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意見領袖網紅化例子(明星紛紛要“失業”,網紅要來補位?)

时间:2024-05-19 07:14:13 编辑: 来源:

售額不過萬元。

近期,一些明星CEO、投資人也想試試自己的帶貨力,結果,銷售額微不足道。

如此看來,那些帶貨KOL必有其獨到之處。那么,哪些事情網紅做得到,明星做不到?

(1)、網紅贏在感染力、營銷力

明星主要經營的,是曝光、是人設以及演技定位,他們瞄準的,是人們想象力當中的位置。相比之下,很多直播網紅特別實際,就是瞄準電商變現,重點經營那種感染力、營銷力。

比如,李佳琦最高日銷售額10億+,但他不是靠什么機器智能,而是每天中午12點到下午5點選品,晚上7點到次日凌晨1點直播,之后卸妝、夜宵、總結、復盤、看各種美容資訊,凌晨4點睡覺,那些業績完全是用誠意、熬體力做出來的。

線上的感染力可以靠臉、靠表情、靠動作,線下的營銷力也要專門去做。

有人做了用戶調研,問用戶為什么選擇那位口紅男主播賣的貨,而不是直接上天貓、京東商城去買?

第一個答案是“周圍人都在講”,第二個答案是“多數人都在看”,第三個答案是“身邊人都在買”......這就是勢能上的優勢,打多少廣告也換不來的。

(2)、明星適合代言品牌

影視明星給一些品牌代言,主要不是帶動銷售,而是定義品牌調性。網紅完全不一樣,很多是直接控貨、控價。

控價: 

控貨:

在2019年天貓“雙11賣貨王爭霸賽”中,快手上帶貨的“第一主播”辛巴依舊一騎絕塵,而背后是四家自己的公司,直播賣的毛巾、牙膏、面膜甚至加濕器等等產品,都是自家生產的。女裝網紅Anna最厲害的一點,為了解決網紅店“發貨慢”的固有問題,她自建400多人的工廠,同時與6家工廠合作,這為預售后做到快速補單提供不少支持。

04、網紅應該向明星學打造人設

時至今日,網紅和KOL的商業運營開始逼近高成本的臨界點,孵化TOP網紅與打造明星差不多一樣貴。

內容制作越來越貴  

現在制作一個優秀短視頻的成本不亞于拍攝一部網絡電影,想贏非常難,不是不可能,但是你的投入比過去高很多。

粉絲服務越來越貴  

一兩年前,一名網紅主播的即興個人發揮,可以輕松吸引大量關注,現今則需要一整支團隊的支持。

不過,我認為,網紅經濟的品類紅利仍在持續。世界的大趨勢是越來越同質化,昨天的風格可能是今天的標準。重點是,如何發掘新的網紅特質。

粉絲用戶為何愿意長期追自己喜歡的網紅和KOL?只有一個原因——這些網紅的特質更像TA自己。

追網紅,就是認同自己,網紅和KOL一定是這群粉絲的品味代言人、思想代言人。

我想起《呼嘯山莊》當中一個片段,凱瑟琳的未婚夫是一個完美男人——年輕、俊美、活潑、富有而且知書達理,但她卻選擇了一個下人。凱瑟琳對奶媽傾訴說:“我愛他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他比我更是我自己。不管我們的靈魂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他和我的靈魂都是同一種材料。”

明白吧,你要比你的粉絲更像他們自己。這是發掘品類紅利的一大前提。那么,如何發掘新的網紅品類呢?價值觀要堅持自我,方法可以學學明星。

(1)、網紅最終靠價值觀取勝

社交網絡1.0時代,看重“階層過濾器”。

Facebook崛起初期的主要對手MySpace,實用性、用戶數遠遠超過Facebook,當Facebook只是一個校內社交工具的時候,MySpace已經開始拓展海外市場了。但是,很長時間,Facebook給新加入用戶設定一條規則:用戶必須是哈佛學生,使用校園郵箱注冊,后來在推廣過程中,也是優先瞄準常春藤院校。注意:Facebook最先是一個“精英過濾器”,然后逐漸成了一個面向世界的“階層過濾器”。

