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廣西互市貿易點現狀(尋找越南語專業,內容要和貿易有關的畢業論文)

时间:2024-05-23 11:44:55 编辑: 来源:

,工行廣西分行辦理人民幣與越南盾兌換業務金額已達17.07億元人民幣。目前,中行廣西分行和廣西北部灣銀行也正在積極籌備人民幣與越南盾掛牌工作。

與此同時,廣西金融機構也積極延伸境外結算網絡,不斷推出海外代付、協議付款、出口項下人民幣協議融資、人民幣進口保付等多類融資業務新品種,不斷擴大廣西出口人民幣結算市場。據統計,目前廣西已有13家銀行的70家分支機構為境外28個國家和地區開辦了跨境人民幣業務,為境外的43家銀行機構開立人民幣同業往來結算賬戶57個,為境外非居民開立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27個,累計向境外銀行購售人民幣資金9.47億元。

從結算模式上看,境外非居民人民幣賬戶轉賬方式是主體。以在廣西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中占比最大的越南為例,即越南企業先在中方銀行開立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即NRA賬戶),通過境內企業的人民幣賬戶與越南企業的NRA賬戶間的轉賬,完成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隨著中越客商之間信用程度的增加,采取這種儲蓄賬戶轉賬結算的方式越來越多。截至今年9月末,自試點以來廣西全區通過這種方式結算資金260.51億元,占廣西跨境人民幣結算總量的73.4%。

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發展大有潛力可挖

整體而言,廣西外貿進出口總量在全國占比不算大,排名不算靠前,而相比之下,廣西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諸多指標卻位居全國前列。一些專家指出,這與廣西沿海、沿邊和沿江的天然出口地緣優勢有關,也與廣西深厚的邊境貿易基礎有關。試點前,廣西具備16年的邊貿人民幣結算基礎;試點實施后,人民幣結算從邊境貿易擴展到一般貿易,范圍由東盟地區擴展到所有國家和地區,進一步激活了試點主體的積極性。因此,相對當前全國進出口人民幣結算量逆差較大的整體形勢,廣西出口人民幣結算業務還能保持旺盛的發展勢頭。

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廣西進出口貿易總額中近1/4實現了以人民幣結算,但從總體來看,主要以邊境小額貿易人民幣結算為主,而占到外貿方式一半以上的一般貿易,以人民幣結算占比仍偏小。此外,在人民幣跨境投融資方面,廣西還顯得比較薄弱,鼓勵境內外企業使用人民幣跨境投資還有更大發展空間。

目前,廣西轄內一些銀行正在做這方面的努力,如創新金融產品,開展出口貿易融資、海外項目融資,以解決境外企業人民幣資金獲取難、成本高的問題等,積極推進廣西資本項下跨境人民幣業務。有關專家建議,可探索建立地方政府支持的金融合作新途徑,即重點在廣西與越南相關省份正在建設的中越憑祥—同登等跨境經濟合作區內提供較為完善的跨境人民幣結算服務,把廣西建設成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下的“一區兩國”的金融合作示范區,試點解決跨境人民幣業務中的難點和問題。

廣西邊民互市貿易管理辦法

法律客觀:

《邊民互市貿易管理辦法》第一條 為了促進邊境地區居民互市貿易的健康發展,繁榮邊境經濟,加強海關監督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邊民互市貿易是指邊境地區邊民在我國陸路邊境20公里以內,經政府批準的開放點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過規定的金額或數量范圍內進行的商品交換活動。 開展邊民互市貿易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互市地點應設在陸路、界河邊境線附近; (二)互市地點應由邊境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 (三)邊民互市貿易區(點)應有明確的界線; (四)邊民互市貿易區(點)的海關監管設施符合海關要求。

地理:我國陸上邊境口岸對外貿易的基本情況

二戰以來,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固有的政治、經濟格局被打破,世界新的政治格局雖尚未形成,但世界政治多元化與經濟一體化、集團化、區域化的步伐不斷加快,毗鄰國家的關系也已由過去的以地緣政治為主,轉變為以地緣經濟為主,并以地緣經濟促進地緣政治,形成了兩者互動的局面。

