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對外貿易政策含義思維導圖(大學生怎么學習馬原?)

时间:2024-06-10 16:22:40 编辑: 来源:

督意識,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對貪污和浪費國家資財的行為進行批評和檢舉,以維護人民和國家的利益 ②國家:完善稅收和財政制度;加大稽查處罰力度,嚴懲違反稅法的行為;規范稅收征收管理,堵塞漏洞;加強稅收宣傳,教育人們要自覺依法納稅。

37、違反稅法的行為有哪些?(偷稅、欠稅、騙稅、抗稅)

38、為什么要建立社會信用制度?怎么樣建立?(1)原因:重要性:誠實守信是現代市場經濟正常運行必不可少的條件。必要性:誠信缺失會導致市場秩序混亂、坑蒙拐騙盛行,進而導致投資不足、交易萎縮、經濟衰退(2)要求:①國家: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規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實加強社會信用建設,大力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 ②經濟活動者:對生產者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職業道德水平,自覺規范自己的經營行為;對消費者的要求,增強維權意識,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遵守社會公德... ③社會: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 ④公民:規范行為規則。

39、市場調節的局限性有哪些? (1)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2)市場調節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等固有的弊...(3)后果:如果僅有市場調節,會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低下,資源浪費;社會經濟不穩定,發生經濟波動和混亂;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導致嚴重的兩極分化。

40、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2)以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3)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

41、為什么要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1)市場調節的不足,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2)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3)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標要求。

(4)能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保持經濟發展活力。

42、我國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是: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國家運用經

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實現宏觀調控的目標。

43、什么是科學發展觀?為什么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包括以人為本(本質與核心)、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原因:(1)片面追求經濟快速增長,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甚至出現“沒有發展的增長”,導致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2)科學的發展觀是我們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能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就能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進。

44、如何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1)根本的措施是:發展經濟。(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我們國家的根本任務。)(2)具體的措施是:①優化產業結構;②走新型工業化道路;③統籌城鄉發展;④統籌區域發展。

45、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實質?(1)主要表現是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資本全球化。(2)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國家為主導的。

46、發展中國家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雙刃劍” 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范風險,勇敢地迎接挑戰。

47、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我國的影響?積極影響:有利于擴大對外開放,為我國經濟發展贏得更好的國際環境;有利于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強我國經濟發展活力和國際競爭力.. 消極影響:給國內的許多企業帶來生存危機;對我國產品實行某些限制性措施;反傾銷訴訟案會有所增加。

48、我國的對外開放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堅持 “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是我國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基本戰略。

49、“引進來”戰略和“走出去”戰略的關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是以“引進來”為主。實施“走出去”戰略是我國對外開放新階段的重大舉措。從“引進來”到“走出去”,意味著我國對外開放發展到了一個新層次。

50、我國自對外開放過程中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主動防范風險,自覺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必修2政治生活

1.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人民當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點?(1)人民民主的廣泛性。不僅表現在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而且還表現在民主主體的廣泛性。(2)真實性。表現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物質的保障,人民能夠自己管理國家;而且還表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

3.民主與專政的關系?(1)相互區別、相互對立,民主只適用于人民內部,專政適用于敵對勢力。(2)相輔相成、互為前提,民主是專政的基礎,轉正式民主的保障。

4.為什么要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正義的事情)(1)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四項基本原則之一,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已經寫入憲法。(2)是社會主義的政治保證。(3)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下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容。

5.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的內容?權利和自由:(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2)政治自由(3)監督權(批評權、建議權、申訴權和控告權)義務的內容:(1)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2)遵守憲法和法律(3)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4)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6.公民在參與政治生活時,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則?(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2)堅持權利和義務統一的原則(3)堅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結合的原則。

7.在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的關系?統一的,不可分割的。(1)在法律關系上是相對應而存在的(2)是實現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徑(3)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4)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確保權力的實現。

8、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為何結合?怎樣結合? 原因: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要求:(1)我們要積極履行公民義務,以維護國家利益。(2)當三者出現矛盾時,公民的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國家利益。

9、我國公民政治生活的本質?內容?要求?本質:崇尚民主與法制內容:(1)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2)參與社會公共管理活動(3)參與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4)關注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1)明確政治生活的作用(2)學習

10、民主選舉的方式?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

11.公民應如何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1)是否積極參加選舉、認真行使這一權利,是衡量公民參與感、責任感的重要尺度。那種“選舉與我無關”、“選誰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識不強、主人翁一時不強的表現。(2)怎樣行使選舉權,如何投出自己的神圣一票,是公民政治參與能力的體現,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養高低的重要標志。只有每個人都在周全考慮、理性判斷的基礎上,鄭重地透出自己的一票,才能選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真正實現民主選舉的預期目的。

12.公民參與民主決策有哪些方式?社情民意制度、專家買粉絲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

13.公民為什么要參與民主決策?地位:公民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參與決策是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重要決策。意義:(1)利于決策者充分發揚民族,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2)有助于決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決策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增強決策的科學性,避免決策的片面性。(3)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提高落實決策的自覺性,推動決策的實施

中級經濟師知識產權專業考什么內容?