社交網絡2.0時代,看重“價值觀過濾器”。

以Instagram、Snapchat、Tik Tok為代表的新社交網絡帝國為何快速崛起?抖音、快手何以快速對微博、買粉絲展開逆襲?不是用戶喜新厭舊。

抖音、今日頭條、快手都是算法優先的,就算你已關注一個大V,但下一次如果不刻意點擊,也無法看到這個大V的內容更新,后來的用戶更容易通過優質內容出頭。

優質內容作為一種社交貨幣,起到了“價值觀過濾器”的作用。

相比之下,明星藝人作為社交資產的價值不大,喜歡周星馳or喜歡王寶強,幾乎不能區別你跟誰誰誰是不是品味接近、氣味相投?

明星可以講套路,因為他們是面對所有人;網紅必須做自己,因為他們只面對氣味相投的人。

發掘新的網紅品類,其實,也是傳遞你自己的價值觀。快手CEO宿華說過:“什么是網紅算法?就是把你的價值觀自動化。”

(2)、方法如何向明星學

孵化頂級明星的第一定律:明星要登頂,一定要培養反派的氣質。

現實中的蕓蕓眾生規規矩矩慣了,內心世界總會有壓抑不住的叛逆。OK,這種叛逆就需要表達出來,明星、網紅就是表達粉絲這種叛逆的渠道。

曾經,我聽一個懂行的人說過這個觀點。你看高圓圓,完美吧,幾乎挑不出什么毛病,她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女神標桿,但很難做超級偶像。而李宇春、舒淇、姚晨這些超級偶像,出道時都是大反派。

比如,姚晨在《武林外傳》里以女神經、女屌絲的形象示人。李宇春是超女出身,出道時整個互聯網都在黑她,什么“信春哥不掛科”,“春哥純爺兒們”等等,人們慢慢發現李宇春確實很有性格、很酷。

你看,哪一個網紅大V是一本正經的,就是理科網紅李永樂老師也給自己貼標簽:“人丑就要多讀書。”高曉松那么紅,馬云也吃驚,因為他是一流的自黑高手(反派氣質)。

孵化頂級明星的第二定律:將兩極的元素混合在一起,產生強烈的化學反應。

比如霹靂嬌娃,就是把一種特別性感和一種特別有戰斗力的元素混在一起了,這種疊加能讓他們的整體魅力增加很多倍。

比如TFBOYS,最主力的粉絲群是80后的未婚女性,他們很萌又好看,激發了女粉絲的母性,她們把TFBOYS當成自己的孩子,發朋友圈都會說“我兒子怎樣怎樣了”。

比如快速崛起的“國際范”網紅李子柒,說她時尚吧,她橫跨中西兩種文化,但是,李子柒卻發掘了“鄉間美好生活”的新內容品類。

05、小結

今天AI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前沿科技,逐漸實現商業化推廣,接下來的,一定是圍繞個人社交資產和個人數字資產,是經營人的,經營消費場景的。

持續發掘新的網紅“品類紅利”,其實,是呼應了構建新商業場景的需要。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說:“有些人步伐與眾不同,那是因為他們聽到了遠方的鼓聲。”

明星網紅化,網紅明星化,兩者的界限漸趨于融合。

搞副業成為剛需,那些副業收入過萬的年輕人,都有哪些特點呢?

大家對于“副業剛需”這個大概意思就是一方面隨著生活成本的上升,生活壓力的變大。另一方面很多人在職業生涯的發展上受阻,上升空間有限,覺得單單靠一份本職工作,生活已經難以為繼,在生活和收入的兩大焦慮之下,很多人開始發展自己的第二份工作,增加自己收入的渠道和來源,以此來緩解生活和收入上的壓力。

90后被稱為最難的一代,他們出生在比較舒適的年代,所以一生下來很多事情和東西,在他們的價值觀念是里面理所當然的。對待工作的工資收入也是一樣,隨著生活成本的上升,各種網紅和意見領袖的消費陷阱鋪天蓋地,隨處可見的販賣社會焦慮的文章。讓這群年輕人還沒踏上社會和職場,就對于自己的收入有了很高的預期。“希望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月薪8000”“覺得月薪過萬才能養活自己”對于高收入有強烈的渴望。

但是現實總是殘酷的,收入達不到預期,副業就成了當今年輕人的首選。身邊的年輕人大多數都想做副業,但是為什么有人能月入過萬,但是有的人卻始終都是嘴上說說,沒有任何的實際行動呢?

