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對外貿易政策的歷史演變是怎樣的(二戰后世界經濟格局是怎樣從一及向多極演變)

时间:2024-05-08 05:34:36 编辑: 来源:

不但不會放棄本國紡織業反而會對其進行保護。因為如果歐美放棄紡織品行業,這幾十萬的產業工人將面臨下崗和工作轉型的挑戰,而其培訓和遷移成本巨大。此外,美國的紡織品行業可以利用他們的政治力量去游說議員,進而給政府官員施壓,要求對中國的紡織品加以限制。

由此,紡織品出口要想正常健康發展就不能僅僅局限于比較優勢,而應盡快實現出口產品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發展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從外貿大國向外貿強國轉變,把紡織品的潛在的比較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競爭優勢。

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是構建在完全競爭基礎上的, 主要研究各國(或地區) 不同產業間的系, 比較優勢強調的是各國(或地區) 比較成本和資源稟賦狀況, 最終歸結為價格。競爭優勢是構建在不完全競爭基礎上的存在著規模經濟和差異產品, 是研究各國(地區) 同類產業之間或可替代產品的關系。強調的是非價格競爭和創新競爭。產業的競爭優勢是一系列因素決定的, 這些因素主要有產業組織效率、投入要素的數量和質量、學習和創新能力、合作的效率、文化力量以及產業政策的作用等。比較優勢的實現離不開競爭優勢, 而競爭優勢越來越處于主導地位。任何國家的產業國際競爭力都是由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兩方面因素所決定。傳統的比較優勢強調各國比較成本和資源稟賦的狀況, 比較優勢最終歸結為價格競爭, 而競爭優勢更強調非價格競爭和創新競爭。比較優勢的實現離不開競爭優勢, 而競爭優勢越來越處于主導地位。因而紡織工業的發展應當在比較優勢基礎上動態地進行研究, 在比較優勢的基礎上構建競爭優勢, 才能在國際國內市場上獲得真正更大的比較利益。

為適應知識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的需要,中國外貿發展戰略從比較優勢轉向以競爭優勢為導向的軌道是必然選擇。在當前,中國紡織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主要表現在成本、規模和質量等方面:產業鏈完整、勞動力資源廉價、一些天然纖維的種植生產豐富(如棉花、亞麻、蠶絲等)、投資不斷增長、國內外市場需求旺盛和國內社會政治穩定等,其中勞動力資源豐富是構成中國紡織品價格優勢的主要源泉。但也應該看到,紡織產業的產業鏈很長,其上游產業(包括纖維的生產、自主品牌的創立)和下游產業中的市場營銷環節均屬于技術或資本密集型,這方面發達國家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而中國的競爭優勢僅限于下游產業中勞動密集型的服裝加工環節。在紡織品業高附加值方面的欠缺部分的抵消了我國在勞動力資源上的優勢,使得我國的紡織產品只能靠價格優勢占領低端市場,獲得微薄的利潤。我國提高紡織品的競爭優勢要在充分利用現有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比較優勢的基礎上,研發新品種,提高產品質量,注重品牌策略和營銷策略,使企業由于具有創新機制而提高生產效率。因此構筑我國紡織品的競爭優勢,需要企業競爭優勢的確立、技術創新以及政府扶持等共同作用才能實現。

二戰后世界經濟格局是怎樣從一及向多極演變

、戰后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

世界經濟格局是指活躍于世界經濟領域并充當主角的國家和國際經濟組織之間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種結構、態勢。其核心內容是大國或國家集團之間的經濟力量對比關系和支配世界經濟的權力分配狀況。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取決于各個國家或國家集團經濟實力的彼此消長。

戰后世界經濟格局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戰后初期到60年代末的美國稱霸世界經濟領域;70年代后世界經濟向多極化方向發展;80年代末以來世界三大區域經濟集團化加快發展。總之,在戰后短短的50多年中,世界經濟格局經歷了從一極到多極的演變過程。

(一)戰后初期到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稱霸世界經濟領域

1.原因:經過二戰,戰敗國德國、意大利、日本的經濟完全被破壞;英、法等戰勝國經濟實力大大被削弱;蘇聯在戰爭中做出了巨大貢獻,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唯獨美國經濟在戰爭中不僅未受到破壞,反而大大地膨脹起來。

2.美國經濟在戰后初期具有絕對優勢的表現

(1)1948年在資本主義世界中,美國的工業生產總值占56.6%,出口貿易占32.5%,黃金儲備占74.6%,是世界最大的資本輸出國,紐約成為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

(2)美國擁有最大的經濟規模和市場,領先的科學技術,大大高于其他國家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美國正是憑借自己的巨大經濟實力和優勢,奪取了世界經濟霸權。

△3.美國奪得世界經濟霸權的基本步驟

(1)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1944年7月,在美國的新罕布什爾州布雷頓森林召開了有44個國家參加的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最后議定書》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兩個附件,即《布雷頓森林協議》,確立了美元在戰后國際金融領域的中心地位。

(2)締結關稅及貿易總協定。1947年,美、英、法等23個國家在日內瓦簽署了《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從形式上看,它只是一個有關關稅和貿易準則的國際性多邊協定,但一直起著國際經濟組織的作用。它作為《布雷頓森林協議》的補充,為美國在經濟領域謀取全球霸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客觀上也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貿易創造了一個自由貿易的環境,推動了戰后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的發展。

