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山東乾沿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拜求山東日照的相關知識)

时间:2024-05-20 04:27:13 编辑: 来源:

>

山東省所有5A級風景區?

山東省5A級景區有11個,分別是:曲阜三孔(曲阜市)、泰山景區(泰安市) 、沂蒙山旅游區(臨沂市)、蓬萊閣旅游區(蓬萊市)、威海劉公島(威海市)、嶗山景區(青島市)、臺兒莊古城(臺兒莊)、天下第一泉景區(濟南市)、龍口南山景區(龍口市)、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古城旅游區(濰坊市)、山東省威海市華夏城旅游景區(威海市)。

一、曲阜三孔

山東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稱曲阜“三孔”,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征,以豐厚的文化積淀、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

山東曲阜是孔子的故鄉。孔夫子生前在此開壇授學,首創儒家文化,為此后2000多年的中國歷史深深地打上了儒學烙印。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個中國的思想、政治和社會體系,成為整個中國文化的基石。1994年孔廟、孔林、孔府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孔廟,公元前478年始建,后不斷擴建,至今成為一處占地14公頃(1公頃=10000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包括三殿、一閣、一壇、三祠、兩廡、兩堂、兩齋、十七亭與五十四門坊,氣勢宏偉、巨碑林立,堪稱宮殿之城。

孔府,建于宋代,是孔子嫡系子孫居住之地,西與孔廟毗鄰,占地約16公頃,共有九進院落,有廳、堂、樓、軒463間,舊稱“衍圣公府”。孔林,亦稱“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的家族墓地,林墻周長7千米,內有古樹2萬多株,是一處古老的人造園林。

二、泰山景區

泰山風景名勝區(Mount tai scenic spot):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森林公園,中華國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中國書法第一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東岳、泰岳,位于山東省中部,隸屬于泰安市,綿亙于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00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長”、“天下第一山”之稱。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泰山風景以壯麗著稱。重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的烘托,云煙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自然的泰山,彰顯著自然的神奇;文化的泰山,印證著文化的神圣。泰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燦爛東方文化的縮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家園。

三、沂蒙山旅游區

沂蒙山旅游區,是根據山東省旅游局部署,由蒙山、沂山地理坐標跨區域組成的旅游區,只是作為旅游品牌概念出現;與由蒙山山系和沂水流域所構成的沂蒙山、沂蒙革命老區、沂蒙老區、沂蒙山區、沂蒙地理有著本質區別。

沂蒙山旅游區位于山東省中南部,蒙山與沂山相隔180公里,分別隸屬臨沂市和臨朐縣各自管轄。主要包含蒙山云蒙景區、龜蒙景區,核心景區面積148平方公里,是世界文化遺產齊長城所在地、世界著名養生長壽圣地。

現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

四、蓬萊閣旅游區

蓬萊閣風景區,位于山東省蓬萊市區西北的丹崖山上,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面積1萬8千5百平方米。蓬萊閣始建于北宋嘉佑6年(公元1061年),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并稱為“中國四大名樓”。

五、威海劉公島

劉公島位于山東半島最東端的威海灣內,人文景觀豐富獨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戰國遺址、漢代劉公劉母的美麗傳說,又有清朝北洋海軍提督署、水師學堂、古炮臺等甲午戰爭遺址,還有眾多英租時期遺留下來的歐式建筑,素有“東隅屏藩”和“不沉的戰艦”之稱。

其北部海蝕崖直立陡峭,南部平緩綿延,森林覆蓋率達87%,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譽。劉公島自1985年由封閉的軍事禁區對外開放以來,景區風景名勝資源保護利用取得豐碩成果。1985年被命名為國家森林公園。

1999年劉公島被建設部命名為”國家文明風景區”。2011年晉升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主要景點有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劉公島博覽園、劉公島鯨館、旗頂山炮臺、東泓炮臺、鐵碼頭等景點。

六、嶗山景區

嶗山,位于青島市東部,古代又曾稱牢山、勞山、鰲山等。它是山東半島的主要山脈,嶗山的最高峰名為巨峰,又稱嶗頂,地處北緯36°10′,東經120°37′,海拔1132.7米,峰頂面積約1.5平方公里,為嶗山的主峰。是中國海岸線第一高峰,有著海上“第一名山”之稱。當地有一句古語說:“泰山雖云高,不如東海嶗。”

嶗山,東高而懸崖傍海,西緩而丘陵起伏,山區面積446平方公里。山脈以嶗頂為中心,向四方延伸,尤以西北、西南兩個方向延伸較長,形成了巨峰、三標山、石門山和午山四條支脈,嶗山的余脈沿東海岸向北至即墨市的東部,西抵膠州灣畔,西南方向的余脈則延伸到青島市區,形成了市區的十余個山頭和跌宕起伏的丘陵地形。

七、嶗山景區

臺兒莊古城,位于京杭大運河的中心點,坐落于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和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地帶。古城肇始于秦漢,發展于唐宋,繁榮于明清,有“天下第一莊”之稱(清乾隆賜)。古城占地2平方公里,11個功能分區、8大景區和29個景點,是中國國內規模最大的古城。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有“中國最美水鄉”之譽。

臺兒莊古城,被世界旅游組織稱為“活著的古運河”、“京杭運河僅存的遺產村莊”。臺兒莊古城內有古河道、古碼頭、中華古水城、臺兒莊大戰紀念館、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與波蘭首都華沙同屬世界上僅有的兩座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炮火毀壞而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重建的城市。

八、天下第一泉景區

趵突泉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南靠千佛山,東臨泉城廣場,北望大明湖、五龍潭。趵突泉面積達158畝,是以泉為主的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特色園林、國家首批重點公園。趵突泉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見于古代文獻的濟南名泉。

