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巴西進出口貿易總額(各國對巴西的貿易保護政策都有什么?)

时间:2024-05-03 15:11:14 编辑: 来源:

主和尊重人權等挑戰的相互協調上。對俄羅斯而言,加強與巴西關系不僅僅因為該國在拉丁美洲的“分量”,而且也是由冷戰后全球化的形勢決定的。俄羅斯前外長及前總理普里馬科夫認為,巴西與俄羅斯都經歷了經濟的開放與調整,都面臨國際貿易競爭自由化的挑戰,在政治方面,兩國均有全球利益,都尋求實現區域一體化以及在國際范圍內合作伙伴的多樣化。[4]聯合國改革問題是巴俄兩國政治關系的重點,在這一問題上,俄羅斯的立場較為靈活,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曾表示,任何關于聯合國改革的決議必須基于聯合國成員國的共識,這一點是保證聯合國安理會合法性和有效性、聯合國內部團結的關鍵所在。雖然拉夫羅夫承認聯合國安理會需要改革,如果它的成員國能夠反映當今國際新格局,那么它的效率勢必有所改善。但是他也強調,聯合國改革不應僅局限在安理會的擴大上,而應是一個更廣泛意義上的改革,包括聯合國大會、聯合國經濟與社會理事會、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相關改革。此外在表決聯合國改革問題上,拉夫羅夫明確表示“安理會不履行本該屬于聯合國大會的職能,并且安理會不能就一些不涉及具體沖突的、抽象的議題開展討論”[5],其意即指包括安理會擴大在內的聯合國改革應取決于聯合國內部的共識,而非安理會現任常任理事國的態度。對于巴西的“入常”,俄羅斯政府早在2002年與巴西簽署的《巴西—俄羅斯共同申明》中便明確了對巴西“入常”的支持態度。時任巴西總統的費爾南多·恩里克·卡多佐對此聲稱:“俄羅斯政府的政治態度非常重要,因為它是五個常任理事國中第一個明確支持巴西的國家,這也顯示了俄羅斯政府切實發展與巴西之間的戰略伙伴關系的意愿。”[6]

但是在其他場合,俄羅斯政府官員多次強調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候選國應在本地區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并且本地區國家對其候選國的資格應達成一定的共識。因此,綜合俄羅斯在聯合國改革問題上的立場,其對包括巴西在內的一些國家的“入常”愿望的認同實際上是以“聯合國成員國共識”和“地區共識”為前提條件的。針對這一點,巴西學術界有觀點認為,作為擁有否決權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俄羅斯實際上不愿意改變聯合國安理會現有的權力結構。

二、經貿關系:規模有限

自2000年以來,巴俄雙邊貿易有了較快增長,但由于雙邊貿易基數較小,巴俄貿易總量非常有限。2000年巴俄雙邊貿易額僅為9.9億美元,到2008年兩國貿易額達到79.8億美元,8年時間大約增長了7倍。但是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巴俄貿易在2009年降至42.8億美元,同比降幅高達46%。盡管在隨后的2010年和2011年,巴俄雙邊貿易有所恢復,到2011年回升至71.6億美元,但尚不及危機爆發前的水平,僅相當于2011年中巴貿易額(771億美元)的1/10。未實現盧拉在2009年提出的“巴俄雙邊貿易到2010年超過100億美元”的目標。從兩國具體進出口額來看,巴西基本上一直處于順差位置(2000~2011年,巴西僅在2000年出現1.5億美元的逆差)。2011年,巴西對俄羅斯的出口額以及巴西從俄羅斯的進口額分別為42.2億美元和29.4億美元,均不及2008年的水平(46.5億美元和33.3億美元),巴西實現約12.8億美元順差。

總體而言,巴俄雙邊貿易規模與兩國經濟及貿易規模很不相符。以2011年為例,巴西對俄羅斯的出口額占巴西總出口的比重僅為1.6%,占俄羅斯全年進口總量的比重約為1.4%。與此同時,2011年巴西從俄羅斯的進口額占當年巴西總進口額的比重約為1.3%,占俄羅斯當年總出口額的比重僅為0.6%。但是,如果比較10年前的情況,巴俄雙邊貿易遠遠落后于各自進出口貿易的總體增長速度,也就是說,巴西或俄羅斯在對方市場中的份額實際處于“縮水”狀態。2001年,巴西對俄羅斯出口占當年巴西出口總量、俄羅斯進口總量的比重分別為1.8%和2.6%,高出2011年上述兩項比值(1.6%和1.4%);同年,巴西從俄羅斯的進口額占當年巴西進口總額、俄羅斯出口總額的比重分別約為0.8%和0.5%,略低于2011年上述兩項比值(1.3%和0.6%)。