但是事實上,做副業真的容易嗎?

相信這是很多人都想弄明白的問題,在如今經濟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增收是每一個人的目標,穩定增收更是一種愿望,希望自己能不被工作束縛雙腳。真正的副業不是你白天上班,晚上出去跑幾單外賣和滴滴,能賺錢了就叫做副業,與其說這是副業,還不如說是斜杠青年可能更合適。為什么講做副業不容易,因為在賺錢難的大背景下,副業就意味著自己要涉足本職工作以外的一個行業和領域,這可能是自己所擅長的,也可是完全陌生的。即使自己發展副業的領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但是想要發展到賺錢的水平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依舊還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

對于剛進入職場和社會90后來說,自身的能力和經驗就不足,應付和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已經相當吃力,下班之后再花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另一樣賺錢的技能就顯得應接不暇了。

做副業難對于年輕人的難處在于,一沒時間和精力,去培養和鍛煉自己另一項職業技能。二是需要承擔的成本太高,這其中的成本不僅僅指的是前期需要花費的時間、精力等等,你還需要接受在前期投入成本沒有產出的風險和焦慮,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拿寫作這件事情來講,其實在寫作能力的提升上,很難去定義和量化你寫作水平,靠寫作賺錢其實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可能磨練了3個月甚至1年,人家還是看不上你的稿子,這期間你是賺不到一分錢的,但是在這期間,你付出的成本,無論是人力,物力,財力可能比專門從事這個職業的人付出的代價都大,這就是你需要承擔的無回報成本和風險。一旦覺得自己堅持不下去了,看不到賺錢的希望,就很容易放棄。

當然,話說回來,身邊副業搞得好的年輕人也不少,有的人副業收入甚至超過了主業,自己和他們聊了聊,總結了副業能做好的幾個特點,供大家參考,具體還得因人而異。

一、明白孰輕孰重,主業副業不影響

自己一個朋友在一個千萬級的粉絲的公司旗下做買粉絲運營,崗位是內容策劃和內容編輯,平時需要進行大量的信息采集和整理的工作,工作了6年,現在是運營總監的職位,因為6年下來對于買粉絲的運營的整套流程還算是比較清楚。所以他自己后來私下也是組建了一個團隊做內容,剛開始的第一年不是很好,但是后來借助自己掌握的引流和推廣的方式,第二年自己買粉絲的粉絲量就達到了50萬,其實到了第二年還是虧損的狀態,但是看著廣告主的廣告砸向自己,他也相信3今年內能扭虧為盈。如今,他現在自己公司月薪3萬,自己團隊一個月的純收入也能有1萬塊左右,更加讓她堅定了做副業的決心。

其中的過程和大家分享一下,因為他剛開始做的時候,手上沒有太好的人和資源,而且做內容這種東西,不僅僅是員工,作為管理者更需要每天不斷學習。當時剛開始的時候朋友跟自己說,很多時候一天發不出去一篇文章就會弄到很晚,但是明天自己還要上班。當時其實剛起步的時候多多少少有影響到自己的工作,因為很大一部分的精力都花在這上面了。好在自己比較能權衡和控制,在那段時間也是按時睡覺起床,有的時候寧可放緩一點副業的進度,也不能耽誤自己的正當工作。

厲害的人往往能將副業和主頁區分開,因為他們知道孰輕孰重,副業可成可敗,但是主業對于很多人來說是不能丟的。一方面副業剛起步不穩定,另一方面主業是在完全沒有副業的情況下生活的保障。

二、有“一技之長”的人,能做到領

搜索关键词: