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幫粉絲在華強北買平板(有誰有dealextreme的創始人陳靈建的詳細資料還有dealextreme的發展史。額外獎勵50分)

时间:2024-05-14 03:12:46 编辑: 来源:

都要占到18%以上。這些都是各家外貿B2C碰到的共同瓶頸。

通過這些比較,DX的獨特性就立馬顯現出來了。它的產品單價和毛利在業內都出了名的低,還給客戶免運費,每年盈利上千萬美金。海外貿易聯合會會長劉智勇說:“也許蘭亭上市后銷售額會躍居第一位,但在盈利能力這件事上,DX會一直領先。”

羅嘉強調:“低價是DX一定要堅持的。”有低價才有規模,有規模才有利潤。

關于外貿B2C有一種形象的說法:“深圳產的平板電腦成本300塊,取200%利潤才900塊,約145美元,美國人當這是白撿。”便宜,便宜,再便宜,這就是外貿B2C制勝的法寶,要讓海外消費者上網買東西也能有著感恩節大搶購那樣的沖動。在創建DX之初,陳靈健便設置了“price match”(比價)的功能,消費者只要在別的電商網站上看到某個與DX同款的產品以更低的價格售賣,就可以通過這個系統向DX舉報,DX隨后立即下調價格,以確保同款產品售價為全球最低。現在這個功能已經成了外貿B2C網站的標配。

另一家跨境B2C網站lightake.買粉絲跟DX打過價格戰,創始人彭國棟說,兩家網站曾經都銷售同一款游戲配件,消費者在兩個網站之間不停使用“price match”,價格從19美元左右殺到14美元才休戰。羅嘉說:“這是在體現對消費者的一種誠意。”即使消費者不舉報,DX也會自己監控價格,一旦發現貴了,立即調下來。“我們的很多商品,比別家便宜20%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些優勢使DX在采購端早就具備了一定的話語權。接受采訪的不少跨境B2C老板都承認,DX創立得早,確實有很大的先發優勢,它上量以后能夠穩定地向主要供應商訂貨,這是它在采購上能夠取得優勢的關鍵。

DX還有一個重要的競爭力,它雖然強調貨品的豐富性,但并不會盲目擴張品類。剛上線的時候,它的頁面上只有3000個SKU,目前網頁SKU數基本穩定在30000個左右,相對于許多號稱有“百萬SKU”的外貿B2C來說已屬“專注”。“我們是做宅男生意的。”羅嘉說,“游戲配件、周邊電子產品始終是我們的核心商品,其余的主要做長尾,并不賺錢,它們的任務是黏住用戶。但不論我們做再多,都是圍繞現在這個用戶群,婚紗、飾品、日化之類,毛利再怎么高我們也不會去碰。”品類的穩定使DX與供應商的關系也相對穩定,更有利于拿到相對低的價格。

但真正讓DX底氣十足的是從陳靈健時代就保持下來的網絡營銷手段,它非常省錢,效益卻十分驚人。

主流的外貿B2C營銷方式大概分三種:論壇營銷、seo/SEM(搜索引擎優化和搜索引擎廣告),還有就是正在熱門的社交網絡營銷(利用Facebook與Twitter傳播)。SEO和SEM是蘭亭、大龍等網站流量貢獻的主力,幾乎所有B2C網站都做,早年資源競爭還不太激烈,現在Google廣告仿佛變成了無底洞,如果不懂得它錯綜復雜的算法,會非常燒錢。

DX采用的方式是“論壇營銷”,即通過和論壇合作,把網站相關的產品信息、打折優惠信息曝光,并把不同的產品推送到不同的論壇,是用戶黏度極高而成本又極低的一種方式。按照羅嘉的說法,論壇營銷“除了人力,就沒有其他的支出了”。

但是DX真正把網絡營銷做得不一樣的地方在于,它獨立運營著一個論壇,上面聚集了大批早年追隨Sonny.Chen的買家,并且不停地依靠口碑拉來新客戶。按照陳靈健的設計,互聯網的自由精神在這里得到充分的體現,DX的員工從不被允許刪除論壇上的任何一句評論,所有的版主都是消費者。在大部分的板塊里,老外宅男們討論著電子產品DIY、游戲,或者吹牛扯皮甚至是圍攻DX⋯⋯它運行到現在,一些產品帖后面能夠跟上數千條買家回復,這樣的黏性,令許多外貿B2C老板羨慕不已。

