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幼兒園秋季傳染病預防買粉絲(幼兒園中班防疫工作總結)

时间:2024-06-02 03:18:47 编辑: 来源:

防方法等相關視頻。

2、洗手、開窗、戴口罩等相關動作圖片。

教學過程:

一、了解新型冠狀病毒。

1、在我們國家,有一個叫武漢的城市,春節期間,那里的人們過的很不好,為什么呢?原來啊,有一種名字叫做新型冠狀病毒在那里危害著大家(播放武漢疫情的視頻)

2、新型冠狀病毒為什么那么厲害呢?(向學生解釋這是一種病,暫時還沒有特效藥能治愈,而且會傳染)

3、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傳染的呢?(播放傳播途徑的視頻)

4、病毒是我們看不見的,這種“隱形的東西”是通過飛沫傳播,所以我們一定要一一(戴口罩)

1、討論:

有什么辦法能夠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呢?(與學生一起回憶之前了解的傳播途徑,一邊想出預防方法:

如勤洗手,打開窗戶通風、人多不去湊熱鬧、外出可以戴n罩等,并出示相關圖片)

①我們先請一位同學展示一下自己是怎么戴口罩的,請同學們看一下他的做法對不對。(自由發言,點評)

②強調不能接觸口罩接觸口鼻的內層,雙手覆蓋住外層捂住口鼻,掛到耳朵上。捏緊鼻子處的金屬條,防止飛沫進入。

③教師展示正確佩戴口罩的方法。

2、教師出示正確的洗手步驟圖片,組織全體學生空手練習。

①同學們,快要吃午飯了,我們在吃飯前要做什么啊?(洗手)

②為什么要洗手呢?(自由交流)

③觀看視頻《為什么要洗手》

④小結:我們每天都要用手接觸很多很多的東西,雖然肉眼看不到,但我們手上沾滿了細菌。比如你觸摸了污染物,然后用手觸摸了鼻子嘴巴眼睛等粘膜,那病毒就進入你的`身體了!同時,人們還容易通過手接觸傳播疾病。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我們要做到勤洗手。特別是養成飯前便后要洗手的'習慣。)

⑤所以我們總結一下,遇到哪些情況要洗手呢?(學生交流)

小結:

1、外出回家

2、飯前便后

3、咳嗽或打噴嚏后

4、觸摸門、鼻、眼睛之前

5、觸摸動物之后

1、是不是隨便洗洗就可以了呢?(不是)

2、洗手方式正確才能有效殺滅病毒,讓我們來學習一下怎么正確洗手吧!

第一步:掌心搓掌心

第二步:手指交錯,掌心搓掌心

第三步:手指交錯,掌心擦手背,兩手互換第

四步:兩手互握,互擦指關節

第五步:指尖摩擦掌心,兩手互換

第六步:握住拇指轉動,兩手互換、

3、觀看視頻,學習正確的洗手方式

4、請一位同學示范洗手,并詢問孩子洗手后有什么變化。

二、教育學生不怕新型冠狀病毒。

同學們都非常勇敢,你們有沒有信心戰勝新型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并不可怕,我們己經知道預防的方法了嗎?疫情期間你的樣子,就是中國的樣子。

幼兒園中班防疫教案5

一、課型:

班會活動

二、課時:

1課時

三、活動依據:

2020年的春節,我們經歷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場全民參與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帶給我們太多的思考與感悟。疫情正在蔓延,有些同學卻不了解病毒的危害性以及疫情的嚴重性。在此背景下組織此次班會活動,旨在幫助學生了解當前的疫情,知道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學會防疫尤為重要,懂得防疫更有必要。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當前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情況,知道其傳播途徑,學會防疫知識。

2.能力目標:通過學習,提高防疫的意識,學會防疫的科學方法,保護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3.情感目標:認識到正確防護的重要性,懂得保護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同時堅信團結一心的中國人民,一定可以戰勝疫情。

五、教學重點:

認識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學會防疫知識。

教學難點:認識到正確防疫重要性,懂得保護自己和家人。

六、教學方法:

討論法、講授法、演示法

七、教具:

多媒體課件

八、活動內容與實施過程:

1.視頻導入,認識新冠

通過播放新冠爆發期間幾則新聞集錦,引導學生認識什么是新型冠狀病毒:活動開始時,教師播放視頻,讓學生了解武漢以及當前我國的疫情,引起學生對活動的興趣。

2.分析原因,珍愛生命

通過課件展示和教師講述相結合的形式向學生呈現出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的原因(濫殺食用野生動物),通過例子呈現,引導學生認識到保護環境,與野生動物和諧相處,珍愛生命的重要性。

3.抗疫英雄,勇擔責任

故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和鐘南山忙碌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場景。

