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山西意順祥貿易有限公司(《青島鋼鐵的背后創業故事》的征文)

时间:2024-06-09 15:16:43 编辑: 来源:

涎。那么,他們是如何做到帝國級別的呢?一個字:專。

德龍鋼鐵的發展理念就是“做專、做精、做強、做長”,一個企業專心做好一件事才可能有長遠發展。這個發展了16年的民營企業,正在建立他的鋼鐵帝國,從下游的生加工、中游的中寬帶鋼到上游的鐵礦和焦炭,德龍鋼鐵掌門人丁立國說:“要做大整個鋼鐵行業,就要往裝備業延伸,軋輥只是突破口。”而實際上,軋輥也是為鋼鐵產業服務的。德龍鋼鐵在建立帝國的時候努力實現了幾個指標:在高端產品的中寬帶鋼方面可以左右價格;整合鋼鐵上、中、下游資源實現共贏;持續投入資金進行核心技術的研發,注重價值而非規模;全面控制成本,實施循環經濟等。雖然在國有鋼鐵企業面前德龍鋼鐵不占規模優勢,但是其總資產貢獻率、資本收益率、社會貢獻率、凈資產收益率等多項指標在中國70家重點鋼鐵企業中排名第一,這印證了其發展的專業價值。

丁立國的愿望是成為中國的鋼鐵大王和百年老店,這個大王不是規模方面的,而是產業價值方面的,只有掌握了產業發展方向,才有可能在未來建立產業帝國,成為全世界鋼鐵行業內最有影響力的企業。這可能是很多中國企業的現實選擇。

<丁立國檔案>

丁立國,1970年1月出生,碩士研究生學歷,畢業于河北理工學院機械制造專業,現任邢臺德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德龍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

1992年創辦唐山長城軋鋼廠,2000年收購已經停產兩年、負債2.4億元的邢臺新牟鋼廠,組建德龍鋼鐵有限公司。2005年,組建德龍控股有限公司。

擔任的主要職務有:全國工商聯直屬會員商會副會長、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執委、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理事、河北省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全國工商聯直屬會員商會副會長、韓中經濟發展協會副會長、河北經貿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兼職教授。

榮獲河北省“五一”勞動獎章、“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榮立省政府一等功、第六屆河北十大杰出青年企業家、河北省勞動模范、全國關愛員工優秀民營企業家、邢臺市優秀企業家等榮譽。2005年12月18日,當選為第十六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

《青島鋼鐵的背后創業故事》的征文

一位英國記者問奧斯特洛夫斯基,為什么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書名時,他說:“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能成為堅硬的,什么都不懼怕,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這樣的斗爭中、在艱苦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并且學會了在生活面前不頹廢。”

在制造業特別是重化工業被提到國家戰略高度的大背景下,鋼鐵成為人們聚焦的對象。中國早已成為世界第一鋼鐵產量大國,但是離強國還差得很遠,究其原因就是中國耐用的、優質的鋼鐵還是很少,無法支撐中國產業的高端化和持續發展。以規模為導向的鋼鐵工業未來將面臨轉型的抉擇。河北省是中國第一、世界第四的鋼鐵生產地區,成為中國鋼鐵發展的縮影,而其中有著自己的亮色,那就是德龍鋼鐵。

可能你會說,德龍鋼鐵的發展充滿了運氣,發展一帆風順。而其實,背后有艱苦的抉擇、拼命的奔跑、精益求精的鉆研、對工作的無限熱情、緊抓戰略機遇的緊迫感、同舟共濟等等。以“振興民族鋼鐵事業”為己任,德龍鋼鐵在掌門人丁立國的帶領下,練就了中國民營鋼鐵企業的“真金剛”之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說:“它是民營鋼鐵企業的樣板。”

專業是一切的基礎

丁立國創業路上不是沒有走過彎路。他曾雄心勃勃地進軍房地產業,在唐山市準備蓋一座地標性建筑立國大廈。大廈原本計劃蓋18層,后來欲罷不能一點點追加,一直加到28層,不但將企業閑置資金全部耗盡,還造成企業資金鏈砰然斷裂。這次多元化嘗試讓丁立國幡然醒悟:只有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熟悉的行業,才能穩穩當當發展壯大;盲目擴張和盲目多元化,只能把企業拖入險境。他重新反思企業的發展規劃與定位,放棄正在經營的房地產和醫藥,集中精力做鋼鐵,立志把公司打造成中國鋼鐵大王和百年企業。

