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居外網海外房產二手房房東出售(房澳洲,是創新還是攪局)

时间:2024-06-03 10:45:19 编辑: 来源:

,了解市場行情。知道你的房子市場價位多少,心里價位是高估了還是低估了。更重要的是,有些信息,你是無法通過網站找到,比如房子主人的信息、社區的治安、附近交通情況,還有當地的犯罪率、居民文化層次和學校信息等。別讓買家秀和賣家秀的悲劇再重現, 這時一個好中介可以幫到你。

身邊的故事

其實中介并不像人們想象的功利。朋友Daniel(化名)在中介評估網站Ratemyagent找到一個評分較高的中介,在中介的推薦下,他們相中了一套雙層獨棟別墅,和中介介紹的一樣,10分鐘到超市,5分鐘走到火車站,10公里內有私立小學、高中。當時賣方開價250萬澳元,在Daniel預算之內。在和中介議價時,詢問起附近是不是有墳地之類,這對很多中國買家是個大忌。但中介還是很誠懇告訴Daniel:“從獨棟別墅走出去5公里內有片墳地,你們可以接受嗎?”中介并沒有因為個人利益就隱瞞一些信息,而是根據Daniel的附加要求推薦了更加合適的房源。

六、中國電商分食海外地產“大蛋糕” 壁壘重重

我們先提了中國電商觸及海外房產這件事,以及其目的所在;又談到了澳大利亞市場上線上自行售房和找中介的差異化。那我們再回來看中國電商買海外房產這件事靠譜嗎?其實,中國電商在切入全球地產市場前,就已通過布局國內的產業地產、商業地產等方式,涉足房地產市場。

比如,京東商城房產頻道涵蓋“普通住宅”“別墅”“商業辦公”3類產品,提供全國22個城市的房屋購買等服務。目前其房產頻道已有82家開發商和35家服務商入駐,涉及項目2027個。

至于有人認為中國電商會搶走澳洲地產中介的生意,甚至威脅到本地中介的生存。《澳洲財經見聞》方面覺得有點多慮了,中國電商平臺出售澳洲地產本身將面臨非常多的挑戰。

第一,房產交割流程與監管限制。

在中國,房產的銷售由于單個商品價格較高,帶有嚴重的投資屬性,而且往往牽涉到銀行貸款的審批等等,手續是比較復雜的。

即使是在中國已經推出了通過網銀支付首付的服務,但真正的看房、簽約等都很難一站式在網上實現。

在澳洲,地產行業監管體系更加完整和嚴格,房產中介本身就有從業牌照和流程監管要求。最后在交割時則需要通過律師過戶,這目前也不是網絡平臺可以做到的。

一個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本地最著名的地產網站realestate.買粉絲.au和domain.買粉絲.au上并不能進行任何交易,只是用來發布房產信息,最終的看房、簽售、房貸、交割等全部需要在線下人工完成。京東也一樣,只負責發布房源信息,不負責進行交易。

第二, 中國的外匯管制。

僅著眼于海外房地產市場,對于有購房意向的普通個人而言,最大的困難并非尋找海外房源,而是如何將資金匯至境外。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在2016年底對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細則進行調整,雖然每人每年依然有5萬美元的額度,但是購匯流程變得更加復雜,監管也變得更加嚴格。其中,個人購匯申請書明確了個人購匯不得用于境外買房等尚未開放的非消費行為。

個人海外購房,最普遍的就是“螞蟻搬家”式換匯和“地下錢莊”。不過,在更嚴格的監管下,這條路也是越來越難走。

七、外匯政策松動跡象?

不少聲音將京東上線澳洲房地產業務解讀為可能是中國政府有意放松資金監管的跡象。自2016年開始,中國政府對流向海外的資金加強監管,讓不少期盼中國資本的公司對任何可能的跡象都十分敏感。

這樣的推測也不是空穴來風。雖然京東并非國企,但作為一家知名中國電子商務巨頭,上線居外網代理的海外房地產業務使得其近3億用戶可以直接獲取海外房地產信息,甚至直接聯系海外房產代理人購買房產。

雖然目前能帶來多少成交量還不得而知,但是其象征意味還是難以讓人忽略。

END

科技,總是在改變生活,顛覆你的想象。互聯網時代,京東試水澳洲地產市場是科技發展下的產物。2016年,eBay和Myer 首次開設全球第一家虛擬百貨商店,人們帶著VR眼鏡就可以逛商場購物了。

可能到2045年,我們也能用VR技術來看房了,那時你只需要坐在家中,帶上VR眼鏡,就能感受到自己置身于南半球某棟別墅里,然后點擊下單。

問題是,當買房像淘寶一樣方便時,你還敢下單嗎?

批注:所謂VR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度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使用者關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 把人的意識代入一個虛擬的世界。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