故事二:疫情當前,武漢等全國各地重災區醫護人員是如何保家衛國,奮斗在一線。

故事三:在此次疫情中涌現出的科研人員、愛心人士等抗疫英雄的事跡。

通過例子呈現,引導學生認識到我們的安全是千千萬萬防疫人員不分晝夜努力在抗議一線的結果,深化對大國擔當,責任的認識。

4.遵守規則,從我做起

學生一:分享六步洗手法

學生二:如何正確佩戴口罩

學生三:少出門,不聚集,出門戴口罩

5.總結陳詞,升華主題

根據學生的討論,教師總結防疫的重要性以及防疫知識。

九、效果及檢驗方法

預設效果:通過本次主題班會活動學生認識到了防疫的重要性,提高防疫意識。

檢驗方法:在班會活動之后,會通過日常觀察,來檢驗此次活動效果。

幼兒園中班防疫教案6

活動目標

1.讓學生借助視頻清晰認識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危害。

2.通過小組討論,老師的講解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預防知識,注重個人衛生。

3.提高學生的防范意識、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過去的一段時間,“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了整個中國。因為它的易傳染性,很多人不幸中招。我們直到今天才能順利返回校園。那么,這個搶占“春節”風頭,在各種新聞客戶端、買粉絲買粉絲、朋友圈強勢“霸屏”的“新型冠狀病毒”是什么?我們又該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

二、學習新型冠狀病毒的有關知識

1.什么是冠狀病毒

(1)學生看視頻《病毒的前世今生》

(2)聽老師介紹。

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類病毒,因該病毒形態在電鏡下觀察類似王冠而得名。目前為止發現,冠狀病毒僅感染脊椎動物,可引起人和動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經系統疾病。冠狀病毒是一大類病毒,可引起各種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先前在人類中尚未發現的新菌株。

除本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還有6種。其中4種在人群中較為常見,致病性較低,一般僅引起類似普通感冒的輕微呼吸道癥狀;另外2種是我們熟知的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

但這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有很大不同。它雖然傳染速度快,潛伏期可達14天,但致死率低,還未表現出SARS那么可怕的特性,因此,大家不必為此感到恐慌。

2.感染后的癥狀

(1)發熱

(2)乏力

(3)以干咳為主,并逐漸出現呼吸困難

3.新冠狀病毒傳播的3個主要途徑

(1)直接傳播:病人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讓另外一個人吸入,導致感染。

(2)氣溶膠傳播: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感染。

(3)接觸性傳播:飛沫沉積在物體表面,接觸后感染。

三、預防病毒,我們這樣做

1.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盡量不要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去。

2.勤洗手,正確地洗手,注意手衛生

吃東西前,玩玩具后,咳嗽或打噴嚏后,擤鼻涕之后,上廁所后,接觸動物或處理動物糞便后,外出回來等都要洗手。

(1)洗手步驟:

第一步: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搓擦。

第二步:手心與手背沿指縫相互槎擦,交互進行。

第三步: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搓擦。

第四步:雙手指相扣,互搓。

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搓擦,交換進行。

第六步:將五個手指尖并攏在另一個掌心旋轉搓擦,交換進行。

第七步:螺旋式擦洗手腕,交替進行。

(2)播放《洗手歌》,學生邊做動作邊唱歌。

3.正確佩戴口罩

如果要外出,應佩戴口罩。市面上常見的口罩有三類: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普通棉紗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擋70%的細菌,N95口罩可以阻擋95%的細菌,而棉紗口罩只能阻擋36%的細菌,因此我們應該選擇前兩種口罩。

戴口罩是阻斷呼吸道分泌物傳播的有效手段,將嘴、鼻、下頜完全包住,然后壓緊鼻夾,使口罩與面部完全貼合。

(1)播放視頻,學習正確戴口罩的方法。

A.醫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a.將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橡皮筋系在雙耳后(深色朝外,有金屬條的一邊朝上);

b.將雙手指尖放在鼻夾上,從中間位置開始,用手指向內按壓,并逐步向兩側移動,根據鼻梁形狀塑造鼻夾;

c.調整系帶的松緊度。

B.醫用防護口罩(N95)佩戴方法

a.一手托住防護口罩,有鼻夾的一面背向外,將防護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夾部位向上緊貼面部;

b.用另一只手將下方系帶拉過頭頂,放在頸后雙耳下;

c.再將上方系帶拉至頭頂中部;

d.將雙手指尖放在金屬鼻夾上,從中間位置開始,用手指向內按鼻夾,并分別向兩側移動和按壓,根據鼻梁的形狀塑造鼻夾。

注意:戴口罩前應洗手,在戴口罩過程中避免手接觸到口罩內側面,減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口罩濕了要及時更換,不可戴反,更不能兩面輪流戴。

(2)脫卸口罩的正確流程

<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