縱觀中國企業,多元化成功的例子并不多見,但是多元化的嘗試從未停止,有其客觀原因。中國企業經過十年、幾十年甚至幾年的發展,就要和上百年的跨國企業進行正面較量,其風險性顯而易見。而中國的融資、風險投資、產業扶持等方面又無法和國際相比,多元化成為中國企業特別是民企不得不走的路。還有經常把GE多元化的“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當成“圣經”,然而卻忽視了GE擁有強大的資本規模、精明的業務篩選策略、高效的業務運營管理系統、超越具體業務的公司戰略、強大的企業文化和美國良好的資本環境,這些是中國民營企業可望而不可及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民營鋼鐵企業應該怎么辦?坐以待斃顯然不行,丁立國給我們開了一劑藥方:在專業的基礎上“做精、做強、做長”,將整個產業鏈做寬、做深、做好。丁立國的德龍鋼鐵正是實踐了這一藥方,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他說:“鋼鐵是一個可以做一輩子的產業。先舍后得,大舍大得。”

與時代賽跑

德龍鋼鐵16年的發展歷史,幾乎走了國外鋼鐵企業100年走過的道路。這體現了德龍人與時代賽跑的精神———“快魚吃慢魚”。

“1992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丁立國在1992年也奇跡般的、快速的為自己未來的鋼鐵帝國畫了一個圈。1992年8月,從深圳打工并積累了一些鋼鐵方面經驗的丁立國,回到了中國鋼鐵基地———唐山。他首先租賃了一家軋鋼廠,創辦了唐山長城軋鋼廠。憑著在深圳熏陶的超前思想和“深圳速度”,再加上他善于經營的頭腦和以德取勝的理念,這一年他便掘到了第一桶金———獲利3000萬元,完成了他創業史上的第一次資本積累。在經過了幾年平淡后,2000年4月18日,丁立國率領150名各路精英進駐了負債并被他們收購的邢臺新牟鋼廠,投入了6000萬元啟動資金,只用了8個月就扭虧為盈,當年納稅60萬元。而邢臺新牟鋼廠1998年5月就已停產,累計虧損11383萬元,負債2.4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22%。這也成了如今德龍鋼鐵的雛形。

從2000年納稅60萬元開始,德龍鋼鐵連續4年實現了驚人的增長:2001年納稅600萬元,2002年納稅6000萬元,2003年銷售收入達到24億元,納稅1.89億元,與2000年相比增長了300倍以上。在2004年國家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時,德龍鋼鐵卻逆勢顯示出了勃勃生機,銷售收入達到37.8億元,平均一天有300多萬元的效益,上繳稅金接近3億元。短短5年,德龍鋼鐵穩步發展成為一家擁有員工3300人、資產18億元的大型民營鋼鐵企業。僅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走完了同類國有鋼鐵企業10年的發展歷程。(下轉第六版)

(上接第五版)

2005年3月9日,德龍鋼鐵通過對新加坡上市公司群宇的反向收購,德龍控股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這也是國內民營鋼鐵企業首次在海外實現借殼上市。當時,丁立國說,上市成功僅僅是萬里長征走完的第一步,今后要借公司上市的東風引進國際資本、管理,通過重組、兼并或參股、控股等形式參與國內、省內優勢鋼鐵產業整合、產權改造,通過北京總部、天津公司、上海公司、香港及海外公司等新公司的建設,搭建百億元產值的結構,實現德龍的快速擴張。

2007年,德龍鋼鐵在成功進入韓國、泰國、印尼等國家后,又把目光放的更長遠,贊助了澳大利亞珀斯光隊,加快了其國際化步伐。

丁立國生活出奇簡單:最大的嗜好就是讀書,企業管理、政治經濟、思想倫理、文學歷史等均有涉獵,還研究佛學。他說,現在市場競爭不僅是“大魚吃小魚”的問題,更是“快魚吃慢魚”的問題,根本問題是學習再造的問題。要做鋼鐵行業百年老店需要不斷學習,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在鋼鐵行業第一方陣中。