中國22800公里的內陸邊界線,自東北鴨綠江口至北部灣北侖河河口分別與朝鮮、俄羅斯、蒙古等15個國家接壤[3]。周邊國家實施對外開放政策, 有效地促進了我國沿邊境地區口岸體系的形成。繼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后,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緬甸等周邊國家也相應實施對外開放政策。周邊國家對外開放程度、制定對外經貿政策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等外部條件對中國邊境口岸的設置均有一定影響。

1.2 中國內陸沿邊地區條件分析

進入90年代以后,中國沿邊開放與沿海開放相呼應,已形成“海陸同開,東西互濟,南北共興”的格局[3]。勿庸置疑,沿邊對外開放戰略的實施,從根本上促進了沿邊帶狀口岸體系的形成。

從城鎮體系形成的角度看,邊境地區口岸最初由主要從事邊民互市貿易的邊境隘口、渡口和集鎮逐漸向從事小額貿易、地方政府貿易,至國貿的有計劃的口岸體系方向發展,乃至向轉口貿易、過境貿易和國際貿易領域擴展,與鄰國合作共建跨國自由經濟區。

2 中國沿邊帶狀口岸體系現狀分析

2.1 邊境口岸的分布狀況

中國內陸九省區構成有機帶狀邊境口岸體系的整體,即地處邊境,有接壤鄰國,沿邊界線內部幾乎環抱我國整個東北、西北和西南帶狀邊境地區。在內陸邊界線上,有國家一類口岸數十個,包括公路口岸、鐵路口岸、內河航運口岸[5](見表1)。

表1 中國沿邊帶狀口岸體系——一類口岸 口岸

省區

公路口岸 鐵路口岸 水運口岸

遼寧省 丹東 丹東 丹東

東 吉林省 開山屯、南坪、三合、臨江、琿春、圈河 集安、圖們、琿春 大安港

北 黑龍江省 綏芬河、東寧、密山、虎林 綏芬河 黑河、遜克、同江、漠河、

區 饒河、撫遠、蘿北、嘉蔭、

內蒙古 滿洲里、甘其毛道 滿洲里 孫吳、呼瑪室韋、黑頭山

內蒙古 二連浩特、啊日哈沙特、珠恩嘎達布其 二連浩特

西 甘肅 馬鬃山

北 新疆 老爺廟、烏拉斯臺、塔克什肯、紅山嘴 阿拉山口

區 口岸、阿黑土別克、吉木乃、巴克圖、

阿拉山口、霍爾果斯、木扎爾特口岸、

吐爾尕特、伊爾克什坦口岸、紅旗拉

甫口岸、都拉塔

西藏 普蘭、吉隆、日屋

西 云南 瑞麗、畹町、河口、磨憨、金水河、天 河口 思茅、景洪

南 保、猴橋

區 廣西 友誼關、水口、東興 憑祥

此外,還設置若干個二類口岸,這些口岸的分布與邊界走向一致,因邊界走向不同,各省區口岸體系分布形態、格局各異,黑龍江省邊境口岸的分布成倒放的“V ”形“雁陣”式格局,即以撫遠為“雁頭”頂點,漠河、東寧口岸為“兩翼端點”的格局,新疆、云南的口岸則近似于“C”形格局,西藏口岸呈“一”字形格局。

中國毗鄰有15個國家,因而形成許多不同國別的口岸,這些不同國別的口岸往往成對出現,相對應的口岸即有距離上的差別又有數量上的差別,其規模大小也是不一樣的。

(1)從中外對應口岸距離遠近來看,新疆、內蒙古、 西藏三省區的口岸與鄰國對應口岸相距數十至數百公里, 如中蒙邊界的老爺廟口岸距蒙方布爾嘎斯臺口岸223公里,而憑祥口岸、黑河口岸與其相對應的口岸則距離最近,僅數百到2000米。

(2)因國別而異,形成不同數量的中外對應口岸,中俄、中蒙、中哈、 中朝口岸數量較多;中巴、中吉、中塔、中老口岸各一對;中尼、中印口岸有兩對;中越口岸數量居中。

(3)從規模上看,邊界線兩側對應口岸的合作規模也是不同的。 一些主要的口岸隨著開放力度的加大,不僅鐵路過境運輸不斷,而且均實現了公路過境運輸,還實現了國貿、邊貿、勞務、過客旅游、轉口等多功能的綜合性的口岸業務。一些邊境口岸城鎮如滿洲里、黑河、綏芬河等被中央和地方給予許多優惠政策,被批為沿邊開放城市,并相應地設立了邊境經濟技術合作區。