造成巴俄貿易規模有限的主要因素包括:(1)兩國對對方市場均缺乏了解,均非對方國家的傳統貿易伙伴,兩國對對方市場的開發力度尚顯不足;(2)兩國的出口產品結構類似,初級產品及資源密集型產品均為兩國的主要出口產品,經濟互補性的欠缺使兩國經貿往來缺乏足夠的驅動力;(3)巴西、俄羅斯均為貿易保護主義相對較為嚴重的國家,貿易保護措施直接限制巴俄雙邊貿易的開展;(4)兩國之間尚缺乏便捷的貿易渠道,比如俄羅斯對巴西的出口多數是由國際中介商來運作,這無疑降低了兩國之間的貿易互信程度。另外,雖然兩國在高科技領域存在一定的互補性,但巴西對俄羅斯在與貿易相關的配套管理、銀行融資的保障缺乏足夠的信任,這是限制兩國科技互補性發揮的重要障礙。[7]

從出口產品結構來看,巴西對俄羅斯的出口主要以基礎產品以及低附加值的半制成品為主。2011年,基礎產品、半制成品和制成品占巴西對俄羅斯出口的比重分別為49%、43.8%和7.2%。而從出口產品種類來看,粗糖、牛肉和豬肉為巴西對俄羅斯的主要出口產品,占出口的比重分別為43.7%、24%和7.6%。相反,俄羅斯對巴西出口則主要以化工和軍工產品為主,2011年,俄羅斯對巴西出口的三大產品為硝酸銨、尿素、磷酸二氫銨,分別占俄羅斯對巴西出口額的15.7%、15.5%和14.7%。

各國對巴西的貿易保護政策都有什么?

巴西準備就買美國貨貿易保護主義條款上告 2009年02月18日 15:56 據新華社電 巴西外交部長阿莫林16日說,美國國會最新通過的新經濟刺激計劃中帶有“購買美國貨”的貿易保護主義條款,巴西就此可能將上告到世界貿易組織(WTO)。 當天阿莫林在接受巴西國家電視臺采訪時說:“雖然這涉及復雜的法律分析,但我們正在行動,上告至WTO是選擇之一。” 美國國會上周通過了總額7870億美元的新經濟刺激計劃,但其中有條款要求該計劃支持的項目使用的鋼鐵和制成品應為美國生產。 阿莫林對此批評說,美國此舉就如吃止痛片,治標不治本,并且是在全球經濟艱難復蘇之際發出了錯誤信號。巴西是全球主要的礦產品出口國,并且在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中扮演重要角色。 對于多哈回合談判,阿莫林說,多哈回合談判并非沒有希望,但要重新推進談判也非常困難。 WTO審議日本和巴西貿易政策自由貿易與保護主義冰火難容

孫振宇大使表示:在世界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迫切需要各國共同努力,防止貿易保護主義上升

當這個春天在罷工、裁員、利空消息不斷的寒風中起步,世貿組織的貿易政策審議也在一種與以往不同的氣氛中拉開了帷幕。2月下旬和3月上旬,對日本和巴西的貿易政策審議在日內瓦世貿組織總部舉行。由于日本和巴西分別是世界第二和第十大經濟體,從某種意義上分別代表著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兩大陣營。在全球經濟危機不斷加劇和貿易保護主義日漸抬頭的背景下,對他們的審議自然格外引人關注。

從年初開始,世貿組織總干事拉米就在各種場合大聲疾呼警惕和遏制貿易保護主義。2月18日,拉米就對日貿易政策審議接受日本共同社記者專訪。他表示,日本是開放的多邊貿易體制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理應在反擊保護主義威脅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否則的話,日本極有可能成為保護主義的犧牲品。拉米說:“保護主義不是宗教信仰問題,不是意識形態問題,也不是哲學問題,而是客觀存在的現實問題。”