2009年以后,DX也開始做社交網絡營銷,其粉絲數已超過9萬人。

整個外貿B2C行業還在一路狂奔。Google的人去蘇州虎丘做了調查,發現因為外貿B2C的訂單需求增長太快,一個婚紗制衣工的人工成本漲到了1萬元/月。物流服務公司遞四方(創始團隊來自中外運集團)承接外貿B2C業務之后,銷售額從每月300多萬元增長到去年的3000多萬元再到現在的1.2億元。正在轉型中的DX,每天最主要的精力還是不得不放在發貨上,每天3萬單出貨還遠遠滿足不了。

真是一個瘋狂的時代,這條潛龍,整理整理鱗片,該飛了。

--------------轉自網絡

為什么說3.5mm耳機口必須會死?

從去年的iPhone7沿用多年的3.5mm耳機口就開始了謝幕的倒計時。

雖然最早取消3.5mm接口的手機并不是iPhone7也不是樂視,而是諾基亞和索愛。早就有通過數據線轉接耳機

3.5mm音頻接口,不僅僅用于手機。可以說是歷史悠久的一個接口了

3.5mm接口是一個模擬立體聲音頻接口。耳機接頭的結構圖,三段式從插針頂部起接線分別為左聲道、右聲道、GND接地,同樣的另外一端按圖示從右至左分別是左聲道、右聲道、GND接地

如果是四段式,就是多了麥克風的支持。嚴格而言,這個才是此文所說的手機上面3.5mm接口

四段式耳機結構,這里由于廠商定義不同,國內主流兩大標準是:非國際標準(國家標準OMTP)四段式插針結構(N版耳機),使用的有諾基亞、索尼愛立信、中興、酷派等;國際標準(CTIA)四段式插針結構(i版耳機)使用的有蘋果、小米、魅族等。所以四段式耳機并不是完全通用的,具體的需要自己查下,避免弄錯

另外,3.5mm接口配合app還可以做智鍵,刷卡器之類的功能。

那么,為什么,手機廠家拼命要撤掉3.5mm接口

一、官方的說法是,為了降低手機的厚度

單純從接口而言,確實Type-C比起3.5mm薄

然而,全面屏時代VIVO和OPPO還有支持3.5mm的旗艦級產品,厚度僅為7.2mm而已

要說更薄的手機,估計材質強度,續航,散熱的問題遠比3.5mm接口大

二、模擬接口老舊,不利于數字音頻

確實,模擬接口是非常老舊.。這是由于音頻揚聲器的工作原理所決定的,無論你是插上耳機,還是音響,它所提供的都是模擬信號方式進行傳輸。

而現在大面積流行的Type-C接口,也有不少是通過轉換轉換回3.5mm接口的,這一點和當年的諾基亞索愛是一樣的

不過,廠家真正想推動的是蘋果的方案。什么全數字音頻有點高大上,看不懂吧?我就說四個字,外置聲卡

前幾年,收到步步高的啟發,不少廠家投入到了外置解碼器,耳放的產品

比方說,凱音,國內的品牌,外置耳放同時能支持iPhone 4S充當解碼器

Type-C目標就是外接解碼器,相當于數字音頻音箱,說白了也是解碼器外置或者交給輸出設備

三、利益重新分配

其實上面兩點,確實有科學依據。但是,終究還是因為利益

沒有耳機孔,受益的會是誰呢?

外置解碼器相對而言比較大,早期的外置耳放,相當于額外多帶一臺半手機。擠地鐵,為了聽歌抱著兩臺半的手機?你樂意不?

而iPhone的lightning以及安卓的Type-C,目標就是打造更小的外置解碼模塊

同時,收益最明顯的是藍牙無線降噪耳機

可以預見,手機廠家可以賣出新的配件,無論是接口轉換還是類似于蘋果Airpods那種門檻不低的產品

外置解碼器產品廠家又可以剛一波

無線藍牙產品現在是最大受益者,畢竟一個接口兼顧數據,充電還要接耳機,并不是所有時候都適用。比方說打王者榮耀的時候,充電,戴耳機是不少人的遇到過的

傳統的耳機保有量巨大,新接口有機會刺激一波換新,也能刺激技術革新

相當于固態硬盤與機械硬盤的問題。早期做固態硬盤的絕非西數希捷之類老牌機械硬盤廠家。

而新型耳機設備,會不會在老牌音頻廠家手上搶到蛋糕?拭目以待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