更不談了,沒品,老土!

小提示C

b、報價怎么報?

報價里有什么內容呢?貨物的成本+其他費用+利潤。

以一單服裝為例,貨物的成本就是采購服裝的價錢(如果是讓工廠生產的話,就是采購面輔料的費用+付給工廠的加工費用)。 其它費用就是運費(價格條件里有說明)+雜費+報關費用+公司日常開銷費用。。。等等。 利潤就是自己掙的錢,有兩部分組成:從老外那里掙滴+國稅局的退稅。所以在搞清貨物品名、型號、數量、包裝規格、交貨期、付款方式及柜型等等之時,要搞清報價里還含有哪些東東:

一、匯率

外貿交易一般以美元來結算的。現在的美金對人民幣的牌價是:1美元兌換8。05圓RMB。若你賣給老外1000圓的貨,換算成美元就是124。23(1000/8。05=124。23).

二、價格條件

這個東東其實就是運輸和費用的問題,由于交貨的地點不同,產生的費用不一樣,國際貿易一般以港口碼頭作為交貨的地點,常用的有幾種:

1、FOB。即在中國的碼頭交貨。FOB = 貨物的價值 + 國內運雜費 如約定在上海港口交貨,就叫做FOB SHANGHAI 在這種條件下,除了貨物本身的價值以外,還要加上把貨物運到上海碼頭的運費和報關出口手續費,以及在上海碼頭上產生的亂七八糟的雜費。這也是成本的一部分。

2、CNF。即在外國碼頭交貨。CNF = FOB + 遠洋運費 如約定在美國紐約港口交貨,就叫做CNF NEW YORK 這種條件就是FOB價格之外,再加上貨物運到美國紐約的海洋運雜費。

3、CIF。也是在外國碼頭交貨,只不過給貨物買了保險,途中損壞可索賠。CIF = FOB + 遠洋運費 + 保險費。或者 CIF=CNF+保險費。

因為貨物的類別和交貨地點不同。保險費也略有不同,保險費的多少由保險公司來定,保險的種類也有幾個,但我們通常都用一切險:無論出什么事情,都由保險公司都替你扛著。因為我從未出過事情,不知道保險公司是不是真的肯為你扛。保險費不算高,為了安全第一還是買吧。在CIF條款中,租船訂艙和保險是賣方(也就是你啦,老外是買方,你是賣方)的責任。保險最好逐筆投保。 三,運費和雜費 那么運雜費有多少呢?這就要去向貨代(貨物運輸代理公司)買粉絲了。

在外貿出口中,貨代是個重要角色。它可以做不少事情呢。可以幫你做貨運,可以幫你報關,可以幫你代辦保險。貨代在服務上也有好壞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