趵突泉是泉城濟南的象征與標志,與濟南千佛山、大明湖并稱為濟南三大名勝。趵突泉周邊的名勝古跡枚不勝數,尤以濼源堂、觀瀾亭、尚志堂、李清照紀念堂、李苦禪紀念館等景點最為人稱道。2016年9月5日下午,趵突泉泉群省級地質公園揭牌開園。

九、龍口南山景區

南山旅游風景區位于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境內景色秀麗的盧山之中,景區內的南山禪寺、香水庵、靈源觀、文峰塔、南山古文化苑等景點均系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遺跡,千年古剎,可謂圣地重光,更添新顏。古建筑群中的亭榭廊塔,山林水系,依山構造,古樸典雅,迤邐壯觀,氣勢宏偉。

十、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古城旅游區

青州古城是古九州之一,有7000余年的發展史,5000余年的文明史,十二年的國都輝煌,先后存在過廣縣城、廣固城、南陽城、東陽城、東關圩子城、旗城等六座古城池。

2013年11月18日,青州被國務院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7年2月16日,國家旅游局面向社會公示了20家新5A景區,濰坊市青州古城景區入選5A級景區。2017年2月25日,濰坊市青州古城新晉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十一、山東省威海市華夏城旅游景區

威海華夏城景區隸屬于華夏文化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美麗的海濱度假城市威海,是以展示東方古典文化為主的大型生態文化景區。2017年2月25日,山東省威海市威海華夏城景區晉升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威海華夏城景區,中國生態環保第一城,是華夏文旅集團從2003年伊始歷經10余年修復威海龍山的44處礦坑,將環境治理與旅游開發相結合的重要成果,歷經“愚公移山”、“鳳凰涅槃”式的艱苦卓絕。

景區先后入圍“中國最具潛力的十大主題公園”,榮獲“中國創意產業最佳園區獎”,并被山東省文化廳評為首批山東省文化產業示范園區、被評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休閑漁業示范基地。

擴展資料:

拜求山東日照的相關知識

歷史文化

日照歷史源遠流長。夏、商時期屬東夷。《呂氏春秋·孝行覽·首時》說,西周初年的著名人物姜太公是“東夷之士”。今秦樓街道馮家溝村東南有姜公臺,傳說即為太公釣魚處遺址。

西周到戰國前期屬莒國。公元前11世紀,周滅商后,封少昊之后裔為莒國君,定都今莒縣城陽。公元前431年,莒國被楚所滅。;歷經滄桑沿革,宋元佑二年(1087年)置日照鎮,屬莒縣,取“日出初光先照”(據乾隆年間《日照縣志》記載)之意,始有“日照”之名。

金(南宋)翰林日照狀元張行簡在祝賀日照由鎮升縣時寫到:

"大定二十四年,聞莒州升日照鎮為縣。喜不自勝,欣然命筆。

《山海經》曰:“瑯琊臺在渤海間,瑯琊之東” 。《紀年》亦云:“東海外有山曰天臺,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臺,羽人所居。天臺者,神鰲背負之山也,浮游海內,不紀經年。惟女媧斬鰲足而立四極,見仙山無著,乃移于瑯琊之濱”。念我日照,雖偏居海隅,卻享有瑯琊之名,天臺之勝,背依泰沂,懷抱東海,更兼仙山飄渺,河流縱橫,自古為日神祭祀之地,黃老成仙之鄉。河上公、 安期生、于吉、葛玄等在此悟道授徒,秦皇漢武到此尋仙訪道,可謂盛極一時也。

日照之名,始于元佑。祖曰:天臺山有河上公丈人題字云:“云自天出天然奇石天下無,日照臺前臺后勝景臺上有”,“日照”之名蓋出于此,謂之“海上日出,曙光先照”之地是也"。

日照歷史悠久,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的日照兩城,是亞洲最早的城市。夏、商時期屬東夷,西周到戰國前期屬莒國。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設日照鎮,屬莒縣,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始有“日照”之名。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設日照縣,屬益都府莒州,明代屬青州,清代屬沂州。民國時期,先后屬膠州道和瑯琊道;1928年撤道,直屬山東省政府。1940年3月,中共領導的日照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次年8月隸屬濱海專員公署。新中國建立后先后劃歸沂水行署、膠州行署、臨沂行署。1985年3月撤縣建市,1989年6月建地級市,1992年12月設區帶縣。陶文化源遠流長。在日照境內目前發現的800多處重要的龍山文化遺址,其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類。陶器多以表面透黑的砂質陶和烏黑光亮的細泥質陶為主,有部分磨光黑陶,器表以素面為主,有的飾弦紋、劃紋和縷孔。如兩城鎮遺址、堯王城遺址、東海峪遺址、丹土遺址所出土的各類黑陶制品均制作精細、美觀,特別是東海峪遺址出土的蛋殼黑陶高柄孔杯,無釉而烏黑發亮,胎薄而質地堅硬,其壁最厚不過1毫米,最薄處僅0.2毫米,重僅22克,制作工藝之精,堪稱蓋世一絕,系珍貴文物。

日照是中國遠古時期的太陽文化起源地,是世界五大太陽文化起源地之一。歷來有太陽崇拜的習俗。

據考證,《山海經》中記載的羲和祭祀太陽的湯谷和十日國就在日照地區。日照市東港區濤雒鎮上的天臺山上仍然留有太陽神石、太陽神陵、大羿陵、老祖象、東方神龍、老母廟、石雞、石椅、石磨、日晷等與太陽崇拜有關的遺跡。莒縣凌陽河出土的“日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