(3)實施“馬歇爾計劃”。1947年6月,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歐洲復興方案”(即“馬歇爾計劃”),加強了對西歐國家政治和經濟的控制,把西歐納入美國對蘇聯冷戰的戰略軌道。

(4)推行“第四點計劃”。1949年,杜魯門提出援助開發落后地區的“第四點計劃”,實質是在給亞非拉地區不發達國家以技術援助和投資的幌子下,加強對外經濟擴張,控制不發達國家的受援國。

(5)建立“經濟安全網”和“軍事安全網’。既增強了西方盟國的經濟、軍事安全感,又使西方盟國完全接受美國的領導地位。

(6)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經濟和技術封鎖。1949年11月,美國操縱西方國家共同成立“巴黎統籌委員會”,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經濟、技術封鎖。1951年,美國通過《巴特爾法案》(通稱《禁運法案》),迫使其他西方國家完全納入美國的戰略軌道。

(二)20世紀70年代后世界經濟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進入70年代,世界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轉折。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國際金融體系在70年代初受到了巨大沖擊,1971年12月、1973年3月美元兩次宣布貶值,標志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

②發展中國家石油斗爭引發的能源危機,打亂了國際貿易舊有的價格體系

③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逐漸陷入了經濟增長緩慢而通貨膨脹、失業嚴重的困境。

70年代后世界經濟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1.資本主義世界三大經濟力量中心的確立。由于世界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到70年代末,歐共體的經濟實力超過美國;到70年代初,日本一躍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美國獨霸世界經濟的局面為美、歐、日三大經濟力量鼎足而立的格局所取代。“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最終崩潰,這標志著戰后美國世界經濟霸主地位的喪失。1975年召開的第一次西方首腦會議是三足鼎立形成的標志。美國從1985年開始由世界最大的債權國淪為最大的債務國,并長期出現對外貿易逆差,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

2.蘇聯經濟實力增中有減。五六十年代蘇聯經濟發展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60年代已成為實力雄厚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但從70年代開始,蘇聯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明顯下降,在世界多極化過程中走向弱勢。

3.發展中國家經濟的不平衡發展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的出現。大批發展中國家經濟逐步發展,并加強了經濟聯合,特別是70年代以來,一部分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蓬勃發展,工業化水平逐漸接近發達國家,形成了一批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如亞洲的新加坡、韓國、臺灣、香港和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委內瑞拉、阿根廷等。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是促進世界經濟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的新生力量。

(三)80年代末以來三大區域經濟集團化加快發展

80年代,在世界經濟不穩定、低速增長的大背景下,各種不同類型的國家普遍進行經濟調整和改革,促使世界經濟格局進一步發生變化。80年代末以來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合組織、歐洲聯盟三大區域經濟集團化加快發展。

當前,世界經濟正朝著北美自由貿易區、歐洲統一市場、亞太經濟貿易區這三大地區集團化方向發展。

三、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與特點

★(-)經濟全球化

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它是指在不斷發展的科技革命和生產國際化的推動下,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相互滲透日益加深,所有國家、地區和國家集團的所有經濟部門和經濟環節都成為這個整體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它是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新科技革命推動的結果,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趨勢。

2.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其突出表現在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國際貨幣和跨國公司等領域的發展上。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這是當今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趨勢。

3.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a、經濟全球化趨勢正在給全球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帶來深刻影響,既有機遇,也有挑戰。

b、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也為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它有利于促成各國之間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形成優勢互補,推動經濟的發展。

c、弊端: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各國的地位和處境是很不相同的。在發達國家盡享全球化“紅利”的同時,廣大發展中國家卻仍飽受貧窮落后之苦。

(1)南北差距拉大;

(2)當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和經濟主權正面臨著空前的壓力和挑戰;

(3)給一些國家的社會穩定、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帶來威脅。

d、對反全球化現象的評價:

(1)從一個側面暴露了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2)不符合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潮流。

4.如何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趨利避害、促進人類的共同發展,關鍵在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我們需要世界各國“共贏”的經濟全球化,所有國家,無論南方還是北方,不管是大國還是小國,都應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我們需要世界各國平等的經濟全球化,少數國家的富裕不應該也不能夠建立在廣大南方國家的貧困之上;我們需要世界各國公平的經濟全球化,世界的貧富差距應逐步縮小,而不是不斷擴大,否則人類將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我們需要世界各國共存的經濟全球化,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促進,保持經濟發展模式、文化和價值觀念的多樣性,世界文明才能生機盎然地發展。

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面對經濟個球化,一方面,各國必須適應這一趨勢,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積極穩妥地開放國內市場,加強國際經濟合作與協調,進一步調整和制定國際經濟運行規則,緩解國際經濟矛盾;另一方面,各國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巨大經濟風險和安全問題要有足夠認識,采取有效政策與措施,趨利避害,確保經濟安全。

(二)以科技為先導,以經濟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競爭不斷加劇

綜合國力是指一個主權國家擁有的全部實力,包括物質力、精神力以及國際影響力。過去,大國之間的綜合國力的較量,軍事力量起著最重要的作用。冷戰結束后,幾乎所有國家都意識到:一個國家的強盛衰弱,最終起作用的是綜合國力,核心是科技與經濟發展水平,而不是單純軍事力量,因為經濟和科技始終是國家強盛、安全、發達的基礎。具體表現在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