產業鏈共贏

德龍鋼鐵與其他企業形成良好的競合關系,最終實現產業鏈的共贏。

結合全國的市場需求、公司的技術裝備水平與自身優勢,德龍鋼鐵制定了優質專業板帶生產的企業定位,與周邊地區國有大型鋼鐵企業邯鋼、唐鋼等大規格產品形成系列的配套、互補,并不斷開發一些國內生產廠家較少、市場潛力巨大的新品種。

德龍鋼鐵有限公司與旭陽焦化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伙伴協議,標志著雙方在加強上下游供應鏈資源建設,打造雙贏、多贏的新型客戶關系方面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德龍控股同邯鄲鋼鐵公司、河北文豐鋼鐵公司組成策略聯盟,三方將在燃料市場采購、產品銷售、人才和人力資源開發交流以及生產、經營、管理和新產品研發等方面開展合作,把河北省打造成為中國的主要鋼鐵生產基地。丁立國透露,德龍一方面正在印度洽談收購礦山,通過參股最終成為控股,向上游業務(鐵礦和焦炭)延伸;另一方面在國內加緊收購整合業務,擴大目前的生產經營規模,并努力向生產冷軋鋼等下游業務發展。德龍鋼鐵的迅速崛起,也有效地帶動了周邊地區的建材、礦產、焦化、軋鋼、運輸、服務等行業發展。

德龍人的六個尊重

尊重品德、尊重人才、尊重創新、尊重夢想、尊重環境、尊重社會,德龍人用六個“尊重”概括了一個企業與其有關聯的環境之間和諧發展的概貌。

煉鐵廠職工宋順祥到濟南鋼鐵公司參觀學習期間,在公共汽車上給年老的乘客讓座,丁立國了解后,當即決定獎勵宋順祥2000元。丁立國說:發展的德龍,不單追求企業的發展,更注重培養有崇高理想和良好道德風尚的德龍人。2004年,德龍鋼鐵在招聘一名學歷、技術都符合條件的男士時,聽說此人對父母不夠孝順。結果一查,真如傳聞所言。丁立國說:他就算是個博士,就憑他不孝順父母這一條,咱也不要。“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要把德放在第一位。我這一生就是想為振興民族鋼鐵事業做點事情。”

“讓每個職工把公司當做家,讓公司成為每個職工的家”是丁立國致力達到的境界。丁立國說:“鋼鐵是冰冷的,但人心是熱的。”他投資上億元新建和改善了員工生活、培訓、娛樂設施。在員工生活方面還有著一個小插曲,2003年5月,軋鋼廠兩位職工反映食堂問題的信件擺在了丁立國的案頭。他看完這封信后沉思了良久,提筆在這封信末尾寫道:“德龍公司的今天是廣大職工奉獻的結果。全世界只有一種人———需要關心的人。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關懷我們這么好的普通職工。”為使困難員工及時得到救助,丁立國還帶頭捐款建立了“員工互助基金會”。德龍鋼鐵每年投入百萬元對員工進行培訓,每年德龍的員工培訓多達上萬人次。丁立國自豪地說:“我現在有一個非常優秀的經營團隊。作為董事長,我只在公司經營大政方針和關鍵人事上過問,其它具體生產經營我從不干涉。”

德龍鋼鐵以品種、成本、質量為主線,在公司建立了銷售、供應、企業文化、黨群工作等配套的全面管理體系。為了強化管理創新意識,丁立國還明確提出,創新應該成為企業管理的主題。德龍鋼鐵得益于近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和行業機遇,始終堅持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實現了企業生產經營的領先優勢,成本不斷下降,經濟效益逐步提高。

鋼鐵企業是耗水大戶,德龍鋼鐵從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改善水環境、進一步提高水的循環利用率的角度出發,把節水工作當做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任務來抓,為此再建污水處理廠,保護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和水環境,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減少了環境污染。另外,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始終把科技進步、節能、降耗、增效、環保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嚴格遵守“環保三同時”原則,以ISO14001環保認證標準為準則,將環保理念貫穿到整個生產流程之中,并形成了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丁立國積極致力于各種社會公益事業:捐資修建光彩小學、資助貧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