從地貌類型條件來看,沿邊地區的口岸有處于高山隘口處如吐爾尕特口岸;有的處于山間盆地如瑞麗、塔克什肯;有的僅次于河谷平原如霍爾果斯口岸。

2.2 邊境口岸的特征

對鄰國的強烈依賴性。雙邊互補互惠性,例如:西南中緬邊境的中國口岸,面對的是經濟落后發展中國家緬甸,出口商品大多是工業制成品,進口則主要是我國緊缺的原料初級產品,相比之下,我國是處在經濟的高位;與云南中緬邊境口岸進出口商品的取向相反,我國東部沿海水運和航空口岸則主要面對發達國家和地區,進口商品主要是高價值的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則主要是附加價值低的初級產品和勞動密集型商品,相比之下,我國處在經濟的低位。內陸邊境口岸比沿海水運口岸投資少、易開發、見效快。與鄰國邊境口岸的有嚴格的對應性,而海運口岸和航空口岸則沒有對應性。具有多種貿易功能,毗鄰國家通過邊境口岸進行邊境商品貿易、邊境服務貿易等國際邊境經濟合作活動,其內容之豐富,交換之廣泛,聯系之密切,參與人數之多是沿海口岸所不能相比的。進出口商品傳遞快,交通運費低廉。毗鄰國家邊境口岸,因彼此距離近,例如,黑河口岸碼頭距布拉戈維申斯克口岸僅2.5公里,使經過該口岸的進出口商品交貨迅速,傳遞快且運費較低 2.3 邊境口岸的職能

邊境口岸的職能多種多樣,主要有:對外貿易職能包括現匯貿易、易貨貿易、轉口貿易、過境貿易、技術貿易及服務貿易等職能[6];對外運輸職能即擔負進出口商品及過境人員的運輸任務;管理職能包括為維護國家主權和利益,對出入境客、貨流及運輸工具行使管理。監督、檢查職能和對口岸自身機構如海關、商檢衛檢、動植檢的管理等;服務職能包括口岸各種基礎設施如倉貯、郵電、通訊、銀行、保險等為進出口貿易服務業務等。

2.4 邊境口岸與腹地的經濟聯系

邊境口岸的腹地是指與邊境口岸保持密切聯系的經濟輻射地。腹地與邊境口岸的關系實質上是區域與樞紐的關系,口岸的實際價值取決于它們與腹地的這種關系,而這種關系的疏密程度又與地理距離、運輸方式及其能力相關。一般說來,地處經濟重心地理或交運干線上的口岸功能最強,腹地系統經濟實力越強,口岸城鎮的發展潛力越大;腹地系統的中心城市越發達,其作用范圍越大,對口岸城鎮的帶動能力也越強;口岸城鎮距腹地系統中心城市的距離越近,越容易接收到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目前,中國沿邊地區邊境口岸在其腹地系統已形成一批具有相當經濟實力且距離較近的中心城市。例如,哈爾濱、長春、沈陽、呼和浩特、烏魯木齊、昆明、南寧等。這些腹地中心城市以及其他一些工業城市,有力地支持和帶動了邊境口岸的建設和發展。

從宏觀上看,對邊境口岸產生影響的腹地系統應由國內外兩大腹地區域系統構成。與中國邊境口岸相對應的境外口岸與境外腹地系統的構成,在理論應與我國腹地系統相對應,依層次包括鄰國邊境口岸城鎮所在地區級區域構成的核心腹地;由口岸城鎮所在省(州、邊區)構成的近域腹地;由大經濟區或大區(如俄羅斯遠東經濟區)以及全國范圍構成的遠域腹地系統等。

3 邊境口岸體系的形成對區域經濟的影響

邊境口岸的設立,帶動了中國沿邊地區經濟和社會的超前發展,然而這種口岸超常規的發展,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特殊的政策環境,采取特定的貿易形式與方式等有利的國際地緣經濟環境下實現的。以中俄邊境口岸的吞吐能力為例,黑龍江省邊境口岸從1988年到1993年進出口總額增長了90倍,1993年達到21億美元,該指標使占該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比例由1987年的2.4%增加到69%, 也使占中國對(蘇)俄外貿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由1987年的0.8%增加到27%,居中國各省邊貿之首[7]。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