中級經濟師知識產權專業考知識產權基礎、 專利申請、專利保護、專利運用、商標基礎、商標使用、商標保護、著作權、地理標志、商業秘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及遺傳資源等內容。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事考試中心發布的《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知識產權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考試大綱》,中級經濟師知識產權專業考知識產權基礎、 專利申請、專利保護、專利運用、商標基礎、商標使用、商標保護、著作權、地理標志、商業秘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及遺傳資源等內容。

中級經濟師知識產權專業考試是為了測查人員是否理解知識產權專業理論原理,掌握專業工作方法和專業技術,了解專業相關法律、規范(規定),以及是否具有運用上述知識從事知識產權專業實務工作,科學、合理地創造、運用、保護、管理知識產權的能力。

中級經濟師知識產權專業考試內容如下:

1. 知識產權基礎。掌握知識產權概念與知識產權的客體范圍,熟悉知識產權主要政策,區別知識產權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質屬性,熟悉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掌握知識產權的取得方式,熟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熟悉知識產權民事保護的歸責原則和承擔方式,熟悉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行政裁決的立法規范、措施以及責任與承擔方式,熟悉知識產權刑事保護的各種犯罪行為,掌握知識產權管理的概念與分類,熟悉主要知識產權管理標準的內容及異同,掌握建立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流程與方法,了解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完善與認證機制,理解知識產權運用的內涵與外延,掌握知識產權轉讓與許可的方式與程序,了解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的內涵和外延以及發展現狀,熟悉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政策、體制機制以及相關標準,掌握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產品、信息、人才等資源,了解國際知識產權制度的主要原則,熟悉主要知識產權國際保護條約,掌握對外貿易中的知識產權保護。

2. 專利申請。辨析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文件的構成以及具體要求,掌握不授予專利權的客體以及專利保護客體內容,辨析發明、實用新型授權條件,掌握外觀設計專利授權條件,熟悉專利復審、無效請求審查原則、法定理由,熟悉復審、無效請求程序中的證據規則和專利文件的修改規則,掌握按照專利合作條約提出的國際申請的受理、檢索、初步審查和進入階段的處理。

3. 專利保護。掌握專利保護范圍及其確定原則,辨析專利申請權權屬糾紛與專利權權屬糾紛的異同,掌握專利侵權行為類型與侵權判定原則,掌握專利侵權的訴訟時效和侵權責任,熟悉專利合同糾紛的類型,掌握專利行政糾紛的類型和特點,分析專利行政裁決、訴訟、仲裁、調解的異同,掌握海外專利糾紛類型,熟悉海外專利糾紛解決策略。

4. 專利運用。掌握專利運用的含義,熟悉專利運用的相關政策,辨析專利產業化、商品化、金融化、專利競爭性利用和專利情報利用的主要內容,理解專利檢索的含義,掌握專利檢索式構建的技能,熟悉專利檢索的步驟與常用策略,掌握核心專利、重點技術發展線路、技術空白點、技術熱點分析方法和技能,掌握專利風險預警的分析方法,熟悉專利許可的含義、類型和法律效力,辨析專利許可合同的主要條款,運用專利許可貿易相關技能,掌握專利轉讓的含義、條件、程序和操作要點,掌握專利質押的含義、模式、流程、常見風險及風險控制機制,熟悉專利保險含義、常見模式、產品種類以及注意事項,掌握專利布局的含義和流程,掌握專利導航含義、類型和流程等。

5. 商標基礎。辨別商標定義以及商標特征,熟悉商標類型,熟悉中國商標法律制度的基本特點,了解商標注冊、行政裁決機構及執法機關,了解現行商標法修正歷程,理解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取得原則,掌握商標注冊的申請與審查,掌握商標異議案的受理、實質審查,熟悉商標異議申請裁決結果和救濟途徑,掌握商標注冊審查的結果,掌握商標評審案件的受理、審理、法律程序與后果,掌握無效宣告程序,理解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的基本概念及馬德里體系概況,熟悉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的申請,了解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領土延伸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