中國常駐世貿組織代表團孫振宇大使對記者表示:“中國支持WTO的貿易政策審議機制,積極參加了對世貿成員的審議,并在審議中提出了自己的關注。目前,全球正在經歷自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深重的經濟危機。在世界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迫切需要各國共同努力,防止貿易保護主義的上升。”

危機之下更應堅持開放的貿易政策世貿組織專門發布的對日貿易政策審議報告認為,自2007年上一次審議以來,日本已采取了多項措施進一步放寬其貿易和投資限制。自2008年9月爆發全球性金融危機以來,日本政府并沒有推出新的政策措施來保護本國市場。事實上,日本已在包括二十國集團峰會、亞太經合組織首腦會議以及中日韓三方高層會議上表示,將不會在未來12個月內為刺激本國出口而設置新的貿易和投資壁壘,不會實行新的進出口限制措施,或執行與世貿組織原則不相一致的各種決策。對此世貿組織成員給予了肯定。

但報告同時指出,農業等部門勞動生產率落后于其他主要工業化國家,以及使農業部門免受國外競爭而實施的相對保護,都將成為日本經濟實現持續增長的主要障礙。報告稱,日本經濟的中長期增長前景將取決于其是否有能力在取得貨幣和財政政策平衡的同時,實現進一步的結構性改革。

報告認為,目前日本經濟已陷于衰退,其深度和廣度尚無法預測。日本內閣府3月12日發表的最新修正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 按年率計算下降了12.1%,這是日本經濟24年來首次出現兩位數負增長。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今年日本經濟增長率為-2.6%。

正如拉米反復強調的,貿易保護主義打擊的主要是那些經濟依賴出口的國家。“如果你限制進口,別人就會限制你出口。”對像日本這樣嚴重依賴外需的經濟體來說,出口斷路、日元升值是要命的軟肋。報告警告說,外部因素對日本經濟的不利影響主要體現在出口方面,而日元的升值以及以日元結算貿易的不利可能使日本的出口形勢進一步惡化。根據日本內閣府的統計,今年1月日本出口驟降了46%。

在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中,日本吸引外國直接投資較少,僅占日本年均GDP的3%。比較典型的例子是去年4月,日本政府戰后第一次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英國投資基金增持日本電力開發公司的股權。

在政府采購方面,世貿組織的報告指出,雖然日本是WTO政府采購協議成員,但外國采購商參與日本政府采購的競標比例在2006年僅為3.1%,低于 2004年的3.7%。對此,美國“非常關注”。夏克指出,由于眾多的準入門檻,包括缺乏透明度、資格審查過嚴、人為操縱招標和廣泛使用獨家投標,外國供應商想在日本的政府采購活動里中標是非常困難的。

在服務業方面,WTO歡迎日本的相關改革取得進展,特別是金融服務業,政府將改善透明度置于優先。但夏克指責說,自上一次貿易政策審議以來,盡管日本郵政已經私有化,但某些傳統的零售業務至今仍未對外國公司開放。目前日本政府仍然入股日本電報電話公司、日本煙草公司,以及一些商業銀行,并對各式各樣的半官方機構施加影響。

服務業占日本GDP的三分之二和就業人口的70%。但相關調查顯示,日本服務業和制造業之間在開放方面的差距很大,前者像批發與零售、運輸與倉儲、酒店與餐飲等的開放遠遠落后于美國,夏克說:“這至少說明日本在服務領域不鼓勵競爭。”

農業部門備遭詬病世貿組織的報告指出,日本對農業的政府支持高于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但其勞動生產率卻不到日本全國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2008 年日本的農產品進口關稅高達17.1%,而工業品進口關稅只有3.5%。對農民的補貼占該國年均GDP的近1%,而農業生產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只有 1.2%。

一些成員認為,日本政府堅持保護本國農業已經影響到其在雙邊、地區和多邊貿易談判中發揮更富建設性的作用。他們批評日本已經簽署的諸項雙邊自貿協定,認為他們限制了日本已經承諾的農業自由化。這些協議“通過大量的稅號使農產品保護制度化”。

在表達成員各自的關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